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調老闆」江志強,為電影而生

2021-02-19 影君子



來源/騰訊娛樂 文/喻德術

在光鮮亮麗、紙醉金迷的娛樂圈,江志強重新定義著「大佬」的含義。

這是一個普通的老頭,矮小、清瘦、永遠將襯衣扎在皮帶裡,外套一件普通的深色夾克;年過六十,歲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印跡,臉和手都已經有幾分斑駁,只有微笑依舊年輕。

這是中國電影界最具傳奇色彩的大佬,他三十歲之前沉迷於賭博無所事事,三十歲後忽然發現電影才是「真愛」,至今已擁有香港影院的半壁江山,和李安、張藝謀、李連杰、劉德華等人私交甚篤,還一手捧紅了女神湯唯。在國際上,「江志強」三個字幾乎就可以等同於華語電影的品質保證,於是他把《臥虎藏龍》、《英雄》、《霍元甲》等片發行到了全球各地。

「江老闆」,是業界對他的共同稱呼,媒體有時候則把他奉為「教父」;但江志強沒有為這兩個名頭所累:各種大片的新聞發布會,作為投資方老闆或製片人,他往往不會坐上嘉賓席或主席臺,而是背著一個雙肩包在臺下來回溜達,經常從記者眼前一閃而過,一不小心還會以為他是個粉絲。

私下裡,他不牽美女走紅地毯、不和演員搞飯局酒局、更不搞潛規則,原因只有一個:沒有時間——除了吃飯和睡覺,他幾乎不做任何與電影無關的事情。

但江志強做電影不是為了賺錢。翻過不惑之年,身體每況愈下,年邁的母親問他「你到底什麼時候退休啊」,江志強說:「錢賠完了就退!」

子承父業:和全世界的電影人「做生意」

江志強於1953年出生於香港,有一個哥哥和姐姐;其父江祖貽原本是旺角一家影院的經理,後來「自己單幹」成立安樂影片公司(內地分部叫「安樂影業」),成為名噪一時的電影發行人。

由於佔盡「地利」,江志強從小就與哥哥和姐姐在父親的影院和公司裡穿梭,除了看電影,還親眼目睹了父親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比如把全世界的電影買到香港來放映。13歲時,父親去丹麥買片,江志強也跟著去了,並觀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情色藝術片——這或許為他後來投拍《色·戒》埋下了種子:「當時我還是個孩子,影院不讓進,但我父親說『我是來買片的,不能把小孩丟在外面』,所以稀裡糊塗就看了。」

儘管看過很多影片,但年少和年輕時,江志強對電影並沒有什麼興趣,學習成績也不大好。由於家裡沒什麼經濟壓力,成年之後,他也沒有立馬找工作,而是整天無所事事:「我30歲以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最沉迷的就是賭馬和打麻將,但賭錢哪會贏啊?」

30歲之後,江志強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進入父親的電影公司工作,沒想到一幹竟然入了迷。1989年父親退休之後,江志強開始全權接管安樂影片公司並幹得風生水起,比如他幾乎一手包辦了宮崎駿所有動畫的香港發行,美國環球公司在香港的發行也一直由其代理。


不過把江志強的事業推上頂峰的,則是他與李安合作的《臥虎藏龍》。利用自己深厚的人脈積累和發行資源,2000年,江志強把《臥虎藏龍》發行到了全球各地,其中北美票房超過1億美金,成為美國市場上第一部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外語片」;同時其全球票房接近2.3億美元,當時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約為1:8.28,換算下來約為19億人民幣。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任何一部華語片的全球票房能超過這個成績。2001年,《臥虎藏龍》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這個獎至今還沒有任何一部內地的華語片能夠拿到。

2004年,江志強又把張藝謀執導的《英雄》發行到美國——該片於2002年在國內上映,竟然一舉登上北美票房排行榜榜首,後來再也沒有任何一部內地電影能重登榜首。最終,《英雄》的全球票房超過1.77億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接近15億人民幣,同樣笑傲群雄。

再後來,江志強又把《十面埋伏》、《霍元甲》等無數國產片發行到全球各地,其中張藝謀所有影片(包括今年的《歸來》)的海外發行均由他負責。

經過數十年的積累,江志強至今幾乎已經和全世界的電影片商和發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真正做到了「和全世界做生意」,讓有人的地方就有華語電影,有華語電影的地方就有江志強。

也正因為能量如此強大,安樂影業現在又拿下了美國環球公司在內地的發行代理權,不過江志強表示,與香港不同,安樂只是環球公司在內地的「發行顧問代理」,因為內地只有中影一家公司具有引進好萊塢大片的權力,發行權則只有中影和華夏兩家公司擁有。

頂級操盤手:永遠和潮流「對著幹」

很多人都好奇,中國電影界能人那麼多,為什麼老外單單就信江志強?同時有更多人認為,江志強同這些海外片商建立了極好的「私交」,他們買江志強的電影是「看他的面子」。

談到這裡,江志強搓了搓他那斑駁得如同老樹皮的手,笑了:「我跟美國人這麼多年,我跟他們學的,他們是不講關係的,講實力。為什麼我今天一說拍《黃飛鴻》他們就跑來了呢?是因為環球公司通過《霍元甲》賺了5千萬美金,整整4億人民幣,所以今天一聽說我又要拍功夫片,他們立刻就跑來。不是好朋友的關係,我拍一個時裝片,他會說『對不起,我沒興趣』;所以跟外國人打交道,是生意,不是說好關係、壞關係,一點都不是。」

而江志強的「實力」,則體現在他永遠有精準的眼光,永遠會跟潮流「對著幹」:別人都在拍什麼,他絕對不會跟著拍;別人都不拍什麼,他反而會跑去拍。「最典型的就是《臥虎藏龍》,當年100個人勸我不要拍,說古裝片、武俠片,所有的東西都死定了,但我和李安當時就特別堅決,因為觀眾他討厭的不是某個類型、他討厭的是爛片。」

《臥虎藏龍》和《英雄》之後,中國的古裝動作大片時代開啟,《無極》、《夜宴》等相繼問世;這個時候,江志強又開始想別的路子:「06年為什麼要拍《霍元甲》呢,因為我覺得這個題材很久沒人拍了。我當時跟李連杰講,你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個心情,他說有,於是他花了很大的努力、重新鍛鍊身體來演霍元甲;我跟他說,只要我們很努力地做好這個事情,一定能賣。」事實證明江志強的判斷是對的,《霍元甲》不但國內票房過億,在北美市場上也賣了好幾千萬美元,讓美國發行方環球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在江志強看來,正是因為有了《霍元甲》的成功,後來才出現了《葉問》系列:「功夫片的時代來了,這個我很高興,但後來因為太多這類影片了——各種《葉問》一度盛囂塵上,有些人爛拍了,那就沒辦法了。」這個時候,江志強又調轉方向,開始拍警匪動作片,於2012年和2013年連續推出《寒戰》和《風暴》兩部電影,內地票房分別超過2億和3億,創下香港警匪片最高票房紀錄。」

眼看警匪動作片又即將大熱起來,江志強又跑了,2014年開始弄功夫動作片《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理由是:「這些年我每到一個國家,當地的電影人都會問我『你下一個功夫片是什麼、中國下一個功夫巨星是誰』,所以我覺得是時候了。」

果不其然,江志強一宣布要拍《黃飛鴻》,美國環球公司就興奮得不行了,迅速跑過來「求合作」:《黃飛鴻》在北京舉行發布會當天,環球公司高層親自出席並發表長篇講話。而除了美國,全球其它國家或地區的片商也都對《黃飛鴻》「拭目以待」,希望能與江志強合作再賺一把。

扶持新人:拉來李連杰劉德華等巨星保駕護航

江志強對中國電影功德無量的事情,除了把華語片發行到世界各地,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致力於扶持新人,成為湯唯、薛曉路、彭于晏等無數人的「伯樂」;而他在扶持新人時最慣用的「殺手鐧」,就是利用自己在圈內的威望和影響力,拉來李連杰、劉德華這個級別的頂級巨星為新人們保駕護航。

2006年拍攝《色·戒》,他和李安選擇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湯唯擔任女主角,男主角則是「電眼天王梁朝偉」;至今,湯唯已經成為國內最具知名度和人氣的女演員之一。

2010年的《海洋天堂》,江志強大膽啟用之前從沒執導過電影長片的編劇薛曉路擔任導演,並利用自己和李連杰的交情,找來他零片酬出演。儘管由於題材原因《海洋天堂》的幾百萬投資過半打了水漂,但江志強並沒有對薛曉路失望,2012年又投資了她自編自導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並找來愛將湯唯擔任女主角。最終這部影片憑藉數千萬投資在國內獲得了5億多票房,迅速讓薛曉路從一個新人成長為一線導演,江志強本人的公司也大賺了一筆。

同樣是2012年的《寒戰》,導演陸劍青和粱樂民雖然已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多年,但沒有機會親自執導長片,當他們把打磨了5年、修改了幾十稿的劇本交到江志強手裡時,後者毫不猶豫決定要拍,並迅速為兩位導演組合起「梁家輝+郭富城+劉德華」的黃金陣容。該片2012年底在國內公映時累計票房超過2億,刷新了香港警匪片的最高票房紀錄。

2013年的《風暴》,導演袁錦麟雖然是香港知名編劇,但在導演方面同樣是新人,江志強不但找來劉德華主演,還拉攏他以片酬入股的方式共同投資。影片上映之前,江志強一度笑言「賣片全靠劉德華」,而劉德華也果真好使,《風暴》內地票房突破3億,超過《寒戰》繼續刷新了香港警匪片在內地的票房紀錄。

今年拍攝《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導演周顯揚仍然是青年導演——之前兩人曾合作過《大追捕》,主演彭于晏雖然已是一線明星,但並沒有多少武功底子,用他來演員黃飛鴻同樣是一招險棋,但江志強卻十分看好彭于晏,覺得他有望接替李連杰、甄子丹等人成為下一代功夫巨星,原因有兩個:一,彭于晏本身挺有資質和表演天賦;二,在這個大家都忙著賺快錢的年代,彭于晏肯花一整年功夫去練武、為一個角色做準備,讓江志強覺得他必成大器。

不過提到這一連串被自己提拔或培養起來的新人,江志強並不想攬功:「你千萬不要把我寫得有多厲害,他們的成功,百分之九十五是他們自己的努力,我只是那百分之五。其實我是希望把中國電影做好,今天中國的市場這麼大,還有潛力做得更好。」

英雄有夢:公司不擴容錢賠完了就退休

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乃至全球電影界,江志強的「安樂公司」都大名鼎鼎。近年中國電影市場高速發展,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專業影視公司紛紛上市,在資本市場上大展拳腳風光無限,但江志強的安樂公司卻一直維持在50人左右的規模,既不擴容也不上市,讓不少看好他的業內人士干著急。

但江志強自有他的想法:「我很認同中國電影應該要企業化、應該上市、應該規範,我非常同意,沒有這個中國電影以後沒有前途。但我不懂上市的事情,對這個東西也沒有太大興趣。我就喜歡拍電影,你讓我每天跟這些銀行家吃飯,我覺得很累……」

「不懂」,只是一個比較表面的說法,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江志強想要獲得更大的投資自由:「如果公司上市了,我就得對投資人負責,那我遇到自己特別喜歡、但又明知不會賺錢的項目怎麼辦,投還是不投?所以我覺得現在這個規模正好,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些更大的事情(比如上市)讓別人去做就好了。」

那麼什麼才是江志強「喜歡的事情」,那就是電影本身,這其中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做藝術電影和藝術院線。

幾十來年,江志強以在電影投資方面眼光精準著稱,但他也有投資失敗的案例,比如《蘇乞兒》和《海洋天堂》。這兩個電影,一個是想嘗試3D技術,一個藝術性比較強,結果都血本無歸。但在江志強看來這都是值得的,甚至是必須的:「對一個電影公司來講,商業和票房很重要,只有賺到了錢才能繼續拍下去,但藝術電影也是很重要的東西,它是給觀眾一些呼吸和營養的東西,我覺得這是一個正能量。」

也正因為喜歡藝術電影,擁有香港影院半壁江山的江志強敢於投建藝術影院,北京唯一一個藝術影院東直門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就是他的,由于堅持放映藝術片觀眾群體有限,影院開業好多年了至今仍在虧錢,但江志強表示不會將其關閉:「因為我個人喜歡,北京這麼大的地方,奧運會都辦過了,說自己是頂級城市,怎麼可能沒有藝術影院呢?你去美國、倫敦這些地方,很小的地方都有藝術影院,北京怎麼可能沒有呢?」

其實業界都知道,在電影預算方面江志強是一個極其摳門的老闆,《風暴》主演兼投資人劉德華就曾笑言向江志強要錢比要命還難,他絕對不會多花一分錢。但就是這樣一個摳得要命的人,卻撒下大把的錢去拍藝術電影和建藝術院線並扶持新人,虧本也在所不惜。

「其實您是在把拍商業片賺來的錢拿來滿足自己的藝術夢想?」面對記者這樣的總結,江志強樂了:「對對對,可以這麼說。我媽媽就問我,到底你什麼時候退休啊?我說錢賠完就退了。這個我真的是這樣想的。」

性情中人:和湯唯的關係很特殊像父女

除了電影,江志強一生淡泊寡慾,作為中國電影界最具權勢的大佬,他從未跟任何女明星發生過緋聞;不僅沒有緋聞,他甚至幾乎從不跟演員和圈裡人搞飯局、酒局,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就說:「這輩子誰要能吃一頓江志強請的飯,算是天大的面子,因為他從來不請人吃飯,永遠請人喝咖啡談事兒,談完事兒之後拜拜。不要在飯點約江先生,這就是前輩,這就是老師。」

那麼為什麼不和演員吃飯——反正要吃飯嘛?江志強的答覆是「身體原因「和「沒有時間」:「我不能喝酒的,因為以前病得很厲害的時候,醫生說我不能喝酒。」「為什麼跟演員吃飯呢?沒有必要啊。我跟所有人都是好朋友,有東西可以直接跟他們談,因為我相信現在中國電影最缺乏的是好劇本、好導演,你找到好劇本、好導演,就一定會有好演員來找你。所以我就花大量時間去培養新導演,選編劇,沒有時間幹別的。」

湯唯、湯唯經紀公司的老闆江志強、湯唯的父親湯餘銘


但所有演員中,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湯唯。2006年,江志強和李安合作《色·戒》選中新人湯唯,影片掀起極大反響,卻因為尺度過大導致湯唯在內地被禁。這個時候江志強沒有坐視不管,而是把湯唯籤到了自己公司旗下,他曾表示之所以這麼做是「受朋友之託」,但這個「朋友」是誰江志強從來沒有說過,也許是李安,也許就是他自己。

很長一段時期內,江志強的公司就只有湯唯一個藝人——後來又加了一個桂綸鎂,成為藝人經紀公司中的「一朵奇葩」。被禁之後,湯唯通過香港優才計劃獲得港籍,並被送到英國留學,後來出演港片《月滿軒尼詩》正式復出,然後出演韓國電影《晚秋》獲封影后——該片導演金泰勇現在成了湯唯的未婚夫,再後來出演《武俠》和《北京遇上西雅圖》,成功回到一線女星行列。有香港資深業內人士爆料稱,湯唯的復出之路都是江志強一手策劃的(戀情除外),為的是彌補當年《色·戒》給她帶去的創傷。

但江志強否認了「一手策劃」這個說法:「沒有沒有,湯唯是很有主見、很聰明的一個人。她去英國是想提高演技,因為拍完《色·戒》以後,她對演技有想法,想提高一點,她去英國念英文、念演戲,因為她想做一個更好的演員,她本來是學導演的。」

那麼到底有沒有為湯唯的復出暗中出力?江志強坦言當然也有:「張藝謀拍《金陵十三釵》,我說哎,湯唯你能用嗎?張藝謀說他想找新人,沒有辦法解決。事實就是這樣,你說的那些東西(一手策劃)可能是人家隨便寫的,不是事實。」

不過,江志強也承認他和湯唯的關係極為特殊:「她是我們帶出來的,跟湯唯的關係是很密切,這是真的。我跟她真的是像女兒一樣的關係,因為是看著她長大的。這個關係也不是說我們的員工,我不是這麼看待這個事情的,我覺得拍電影跟做藝人是很矛盾的,但是湯唯跟我的關係是很特殊的一個關係,因為她是一個很好的演員,就是我看著她長大而已。」

號脈產業:觀眾才是「老闆」喝酒做發行的年代已經過去

江志強的安樂公司已做發行起家,幾十年間發全世界的電影發行到香港或內地,也把華語電影推廣到全世界各個角落。

在國際市場上,江志強「不講關係只講生意」,叱吒風雲;而在內地,由於電影產業和市場還極不成熟,江志強的發行工作做得也並不容易,雖然他本人不喝酒,但手底下的人為了賣片卻難免應酬——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電影的發行都是靠在酒桌上解決。

但是走到今天,當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時候,在酒桌上做發行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我覺得發行不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宣傳才是最重要的環節,怎麼把一個電影推廣出去才是關鍵。現在不用喝酒了,你請這些影院的老闆、經理喝酒,他們都不會來,沒有時間跟你去,因為我們現在面對的不是影院經理,也不是院線老闆,而是觀眾。你看《失戀33天》第一天只有5%的排片,但是當天晚上就變成30%了。你不跟他們喝酒,就算影院經理討厭你也沒關係,只要你的影片有人看他就會排。現在觀眾才是真正的老闆,因為他要掏70塊錢買票,他們喜歡看什麼、不喜歡看什麼很重要,這個不是靠喝酒能得來的。」

說到觀眾有時候大罵國產片爛,江志強表示理解並支持。「基本上觀眾就是討厭爛片嘛。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以前剛剛有電影開發出來,電影院都很吃香,大家都很喜歡去影院享受一下;現在時代已經變了,觀眾去影院是為了享受電影,所以你給他一個爛片、浪費他兩個小時,他當然要罵人。我覺得,觀眾只會越來越苛刻,而且觀眾的年紀也越來越低,所以將來對我們製片人的要求會越來越嚴格,你不能騙觀眾,爛片就是爛片,一定會賠錢的。」

個人生活:為電影而生,除非死去否則不會停止

娛樂圈光鮮亮麗,紙醉金迷,不少人在這裡溼了鞋、甚至掉下河、換了妻子、吸了毒品。江志強離這些很遠,遠得好像他根本就不是這個圈子的人。

那麼不工作的時候,江志強在幹嘛?答案可能讓你吃驚:沒有幹嘛,除了簡單的吃飯和保證必須的睡眠,他幾乎不做任何與電影無關的事情。

「因為人的興趣就是這樣,我一到晚上,沒什麼事就提早吃飯,然後我就去看電影了。據江志強身邊的工作人員透露,他每周都會去影院兩三次,和觀眾坐在一起看片,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現場觀察觀眾反應,看他們到底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江志強建議說,作為一個電影製作者,你必須要不斷地看片、尤其要看爛片:「只有你親眼看過之後才會知道它到底爛在哪裡,然後自己做的時候避免出現同樣的情況。」

也正因為把太多事情都放在了工作上,觀眾甚至是業內人士平時基本都看不到江志強的私人生活,尤其是感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他今年61歲,到哪兒都是獨來獨去,從沒見過他帶任何助理或女人。對於江志強的婚姻,坊間傳言是至今仍孑然一身,但安樂公司內部一位高層人士向記者透露:「他有一個女朋友,只不過一直沒結婚。」另有香港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不對,他有老婆的,結過婚。」總之,他的感情生活是個謎。

最後重提退休的話題——把錢賠光再退休看來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到底有沒有退休的打算?江志強說 「沒想過退休,身體上想過,但精神上沒有。除非死掉,否則我會一直做下去(電影),不會停止。」

記者手記:「雙肩包」的秘密

專訪江志強的時候,記者又看到了他的標誌性雙肩包:因為剛上臺講完話,他的包靜靜地躺在角落處。

十幾年來,這個包似乎從來沒有換過,永遠半癟不癟、如影隨形地趴在他背上,難道裡面有什麼秘密?

江志強再度笑了,笑得有幾分頑皮:「方便嘛,為爭取時間。為什麼我住的地方永遠都離機場很近?因為我沒有耐心住在城裡、花幾個小時去機場。我把所有財富(指證件、銀行卡、合同等)往這個包裡一放,說走就走,效率很高。」

至於作為中國電影界最有影響力的大佬,為什麼要如此低調?江志強反問:「我低調嗎?沒有啊!」隨即話題一轉:「不是低調,一點都不低調;你看我經常做訪問,但我做訪問都是為了宣傳電影,我永遠都不希望宣傳自己,因為我們是幕後的人。」‍

(-end-)

影君子

【微信號:twoMrmovie

獨而不享非君子!

一個站在產業潮頭,

一個深入電影本體,

由知名電影偵探喻德術&付超

聯合打造的自媒體平臺。

窺探票房秘籍、撰寫火辣影評、

造訪大牌人物、爆料幕後臺前、

關注每日熱點、發布每日趣聞

獨家信息,專業視角;

探尋真相,與君共享。

涵蓋微信、微博、博客、網站四大載體。

如何關注

①最簡單快捷:點擊文章最上方箭頭所指藍色字」影君子「,出現名片,點擊關注即可。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選擇「添加朋友」,點擊「公眾號」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影君子「或」twoMrmovie「,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江志強:中國電影最不缺錢
    騰訊娛樂專稿 文/喻德術 圖/小鋼 視頻/張超 王棟採訪第一句話,年過六十的江志強對著鏡頭做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黃飛鴻》(新版)的監製之——江志強。在國際上,「江志強」三個字幾乎等同於華語電影的品質保證,他同時也受到海外片商的青睞,不僅是《木乃伊3》的中方製片人,還引進《貧民窟百萬富翁》等電影進香港。業內都習慣稱他一聲「江老闆」,媒體有時候則把他奉為「教父」,老闆江志強很少西裝革履,格子襯衣永遠扎在皮帶裡,外套似乎永遠是那件深色夾克,坐飛機只坐經濟艙。
  • 江志強:電影的命運無法計算
    昨日,60多歲的安樂影業總裁江志強與《捉妖記》導演許誠毅參加騰訊電影「成熟商業片的一次完美示範」為主題的論壇,記者對二位進行採訪,由言談間,可以感受到平日樸素低調的江老闆內心超越常人的強大,而江老闆則對此總結為喜歡「賭電影」。   「每部電影都有命」   《捉妖記》上映8天票房破10億,而且超越《泰囧》成為史上最賣座華語片已經板上釘釘。
  • 《捉妖記2》老闆江志強:好電影是讓觀眾覺得值
    今年坎城電影節,中國電影方面,安樂是主場。唯一一部入圍一種關注競賽單元的《路過未來》由安樂投資。另外,安樂也帶了《捉妖記2》來坎城宣傳、賣片。5月18日,安樂老闆江志強接受中國媒體採訪。他對正在做後期的《捉妖記2》信心十足,希望這部投資比前作高兩三倍的片好口碑,因為接下來還有第三部,以及梁朝偉角色和新妖笨笨的外傳要拍。
  • 江志強 我做電影生意,但絕不是商人
    當這個劇本在眾多老闆手中遊歷一圈來到安樂時,江志強第一次看完就有興趣。「他問你們想不想它在內地上映,我們當然想。江老闆就說,那你們回去繼續改劇本。」陸劍青回憶。拿到立項批文那天,江志強比陸梁二位還興奮。「老闆說,我們現在要做,而且還會做大。我去請演員。」在江志強看來,「投資其實是最簡單的事情,籤支票就可以了。我覺得我付出精力更多的是幫他們請到這些好演員。」
  • 江志強:觀眾是電影圈的終極BOSS,人是電影市場真正的城垣
    對他了解的人會稱呼他為「江老闆」而非江總。從13歲跟隨自己父親江祖貽開始在影視圈打拼,63歲的安樂影業總裁江志強已經投身電影一行整整50年。其實對江志強而言,已經過了追逐名利的年紀。11年前他被《時代》周刊評選為「亞洲英雄」,而因在2000年前後發行李安的《臥虎藏龍》以及發行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他也被《華爾街日報》描述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獨立發行人及最成功的製片人之一」。
  • 江志強:我不是有發現好演員的能力 只是有拍好電影的決心
    低調謙遜得絲毫不像金牌製片人的江志強有著「華語電影教父」的名號,《英雄》《臥虎藏龍》《色戒》及《北京遇上西雅圖》《捉妖記》等影片,他都是幕後推手,曾被《時代》雜誌封為「亞洲英雄」,《亞洲華爾街日報》稱其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獨立發行人之一,也是亞洲最成功的製片人」。圈內人都尊稱江志強為「江老闆」,不僅是因為他的顯赫「戰績」,更是因為他的人品和他對電影的情懷。
  • 江志強:我不是有發現好演員的能力 只是有拍好電影的決心
    低調謙遜得絲毫不像金牌製片人的江志強有著「華語電影教父」的名號,《英雄》《臥虎藏龍》《色戒》及《北京遇上西雅圖》《捉妖記》等影片,他都是幕後推手,曾被《時代》雜誌封為「亞洲英雄」,《亞洲華爾街日報》稱其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獨立發行人之一,也是亞洲最成功的製片人」。圈內人都尊稱江志強為「江老闆」,不僅是因為他的顯赫「戰績」,更是因為他的人品和他對電影的情懷。
  • 人物|江志強:我不是有發現好演員的能力 只是有拍好電影的決心
    低調謙遜得絲毫不像金牌製片人的江志強有著「華語電影教父」的名號,《英雄》《臥虎藏龍》《色戒》及《北京遇上西雅圖》《捉妖記》等影片,他都是幕後推手,曾被《時代》雜誌封為「亞洲英雄」,《亞洲華爾街日報》稱其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獨立發行人之一,也是亞洲最成功的製片人」。
  • 江志強的新夢想:中國電影距離自己的超級IP還有多遠?
    直到《捉妖記1》以24.4億在當年打破影史紀錄,觀眾分享了對「胡巴」這一角色的喜愛,他開始意識到《捉妖記》有機會做成系列電影並進行深度的商業開發。「《星球大戰》最開始只是一部電影,後來發展到沒什麼拍不了」,在江志強看來,《捉妖記》系列的定位就是要成為《星球大戰》式經久不衰的超級IP電影。
  • 江志強:一個老實人的「捉妖」重拍記
    江志強這樣回復。2015年7月,江志強坐在專訪間裡回答記者提問,他還是那身打扮:黑色夾克衫、哥倫比亞襯衣,雙肩背包則放在沙發旁。這一次露面的江志強顯得疲憊。但他聽說博納老闆於冬又調侃自己「出門只坐經濟艙」的段子時,江志強還是笑了:「我告訴你,於老闆自己是坐私人飛機的,我很羨慕吶!我買私人飛機的錢都投到《捉妖記》裡面去了。」 江志強的話不全是打趣。
  • 製片人江志強:票房神話的「幕後黑手」
    如若不是有了江志強這樣既有膽識與魄力,同時還不乏危機應變力的操盤手做堅實後盾,《捉妖記》只能接受「胎死腹中」的厄運;如若不是有「怪物史萊克之父」許誠毅導演坐鎮操刀,這麼高難度的重拍,我們其他導演恐怕無法完成;如若不是江老闆早早拉來好萊塢工業光魔等團隊加盟製作,《捉妖記》最後也不可能呈現如今我們看到的製作水準。
  • 江志強: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香港電影
    江志強: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香港電影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2020-11-07 20:51 來源:澎湃新聞
  • 電影《月滿軒尼詩》出品人江志強簡介
    江志強
  • 電影豪客江志強,20年來最火華語電影背後幾乎都有他
    ,刷新內地票房歷史…… 這樣的成就讓江志強被《華爾街日報》評為「亞洲最成功的製片人」,但這個成功故事的開始並非源於某種雄心壯志,而只是,一個富家公子玩世數年後的無奈選擇。 【亞洲最成功的製片人】 1953年,江志強出生於香港,他的父親是知名電影人江祖貽。
  • 12月號封面故事:江志強和他的著名朋友
    人物雜誌微信帳號:renwumag1980「我見到很多很多比他大得多的老闆,但江志強是一個真正的製片人。」   不久後,江通過簡訊告訴薛曉路,「我已經把劇本交給李連杰了,他答應我會看,我們等等他的消息。」薛回憶:「我一聽就想,啊,李連杰?不可能吧?我們整個預算都沒有他的片酬高。」江沒有回覆,直到幾天之後,江志強告訴她,李連杰同意了,他會免費出演。
  • 愛拼才會江志強 |專訪
    書生或許亦是江志強,在電影這條路上「趕考」,也在途中遇到各式各樣的「朋友」,在收穫友情的同時也讓自己成長。 —終將會有10個導演的電影出現—電影當然是「計算」,但計算的不是錢。 「江志強愛電影」,其實早就超脫出了一位影視公司老闆對於電影的個人情懷。在諸多文藝片艱難前行的時候,江志強屢屢伸出援手。
  • 對話《捉妖記》製片人江志強:張藝謀是好員工
    開拍之初,這部由「怪物史瑞克之父」許誠毅執導的奇幻題材電影就被業界看好,然而去年10月,已經拍攝完畢、正在後期製作的《捉妖記》,卻因為演員吸毒事件被叫停。    江志強:非常大的壓力。聽說外面有一部,還有一部戲,他的電影就沒辦法補拍,最後就沒有了。所以導演最擔心他花了七年,從此就沒了,白花時間了。
  • 《捉妖記》製片人江志強:對我來說藝術電影更重要
    《捉妖記》的製片人江志強日前在湖州舉辦的「中國青年電影導演太湖論壇」上,和青年導演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做電影的感悟。  在論壇上,江志強作為《捉妖記》的幕後最大功臣之一,在談到票房紀錄時,誠懇地說道,「票房第一不相當於這個電影最牛,也不相當於這個導演是最好的,只是證明了電影的商業的價值」。他坦言,「商業電影很重要,但是對我來說藝術電影更重要」。因此他鼓勵電影導演特別是青年導演堅持藝術電影夢想,關注觀眾有需求的東西。
  • 江志強說張藝謀:身陷是非 仍力挺他
    昨天,這位「亞洲最佳製片人」帶著與劉德華一同投資出品的電影《風暴》來到重慶,接受了重慶晨報記者的獨家專訪,聊起新片《風暴》,江志強很有信心地回答記者:「我們要用這部電影打敗好萊塢的大片」,談到自己的好友張藝謀和湯唯,江志強也給出回應:「張藝謀本質很好,不管什麼時候我都會力挺他」。
  • 《赤狐書生》與年輕人「共舞」 江志強坦露影人心聲
    本期《今日影評》特別邀請電影《赤狐書生》監製江志強,一起聊聊這部新上映的影片。Part.1從主演陣容李現、陳立農,大約就能看出,《赤狐書生》是一部拍給年輕人看的電影。「目前他們是(電影制勝的)法寶」,江志強坦言,「他們兩個很厲害,我從沒做過現場這麼瘋狂的路演,這兩位演員太有人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