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摸黑」生活,紐西蘭人保護生態犧牲自我

2020-12-23 We字幕君

從今年11月到明年1月,紐西蘭小鎮普納凱基夜晚會關閉所有街燈。這一舉措不是為了省電,而是為了保護當地特有動物——韋斯特蘭海燕。數千年來,韋斯特蘭海燕每年在遠赴南美洲繁衍後代時,需要藉助夜晚的星光起飛,但與星光迥異的小鎮街燈讓一些海燕迷失了方向而墜地。為了一群鳥兒而不惜每年3個月「摸黑」生活,這只是紐西蘭人為保護生態犧牲自我的一個側面。

From November this year to January next year, the New Zealand town of Punakaiki will turn off all street lights at night. This move is not to save electricity, but to protect the local unique animal-Westland petrel.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en Westland Petrel went to South America to breed offspring every year, he needed to use the night starlight to take off. However, the street lights of small towns that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tarlight made some Petrels lost their way and fell to the ground. For the sake of a group of birds, living in the dark for three months a year is just one aspect of New Zealanders sacrificing themselves to protect the ecology.

對動物慈悲對人「刁」Be kindto animals butcruelto people

紐西蘭人對動物的愛,最有形地體現在為野生動物建造家園上。目前,紐西蘭已建立了13個國家公園、3個海洋公園、數百個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區等,佔整個國土面積的30%以上。這個比例,在世界居領先地位。隨著紐西蘭野生動物保護種類和數量的增加,新的動物家園也將不斷變大,紐西蘭人的活動範圍也將越來越小。

New Zealanders』 love for animals is most tangibly embodied in building homes for wild animals. At present, New Zealand has established 13 national parks, 3 marine parks, hundreds of nature reserves and ecological zones, which account for more than 30% of the entire land area. This ratio is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types and numbers of protected wildlife in New Zealand, new animal homes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the scope of New Zealanders' activities will also become smaller.

在對動物「慈」的同時,紐西蘭對人則異常「嚴」。1878年,紐西蘭制定了自己的動物保護法,此後不斷更新。2018年6月,一名司機撞死了幾隻普通品種的紅嘴鷗即被判3個月社區監禁。若是撞死重點保護動物,司機將獲最高2年監禁或10萬新元(相當於46萬元人民幣)罰款,甚至二者並罰。為此,在野生動物出沒之處,紐西蘭豎起了名目繁多的路牌提醒司機。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要付出數萬新元的高昂「學費」。

While being "kind" to animals, New Zealand is extremely "strict" to people. In 1878, New Zealand formulated its own animal protection law, which has been continuously updated since then. In June 2018, a driver killed several common species of red-headed gull and was sentenced to three months of community imprisonment. If the key protected animal is killed, the driver will be fined up to 2 years in prison or NZ$100,000 (equivalent to 460,000 RMB), or even both. For this reason, in places where wild animals are infested, New Zealand has erected various road signs to remind drivers. Any carelessness may cost ten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high "tuition fees."

即使待在家中,紐西蘭人也有數不清的「注意事項」。如將山羊拴在附近沒有水的地方、把狗關在悶熱的汽車中或將雞養在小於規定的空間內,都屬虐待動物行為,都會受到舉報和懲罰。

Even when staying at home, New Zealanders have countless "notes". Leashing goats in places where there is no water nearby, keeping dogs in sultry cars, or keeping chickens in spaces smaller than the prescribed space are all animal cruelty and will be reported and punished.

還自然以本來面目Naturally as it is

為了保護環境和瀕危鳥類,還大自然以本來面目,紐西蘭對掠食類動物痛下殺手,鼓勵全民圍獵。如針對老鼠和鼬,紐西蘭發明了一種高科技陷阱。這種裝置由氣瓶驅動,能散發出吸引老鼠和鼬的味道,只要它們腦袋往陷阱裡一伸,氣瓶就推動擊錘一擊而殺。而為了對付佔領14%國土的數十萬隻野生黑山羊,紐西蘭人甚至不惜動用間諜手段:抓一隻黑山羊,植入晶片後放歸山林,根據其群居的習性從而將整個族群一舉擒獲。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endangered birds, and restore nature to its true colors, New Zealand has taken pains to kill predators and encourages hunting by the whole people. For example, for rats and ferrets, New Zealand invented a high-tech trap. This device is driven by a gas cylinder, which exudes the smell of attracting rats and ferrets. As long as their heads are stretched into the trap, the gas cylinder will push the hammer to kill.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wild black goats occupying 14% of the country, New Zealanders even resorted to espionage: catch a black goat, implant a chip and release it back into the forest, and capture the entire group in one fell swoop based on its social habits.

在民眾的全力支持下,紐西蘭的「殺戮式保護」卓見成效。上世紀60年代,紐西蘭的瑪利亞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老鼠的島嶼。2001年,面積約113平方公裡的坎貝爾島滅除了老鼠,創下了較大島嶼無掠食性動物的新紀錄。

With the full support of the people, New Zealand's "killing protec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1960s, Maria Island in New Zealand became the world's first island without mice. In 2001, Campbell Island, which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113 square kilometers, eliminated mice, setting a new record for the larger islands without predators.

對於孤懸南太平洋的紐西蘭,「不是野生動物在穿過馬路,是馬路穿越了野生動物的家園」。

For New Zealand, which hangs alone in the South Pacific, "it is not the wild animals crossing the road, but the road crossing the home of wild animals".

註:中文內容來源於環球時報;WeTranscriber略作修改。

相關焦點

  • 保護本土動物 紐西蘭人「無底線」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陳效衛】從今年11月到明年1月,紐西蘭小鎮普納凱基夜晚會關閉所有街燈。這一舉措不是為了省電,而是為了保護當地特有動物——韋斯特蘭海燕。數千年來,韋斯特蘭海燕每年在遠赴南美洲繁衍後代時,需要藉助夜晚的星光起飛,但與星光迥異的小鎮街燈讓一些海燕迷失了方向而墜地。當地居民在實施多年救助後,今年從「救死扶傷」式治標走向「暗夜保護」式治本,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
  • 保護本土動物,紐西蘭人「無底線」
    當地居民在實施多年救助後,今年從「救死扶傷」式治標走向「暗夜保護」式治本,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為了一群鳥兒而不惜每年3個月「摸黑」生活,這只是紐西蘭人為保護生態犧牲自我的一個側面。在這裡,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處處可見,諸如行人、警察護送小鴨、企鵝過馬路而車輛自動熄火靜候等,早已算不上是新聞。
  • 紐西蘭一水手痴情大海 大難不死後一句話讓人淚奔|三人平分六合彩頭獎 奧克蘭人沒份|保護本土動物,紐西蘭人「無底線」
    當地居民在實施多年救助後,今年從「救死扶傷」式治標走向「暗夜保護」式治本,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為了一群鳥兒而不惜每年3個月「摸黑」生活,這只是紐西蘭人為保護生態犧牲自我的一個側面。在這裡,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處處可見,諸如行人、警察護送小鴨、企鵝過馬路而車輛自動熄火靜候等,早已算不上是新聞。對動物慈悲對人「刁」紐西蘭人對動物的愛,最有形地體現在為野生動物建造家園上。
  • 人少狗多,紐西蘭是如何保護狗狗的?不單是靠救助站
    保護狗狗,紐西蘭有什麼組織架構?比如我們參加活動的SPCA!這個SPCA是什麼組織?為什麼大家會如此信賴和喜愛它呢?是紐西蘭半官方的動物公益組織。紐西蘭自上而下的動物保護系統在Animal Welfare Act 1999 (The Act)紐西蘭動物法案(1999)下運作。
  • 大學生休學赴紐西蘭打工旅行 3個月收入3萬(圖)
    借爸爸的2萬元3個月還清  勾佳琛帶著制定好的周密打工旅行計劃來到了紐西蘭基督城,目的是「深入體驗」。第一件事就是住和吃,這次老爸借了他2萬元(人民幣,以下同),他買小汽車、住宿以及買保險、辦銀行卡等就花了1.2萬元。打工和旅行沒車根本不行,於是買了輛二手車。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3.3   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 areas of sensitive and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指生態系統穩定性差,容易受到外界活動影響而產生生態退化且難以自我修復的區域,包括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等敏感脆弱類型。
  • 生活在紐西蘭的女人,不是你想娶就能娶的!
    但有一天,Moana決定擺脫束縛,踏上冒險之路,拯救自己的族人。中途遇到一位有半神明血統的勇士Maui。這一旅程,背負了拯救族人的使命,也是發現和認識真正自我的過程。先看預告片的,就戳下方:那麼,為什麼要說這部動畫呢?因為,Moana是迪士尼史上第一個玻里尼西亞人公主,她身上反映了紐西蘭女性的眾多特質。
  • 王夏暉: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是什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出國來紐西蘭生活的5個理由,華人真實生活經驗分享
    五個要來紐西蘭生活的理由,大香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一下,紐西蘭適合生活的一些理由(五個不來的理由會在下一篇來說)。紐西蘭工作壓力比較小紐西蘭生活基本上不會碰到動不動就讓你加班的情況,當然農忙季節除外(誰讓紐西蘭靠農業吃飯),比如說收葡萄的那一個月,一天工作12個小時,還有夜班12個小時,那是因為必須加班加點把採收回來的葡萄釀造成酒,不然葡萄就壞了。
  • ...撰文:統籌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勇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模範生
    ▲馬鞍山濱江文化公園航拍。攝影/王文生正確處理好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依賴資源消耗、環境消耗的粗放型發展必然帶來城市產業結構重、汙染排放大、治理難度高等問題。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越來越大,加強環境保護成為城市轉型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的強烈呼聲。
  • 今天,紐西蘭清零!紐西蘭創造歷史,100%純淨回來了……
    紐西蘭成「首個清零國家」 感謝每個人的堅守和犧牲 今天紐西蘭衛生部確認,紐西蘭病例正式清零! 這一刻,我們等了101天。
  • 紐西蘭宣布:4月起1000名留學生可分批豁免入境
    1月14日,紐西蘭教育部宣布將針對多達1000名在紐西蘭攻讀學士及以上學位的國際學生提供入境豁免,允許其從2021年4月開始分階段回到紐西蘭繼續完成學業。紐西蘭教育國際推廣局對此表示歡迎,並稱這一決定彰顯了紐西蘭對國際教育的承諾。此次入境豁免是繼早前宣布為250名博士和碩士生提供入境豁免規定後的又一舉措。
  • 專訪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生態環境保護要...
    究其根本,一是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還沒有總體形成,綠色發展這一汙染防治的根本之策源頭防控潛力還很大;二是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沒有實現,長效機制建設相對滯後。
  • 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到漢江國投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9月27日,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馮安龍一行到襄陽漢江國投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督察組總協調人張文漫和督察組成員蔡建寶、袁麗、張吉龍,市政府辦副主任蔡志剛、市住建局局長汪厚安、漢江國投董事長伍軍、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王祖慶參加調研。
  • 紐西蘭華人女子哭訴:媽媽被困斐濟3個月,遲遲無法回來
    ▼ 因為母親滯留在斐濟近3個月,沒有人幫忙照顧1歲的孩子,奧克蘭一位華人女子Li Yuning表示,自己的快餐店遲遲無法開業。 「我在服務行業工作,現在母親滯留對於我們一家來說都是挑戰。如果我們不工作,我們就沒有收入,而且我還有員工要養。」
  • 金像獎專訪丨鮑永清:以影像力量保護生態
    10年來他踏遍家鄉的雪山、高原,深入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規律和習性,用影像記錄家鄉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他始終秉持在不驚擾它們生活的前提下,慢慢靠近、觀察、感受並儘可能融入它們的生活。因此,在他的鏡頭裡,各種動物輕鬆自然展現著各自的喜怒哀樂、戲謔幽默甚至驚心動魄。透過鏡頭,他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他家鄉野生動物的現狀和生態保護情況,也讓我們明白拍攝野生動物一點都不比拍人簡單。
  • 統籌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勇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模範生
    扛起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的政治責任,必須正確處理好四個關係,努力走出一條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高度統一、相互促進的新路子,勇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模範生。  正確處理好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依賴資源消耗、環境消耗的粗放型發展必然帶來城市產業結構重、汙染排放大、治理難度高等問題。
  • 發布會參考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和「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與2015年相比,2019年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達到74.9%,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達到3.4%;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下降23.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累計下降22.5%、16.3%、11.5%、11.9%,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低18.2%。
  • 走進紐西蘭,不容錯過的事
    兩周,只有我們兩個,只有一個地方——紐西蘭。但從哪裡開始?當我把這個問題拋給朋友凱爾,他露出蔑視的笑容。「兩周?想真正體驗紐西蘭,至少需要一個月,」他說。我不信。可當我真的完成旅行清單,我才知道,凱爾是正確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想體驗無限的精彩,是痴心妄想,我不得不刪減掉很多計劃,並把兩周旅行的重點放在紐西蘭南島上。首先,南島西北端的尼爾森有我們想見的朋友。
  • 紐西蘭封鎖在即,多地發生砸搶!紐西蘭人真慌了……
    昨天,總理宣布3月25日午夜11:59分開始紐西蘭就將開始全面封城。官方信息一經公布,心大的紐西蘭人突然開始抖擻起來了。不少華人網友都表示,紐西蘭真正開始慌了,這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奧克蘭檢測點排長龍Healthline電話被打爆就在封城令宣布的同時,很多人表示,Healthline根本打不通,有網友說:「打了近四個小時,生病了,沒人理會,也沒有測試。」這可能是疫情下,很多人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