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隨著一檔音樂節目的熱播,PG One、GAI爺等歌手從地下音樂界脫穎而出。這群年輕人哼唱著freestyle,穿著誇張的服飾跳街舞,成為了人們備受矚目的焦點。
很多思想傳統的人們依然認為:從歐美那邊流行過來的嘻哈、說唱,和那些旋律悠揚的歌曲根本沒法比,內容實在是太三俗了,讓人"不忍直視"。
但是,地下音樂確實是社會飛速發展下的一種精神產物:髒、俗、遊戲人間。和搖滾、重金屬相似,都能恰當的發洩出自己的情緒,有種江湖兒女快意恩仇,追求趣味人生、不在乎世俗看法的灑脫感。
當今市面上的說唱歌手,大多偏向於用極端歌詞表示對生活不滿,但早在上個世紀,卻出了一位俏皮風格的說唱大師,他被譽為華語歌壇最"不正經"的歌手。
張帝先生本名張志民,今年77歲。他出生於山東青島,是上個世紀70年代炙手可熱的大明星。這位老先生,成長在一個極為傳統的書香門第,自由受父母的耳濡目染酷愛詩詞歌賦,對京劇戲曲也頗有一番獨特的見解。
長大後,他成為了一名地位顯赫、受人尊敬的醫生,但每天面對著那些滿臉哀愁的客人們,他迷茫了:這樣的生活,未免也太無趣了吧?人本無病,很多人完全是因為精神狀態不佳,長年累月壓抑情緒才將"心病"轉化為了"疾病",何不做一個搞笑藝人去開導他們,安撫、治癒他們受傷的內心呢?
正是這樣一種觀念,支持他棄醫從藝,搖身變成了一個說唱歌手。走南闖北的這些年,張帝最拿手的絕活,就是面對觀眾們的刁難,急中生智並哼唱出一些幽默詼諧的作品。
張帝先生是華語歌壇第一個受西方文化影響,開始穿牛仔褲、皮夾克並留起大鬍子登臺的演員。
他最紅的時候,每年大概有2000場左右的演出,非常辛苦。同時,他又是個十分愛國的歌手,為了做一個合格的即興說唱歌手,張帝每天需要花大量時間閱讀各種中外文獻,就怕出國巡演時表現不佳,給祖國"丟臉"。
在臺上,觀眾就是他的衣食父母,人們提出的要求他都能儘量滿足。在臺下,他和鄧麗君、徐小鳳都是好朋友,還經常拿的好朋友們"開涮",惡搞了她們不少作品。
70年代末,張帝在國外唱歌,臺下有個醉酒的男人找茬:你號稱急中急智歌王,那你能不能唱出人類身體上所有的"汗毛"?這位歌王微微一笑,在幾分鐘後立刻寫出那首經典名曲《毛毛歌》。
張帝的音樂作品非常細膩,擅長於拿人性開玩笑,對不公的社會現象開涮。在歌曲《給我一個吻》中,講述了一個年輕男人為了"錢",和富裕的大媽在一起,卻難以忍受她醜陋的面容,最終自己"崩潰"的故事。
《最好還是沒老婆》,反映了一個男人被嘮叨老婆和愛財丈母娘各種"欺負",想離婚卻又敢怒不敢言的忐忑心情。張帝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有趣的故事,道盡人生百態,意味深長。
很多說唱歌手太年輕、事業上急於求成,他們創作的初衷固然不錯,但文字表達能力極差,所以只能寫出一些憤世嫉俗的歌詞,譁眾取寵。但張帝卻不同,作為freestyle的開山鼻祖,他文化修養極高,對整個社會乃至世界,都有著豐富的體驗。他可愛的人生俗的可愛,俗的大氣灑脫,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