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其他黑幫欺她是個女的進行試探時,僅僅就職一個月的松田芳子立即下手血洗了對手在澀谷宇田町的總部。
▼ 日本大發展時代啟示錄:
日本黑社會的美女老大
* 本文選自《日本大發展時代啟示錄》(薩蘇 著)
最初看到照片上的松田芳子,你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女演員深入生活,在貧民區體驗生活;你也可能會認為她是一名政府官員,正在視察市區的建設情況。
▲ 穿得跟辦公室OL(Office Lady)似的這位,就是被稱作日本黑社會第一美女老大的松田芳子
照片上的松田芳子身穿西服套裝,笑容可掬、文質彬彬,燙著當時時髦的齊耳短髮,顯得亮麗無比。實際上這名優雅的女士卻是松田組的組長,日本黑社會歷史上第一個女老大,也被稱為黑社會最美的女老大。
「松田組」控制著戰後日本在東京最大的黑市市場之一——新橋黑市。
日本電影裡面經常可以看到「山口組」、「武田組」的影子,黑社會是日本高速發展時期的一個無法迴避的贅生物。
日本戰後黑社會勢力發展十分強勁,這一方面是政治勢力需要利用黑社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經濟高速發展,民間大量的資金流引發種種窺伺,金錢成為黑社會發展的溫床。
由於日本戰敗,政府對民間的公開控制能力減弱(老薩好像舉過一個例子,沒了軍隊的日本政府連演員都打不過,想想「皇軍」的野蠻兇橫,實在是落魄的孔雀不如雞),政界門閥因此產生了與黑勢力相結合的需要,將黑社會組織作為控制民間的一種重要潛在力量。在左翼發起的反對日美同盟的「安保運動」中,日本首相岸信介等就曾藉助黑道強人兒玉譽士夫的「賭徒軍團」上街與左派對抗。
於是黑社會組織在政界的默許下,平時對商戶進行盤剝,而在政治發生事件的時候又成為政治家們所使用的民間力量,充當打手,成為六十年代黑社會的常態。
這樣的黑社會當然應該被人痛恨,然而,有趣的是向日本人問起來,他們的印象中,大多數黑社會組織同時具有以強凌弱、巧取豪奪的黑幫性質,也具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俠義道精神。
這是因為有時候黑社會也會成為當地利益訴求的代言人,並遮遮掩掩地幫助所在地盤的經濟界人士完成地方保護主義的任務。所以,在日本政府部門腐敗,黑金盛行的時代,有時候黑社會好歹是真小人,比巧取豪奪的大人君子們讓人還看得順眼些。於是難免有些普通人對黑社會又恨又愛,甚至稱暴力團的成員帶有「硬式的仁義」。
▲ 領帶與棍棒起飛,西服共血肉一色,這就是日本黑社會受邀鎮壓工人罷工的場面
日本在戰前即存在有強大的黑社會勢力,這主要是和日本政府相勾結的右翼團體,在戰後這些右翼團體從政治領域開始進入經濟領域,而由於當時日本社會結構的崩壞,經濟的低迷,日本各地出現了黑市現象,來滿足老百姓對於配給之外的物質需求。
新橋黑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來的,由於這種黑市不受政府管轄,而又可以通過對當地的商販進行橫徵暴斂獲得利益,所以也成為各家黑社會組織爭奪的目標。新橋黑市最大的黑社會組織即為關東松田組。松田芳子即為松田組組長松田義一的妻子。
好好一個美女,怎麼會變成黑社會女老大呢?
說起來一言難盡,芳子當初也是被松田義一以搶男霸女的方式弄到手的。在1946年6月1日的火併之中,這名松田組的老大被其他黑社會成員槍擊致死,此後在新橋的黑社會發生了一輪爭奪新老大地位的爭鬥。
爭鬥的結果是幾大勢力都筋疲力竭,最後發現這名原組長夫人上臺,誰也不會有意見,正是新領袖的最佳人選,於是松田芳子就這樣被黑社會勢力推到前臺。
1946年6月16日,芳子就任該組織第二任掌門人。令人意料不到的是,這名女老大雖然看著溫文爾雅,實際上外柔內剛、善於協調,當有其他黑幫欺她是個女的進行試探時,僅僅就職一個月的松田芳子立即下手血洗了對手在澀谷宇田町的總部。這一下子,嚇住了敵人也嚇住了自己人,松田芳子就此成為松田組歷史上最強勢的老大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民間,隨著生活漸漸安定,社會秩序逐漸建立,人們對黑社會的惡感也越來越深。畢竟,有法律能夠保護自己的時候,沒人喜歡接受黑社會的盤剝。
七十年代以後,日本黑社會在市民的壓力下逐漸轉型,大多開始從事正當行業,成為日本一部分黑社會組織發展的道路。今天的日本黑社會其表現已比過去遠為平和,要想看一回黑社會之間的火併,還要有中彩票的好運氣呢。今天日本黑社會的形象有了很大改變。
說到黑社會的這個轉變,就要感嘆松田芳子的生不逢時了。
這話從何說起呢?
說女老大松田生不逢時,是因為在她大放異彩之後的二十年,日本黑社會開始拋棄打打殺殺的形象,開始向社會伸出橄欖枝。
黑社會就是黑社會,幹嘛要扮演和平鴿呢?
你以為他想啊,那是讓人給逼的。
誰敢逼黑社會啊?當然有人了,那就是日本的老百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日本全國爆發了大規模的驅逐黑社會運動。
這黑社會窮兇極惡的老百姓沒事兒惹他們幹嘛?實在是因為黑社會自作自受,他們這種人,什麼時候都不是省油的燈,一來二去,終於把老百姓惹急了。
▲ 直到今天仍有一些黑社會「死不改悔」,惹事生非,這是山口組槍殺長崎市長的現場照片
例如,1964年在日本松山兩派黑社會組織,就是本地的香田組和外地進入該市發展的施田組發生了激烈的白晝槍戰,致5人死亡、51人被捕,這樣的槍戰結果 使當地居民受到極大驚擾。於是在全市到處出現了反對暴力團——即黑社會的標語,人們紛紛走上街頭,努力試圖將黑社會清理出自己的城市。
日本老百姓清理黑社會也是幾經曲折。
開始,日本百姓也是想找一個英雄人物來懲惡揚善,最好這樣的英雄是日本首相,領導全國人民一起剷除黑社會才好。後來慢慢明白,無論競選的時候形象多好,如果把剷除混蛋的希望寄托在某個人身上,他們最終會被發現或者也是混蛋中的一員,或者比混蛋還混蛋——英雄是需要權力的,而權力越大,越沒法監督,英雄又不是聖人,不腐敗變質才怪呢。
後來日本的老百姓忽然明白過味兒來——我們不需要英雄啊,我們只需要定好規則,然後督著那些搞政治的執行就是了——這是他們該幹的活兒嘛。
話題扯遠了,日本老百姓「懂政治」的過程,需要單獨一篇文章來寫的。日本這些政治家只要不被看成神,老百姓和他們的關係,也和顧客與商店的關係差不多。
你會把你們家門口超市的老闆當爺爺供著嗎?當然不會,不管他家門朝左開還是朝右。
反正,日本的政界在老百姓的逼迫下,「被」支持掃黑了。
人民的力量一旦爆發,國王也會被吊死,何況黑社會?如今,日本的中小企業門口多有一個木牌,寫著:暴力團追放。翻譯成中國話不那麼通順,意思還是可以 明白,就是 「趕走黑社會」。
眾志成城,面對這樣的情況,日本的黑社會也不得不隨著時代開始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例如日本最大的黑社會組織山口組就曾僱傭當時日本最優秀的檢察官田中森一作為其法律顧問,而更多的黑社會組織則開始隱藏自己的鋒芒,向準政治組織,準經濟公司的方向轉變,這種轉變雖然帶有一定欺騙性,但騙得時間長了,黑社會組織的某種內在變化也就隨之發生。
黑社會轉型的情況在日本六七十年代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怎麼轉呢?
1971年在日本的廣島,曾經發生一件令新聞界矚目的事件。因為當時廣島的暴力團經常相互毆鬥,鬧得太過分,很多老百姓紛紛走上街頭要求取締黑社會,爆發了針對黑社會的強烈抗議行動,面對民憤黑社會的政治保護傘逐漸對其失去了保護的能力。
眼看生存要出問題,正在對立的當地兩組黑社會暴力團,江戶川組和大施根組的組長即頭領經過商議,在當地舉辦了聯合記者招待會,對市民們取締暴力團即黑社會的要求先發制人,提出從今天開始暴力團將不再進行暴力爭鬥,並且表示儘管我們是黑社會,但是黑社會也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將用行動來證明這一點。
從當時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兩個組的負責人雖然在記者沒有到來之前怒目相視,但在記者面前卻表現得如同政治家一樣握手言歡,一派其樂融融的場面。他們試圖用這種方式來改變民眾對於黑社會的看法。
而兩個黑社會組織的頭腦則共同作出了要「為廣島市作出貢獻」的具體決定,他們決定在廣島市承包和自費建立新的道路工程,來幫助市民解決出行難的問題。兩個黑社會組織的頭腦甚至一同前往工地視察,稱之為這就是我們促進和平誕生的關鍵轉折點,並且直接問記者——「難道這不是美談嗎?」
面對這些滿臉橫肉卻一心做好事的黑社會成員,記者們除了點頭稱是,還敢說什麼呢?
事實上儘管這兩個黑社會組織表面上達成了合併協議,但是在他們共同修建道路的過程中仍然不斷地發生爭鬥,甚至發生了大施根組的組員用槍狙擊江戶川組組長這樣的重大事件。雙方的鬥毆也仍然在街頭不斷上演。
這種事情又引發了市民的憤怒,於是市民們又紛紛上街舉行抗議活動,這一年年中,廣島縣的縣本部建立了暴力團犯罪檢舉本部,在全市對黑社會進行取締活動。兩個黑社會組織見勢不妙,趕緊約束部下,真的認認真真做起建築工人來。
這樣一來,因為當時日本正在大規模建設階段,建築隊奇缺,就有不怕死的商人找黑社會來修樓。
後來兩位老大發現,做建築業掙的錢,居然比收保護費還多!
經過這樣一番反覆,最終在廣島的黑社會開始銷聲匿跡,他們開始了所謂夾著尾巴做建築工人的日子。而相應的,市民也對他們的轉型做出了歡迎的態勢——畢竟,有人給無償修路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就這樣,七十年代以後,日本黑社會在市民的壓力下逐漸轉型,大多開始從事正當行業,成為日本一部分黑社會組織發展的道路。今天的日本黑社會其表現已比過去遠為平和,要想看一回黑社會之間的火併,還要有中彩票的好運氣呢。
說到阪神大地震,很多日本人對黑社會還充滿感激,說當年地震的時候日本政府反應不及時,是暴力團首先行動起來,抗震救災,給大家送麵包的。
教我日本語的老師說,山口組這樣的組織,內部管理很嚴格,不亞於一家跨國公司,而且紀律如同八路軍,熱心公益不擾民,成員違規,懲處也很嚴厲。
所以,松田芳子實在是有些生不逢時,在戰後能控制一個龐大的黑市,日進鬥金,威風八面,固然可稱風光,但畢竟不是一個漂漂亮亮女孩子家該幹的事情吧。若到了今天,這位美麗的女老大,完全可以成為繼續改善形象的日本黑社會的代言人嘛。
那該叫啥呢?對,或許就該叫「暴力團寶貝」吧。
今天,要在日本接觸黑社會或者暴力團不是難事。有時候大街上就可以看到暴力團老大上汽車,周圍一圈兒鞠躬的小弟,還覺得很有意思。
走在日本街頭,有人告訴我,只有兩種人永遠西服領帶,皮鞋鋥亮。一種是公司職員,一種是黑社會。
那怎麼區別這兩種人呢?據說只有髮型不同,公司職員是分頭,而黑社會成員是寸頭——如果謝頂,那就沒法區分了。
就這麼點兒區別?
或許……就這點兒。
薩蘇《日本大發展時代啟示錄》重磅再版!
點擊頁面底部閱讀原文進入購買連結
轉發到朋友圈,支持薩蘇原創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 老薩發現日本TOP10:
聯繫我們請加微信號:sasu2016
郵箱:sasustudio@qq.com
閱讀原文,購買《日本大發展時代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