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雜誌微信帳號:renwumag1980
「我見到很多很多比他大得多的老闆,但江志強是一個真正的製片人。」
文|季藝
李連杰?不可能吧?
江志強先生個子不高,頭髮側分,不說話時雙唇緊抿,看起來是個謹言慎行之人。但這個安樂公司的老闆、香港最有名的電影製片人,卻常在做冒險的事情,如果是他決定要做,即便沒有人支持他也會堅持到底。
編劇薛曉路與江志強合作的第一部電影,是關於自閉症兒童的《海洋天堂》。遇到江志強之前,薛曉路已經找了4年投資,在缺乏版權保護的電影圈,導演往往不願把自己的創意透露太多,但這個劇本卻在圈內流傳了很久,沒人願意投資。
2008年3月,一位叫做鄧漢強的香港監製把這部電影的梗概給了江志強。薛結合江的意見修改了兩稿後,江覺得他們可以見一面。
見面被江志強安排在香港一個亂糟糟的茶餐廳的角落,薛曉路後來知道,這個茶餐廳是江志強經常吃飯談事的地方,江的公司就在對面的樓上。江在飯桌上只問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打算拍多久,預算多少錢,另一個是你為這個項目做過什麼。
一周後,江通過鄧漢強告訴薛曉路讓她放心,他很喜歡這個故事,決定做這個電影,還會找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來演自閉症兒童的父親。
不久後,江通過簡訊告訴薛曉路,「我已經把劇本交給李連杰了,他答應我會看,我們等等他的消息。」薛回憶:「我一聽就想,啊,李連杰?不可能吧?我們整個預算都沒有他的片酬高。」江沒有回覆,直到幾天之後,江志強告訴她,李連杰同意了,他會免費出演。
個子很小的老前輩
「他是一個很神秘的人物,以前所有(電影)老闆我們都很熟,唯獨他是一個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從來沒出來過。」李冰冰的經紀人紀翔說。紀翔第一次見到江志強是三四年前坎城的買片會上,「你會覺得傳說中感覺江老闆應該是人高馬大,英氣十足,可是後來一看怎麼是一個……」紀翔笑著說。
「個子很小的老前輩?」《人物》記者問。
「不能這麼講……然後你就開始想怎麼一個小小的身體能夠爆發出這麼大的能量。」
電影圈習慣結盟拉派,為獲得安全感,電影公司老闆甚至不惜出讓股份與明星和導演籤約捆綁。江志強的安樂公司卻從來沒有試圖籤過任何導演或藝人。在採訪一開始,江志強特別糾正了記者的錯誤,「湯唯從來都是自己做,我只是她最好的朋友,非常愛護她而已」。他希望通過這次採訪告訴外界他與湯唯沒有合約。
不必通過合約,江能用一種更好的方式與明星產生凝聚力。
「江老闆很少拍爛片,在圈內大家有口皆碑,演員都願意降價來演他的戲。」出版過《華語電影勢力解密》,對香港電影有大量研究的影評人魏君子說。
其中最出名的例子便是《寒戰》。江喜歡這個劇本,為在拍攝過程中保持它的味道,江讓兩個沒有真正當過導演的編劇執導,「他讓梁家輝和郭富城收了白菜價來演他的戲,核算得非常低,這部電影是港片近年來最好的票房。」紀翔說。
江的項目總是充分開發且傾注心血,很多演員都願意不計片酬和他合作,他能為他們帶來的演藝成就遠比金錢重要得多。因為演員收費不高,《寒戰》的製作成本大大降低,最終票房2.4億,這在演員價格偏高的電影市場是最大的利潤保證。第32屆香港金像獎上,《寒戰》獲12項提名,拿下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9項大獎,開啟了香港警匪類型片的復甦。
這種合作方式也透露出江本人的性格,江需要一種自由而高效的工作方式,他不想上市,不想被股東左右,只做自己喜歡的電影,他要對拍什麼電影有足夠的決定權,他讓他自己可以足夠說了算。
這個都可以去算計
在大部分時候,與江合作過的人都能在務實層面上對江志強產生認同甚至依賴。江志強繼承了父親節儉的生活方式,和好萊塢的合作夥伴不同,他出行總是乘坐經濟艙,為節省酒店住宿費還常常乘坐夜間航班。
吳靖曾負責江志強在北京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和大部分人一樣,吳靖對江背後永遠的雙肩包,以及幾乎從不需要助理的工作風格印象深刻,「他經常一個人背著雙肩包出現在辦公室,之前不打任何招呼,不需要任何人接待」。
在拍攝電影《風暴》之前,魏君子作為前期策划去香港跟劉德華與江志強開會,江志強要求他去安樂,一起集合過去。「我當時覺得我到了以後,江老闆會讓司機載我們一起去。結果到了後他說人是不是齊了,好,去坐地鐵,然後換線,最後離很近了,大家打一輛車,一下可能省了好多錢。這個都可以去算計。」
在《寒戰》中,江認為還缺少整個香港的航拍。當時正好有一個國外來香港的團隊要做航拍,他就用這個團隊順便拍了一些電影需要的航拍鏡頭,一箭雙鵰,省下了這筆費用。「整個《寒戰》有了香港航拍就像大片了。」魏君子說。
而到了《風暴》,在前兩部成功的基礎上,江志強決定升級香港警匪題材,在這部電影中,他要炸毀中國遊客最熟悉的中環畢打街,這是LV等奢侈品牌的集中地。「它給我們拍攝的時間只有禮拜六禮拜天,就是說我們每個禮拜只可以拍6個小時,拍完可能要到我54歲的時候了。」主演劉德華半開玩笑地說。後來,江就在一個舊飛機場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搭出來一個街道,「我真的是服了,江老闆拿出1500萬,但有750萬是我的片酬。
一種稀缺的品質
安樂在香港的油麻地和北京的MOMA中心各有一個藝術院線,這裡面放著與外界商業大片截然不同的藝術電影,聚集起那些熱愛電影的年輕人。
「我常常問他,我說Bill你一定虧很多,他說是虧,但他覺得一定要做,他說每一個人問他,他都說賺。我覺得這真的是很了不起。我覺得香港需要這樣的地方,北京也需要,他還是覺得要培養觀眾,有些事他有能力做就得做。」李少偉說。
江志強常常把自己對電影的熱愛,歸結為宮崎駿的影響。在30多歲的江志強剛剛開始獨立做發行時,他曾經引進了迪斯尼的動畫片來香港,卻賠得一塌糊塗。在一次影展上,他第一次看到了宮崎駿的電影,當看到過道上都是人時,他決定不再像以前那樣循規蹈矩,而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因此,他經人介紹跑去日本認識了宮崎駿,成了第一個代理他電影的香港人,隨後江志強為宮崎駿的電影配音,之後的20多年,宮的十幾部電影都交給江志強發行。「當時沒有人跟我競爭,宮崎駿啟發了我。」江志強說,這種眼光也許是他之後對那些年輕導演充滿信心而不是一味追隨已經成功者的最佳保證。
在劉德華看來,江志強能夠讓一個原本在小圈子的東西被更多人知道,這包括江最近引進的印度電影《三寶大鬧好萊塢》,「他能讓這些小眾的東西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劉德華說,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生意頭腦,而是一種稀缺的品質。
一個真正的製片人
2010年6月,《海洋天堂》作為「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影片放映,但它最後並未能得獎。當天的媒體用「此前一直呼聲頗高的中國影片《海洋天堂》則爆冷出局,顆粒無收」報導了這件事情。
薛曉路和團隊參加完頒獎在一個小麵館吃飯。薛給江志強發了一個簡訊表達歉意,「我說很抱歉,特別抱歉,沒有得獎,很對不起您。」
過了一會兒,江志強回了一個非常長的簡訊,在薛曉路當時用的小屏幕諾基亞手機上,有兩頁翻頁,「他就說,曉路,不是拍每個電影都是為了賺錢的,錢絕不是衡量好電影的唯一標準,我前幾天,在香港做了一次放映,請了香港的很多媒體以及很多自閉症殘障人的教育工作者來看這個電影,看完之後,好幾個爸爸媽媽過來,淚流滿面地拉著我的手說,江先生我們太感謝您拍了這個電影,從來沒有一個電影會把我們的生存困境如此真切地呈現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海洋天堂》是我拍過最好的一部電影。」這個簡訊讓薛曉路特別感動。她把那天晚上江志強的簡訊永遠存在了那個手機裡。固執的女導演當時回的是:老闆咱們下回一定拍一個賺錢的。這部電影就是後來的《北京遇上西雅圖》。
本文是節選,全文請見《人物》雜誌12月號
如果你喜歡本期《人物》,請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豆瓣閱讀購買12月號《人物》雜誌電子版,售價5.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