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勢之下,《機戰》是如何改變參戰作品選擇方式的?

2021-02-15 遊戲時光VGtime

萬代南夢宮在去年12月公布了《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的最新作品,《超級機器人大戰X》。在這款新作中,我們能看到《機戰》這個遊戲系列的核心——參戰的機器人動畫作品——方面的改變,遊戲中加入了《魔神英雄傳》和《藍寶石之謎》這樣的新參作品,也去除了出場率極高的《蓋塔》和《高達SEED》《高達00》《高達UC》。借著這次的機會,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機戰》系列是在選擇參戰作品上面是怎麼改變的。


如果說到日本的動畫,那麼機器人動畫一定是一個不會被略過的部分,自1963年《鐵人28號》動畫播出以來,這一動畫類型已經走過足足55年。55年間,日本的動畫行業產出了數量眾多的機器人動畫,駕駛巨型機器人威風凜凜地用必殺幹掉敵人拯救世界也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人的夢想。

《鐵人28號》,日本機器人動畫的開端

在上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最初幾年的時間裡,機器人動畫一直是日本動畫的主力類型之一。在那個年代,對於《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來說,它是完全靠著自己的那些參戰作品才能為人所知,吸引人購買。

最初的《超級機器人大戰》誕生於1991年,作為系列的開山作,遊戲只收錄了9部參戰作品,而且它們還分屬於3個系列,也就是《魔神》《蓋塔》和《高達》。但這畢竟是這3個系列的機器人能夠並肩作戰的遊戲(故事)啊!於是取得了不錯成效的《超級機器人大戰》成為了一個系列,它的收錄機體數量和銷量也一路上漲。

就算只有3個參戰作品系列,那又怎麼樣呢?

8個月後發售的《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新增加了《UFO機器人古連泰沙》和原創作品《魔裝機神塞巴斯塔》,1993年的《第三次超級機器人大戰》則一次性新增了5個參戰作品。到了1995年的《第四次超級機器人大戰》,參戰作品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4部,和現在的單獨作品相當(今年的《超級機器人大戰X》有23部參戰作品),出貨量也來到了86萬份。

對於90年代的《機戰》系列來說,它們不僅可以從系列誕生前的20年中尋找如《聖戰士丹拜因》《飛躍巔峰》《傳說巨神伊迪安》《重戰機》等的知名作品,而日本的動畫製作者們還在不斷地產出《新世紀福音戰士》《新機動戰記高達W》《勇者王GaoGaiGar》這樣的名作。(延伸:B站UP主inuyasha曾在2011年製作了一個1970-1999年日本動畫OPED精選集,大家可以去看看其中有多少優秀的機器人動畫)

所以《機戰》這個系列在那時一直是老少鹹宜的,有一定年齡的玩家可以借著遊戲重溫自己少年時的感動,年輕一些的玩家看著自己剛在電視上看完沒多久的動畫得到認可,加入其中。即便21世紀初的機器人動畫已經顯出頹勢,面向少年兒童的傳統超級系動畫式微,但當看到《高達SEED》兩部動畫的超強勢表現,可能沒有人想到現在的機器人動畫會變成這個半死不活的樣子。

對於本文試圖講述的內容而言,2008年是一個極為關鍵的時間節點。這一年出現了《超時空要塞F》《Code Geass 叛逆的魯魯修R2》和《機動戰士高達00》(第一季07-08年播出,第二季08-09年播出),這三部動畫基本上代表了機器人動畫在TV動畫領域最後的輝煌。在此之後,雖然《機動戰士高達UC》和《機動戰士高達Origin》表現驚人,但卻再也沒有叫好又叫座的TV機器人動畫出現過了,即便是高達也無能為力。

《超時空要塞F》Code Geass 叛逆的魯魯修R2《機動戰士高達00》,在這三部動畫之後,沒有出現過任何一部名利雙收的機器人TV動畫

而在另一邊,眼鏡廠在PS3發售兩年後在PS2上為玩家們帶來了《超級機器人大戰Z》,這是2005年《機戰α》系列結束後的新一個系列作,也可能是《機戰》的最後一個系列作。到了終章的《第三次Z 天獄篇》,參戰作品數已經達到了44部,而隨著參戰作品數量的上升,遊戲的銷量卻是在逐漸降低的:《機戰Z》售出了51萬份,《第二次Z 再世篇》售出了34萬份,《第三次Z 天獄篇》29.5萬份。

為了應對遊戲銷量一作不如一作,開發團隊給出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增加參戰作品數量,儘可能地滿足各方面玩家的需求,各種玩家可能想看的就往遊戲裡加,所以《全金屬狂潮》裡的ARX-8烈焰魔劍第一次動起來並不是在動畫裡,而是在《機戰》裡。

是《第三次Z 天獄篇》讓烈焰魔劍動了起來

但為什麼這樣做玩家還不買帳呢?一切的原因都是自2008年以來,強勢的機器人TV動畫的缺失(有關機器人動畫的日漸衰落,可以參見此篇文章)。《機戰》和機器人動畫之間的關係已經改變了。過去是《機戰》藉助參戰作品的影響力來宣傳自身,現在則已經是不少動畫需要靠《機戰》再去玩家面前再刷一波存在感了。你很難指望這些動畫能挑起故事的大梁,況且它們的人氣也根本幹不過那些知名作品。

一度讓人覺得有戲的《高達鐵血的孤兒》最終也只留下了一地雞毛

這也導致了新鮮感的缺失,《機戰》系列確實嘗試過以增刪作品的方式來控制某些角色的出場次數,在最初這可能還會有些效果,但時間長了以後,你會發現參戰作品弄來弄去還是這幾個,誰和誰會有聯動對話,怎麼對話,這些東西大家在發售前就能猜個七七八八,那遊戲玩了還有什麼意思?

於是,最近的《機戰》作品也開始尋求改變了。

《宇宙戰艦大和號》是日本的知名動畫,它講述了在地球被外星人攻擊幾乎成為廢土2199年,人類建造了一艘宇宙戰艦,它將承載著全地球的希望前往148000光年外尋找行星淨化裝置,此時距離人類滅亡還有一年。

《宇宙戰艦大和號》中有威脅巨大的外星人,威猛的戰艦,激烈的艦隊戰鬥,前些年還剛被重拍一次,這一切都讓它和《機戰》顯現出一種很高的相性:它能和《機戰》以及很多機器人動畫的故事對接,剛剛經過重製的畫面也很漂亮。讓它加入《機戰》是一個很完美的想法,除了一個問題:這部動畫中沒有任何戰鬥用的機器人。

《宇宙戰艦大和號》在《機戰V》中的戰鬥動畫

這就是《機戰》系列的新思路,既然在機器人動畫中已經無法找到分量足夠的新作品加入遊戲,那我就去找機器人以外的,而且《大和號》打破了《機戰》系列原有的氛圍了嗎?完全沒有。

雖然在《超級機器人大戰》裡加入一個沒有機器人的作品,並把它作為故事的主線會讓一些玩家不滿,但是從萬代南夢宮現在的做法來看,它應該是成功的。因為這次的新作《機戰X》裡有著一部同類的新參戰作品——《藍寶石之迷》,這同樣是一部只有戰艦的動畫。這樣的決策為《機戰》擴大了受眾群體,你沒有必要一定看過機器人動畫才能玩了。

將這一行為擴大化的是本次《魔神英雄傳》的加入,很多人認為就算沒有版權方面問題,它的劇情改編難度是其加入《機戰》的一大難點。但這並不是一個問題,幾年前大家在討論《叛逆的魯魯修》加入《機戰》時也是這麼想的,結果開發團隊在地圖上放了兩個日本。所以這一次如果各部作品裡的超級機器人和駕駛員們被召喚到奇幻世界去打創界山,那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比起看登龍劍,沒有多少玩家會在意這次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哪裡

然而這可能並不是成效最大的手段,萬代南夢宮最大的手筆可能是把《超時空要塞》從《機戰V》裡給踢了出去。

這是因為《超時空要塞》長期以來的版權問題,它導致了你在國內看不到有視頻網站引進前年的《超時空要塞Δ》,也導致了《超時空要塞》系列參戰的遊戲無法推出海外版。於是萬代南夢宮面對一日高過一日的中文化呼聲,決定不在《機戰V》裡收錄《超時空要塞》系列的作品。

其實這架小飛機,大家這幾年已經看得有些厭煩了

從系列製作人寺田貴信在談起中文化決定後他前往臺灣時得到的回饋來看,他認為他以前低估了中文區玩家對於《機戰》的熱情,那麼這一決定顯然也是正確的。這也意味著,至少在版權問題徹底解決前,我們多半是沒有辦法再在《機戰》裡看到《超時空要塞》了。而就算版權官司已經有消息稱和解了,但收回也是2021年的事情了。

雖然之後的《機戰》很難讓你聽到《超時空要塞Δ》裡的洗腦歌曲了,但這和國內玩家的中文版相比並不重要

不管那時的《超級機器人大戰》和《超時空要塞》會怎麼樣,至少從現在來說,確保中文市場對萬代南夢宮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其實從擴大用戶群這個方面來說,萬代南夢宮早就在另一個地方開始了他們的試驗,這就是手遊《超級機器人大戰X-Ω》。

可能是因為手遊有著更大的操作空間,玩家們不會認真對待它的劇情,也有可能是因為日本手遊社外聯動的傳統,《機戰X-Ω》已經和很多作品進行過了聯動,而說出來可能會令你驚掉下巴。

不管廣井王子有沒有說過只要他活著,《櫻花大戰》和《魔神英雄傳》就不會加入機戰這句話,但它們現在都加入了,《櫻花大戰》加入的就是《機戰X-Ω》,而它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還算是比較普通的聯動作品。

因為《機戰X-Ω》還聯動了2007版的《偶像大師》(這是個機器人動畫),2011版《偶像大師》的劇中劇《無盡合體如月》(一個兩三分鐘的胡逼機器人短劇),和機器人沒有任何關係的手遊/動畫《偶像大師 灰姑娘女孩》以及Capcom的經典遊戲《洛克人》。

胡鬧歸胡鬧,這幾分鐘可是今石洋之來做的《洛克人》也是機器人啊,憑什麼不能進機戰?

在很多人眼中,《機戰》是一個中二、熱血、屬於某些特定「和時代脫節」的人的遊戲,但是這些作品的加入卻把這個印象破壞得乾乾淨淨,使《機戰X-Ω》成了一個娛樂性質很強的遊戲。

並不是所有玩家都能接受這種做法,但這未嘗不是一種可以選擇的方向,既然3DS上的《機戰UX》加入過以初音未來為原型設計的電腦戰機,未來的主機/掌機機戰多嘗試一些類似的要素也不無不可。而從這一方面來看,未來可以供《機戰》系列選擇的參戰作品還有很多,就算機器人動畫缺乏新血,能讓遊戲具有新意的選項並不會缺乏。


對於《超級機器人大戰》這個系列來說,近幾年的總體狀況是不樂觀的。而無論開發團隊在參戰作品上做出怎樣的選擇,玩家們總是希望系列能夠越來越好的,所以最後還是要衷心祝願本次的《機戰X》能夠取得成功,日本的機器人動畫能夠重新得到人們的關注。

最後說句題外話,本季度除了極度吸引眼球的《紫羅蘭永恆花園》以外,也有一部被人戲稱為「國家隊」的機器人動畫《DARLING in the FRANXX》,不知道在現在的這個時間點,它能否為機器人動畫打上一場翻身之仗呢?

DARLING in the FRANXX

《怪物獵人 世界》專區

微信內搜索VGTIME2015,關注「遊戲時光VGtime」

長按圖片下載遊戲時光App,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機戰新手遊《機戰DD》公布 多款人氣作品參戰
    除了主機平臺的《超級機器人大戰T》外,萬代南夢宮還公布了另一款機戰手遊新作《超級機器人大戰DD》。本作有多部超人氣作品參戰,預計於2019年登陸iOS/Android。本作是《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的第二部手遊作品,但和前作《X-Ω》不同,本作的戰鬥回歸了以往《機戰》戰棋式的玩法,戰鬥動畫也換回2D手繪。參戰方面加入了多部人氣動畫作品,可以說相當有誠意了。
  • 《機戰》日益衰落的今天,還有哪些作品能搶救它?
    尤其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新作中參戰機體的數量已經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也正因為如此,愛好者們的目光更是會被新作中少數重點參戰作品所吸引,尤其是在復用舊作戰鬥動畫已經成為一種屢教不改的慣例後,那些首次參戰機體更是憑著「無跡可尋」而擔任起發售前製造話題,遊戲時吸引眼球的使命。
  • 《機戰V》評測7.8分 一著不慎 滿盤皆輸
    因此,同為版權作的《超級機器人大戰V》,在參戰作品的數量上縮減了不少。  這次《機戰V》的參戰作品一共有26部,第一次參戰的共7部。為了推出中、韓文版,這次BNGI儘可能挑選了版權穩定可靠的作品,最近幾年一直全勤的「Macross」系列因為版權糾紛被無情踢了出去。算下來一共只有8部是這次開發過程中製作戰鬥動畫,其餘都是沿用的前作素材。
  • 機戰系列新作《超級機器人大戰T》海量機體截圖首曝!全新參戰作品...
    萬代南夢宮在昨晚的直播會上正式發表《機戰》系列正統續作《超級機器人大戰T(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T)》,並放出了本作的首部預告片。今日,遊戲官網正式上線,同時官方還公開了海量高清遊戲截圖,展示了大量參戰機體的實機畫面。
  • 《機戰X》評測:一句「登龍劍」,值了
    對於《機戰》系列的主要受眾來說,他們關心的要素無外乎幾點:參戰作品分量夠不夠足、戰鬥動畫是不是足夠好看、劇情是否既精彩又能讓各作品產生很好的聯動效果
  • 《超級機器人大戰V》參戰作品一覽 參戰作品及新系統圖文介紹
    導 讀 《超級機器人大戰V》本作的參戰作品是很多玩家都想知道的,不要擔心,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超級機器人大戰V參戰作品一覽,不僅僅是有參戰作品,還有新系統的介紹
  • 這是一篇機戰粉充滿主觀與偏見的《機戰V》評測
    因為系列這麼多作品中,實在沒有比《機戰V》更「八面玲瓏」了。總體來說,新參戰作品的戰鬥動畫讓我看到了版權機戰系列演出水平的新高度。也表明了BNEI對機戰系列老系統的一些新改革。但我覺得直到本作機戰V,才真正實現了趣味性與戰術性的平衡。一方面,本作最大的新系統——額外行動與額外指令,與Z3的TAG系統相比,其運算方式相對沒那麼複雜(擊墜敵機即可增長)。但也再沒有像TAG系統那般能讓駕駛員成長速度飆升的IMBA技能——要知道,Z3很流行的一個流派「大佬帶刷」流,可是能在單話內培養出一個數值全滿的無敵超人。
  • 機戰迷的盛典,《超級機器人大戰V》
    那一段青蔥的校園歲月已經離我遠去兩年,然後機戰在我腦海中的印象卻不曾斑駁,在玩完機戰Z天獄篇和OG月之民之後,過了一段不算太漫長的時光之後,《超級機器人大戰V》(後續簡稱機戰V)終於在今年來到了我的身邊,玩了幾天之後。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一代機戰V所帶來的感受。
  • 《SD高達G世代:火線縱橫》評測:機戰外的又一選擇
    作為「高達40周年紀念」系列作品之一,《火線縱橫》的主要特點就是以《新機動戰記高達W》的後殖民紀元、《機動戰士高達Seed》的宇宙紀元、《機動戰士高達00》的西曆和《機動戰士高達:鐵血的奧爾芬斯》的戰後紀元為主要舞臺,分別演繹四個不同的故事。《火線縱橫》的參戰高達動畫作品多達30部,共13條路線,80餘個關卡,400多架各式機體可收集,可以說是十分過癮了。
  • 《超級機器人大戰T》評測:兩年來最好的機戰遊戲
    此前的兩大版權作品參戰的作品用情懷引得玩家興奮連連,但也因為劇情上的融合不佳為粉絲所詬病,而連續兩作系統的小修小改,重複利用的素材也讓人視覺疲勞。這兩點,都反映在了銷量上。  從《機戰V》到《機戰X》,再到本作的《機戰T》,踏入PS4時代的機戰版權作在新參戰作品的選擇上似乎有一定的延續性,基本就是秉承著一部主打戰艦的作品、一部或兩部情懷作品,再搭配一兩部近年來的新作品。  《機戰T》本次的戰艦擔當,就是《無限軌道SSX》,繼承了《機戰V》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和《機戰X》的《藍寶石之謎》。
  • 《超級機器人大戰X》評測:8.1分 玩魔法的機戰
    但是《魔神英雄傳》的歷史性參戰,幾乎讓「機戰」換了一種外貌。這種革新並沒有讓《機戰X》變得天翻地覆,不過相較以前的一成不變,新作還是能讓玩家找到一種別樣的感覺。劇本和世界觀  進入《超級機器人大戰X》的選單界面,我的第一反應是「這TM是機戰?」。靜謐的音樂加上鑲滿花紋的邊框,讓它幾乎變成了一款奇幻題材冒險遊戲。
  • 《超級機器人大戰W》:機戰粉絲們不可錯過的一作
    在以前那個機戰系列作品頻出,到後來卻風平浪靜的年代,人們在焦慮的等待著下一部機戰作品。而PS2版OG的一延再延更讓粉絲們等到心焦,好在NDS版《超級機器人大戰W》的推出及時緩解了這一情形。NDS上的這部機戰也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作了。
  • 又到一年一次機戰公布時間!
    又到一年一次機戰公布時間本次在最新的機戰直播中萬代公布了機戰本篇新作《超級機器人大戰T》將於19年發布登陸機體為PS4和NS在已經逐漸年貨化的機戰,雖然還是有幾個比較有人氣的系列參戰,但是不少人心中的參戰表都發出了「不行」的聲音,甚至想放一個石破天驚拳,不過這個還是交給久違的多蒙去打吧。
  • 《機戰》《SD高達G世紀》開發者對談 2021年機戰要搞點事情
    本周雜誌刊載了《超級機器人大戰》的開發者寺田貴信、最上頌平以及《SD高達G世紀》的開發者宮城嘉樹、冢中健介等人的對談內容,根據速報總結部分要點如下:· (寺田)我的規矩是高達新作基本上會先參戰《G世紀》,然後才會在《機戰》中參戰。
  • 相伴28年,《魔神Z》與《機戰》的不解之緣
    《機戰》版權作的參戰作品列表中出現魔神系機體的名字,就像是世界盃決賽圈看到巴西隊一樣,雖然沒有哪條國際公約寫明他們必須無條件到場,但實際上他們就是做到了。那麼以《魔神Z》為核心代表,連同隸屬於永井豪Dynamic Production旗下最具代表性的超級機器人蓋塔、古連泰沙和鋼鐵吉克是如何成為《機戰》系列常住人口的呢?
  • 《機戰OG 月之民》評測 不談劇情還是好作品
    《機戰》對於大部分中國玩家而言是有情懷加分的,無論是GBA等掌機還是PS等家用機上都能找到《機戰》的痕跡,想必對機器人有興趣的玩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這個系列。而這次的中文化對即便不是《機戰》粉絲的玩家想必也有一定的吸引力。那《月之民》的素質究竟如何呢?小編在獲得遊戲的白金獎盃之後,這就為大家本作的評測。
  • 萬代南夢宮發表機戰系列新手遊《超級機器人大戰DD》 預告片公布...
    在昨晚的《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的直播會中,萬代南夢宮除了發表機戰系列正統續作《超級機器人大戰T》之外,還發表了機戰系列全新手遊《超級機器人大戰DD》,將會推出繁體中文版,預計會在2019年在日本與港澳臺地區的iOS與安卓平臺同步推出
  • 《機戰OG:月之民》前瞻 買不買還是隨緣吧
    說回這次的《機戰OG 月之民》,這是首次登陸PS4的機戰,有趣的是當年第一款登陸PS3的機戰依然是OG系列,寺胖啊寺胖,你是有多偏袒親兒子。另外,本作也是首次被官方正式中文化的作品,並且很有可能以後的機戰都會有官方中文版了,比如已宣布中文化的版權作《機戰V》。
  • 機戰作品雲集,招式需要氪金,手遊《超級機器人大戰DD》試玩
    而近日,《超級機器人大戰DD》終於正式推出了,BANDAI NAMCO 的這款粉絲向作品正式版到底是什麼情況呢?讓博士帶大家來看看。《超級機器人大戰DD》的背景故事主要是以原創主角為核心,到四個不同的世界中,與各款作品的機器人並肩作戰。
  • 機戰系列之:超級機器人大戰OG:月之民
    機戰系列粉絲有與之相同的部分,比如出了一部新作,粉絲最關注的話題可能是:我不關注玩法,先告訴我參戰機體有哪些?有沒有塞巴斯塔、有沒有紅色彗星、有沒有蓋塔?有的,那還說什麼,馬上買買買。機戰系列的劇本大多是非常正能量、非常燃的,講的是關於:青春、熱血、希望、愛、和平的故事,這裡先不多說機戰文化本身,如果你想入坑機戰,基本要滿足兩點:其一,喜愛戰棋遊戲;其二,喜愛機戰文化。如果兩者都不佔,那麼就需要謹慎考慮了。目前本世代只有四部作品:月之民、機戰V、機戰X、機戰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