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曾念群 來源丨搜狐媒體平臺
引言:《捉妖記》打破《泰囧》統治了兩年半的華語票王紀錄,這個結果誰沒想到,就連《捉妖記》宣發團隊的人私下與我聊起它的「錢」景時也說,5億已是阿彌陀佛的奢望了。
總局去年9月底下發的第100號文件,本應該是中國人喜歡的吉利數字,對小半個國產電影工業來說,卻無異於無情的斷頭臺。這紙被註定被中國電影史所銘記的「劣跡藝人封殺令」,像是突發海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將《捉妖記》《道士下山》《一個勺子》《烈日灼心》《小時代4》等一口吞沒。尤其是已完片65%的《捉妖記》,因為柯震東男一號的關係,刪無可刪,剪無可剪。
據說許誠毅當即就哭了,像是一個不得不直面自己嬰孩血淋淋流產的父親。江志強哭沒哭我不知道,但他一定是「瘋了」,他完成了國產電影史上前無古人恐怕一時也後無來者的壯舉——在已然消耗了2.8億的前提下,又追加了7000萬投資,換角重拍。總計3.5億的投資,意味著就算《捉妖記》瘋狂吸金8億,照樣讓江老闆賠個底掉。而此前中國電影票房過8億的影片不過14部,超8億的國產片不過《十二生肖》《智取威虎山》《澳門風雲2》《大鬧天宮》《心花路放》《西遊降魔篇》《泰囧》7部。此時的換角重拍,就像是絕症患者無奈地選擇化療,不過是續命之舉,最後逢兇化吉的概率微乎。
電影工業不是一兩個人的工作,幾百人的團隊,牽一髮而動全身,何況是65%戲份的換角重拍。好不容易抓來個井柏然救場,白百何也從下一部戲中乞得了兩月空間,還有姚晨和湯唯免費助陣,但創作的激情不可複製。加上此時胡巴的CG部分多已完成,井柏然接棒,除了努力演好戲本身,更要嚴格按照柯震東此前的動作幅度克隆一遍,稍有差池,與胡巴就接不上戲了。所以,重拍的工作,一直被技術牽著鼻子走,也就變得了無生趣。最後的成片,與袁錦麟的劇本,與許誠毅的構想,與江志強的初衷有差距,都不足為奇。
儘管如此,《捉妖記》依舊為我們完成了一次真人與動畫結合類型影片的工業革命。陳凱歌說他的《道士下山》只是想過工業關,那麼這個工業關在哪裡?《捉妖記》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如若不是有了江志強這樣既有膽識與魄力,同時還不乏危機應變力的操盤手做堅實後盾,《捉妖記》只能接受「胎死腹中」的厄運;如若不是有「怪物史萊克之父」許誠毅導演坐鎮操刀,這麼高難度的重拍,我們其他導演恐怕無法完成;如若不是江老闆早早拉來好萊塢工業光魔等團隊加盟製作,《捉妖記》最後也不可能呈現如今我們看到的製作水準。對好萊塢來說,他們的電影工業關是製作理念與技術層面的,而我們的電影工業關,還包括各種不可抗拒之力的應變。
話說回來,江志強如若不去就此一搏,又能如何?江老闆自己賠上兩個多億身家不說,一旦《捉妖記》像《一個勺子》那般「失蹤」,還極有可能將又是中國電影工業的一次難以彌合的創傷。要知道《色·戒》之後的李安,已然許久對華語片提不起興趣,如果再傷一個「怪物史萊克之父」許誠毅,想必誰人要再找溫子仁等成熟好萊塢華裔導演就難了。一個不能保障完工的市場,誰還有功夫陪你窮折騰!
江志強最近不只一次跟媒體說,《捉妖記》是他的第三度電影冒險,大多媒體報導都「自覺」省略了他的前兩度冒險之旅,我想,一次應該是《藍風箏》,另一次是《色·戒》。《色·戒》的遭遇相去不過8年,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細則在此就不贅述了,我只強調一點,江志強是在湯唯最困難的時候籤下她的,並送她去英國留學。類似的遭遇還可以追溯到22年前,他第一次來內地拍戲就收穫了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員」兩項大獎,而代價是影片《藍風箏》被打禁片,導演田壯壯十年禁拍。
患難之中見真情,江志強並沒有遺棄他們。他等待田壯壯,一等就是十年,直到他解禁歸來合作翻拍費穆的《小城之春》。他等湯唯,一等又是三年,直到她在他製片的《月滿軒尼詩》中試水歸來。現在回望《色·戒》,依舊是這二十幾年來最好的華語片,而當年的《藍風箏》,也被不少影人認為是可以和《霸王別姬》與《活著》比肩的力作。
江志強13歲隨從事電影發行的父親江祖貽涉足影業,一手締造了中國的大片時代,被美國《時代》選為「亞洲英雄」,只不過他為人低調,不喜張揚。在香港,他不像楊受成那般衝在娛樂的潮頭,在內地,他甚至還不如後起之秀於冬、王中軍活躍,他投資過張藝謀《英雄》《十面埋伏》等一些列電影,卻都讓張衛平搶盡了風頭。除了眼下的《捉妖記》勢必成為國產票王,北美外語片票房排行榜上第一、三、六位的《臥虎藏龍》《英雄》《霍元甲》均出自他手,其中《臥虎藏龍》斬獲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音樂、最佳攝影和最佳藝術四項大獎。
相傳有人問過江志強,你們香港人不是喜歡賭嗎,你有那麼多錢可玩怎麼不去賭?江志強回答說拍電影就是賭。
其實江志強30歲以前,是個無所事事喜歡賭馬的富二代,1989年從他父親手裡接管安樂影業公司後,才開始「賭」電影。《捉妖記》2.8億又追加0.7億的巨額賭資,對再有錢的人來說都不是個小數目,江志強為此壓上了全部身家,連鎖反應引發破產也未可知。於冬總喜歡調侃江志強,說他出門只坐經濟艙,江志強的回應不失苦趣,他說買私人飛機的錢都砸進《捉妖記》裡了。這個令人莞爾一笑的段子,深藏著中國影人的辛酸與無奈。其實江志強並不是一個喜歡擺老闆派頭的人,他不僅坐經濟艙,甚至還擠地鐵。他媽媽問他拍電影要拍到什麼時候才退休,他的回答竟然是拍到沒錢再拍時,他對電影的真愛,勝過了這個時代任何一個老闆。真是不敢想像,江老闆這一次若是敗北會將如何。
老天總是公允的,就像是製片人方厲投了王超的《安陽嬰兒》和《日日夜夜》賠了,投婁燁的《頤和園》又賠了,投李玉的《紅顏》和《蘋果》沒賺,到《觀音山》和《二次曝光》見好,最後在《後會無期》裡得到了回報。《捉妖記》是江志強從業數十年人品大爆發的一戰,重拍時白百何等主演義務勞動,姚晨和湯唯也免費加盟,上映期又得明星和媒體協力傳播,業內一致叫好,甚至讓《捉妖記》略顯平庸的內容也披上了萬丈光芒。老天爺還是開眼的,沒讓那些卷錢小爛片稱王,而是讓江志強這般有情懷的電影人折冠。
某種角度上,江志強像極了《捉妖記》中頂級天師,並不以上層建築的標籤為準則,而自有自己的是非善辨。國際市場沒有華語片的位置時,他拍了李安的《臥虎藏龍》,中國影市一片蕭颯時,他投了張藝謀的《英雄》,在大學生只看盜版的年代,他拍了給大學生看的《不能說的秘密》,全世界都不看好動物電影,他投了耗時七年的《狼圖騰》,在香港電影後繼無人之際,他連下《大追捕》《寒戰》和《風暴》,扶起了周顯揚、陸劍清、梁樂民、袁錦麟等新銳。
娛樂江湖,除了媚俗得一時利好者如煙塵散盡,還有江志強這等中國電影教父垂影史一世笑傲。當然,我們現在稱江志強為中國電影的教父還為時尚早,但從中國電影當下的格局來看,有中國電影教父潛質的人無出其右。
製片人內參
zhipianrenneican
這裡是電影、電視、視頻、微電影戲劇等
製片人、管理者、創作者、參與者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
關注內參,每天,我們一起聊影視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左下角: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