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要感謝那個沒有出息的孩子

2021-02-13 糖音

作者:劉娜  微信公眾號:閒時花開(ID:xsha369)


筆  尖  開  花  · 文  心  淌  情

本期插畫作者:李自健


那個陪父母最久的孩子,

才是最值得兄妹尊敬的。

父親生病了。

 

要不是我妹站在縣醫院的走廊裡,帶著哭腔給我打來電話,我壓根兒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就在前一天,我給父親打電話,他還在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好好上班,安心寫文,不要太累。

 

他沒有告訴我的是,自5月上旬,他就感覺身體不舒服,夜間發燒,口苦鼻幹,渾身乏力,肋骨疼痛,雖然在鄉裡看了醫生,但病情一直在加重。

 

一周前,在外地當月嫂的我妹,考慮到家裡要夏收了,就辭工回去。

一進家門,她就看出了父親的異樣。二話沒說,她就拉上他去了縣醫院。

 

做完一系列檢查,醫生初診為肺炎,但因拖得太久,病情嚴重,需要住院。

 

「幸虧你妹回來了,再拖幾天,肺炎也可能引發肺氣腫、敗血病、感染性休克。」我的醫生朋友說。

 

看著我妹為父親看病樓上樓下跑來跑去的瘦弱身影,回想起20年前為減輕父母負擔她倔強地放棄學業的往事,又想到15年前為讓我安心到報社上班,她斷然否定我回老家教書的決定(畢業當年,為讓她重返校園,我一度和老家縣城一所高中簽約,前提是我妹可以到那裡讀高中,後遭我妹的拒絕),我忽然覺得:

 

對於父母來說,那個沒有出息的孩子的孩子,或許更值得感謝。

 

因為,她雖然沒有更為體面的職業和人生,但她因距離父母更近而洞察父母更深,因陪伴父母更久而體察父母更細。

 

而這,往往能救父母一命。

3年前,剛過完春節,我哥就給我打來電話:他感覺父親可能患上了大病。

 

春節放假前後的一個多月裡,我哥回到老家,守在父母身邊,發現父親身體有恙。

 

他帶父親來到我生活的這座城市問診,我們為父親申請做了三次活檢。

報告最終顯示:父親直腸上的腫瘤是高級別腺瘤,屬於癌前病變,尚未發展到癌症。

 

「幸虧來得及時。如果再拖一年半載,可能就癌變了。是否癌變,決定了我們的手術方案,也決定了是否保留肛門。」來自省城的專家說。

 

醫生的「幸虧」二字,讓我羞愧不已。

 

那年春節我回去,坐在臥室裡和父親聊天。我們說了很久的話,也提到他和母親的身體,他一直安慰我說「挺好的,沒什麼大毛病」。

 

他沒有告訴我的是,他大便不正常已經好幾年了。他根據我買給他的醫學書,也初步自診為直腸腫瘤。

 

「你工作那麼忙,好容易放假回來幾天,我不想給你添亂。」做完手術後,他躺在病床上,這樣解釋當初向我隱瞞的緣由。

 

那場手術,父親先後兩次住院的一個多月。每天晚上,我哥都睡在醫院走廊或病房過道。

 

他不願讓我替班,理由是:「你身子本來就弱,白天還要照顧孩子,寫稿子。」

 

父親出院後,母親又生了病,連續多天高燒,誤診半個月,才確診甲狀腺腫大。

 

我急匆匆趕回去,後因單位有事兒又急匆匆趕回來。

 

還是我哥,在醫院租一張小床,每晚睡在母親身邊,直到她康復出院。

 

看著我哥沉默寡言行色匆匆的樣子,想到他16歲就出去打工被人騙被人欺的那些過往,又想到父母生病都是他第一時間察覺到異樣,及時求醫避免更大不幸,我不禁感慨:

 

對於家庭來說,病患是一場愛的教育。

 

它以突如其來的態勢,讓分散各地的家人團聚在病榻前,抱團取暖,相互陪伴。

 

這個過程中,對父母付出最多的,往往是那個看似沒有出息的孩子。

 

他因為沒有固定工作或緊急事務,便成了患病父母的陪護人,也成了兄弟姊妹的搭救者。

 

他或許卑微,但他值得尊敬。


上周,我負責的情感專欄,收到這樣一封信件。

 

來信人是一位在省直部門上班的公務員。信件中他用平實而真誠的文字,寫了他家三姐的故事。

 

「三姐比我大8歲。在她出生之前,母親已經生了兩女一男。在那個貧困悲苦的年代,孩子意味著口糧,也意味著負擔。

 

母親哭著把不滿月的三姐抱給了鄰鄉的表嬸。後來,家庭經濟條件好轉,三姐才回家和我們相認同住。那年,她已經12歲。

 

後來,二姐和我讀了大學,大姐讀了中專,哥讀了師範,唯獨三姐沒有考上學。

 

父母年邁後,我們兄妹都在鄭州工作,就把父母從老家接來。2006年,母親癱瘓,臥床不起,我們都在上班,商量著請個保姆。

 

三姐不同意,從老家趕來,主動擔負起照顧母親的擔子,無微不至,周全周到,讓臥床十年的母親沒有生過一回褥瘡。

 

2015年,母親去世後,父親又患上膀胱癌。還是三姐,承擔起照顧父親的重負,讓我們安心工作,有序生活。

 

父親病危前,曾把我喊到床前說『你三姐雖沒啥文化,但她是咱家的功臣。沒有她,我和你媽活不了這麼多年,你們姊妹幾個也不可能進步這麼快。今後,你要多幫幫她。」

 

信件的最後,這位讀者說:

 

沒有出息的三姐,才是兄妹中真正的佼佼者,也是父母最感謝的人。

 

在父母病倒後的晦暗日子裡,她就像一束光,讓一對老人在最後時光有尊嚴地老去,也讓一個家族在父母病患中有秩序地生活。

 

她給予父母的陪伴,她給予兄妹的成全,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我原來所住的社區診所不遠處,有個因為跛腳一生未婚的大哥,也是那個居民點最窮的人。

 

大哥靠賣豆芽豆腐為生,家中有位生病癱瘓十多年的老娘。

 

每天早上4點鐘,大哥就起來給老娘熬小米粥,燉雞蛋羹。餵老娘吃罷飯後,他才開始推著三輪車去趕早市。

 

早市歸來的上午和晚市出攤兒前的下午,跛腳大哥總愛推著老娘的輪椅破舊的小院裡曬太陽。

 

怕老娘寂寞,他在輪椅上綁了個收音機,裡面常播放老娘愛聽的豫劇。

 

鄰居們都知道,跛腳大哥每天只做30斤豆芽和20斤豆腐,為只賣新鮮的豆製品,更為早點賣完回家照顧老娘。

 

聚在一起拍閒話,鄰居們也會拿跛腳大哥和居民點那家孩子最有出息的老夫妻對比:

 

那對老夫妻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在不同城市上班。他們偶爾也去兒子家小住,但更多的時間是待在自家三層小樓。

 

後來,老太太突發腦溢血離世,老先生一個人獨居。有次下樓時老先生摔傷了腿,站不起來,夠不著電話,哭喊好久才被鄰居發現。

 

「跛腳娃兒雖然沒啥出息,但論孝順可是咱這兒數得著的。」鄰居們說。

 

是的。


這人世間,出息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孩子終其一生也不過平凡又卑微。

 

但他只要心底溫暖,靈魂有光,善待父母,他就是大寫的人。

 

哪怕,他身有殘疾。哪怕,他活得卑賤。

 

這些年,因為新聞採訪和情感傾聽,我聽過不少父母和子女間相親相愛或相恨相殺的故事。

 

正是這些故事,讓我得出這樣的體悟:

 

我們的孩子,不是我們的面子,而是我們的鏡子。

 

不管他是否優秀,是否有出息,是否夠體面,我們都該給予他平等而足夠的愛。

 

我們的兄妹,不是我們的累贅,而是我們的後背。

 

不管他是否成才,是否有錢,是否顯貴,我們都該放下世俗的評判對他真誠以待。

 

因為,那個看似最沒有出息的孩子,關鍵時候也能撐起一個家的時運和根脈。

替父母,謝謝那個沒有出息卻心懷良善的兄妹。

 

讓自己,接納那個沒有出息卻不離不棄的孩子。


記得對他說一聲:


「辛苦了。謝謝你。我愛你。」

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能寫親情鄉愁故事,會寫教育職場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更多糖音故事▼

點擊下列連結收聽

糖音原創:我種了兩顆豆 | 口袋裡的音樂故事

喀倫坡之狼:(上集)狼王洛波 |(下集)狼王之死

屎尿屁:聽說,白雪公主放屁了 | 呀!屁股

費雪寶寶1-3歲:學會大聲應答 | 認知危險行為 | 同伴交往培養 | 我不生氣 | 我會大聲問好 | 我不哭了 | 姐姐,弟弟 | 手拉手,走不丟

迪士尼小公主:蒂安娜-化解友誼危機 | 木蘭-化幹戈為玉帛 | 白雪公主-拼出來的美夢 | 貝兒-拔苗助長的插花大師  | 愛洛-膽小馬的勇氣 | 愛麗兒-成語「近水樓臺先得月」 | 愛麗兒-海怪帶來的靈感 | 蒂安娜-水晶球看不到的驚喜 | 梅莉達-成語「班門弄斧」 | 樂佩-成語「失之交臂」 | 白雪-成語「眾志成城」

蘇菲亞小公主:皇室的假期  |  神秘群島(下) | 神秘群島(上) | 友誼的旋律 | 榮譽女巫 |  一份新友誼的開始 | 偉大巫師的選擇 | 一次難忘的收穫

小象歷險記連載:第一集 特麗莎家族 | 第二集 美麗的邂逅 | 第三集 巨石陣  | 第四集 庫塔出生了 |  第五集 大象之死 | 第六集 膽怯的庫塔 | 小象歷險記 | 第七集 盜獵者 | 第八集 恐懼的存在 | 第九集 瘋狂的殺戮

螺絲釘:奶油 | 水銀體溫計 | 電池 | 拉鏈  | 食品保質期 | 蜜蜂 | 孵蛋器 | 生氣會傳染 | 糖果 | 狗的秘密 | 指南針 | 導航系統 | 視頻通話 | 測謊儀 | 發聲玩具 | 語音對講 | 槓桿 | 彈射力 | 萬花筒 | 放大鏡 | 影子劇院

格林童話珍藏版:七隻烏鴉 | 睡美人 | 名字古怪的小矮人 | 青蛙王子  | 狼和七隻小羊 | 風雪婆婆  | 白雪公主  | 白雪與紅玫 | 長髮姑娘

原來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冬至 | 小寒 | 大寒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清明 

小馬寶莉:申辦小馬利亞大賽 | 牛仔會上的秘密 | 蘋果小馬車比賽 | 最佳拍檔

小豬佩奇:去遊泳 | 喬治上幼兒園 | 去度假 | 喬治的氣球  | 佩奇的電腦 | 看牙醫 | 森林小路 | 第一次在朋友家過夜 | 踢足球 | 去露營 | 運動會

託馬斯和朋友:多多島的獅子王 | 挖出了大恐龍 | 維克多說行 | 託馬斯追風箏  | 最好的禮物 | 不好意思說可是 | 可愛又調皮的達克 

小豬佩奇:去遊泳 | 喬治上幼兒園 | 去度假 | 喬治的氣球  | 佩奇的電腦 | 看牙醫 | 森林小路 | 第一次在朋友家過夜 | 踢足球 | 去露營 | 運動會

遠古生物入侵:恐爪龍 | 尼日龍 | 狗學問 | 吃恐龍的大蛤蟆  | 洞中的巨獸 | 大地懶  | 會走路的鯨

賽車總動員:超級賽道

情緒管理:不怕犯錯 | 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 | 遇事冷靜 | 增強自信  | 培養勇氣 | 不再害怕獨自睡覺  | 與弟弟妹妹相處

兒童哲學故事:快樂與悲傷 | 生與死 | 男孩與女孩 | 對與錯  | 勇敢與膽怯

關 注 糖 音

不想錯過糖音每日故事,可置頂公號

相關焦點

  • 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你覺得孩子能感受到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生命中的天使,父母對孩子特別的關愛和重視,無論什麼物質條件,都會極大地滿足,可是有些孩子卻表現得令人擔憂,他們有的對父母冷淡漠視,他們有的和父母對抗,有的還特別叛逆,這個時候父母們就納悶了,我們這麼愛孩子,可是孩子卻這麼冷漠,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嗎?
  • 怕「髒」的人,多半沒有出息
    道理我們都懂,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很苦的生活,往往也很髒,甚至一輩子都和泥土、垃圾打交道。不願意苦一陣子的人,多半要苦一輩子;只有願意吃苦的人,才會越來越幸福。一個人,因為怕髒,隨便就放棄工作,甚至放棄理想,那麼他肯定是一個意志力不堅強的人。
  • 窮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很難有出息,是因為父母沒懂這「3個道理」
    他告訴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好好讀書,以後才能有出息。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好,三個孩子讀完小學初中,一共獲得了167張獎狀。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進入高中,要用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很多村裡人都勸他:「孩子不用讀那麼多書的,18歲可以去打工補貼家用了。」
  • 孩子是否有出息,父母有無這4個「品質」很重要,跟家境無關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也要多溝通,針對孩子的個人情況,給孩子制定合適的教育方案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很多父母都深刻了解到了基因的重要性,但是孩子光有學習天賦還遠遠不夠,父母如何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是更關鍵的事。
  • 「媽媽,『出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奶奶要打我?」
    好友小晴吐槽說,孩子的奶奶經常罵孩子:「你這麼不聽話,長大沒出息。」她說:「實在太鬱悶了!婆婆怪我把孩子寵壞了,說不聽話就該打,打怕了就聽話了。孩子眨巴著眼睛問我,『媽媽,什麼是出息?奶奶為什麼要打我?』
  • 這3類孩子看起來「鬼靈精」,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希望你家娃沒有
    每當小凱做了什麼事,父母想要對小凱進行批評的時候,小凱能說會道的性格總能讓父母平息怒火。而在學習方面,小凱也不會像其他小孩子一樣,一放學就嚷嚷著要買這要買那的,而小凱則是在學校向同學借,然後用完了再還回去,這樣也省下很多買文具的錢。所以父母一直覺得小凱很乖,頭腦也特別好,知道幫父母省錢,想著長大之後肯定特別聰明、有出息。
  • 父母愛情:安傑五個孩子中,她是最有出息的,可是長大後卻暗淡無光!
    父母愛情:安傑五個孩子中,她是最有出息的,可是長大後卻暗淡無光!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父母愛情》是一部經典的年代劇,在劇中江德福有5個孩子,她是5個孩子中最有出息的,長大後卻暗淡無光的呢?就成就來說,除了三子江衛民之外,其他四子算是還有出息的,那麼最有出息的是誰呢?
  • 為什麼孩子越有出息,家族就更容易「斷香火」?3個原因很現實
    隨著表哥年紀越來越大,表哥還遲遲不要孩子,舅舅開始著急,各種勸說表哥要趕緊生小孩。最常聽到舅舅對表哥說:"難怪人家說孩子越出息,香火斷得更快,你不生孩子是不孝的行為。"其實孩子越出息,家族就更容易"斷香火",這個說法其實也不無道理的。
  • 孩子以後有沒有出息,看臉就知道,你的孩子有這樣的臉嗎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個孩子都被父母寄予厚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優秀。但事實上,孩子是否優秀,正是由父母決定的,什麼樣的父母就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大部分孩子的臉上,都有著父母的影子。所以,看臉就知道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人,以後有沒有出息。王詩齡被全網嘲胖,但她用優秀證明的自己在我們的記憶中,王詩齡的小朋友在《爸爸去哪兒》中的表現,可真的是可圈可點,她那蠢萌蠢萌的模樣惹得很多人的喜愛。
  • 楊迪下跪感謝父母:「寶藏孩子」的背後,是父母給予的尊重和愛護
    「不管我幹什麼,我媽都說好棒,然後我就越發地往我想做的事情去幹,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不是。我覺得,我非常感謝你們。 」最近,楊迪在《青春環遊記》中下跪感謝父母的這一幕,讓無數網友淚崩,忍不住點讚。每個橫空出世的寶藏孩子背後,都站著尊重愛護他的父母。不尊重的愛,是孩子最大的痛 前不久,《少年說》中初一女孩塗思睿的經歷,讓人心痛不已。 她提到,某一天,爸爸破天荒地幫自己拎書包,本來還感覺受寵若驚。
  • 育兒 | 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尊重的前提是信任孩子,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種可能,而人生的選擇權,應該屬於自己。
  • 《父母愛情》江德福的幾個孩子都挺有出息,為啥江衛民混的最慘?
    江德福的小兒子江衛民,性格懦弱窩囊,從小就感覺沒有出息,這完全不像是他和安傑的孩子,大概是繼承了他倆所有的缺點吧,既沒有江亞非的那種男子氣,又沒有哥哥們的那種志氣和勇氣,他的存在始終是感覺若有若無的,在這個家裡,誰都可以欺負他,就連最小的亞寧都可以對他發脾氣,在父母面前他很聽話,但絕對不是父母最喜愛的那一個
  • 請父母停止催促,讓孩子做一隻「慢騰騰」的蝸牛,說不定更有出息
    「你怎麼蠢得跟豬一樣,豬都學會了你還不會!」看著慢慢寫作業的孩子,母親氣得直打轉,還不忘用力地擰著孩子的耳朵。「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笨的兒子!」媽媽滿臉氣得通紅,只因為兒子成績不好,家長會上媽媽臉上無光!可母親們沒有看到,孩子驚慌失措的眼睛,早已滿含著淚水。
  • 有出息的男人,基本都有這些特徵,分析的很到位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完成父母自己的期望,有些孩子長大後非常有出息,可以報效祖國,造福鄉裡等等,但還有更多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出息,只能在工地搬磚,電子廠打工等等。望子成龍那麼人和人的差別怎麼會這麼大呢,難道每個人是否有出息,都是上天註定的?
  • 【輕鬆篇】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懂得尊重的家庭尊重的前提是信任孩子,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種可能,而人生的選擇權,應該屬於自己。
  • 李玫瑾:孩子7歲前,如果擁有這幾個本事,長大更容易有出息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7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孩子以後是否有出息,工作是否順利,能否在未來的生活中變得很好,7歲這個年紀對孩子來說是特別關鍵的。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如果孩子在7歲之前,家長能夠幫助孩子擁有這4項能力,那麼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家長基本就不用再發愁了。1、擁有探索精神每個孩子都是好奇寶寶,對於很多未知的事物他們是很有欲望去探索的。有的父母不敢讓孩子自己去做,害怕孩子做錯,但其實這是錯誤的。父母應該接受孩子的犯錯,並積極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在這過程中不斷的成長。
  • 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老師和家長都讀讀)
    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一對恩愛的父母,一對相互尊重的父母,是這個孩子以後家庭關係的參照物,基本上也就是孩子新家庭的模板。懂得尊重的家庭尊重的前提是信任孩子,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種可能,而人生的選擇權,應該屬於自己。
  • 「愛哭」的孩子真沒出息嗎?看完之後父母落淚:是我們做錯了!
    大家可以回憶下,家長看到孩子哭時會說什麼?「你已經是個大孩子,要學會堅強,不能哭。」、「多大點事,就知道哭,丟不丟人?」、「哭什麼哭,憋回去!」等等類似的話語,是不是很耳熟?聽著這樣的話,孩子也許就會停止抽泣,看起來效果很不錯。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說得極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你別不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要想孩子愛學習,父母首先要營造一個有學習氛圍的家庭,在閒暇時間,父母能夠放下手機,關上電腦電視,拿起書本,拿起報紙,多閱讀,或者學習一門技能。在這樣充滿學習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習就會成為孩子的習慣,而不是一種被強制性執行的一種負擔。
  • 無能的父母,總愛說這4句「口頭禪」,很難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這些語言就像一把小刀,在孩子有效的心靈上,劃出了深深的傷痕。無能的父母,總愛說這幾句「口頭禪」,很難養出有出息的孩子!1、「別打擾我,我沒時間!」當孩子帶著問題,或者滿心歡喜去找父母時,有些父母會說「別打擾我,我沒時間」。父母也許是無可奈何,在公司壓力特別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