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符代表懷念,用音樂向李小龍致敬

2020-09-10 不朽的東方傳奇

你還累不累,還是像個發動著的機器。你絕不後悔,是否還那麼倔強的前行。你如果有機會,還會毅然的去履行……

Bruce Lee梁博

《Bruce Lee》是梁博自己填詞作曲向李小龍致敬的一首歌。在歌中,他用簡約的歌詞,配上溫婉卻又略帶節奏感的韻律,深情演繹出了對李小龍永不言敗、勇敢前行精神的崇敬。

當耳邊傳來這首歌的時候,我們仿佛穿越了光陰,回到了46年之前,順著時光深情地望過去,眼裡滿是一個32歲大男孩的身影,他就是——Bruce lee,李小龍。

一代武術宗師、截拳道創始人,功夫電影開山鼻祖、世界格鬥運動變革先驅者,武術運動思想家和哲學家,最早的世界華人武打明星……

這一連串沉甸甸的標籤,隨便拿出一個都含金量十足。當所有標籤都加在了李小龍一個人身上,則令人無法不直視他的偉大。

1.武術家李小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國的很多武術高手都雲集美國,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這裡邊有歐美的拳擊和格鬥高手,有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高手,有韓國的跆拳道高手,還有泰拳高手等等,卻唯獨沒有中國武術。

李小龍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他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振藩國術館」,開館收徒,使得中國武術得以在美國廣為傳播。

李小龍綜合東西方各種武術競技的精華,創立了「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截拳道。這種拳法以及李小龍所倡導的武術思想對後世的格鬥和技擊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是國際權威專家公認的綜合格鬥之父。

而雙截棍則是他的絕活,在多部電影中都曾使用。當雙截棍舞動起來,棍花飛舞,極具觀賞性。雙截棍的棍法本身將剛猛與陰柔結合在一起,常常能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通過李小龍出神入化的演繹,雙截棍立時火遍美國,通過美國電影又把雙截棍推廣到了全世界。

在雙截棍環球粉絲中,周杰倫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為表達對偶像的致敬,周杰倫專門填詞作曲創作了紅極一時的《雙截棍》。

雙截棍周杰倫

歌中,周杰倫採用了搖滾樂配曲,賦予整首歌輕快、緊湊、震撼的節奏,搭配自己獨有的說唱方式,使歌曲聽起來動感十足,極具張力。

2011年,美國索尼哥倫比亞公司拍攝了風靡全球的電影《青蜂俠》,向李小龍曾經參演的好萊塢同名電視劇致敬。周杰倫在片中飾演青蜂俠的助手加藤森,而《雙截棍》則被用作該片的片尾曲,同樣是為了向李小龍致敬。

對於此次出演,周杰倫說:李小龍是神,我是人。我覺得沒有人可以取代他。有很多關於李小龍的電影和戲,本來想找我來演,我拒絕了,我覺得他很難演,他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這樣的傳奇人物怎麼能演出來。不過,雖然李小龍很難取代,沿著李小龍走過的路走下去,這不是沒可能。

李小龍重量級的粉絲可不止周杰倫,李連杰、周星馳、甄子丹、謝霆鋒等等,都是他的骨灰粉絲。

周星馳毫不掩飾自己對李小龍的崇拜,曾在《少林足球》《喜劇之王》《功夫》等多部影片中模仿過李小龍。李連杰則坦言,如果沒有李小龍,就沒有李連杰。

李小龍擊敗過無數挑戰者,包括山本岡夫以及後來成為他最忠實學生的木村武之。而美國空手道傳奇人物羅禮士、菲律賓棍王伊魯山度等,則是慕名直接拜李小龍為師。

在美國強手如林的環境中,李小龍幾乎靠一己之力,為中國武術正名,親手將「KONG FU」這個詞寫進了英文字典,讓中國功夫在美國大放異彩,風靡了至今。

而中國功夫的元素也融入了美國和西方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啟發了很多音樂人的創作靈感。

1974年,美國著名歌手卡爾·道格拉斯演唱名為《KONGFU Fighting》的歌曲。

Kung Fu FightingCarl Douglas

歌曲融合了當時在歐美國家掀起了熱潮的中國功夫和Disco舞曲這兩種時尚元素,用靈魂音樂的創作方式,採用舞曲的明快節奏,配合歌手本人的空靈嗓音,讓人在歌曲中感受到了中國功夫的獨特魅力。這首歌后來也被改編用作《功夫熊貓》的主題曲。

2.演員李小龍

1941年,李小龍父親李海泉帶著家人從美國返港前,電影《金門女》劇組需要一名華人嬰兒參加演出,他們找到李海泉,想要李小龍出演。李海泉欣然應允,就這樣,才三個月的李小龍就完成了電影處女作,從此與熒幕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3年,由香港嘉禾影業和美國華納公司合拍,李小龍主演的功夫電影《龍爭虎鬥》上映,累計取得了2.5億美元的票房。該片被美國《Total Film》雜誌評選為改變世界的67部電影之一,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美國電影史上25部最重要的影片。而在美國《Askman》評選的有史以來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十大功夫影片中,李小龍的《精武門》和《龍爭虎鬥》分別排在前兩位。

李小龍的中國功夫電影,讓歐美觀眾嘆為觀止,也改變了西方世界對中國人的歧視和偏見。

李小龍不僅在電影中塑造的形象,成為後世功夫電影的樣板。連李小龍電影裡的配樂,也成為了影響後世的經典。片中的純樂曲,是香港作曲家顧嘉輝專門為《猛龍過江》創作的。影片中的配樂,達到了音樂與畫面、故事情節的完美結合。

專輯猛龍過江顧嘉輝

作為李小龍電影的御用作曲,顧嘉輝在李小龍電影中創作的「Dragon Theme」(龍系列)的樂曲體系,為李小龍藝術形象的塑造和他電影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對香港電影的配音配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很多人聽了《the way of the dragon》都覺得似曾相識,就是因為在香港之後的很多電影裡,都有這個曲子的影子。

影片中,在古羅馬鬥獸場遺址,李小龍飾演的唐龍和羅禮士飾演的柯爾特打鬥時,採用了這段音樂中的一個片段作為背景音樂。

樂曲一開始鼓點緊湊,音樂緊張、詭異,李小龍隻身入虎穴,隨著節奏的加快,音樂由詭異變為高亢激昂,李小龍發現對手,展開殊死搏鬥,

在音樂高潮部分,混合著李小龍如鳥鳴、如虎吼的尖叫聲,李小龍戰勝了強敵。

在他逝世後的四十六年裡,華人世界的各個角落從未忘記他,以他為原型的各種歌曲作品也層出不窮。如,粵語王子鄭錦昌創作的《新禪院鐘聲》、歌手郭炳堅創作的《懷念李小龍》,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而在1978年香港嘉禾電影公司根據李小龍生前未完成的半成品為基礎拍攝的電影《死亡遊戲》,由羅文演唱的同名主題曲則更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這首歌的主題與電影本身並無太大關聯,主要是為了悼念李小龍。用輕搖滾風格創作的歌曲,節奏感十足,而唱粵劇出身、被譽為粵語金嗓子的羅文,用深厚的唱功,將李小龍身上的熱血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極富感染力。

歌曲回顧了李小龍不畏死亡、富有挑戰精神的短暫一生,對他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的精神將永遠閃耀在世間。

3.作家和哲思者

世人皆知李小龍是武術高手、電影明星,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其實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作家和哲學家。

1960年,李小龍入讀華盛頓大學,選修了戲劇,還學習了哲學。他讀了很多古希臘哲學名家諸如柏拉圖、蘇格拉底和法國笛卡爾等的著作。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深厚哲學素養,讓他很善於思考,不僅在提高自己武術修為方面,而且在提高演藝事業上,他都顯得駕輕就熟,遊刃有餘。

在學武的過程中,他逐漸悟出了中國傳統武術背後所蘊含的傳統哲學——

武術不是蠻力,而是一種可以以柔克剛的哲學實踐。

武術的真諦絕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淡然和灑脫。

他在《功夫之道:中國武術研究》中說,「陰陽原理在武術中的運用體現為『和諧法則』,它旨在告訴我們:對於對手的力量不要頑抗,而要順勢而為」。

在《作為整體形象的演員》這篇文章中,他說,「一名演員,特別是一名優秀演員,不應該是墨守成規的人,而應該是有能力的傳遞者。演員並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在藝術上無形地將商業和藝術融合起來,成功地打造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用哲學思想去思考每件事,這或許就是作為一個武術家,李小龍能夠在跨界的演藝事業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而這也是李小龍最可怕的地方。因為,你不僅在肉體上難以戰勝他,而且在精神和思想上,你同樣不是他的敵手。

龍拳周杰倫

作為李小龍的狂熱粉,周杰倫同樣寫了一首歌《龍拳》,把偶像的哲學精神發揚光大。

4.精神永存的李小龍

好似周杰倫說的煙花易冷,

當時光定格在1973年7月20號的那個晚上,

萬眾矚目的超級英雄李小龍,悄然走了。

與生前的驚天動地相比,李小龍的離去是那麼的平和,在睡夢中就靜靜地離開了,離開了他曾經深愛的武術、電影和家人,沒有隻言片語,帶著至今未解的謎團,帶著億萬人的肝腸寸斷。

When I Am Dead (當我死去)Eugene Asti / Richard Edgar-Wilson

當我死去時,我最親愛的別為我哀歌悲切……假如你願意,就把我懷念假如你甘心,就把我忘卻......

這是李小龍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這首歌其實高度契合了他對生命的態度——他渴望的,並不是成為響徹宇宙的英雄,而是帶著「靜謐、無偏見」的意識,做一個平凡的人。

安靜地來,安靜地走。

從這點上來說,他的悄然離逝成就了他的偉大。

李小龍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他在短暫生命中所取得的成就,

將會永遠銘刻在世人的記憶中。

而他的精神,也將會永世長存,絕不會因為他肉體的湮滅而消失。


相關焦點

  • 《好萊塢往事》「醜化」李小龍?導演昆汀:是在向他致敬
    《好萊塢往事》,侮辱還是致敬李小龍非常尊敬拳王阿里,且工作態度非常職業,在片場不可能與人私鬥。導演昆汀解釋,這一情節安排僅僅是為了塑造布拉德·皮特的角色形象,並非對李小龍不敬。麥克·毛也稱,想通過這一段戲向心中偶像李小龍致敬。不過在李小龍的親朋好友看來,這段無中生有的情節是對李小龍的侮辱。「昆汀在故意取笑我父親,並且把他描繪成可笑的笨蛋」——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如此表示,並對昆汀拍攝之前完全沒有與自己或其他親人商量表達不滿。
  • 李小龍誕辰80周年,向功夫巨星致敬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
  • 致敬早年英逝的十大明星,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經典,永遠懷念
    在世界上有很多電影名人這樣評價李小龍,他的電影愛憎分明,正氣凜然,充滿愛國情義,道出了大多人的心聲,通過電影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部分文化。他被譽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 用音符寫詩,用音樂作畫!這些「神仙歌曲」你聽過嗎?
    他,是一位用音符寫詩的人故鄉海拉爾的風給他送來創作上的靈感他,是一個用音樂作畫的人《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草原在哪裡》《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一首首廣為傳唱的草原歌曲向人們展現了一幅幅由藍天、白雲、草原、牧場構成的美麗畫卷他,是一位用靈魂與音樂對話的人在他的旋律中你能感受到大草原的
  • 都以為李連杰的《精武門》是在向李小龍致敬?實際上這部電影才是
    >很多人會認為李連杰是為了致敬李小龍才出演的,因為這兩部劇在很多地方存在很大的一致性。但這些都不能夠說明是為了致敬李小龍,因為它本就是一部翻拍的作品,更多的是那種大國之愛和民族之愛。而且少部分人會覺得該劇是一種超越並不是致敬。
  • 「死亡的遊戲」後,那些向李小龍致敬的遊戲們丨觸樂盤點
    他一生拍過的動作電影只有4部半,然而他在遺作《死亡的遊戲》最後、身著黃色戰服的形象,早已像「Icon」一樣,烙印在流行文化中: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功夫》、昆汀的《殺死比爾》、韓國電影《馬粥街殘酷史》……日本格鬥漫畫《北鬥神拳》的主角設定參考了他,漫威也以他為原型創造了超級英雄齊尚,連周杰倫也在美國翻拍的電影《青蜂俠》裡,出演偶像演過的角色來致敬。
  • 龍珠:向李小龍致敬?悟空在冒險途中偶遇李小龍模仿者,誰更強?
    龍珠中有很多向中國文化致敬的部分,或者說借鑑中國文化的部分。比如龍珠有很多靈感都來自於西遊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龍珠中還出現過類似李小龍的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天,小悟空一個人走到城鎮中,發現一個角落裡有個人在擺擂臺。走近一看,是一個帶著拳套的選手。
  • 「超級粉絲」周星馳:愛他,就用所有的作品致敬
    認識到這一點的香港電影人迅速做出調整,不再期待另一位功夫巨星的出現,而是努力尋找與李小龍外形相似的動作演員,何宗道、唐龍、呂小龍都是那個時候湧現出來的代表人物。現在的觀眾最熟悉的應該是陳國坤,他先後在電視劇《李小龍傳奇》、電影《葉問3》裡扮演李小龍。
  • 敢向李小龍單挑的香港才子
    至於說向李小龍單挑,則是因為上學期間黃霑表弟被李小龍欺負,文弱書生的黃霑氣不過強出頭要和李小龍決鬥,但是一個文弱書生要和李小龍決鬥這不是找死嗎?結果當然是他被打的遍體鱗傷。 雖然金庸為我們鑄就了一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武俠世界,黃霑的文學作品可能確實一般,(有幸讀過《不文集》和《開心快活人》),但是黃霑一生,見證了香港樂壇的崛起、輝煌與沒落。
  • 電影《龍之誕生》致敬李小龍誕辰75周年
    ,致敬這位最具全球影響力之一的華人功夫巨星。周杰倫創作說唱歌曲《雙截棍》向李小龍致敬,歌曲紅透兩岸三地,是個人都能唱幾句「哼哼哈嘻」~兒時的李小龍一直無法避開打架鬥毆的生活。他曾經回憶道,「在我的身後總是有一群人。
  • 甄子丹新片致敬李小龍,我卻想起25年前的《精武門》,那才是經典
    《肥龍過江》中有不少「梗」,致敬《導火線》、《殺破狼》、《葉問》等,同時朱福龍大戰日本混混的背景音樂是李小龍《猛龍過江》的BGM,還有朱福龍片尾使用的武器是雙節棍,再加上片名和海報的話
  • 香港演員唐文龍湖景公墓祭拜李小龍,向功夫之神致敬!
    7月20日上午,香港演員唐文龍在個人社交網站上曬出了在美國西雅圖湖景公墓(Lake View Cemetery)祭拜李小龍的照片,唐文龍跪在李小龍(李振藩)墓前,虔誠祭拜,緬懷這位功夫之神。唐文龍寫道:「向功夫之神,向李小龍先生致敬,我們會永遠記得你說過的話」。
  • 李小龍「Be Water」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 ESPN 官網觀看↓↓↓↓↓↓後臺回覆:李小龍,獲取觀看地址「Chinese Kungfu」很多人都很熟悉,但你知道嗎,在李小龍之前,英語字典裡是沒有「功夫」這個詞的,當時正在好萊塢闖蕩的李小龍根據粵語的發音翻譯創造了這個詞
  • 周星馳《少林足球》這段原來是在向李小龍致敬!
    周星馳去找趙薇時用的是《精武門》的對白,這段是星爺在向自已的偶像李小龍致敬!星爺小時候就喜歡練武,星爺的師傅是李小龍的師兄黃淳梁,也就是說星爺算是葉問的徒孫。星爺這腿功你打幾分?
  • 《肥龍過江》成甄子丹個人秀,向李小龍、洪金寶、成龍三人致敬
    影壇好久沒有讓人看著酣暢淋漓的功夫片了,在春節期間,有一部向港片致敬的電影與觀眾見面,而且是以網絡播放的形式,可謂是給了全國影迷一份厚禮,這部電影就是《肥龍過江》。電影講述了男主人公原來的體重是130斤,因為戀情失敗後來導致體重急速增加到了200斤,這一個細節很巧妙,要不身材結實但是不胖的甄子丹是無法向洪金寶致敬,只能利用這個細節來把自己裝扮成一個胖子,為了這個角色甄子丹也是吃了不少的苦頭,因為他本人遠遠沒有洪金寶胖,因此他只能穿上厚重的皮套裝成一個胖子,臉上還沾上許多膠水。
  • 唐文龍親身飛往李小龍墓地拜祭:向功夫之神致敬
    今日是已故武打巨星今日是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逝世45年的紀念日,相信有不少朋友都記得,而圈中人唐文龍也是其中一位李小龍的鐵粉。唐文龍今日更是直接飛往西雅圖李小龍墓地之初進行祭拜,以表敬意。今日中午,唐文龍於自己的社交網上載了多張祭拜的照片,並留言表示:「向功夫之神,李小龍先生致敬~我們會繼續記得,你的說話⋯"be water, my friend, be water! "Respect~Grand master Lee~」
  • 甄子丹版《肥龍過江》,本想致敬自己和李小龍,卻cosplay了成龍
    影片中的角色個個都宛如上了發條的鬧鐘,動作快、說話快、剪輯更快,這種違反觀影生理反應的做法,在某些視覺重點的段落裡用一用還可以,要是全片都這麼個節奏,估計觀眾都要得癲癇症。雖然文戲不怎麼樣,但只要有甄子丹坐鎮,至少武戲還是可以看一看的。其實本片的動作場面還是相當密集的,可以看到:在穿著一身厚厚的化妝服的情況下,已經55歲的甄子丹在影片中打得還是非常happy。
  • 歌手閆勇走紅網絡《致敬毛澤東》用歌聲懷念偉人
    「懷念您老人家 ,想起時還熱淚盈眶,唱給您的歌謠 ,一遍遍在空中 ,空中飄蕩地久天長……」這首民謠風格的原創歌曲《致敬毛澤東》MV,近日在網絡上悄然躥紅。原創歌手閆勇,頭戴五角星的綠軍帽,胸前別著毛主席像章,絡腮鬍子,抱著紅色的木吉他,邊走邊用他那質樸、真摯的歌聲吟唱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光輝思想。 這首《致敬毛澤東》的MV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各大音樂網站紛紛首頁排行。最大的凱迪社區平臺點擊已高達10萬,A8音樂網更是突破20萬點擊大關,在演出網的人氣更是達到驚人的200多萬點擊率。500多個視頻和音頻網友分享。
  • 演出推介 | 向世界電影配樂大師「用音樂創造電影的靈魂詩人」莫裡康內致敬
    影片中那些充滿懷舊氣息的配樂,實在令人難忘。△ 創作時的莫裡康內有人說,莫裡康內之於電影,就像1900之於大海,他們都用有限的音符,創造出無數個美妙的瞬間。在這場音樂會中,您將聽到莫裡康內大師的多首音樂作品,重溫《美國往事》《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的經典旋律,向世界電影配樂大師致敬!
  • 王者榮耀五虎將皮膚曝光 音符代表什麼意思
    這次海報設計也很有趣,每個英雄都有一個音符,這個音符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曝光順序按照風火山林雷,那麼我們分析音符也順從這一點來寫。 【風|仁心所馳翊翊同風歸——趙雲】 用這句話形容的便是趙雲,從海報上也非常輕鬆就能看出來是他。但是這個音符是什麼意思呢?代表的是什麼樂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