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
在宜城,這些已觸手可及。
「十三五」期間,我市把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和生態環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其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實施「增綠、提質、添彩」三大工程,精心打造人文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濱江山水園林城市。
新河景觀帶航拍。全媒體記者 路欣 攝
5年增綠31個蓮湖公園
「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這是過去對安慶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的形象比喻。如今,這個比喻用語中又多了「一間房」——截至2020年10月底,宜城人均擁有公園綠地17平方米。
五年間,我市依託山、水、路、園、院等載體,採取規劃建綠、拆建還綠、見縫插綠、立體增綠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城市綠量持續增加,城市綠地布局漸趨均衡。目前安慶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4980公頃,和2015年底相比,增加的面積相當於31個蓮湖公園,城市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對環城、城市進出口等重點區域推進綠廊、綠環等生態功能綠地建設,重點實施了環城東路防護林、海口鎮十裡桂花、集賢關礦山生態修復、機場路、港口路等綠化提升工程,豐富區域植被群落,推進外圍環境與城區綠化有機連接,實現遠郊青山綠水、近郊綠色懷抱,有效提升城市形象。
加快濱河景觀綠化,激發城市「活力度」。優化城市水系濱河綠化景觀空間,重點實施秦潭湖生態公園、潛江路東邊櫻花島、大寨河健康步道等綠化工程,配套建設園林景觀服務設施,使綠地景觀和水系有機結合,打造集時尚運動、文娛交流、生態休閒於一體的新型生態城市風貌,激發城市活力。
堅持街道建設與綠化同步規劃、同步實施。菱湖南路、獨秀大道、振風大道、龍眠山路、皖江大道等道路在有限的綠化帶中形成喬、灌、草多層次,常綠與落葉相結合的多樣化復層植物景觀。街道綠化覆蓋面積426.29公頃,綠化率達到100%,街道樹冠覆蓋率超過30%。
建立小型生態停車場,增加車位的同時為街景增添綠色。已累計新增生態停車場19處,共1000多個停車位,總佔地面積4萬餘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近2萬平方米,喬木樹冠覆蓋率均在44.7%以上。生態停車場大多分布在康熙河景觀帶、皖江公園等大型公園周邊,以及龍眠山南路、文苑路、新河路、湖心中路等城市主幹道兩側。
點滴綠意匯聚成一座生態之城。如今,蜿蜒的花亭大河穿城而過,沿河而生的景觀帶綠意盎然。小區院落、公園廣場、道路街巷,綠意隨處可見。
形成六核一帶多園的
「公園棋布」格局
公園是這座生態城市的又一大特色。我市以新建、改造公園為抓手,紮實推進「增綠添園」民生實事。
遠眺城郊,大型生態旅遊休閒公園獅子山森林公園、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石樹風景區、巨石山森林公園、葉嶺公園、柘山公園面積均在100公頃以上。
近看城區,菱湖、蓮湖、秦潭湖等公園各展風姿,各個角落、各街道交叉路口均勻分布有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口袋」公園。
青翠的樹木、整齊的草坪、蜿蜒的步道……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不經意就能在轉角處遇上一方綠地。為充分發揮城區邊角地的土地價值,規劃部門對城區已建項目剩餘邊角地和棚改徵遷形成的邊角地分布情況進行梳理,將城市37處邊角地作為口袋公園使用。皖江大道與輝煌路交叉處原本是一塊荒地,經過改造如今已是滿眼綠意;腈北路與十裡大河交匯處也成為鳥語花香的休閒公園;投資500萬元的沙漠洲區域生態節點公園即將完工;清水濠生態節點公園也在規劃建設中。
目前安慶市已基本形成六核(菱湖風景區、白澤湖生態園、柘山公園、石塘湖公園、獨秀公園、龍山公園等六個城市核心公園)一帶(新河及濱江生態景觀帶)四楔(西部山體綠楔、大龍山綠楔、長江-皖江-石門湖水體綠楔、白澤湖水體綠楔)多園(城市公園、小遊園、街頭綠地)的「公園棋布」格局。
堅持更多的綠色獲得感源自互動,而非簡單的綠色面積增加。近年來新打造的公園綠地,更注重人與自然的交流,它們不僅更加「平易近人」,服務功能也更加多元。沿著瀝青的路面前行,映入眼帘的是陽光曬過的銀杏葉,樹底下一地金黃,靜謐河面倒映出杉樹的層層色彩……康熙河景觀帶仿佛一座植物園,400多種植物在這裡各自成趣,水與樹、人與自然實現完美結合。置身菱湖風景區仿佛與周邊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隔絕。杭州園林安慶項目相關負責人說,國際上有個「綠視率」理論,即人們看到的事物中綠色植物所佔比例,代表城市綠化水準。毋庸置疑,宜城「綠視率」正在不斷提升中。
增綠是留白最直觀的體現
宜城「綠色之路」走得並不平坦。城市綠化面積分布不均、質量不高,公共綠地景觀布置缺乏創意,道路綠化形式單調,生活小區綠化率相差甚遠……這些制約城市綠色發展的瓶頸也曾困擾著宜城。
怎麼破?堅定增綠是留白最直觀的體現。把綠地作為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載體,吸納最新的生態文明理念,開展生態修復工作及綠化景觀提升專項工程,引進杭州園林、上海園林等行業頂尖團隊,通過優化綠地布局結構、提高綠地配置和養護水平、豐富城市景觀效果等措施,不斷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同時編制《安慶市綠道總體規劃》《安慶市綠化景觀提升規劃及近期行動計劃》,明確「城山相偎,綠水嵌城」的綠地系統建設目標,突出安慶市園林綠化的特色和文化內涵,建立良好的區域生態環境和優美的城市綠化景觀,形成城郊結合、城鄉一體的大綠地系統。
在科學的規劃引領下,園林城市的美好藍圖呈現在了人們面前。即使是寒冬臘月,宜城也是綠潮湧動、綠意盎然。從廣場到庭院、從廊道到綠地,處處樹木成行、林蔭夾道,滿眼的綠色成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原標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園林城市 ——安慶市「十三五」園林綠化工作綜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