三湘都市報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易長龍 實習生 龔正偉
52歲的土家漢子覃道周,30年如一日,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著自己平凡的電力人生,將如火青春和滿腔熱血投入到山區電力事業發展中。11月2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國網石門縣供電分公司寶峰供電所所長覃道周獲評全國勞模並接受表彰。
(石門縣的山山水水都灑下了覃道周辛勤的汗水。通訊員 攝)
進村帶商品,出村帶山貨
2007年的一天,覃道周在常德石門縣南坪集鎮遇到了一位70多歲的老人。老人家住遠離集鎮30公裡的青林村,拄著拐杖,用一天的時間到集鎮只為買一包鹽。
看著老人的背影,覃道周陷入了深思,「供電所的員工每天都要在深山中穿行,為何不幫村裡老人捎帶一些物品呢?」
回到供電所,覃道周和同事商量後決定:進村帶商品,出村帶山貨。只要是村民需要,一條毛巾、一包鹽、一袋米、一包化肥,供電員工都義務捎帶。
「『電騾子』方便了我們『泥腿子』。」從此,這群供電員工多了個「電騾子」的稱號。10多年來,覃道周和同事們累計為山裡居民捎帶生活用品12萬多公斤。老鄉見到覃道周都會親切地叫一聲「電騾子所長」。
「猴子能上我就能上」
說起覃道周,一起工作了20多年的同事陳自嶽對他的評價是: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2006年,石門縣供電公司在壺瓶山成立了鄉鎮供電所,覃道周任所長。
剛成立的供電所辦公條件有限,2008年春節前夕湖南遭遇冰凍天氣。那段時間,覃道周和供電所員工每天背著乾糧,爬冰臥雪穿行在線路受損嚴重的大山深處,修複線路。面對惡劣的環境和崎嶇的山路,覃道周把袖子一卷:「猴子能上,我就能上!」
為徹底解決壺瓶山電網網架薄弱問題,覃道周和同事們積極投身農網改造升級。供電所完成了68個臺區的農網升級改造,增容變壓器15臺、增加配電變壓器22臺、新建變電站2座,大大提高了山區的供電可靠率。現在,壺瓶山地區的供用電情況逐步改善,用電量從2007年的350萬餘千瓦時增長到2019年的1800萬餘千瓦時。打米機、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也普及到了村民家裡。使用電加工的菸葉、茶葉等產業,每年為每戶村民增收3000餘元。
下山進城,一樣講奉獻
2018年6月,覃道周下山了,帶著吃苦耐勞、為民服務的「電騾子」精神走進了寶峰。
與壺瓶山不同,寶峰是石門縣縣域經濟的中心區域,城區裡,工業園區、居民客戶對電的需求和依賴更高。
寶峰供電所負責4萬餘居民用電,初來寶峰時,覃道周便開展實地摸排。他發現,寶峰部分地區存在「低電壓」問題,影響客戶用電質量。他先後向上級申請項目資金340萬元,著手對低電壓線路進行改造。針對工業園區供電,覃道周將工業用電和農村用電線路分開,打造園區專線,全力確保企業生產供電。
「作為黨員,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在平凡的崗位實現人生價值。」 無論在山上還是山下,覃道周都牢記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讓「電騾子」精神持續散發光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