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公布

2021-01-13 新浪科技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公布

新華網1月9日消息,《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已經國務院批准,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 長 王文濤

2021年1月9日

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

第一條 為了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對中國的影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護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等有關法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外國法律與措施的域外適用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不當禁止或者限制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與第三國(地區)及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進行正常的經貿及相關活動的情形。

第三條 中國政府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互不幹涉內政和平等互利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遵守所締結的國際條約、協定,履行承擔的國際義務。

第四條 國家建立由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參加的工作機制(以下簡稱工作機制),負責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的應對工作。工作機制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牽頭,具體事宜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發展改革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負責。

第五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遇到外國法律與措施禁止或者限制其與第三國(地區)及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正常的經貿及相關活動情形的,應當在30日內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如實報告有關情況。報告人要求保密的,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為其保密。

第六條 有關外國法律與措施是否存在不當域外適用情形,由工作機制綜合考慮下列因素評估確認:

(一)是否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二)對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對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可能產生的影響;

(四)其他應當考慮的因素。

第七條 工作機制經評估,確認有關外國法律與措施存在不當域外適用情形的,可以決定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發布不得承認、不得執行、不得遵守有關外國法律與措施的禁令(以下簡稱禁令)。

工作機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中止或者撤銷禁令。

第八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請豁免遵守禁令。

申請豁免遵守禁令的,申請人應當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提交書面申請,書面申請應當包括申請豁免的理由以及申請豁免的範圍等內容。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是否批准的決定;情況緊急時應當及時作出決定。

第九條 當事人遵守禁令範圍內的外國法律與措施,侵害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該當事人賠償損失;但是,當事人依照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獲得豁免的除外。

根據禁令範圍內的外國法律作出的判決、裁定致使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遭受損失的,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在該判決、裁定中獲益的當事人賠償損失。

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當事人拒絕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的,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條 工作機製成員單位應當依照各自職責,為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對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提供指導和服務。

第十一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根據禁令,未遵守有關外國法律與措施並因此受到重大損失的,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必要的支持。

第十二條 對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中國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第十三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按照規定如實報告有關情況或者不遵守禁令的,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可以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罰款。

第十四條 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未按照規定為報告有關情況的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保密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規定的外國法律與措施域外適用情形,不適用本辦法。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商務部公布《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
    商務部令2021年第1號 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 二〇二一年第1號 《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已經國務院批准,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王文濤 2021年1月9日 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 第一條為了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對中國的影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護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等有關法律,制定本辦法。
  • 保護正當合法權益 維護國際經貿秩序——權威專家就《阻斷外國法律...
    經國務院批准,1月9日,商務部公布《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麼?其制度設計有哪些考量?對企業有何影響?圍繞社會關切,記者採訪了長期跟蹤研究阻斷立法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立餘。
  • 堅持互相尊重主權 商務部出臺法律保護中國企業
    2021年1月9日,商務部公布《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指出,本辦法的制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等有關法律,為了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對中國的影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護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 域外遲延履行判決的經濟制裁措施
    域外多數立法規定,債務人未按期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時,執行機關可採取諸如罰款、增加債務金額等經濟制裁措施,對債務人施加經濟上的壓力,迫使其儘快履行義務。通過梳理發現,域外遲延履行債務的經濟制裁措施包括懲罰性與補償性兩大類型。
  • 中國擬修改行政處罰法 明確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的法律適用
    草案進一步明確了該法的適用範圍,增加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適用本法,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中國現行行政處罰法出臺於1996年,2009年和2017年先後兩次作了個別條文修改,對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和實施作了基本規定。
  • 普法|法律常識知識大全
    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法律知識,大家一起做一個普法,愛法的好公民。第一、法的對象效力1、中國公民、法人好其他組織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在國外仍受中國法的保護並履行中國法定義務,同時也遵守所在國的法。
  • 刑事缺席審判制度的域外考察與借鑑
    但該制度的適用被嚴格控制在合理限度內,適用範圍主要為輕罪案件,制度的具體程序設計也尤為謹慎,在打擊犯罪、落實國家刑罰權與保障缺席被告人權益之間努力尋求平衡。雖然均以缺席審判為原則,以缺席審判為例外,但缺席審判制度在實現國家刑罰權,維護訴訟效率中作用不容小覷。就共性而言,以上國家普遍嚴格限制刑事缺席審判的適用情形、案件類型,嚴格規範其適用程序,注重對缺席被告人的訴訟權利保障。
  • 新版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辦法相關問答匯總
    近日,司法部公布了《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管理辦法》明確了法律職業資格申請受理、審查核查、審核認定、證書頒發等內容,對於規範法律職業資格服務管理行為具有重要作用。司法部負責同志就《管理辦法》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制定出臺《管理辦法》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 王澤鑑教授講座實錄丨民法典的制定、解釋適用與法律教育
    2.德國法學方法論的繼受:臺灣最高法院101(2012)年臺上字第1695號判決:「按適用法律為法院之職責根據「法官知法」之原則法院應就當事人主張之事實,依職權尋求適當之法律規範,作為判斷之依據·而民法第一條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所謂法理,乃指為持法秩序之和平·事物所本然或應然之原理;法理之補充功能,在適用上包括制定法內之法律續造(如基於平等原則所作之類推適用
  • 江蘇法院判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中新舊法律規範的銜接與適用
    159號處罰決定適用法律是否正確,對如皋市某公司處罰是否適當的問題。本案如皋環保局對如皋市某公司的行為立案後,作出159號處罰決定前,所適用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行了修改,對於法律適用,一般情況下實體問題應適用舊法規定,若適用新的執法依據對保護如皋市某公司的合法權益更為有利,則應適用新法規定,此謂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 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外商投資法的施行。為了貫徹實施外商投資法,國務院對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決定對22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廢止1部行政法規。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20年第5號)郵政行政執法監督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20 年 第 5 號《郵政行政執法監督辦法》已於2020年2月20日經第5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部 長  李小鵬2020年2月24日郵政行政執法監督辦法第一條 為了加強郵政行政執法監督,糾正郵政行政執法中的違法、不當行為,保證涉及郵政的法律、法規及規章的正確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