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概況(東區)

2020-12-28 攀枝花市公眾信息網

縣(區)概況

   

【經濟發展狀況】2019年,東區實現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同)增長8.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億元,增長1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9億元,同口徑增長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6萬元,增長8.5%;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控制在省、市下達指標內。

 

【工  業】2019年,東區目倫石墨新材料深加工(一期)、冶金輔料綜合加工等項目竣工投產,籤約實施延鏈補鏈項目7個,帶動上下遊158戶企業快速發展,實現地企協作貿易額36億元,增長44%。啟動攀寶鈦金屬深加工產業園建設,馳輝鈦鋯、嘉翔鈦業等一批鈦材深加工企業落地,竣工投產航空及醫療用鈦合金異形材生產線等項目,逐步完善鈦產業「熔煉—鍛造—軋制」深加工產業鏈,釩鈦產業總產值突破150億元。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增長9.8%。瑞信精工、糧星米業等10戶地方企業升規入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

 

【農  業】2019年,東區實施「產業振興」「生態振興」等五大專項行動,建成投產辣木種植及綜合加工利用項目,啟動實施牛油果標準生產示範基地項目,成功落地農產品冷鏈物流園。新增綠色食品認證2個、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1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家。9個村集體經合組織收入突破1600萬元。基本完成龍崗水庫除險加固、沙壩太陽能提灌站建設,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區轉運」模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實效。銀江鎮獲評「省級特色小城鎮」,沙壩村獲評「四川產業興旺村」。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

【第三產業】2019年,東區規上限上企業達228家。基本完成現代服務業產業園擴容提質工程,入駐企業近400家,交易額突破25億元。全面融入國家生產性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坤牛物流、浩源物流等項目,物流業增加值突破10億元,市場主體達318家,公路貨運周轉量增長7.6%。特色街區打造取得新進展,逐步呈現中環天地、帝景華庭、大象夜市等夜間經濟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5%,總量、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

 

【招商引資】2019年,東區招商引資完成申報到位資金21億元,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5億元,其中:省外到位資金12億元,完成奮鬥目標11.6億元。新籤約希爾頓酒店項目、國藥集團攀枝花總庫建設等8個項目。開展招商小分隊外出招商10餘次,成功對接成都賽伯樂贏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20餘家單位和企業。

 

【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東區加快建設太谷廣場、山水康城等項目,拆除棚改樓236棟、164萬餘平方米,推進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加快打通城區內循環,投入使用「三把鎖」(攀枝花市機場路口、竹湖園路口、臺聯三角轉盤三個交通堵點猶如三把「大鎖」,在交通高峰期擁堵情況尤為突出)配套項目,初步形成「三橫多縱」交通路網格局。順利實施金域陽光、金海世紀城等21個點位景觀改造,改造完成東林巷等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小區道路,新增公共停車位285個,高梁坪汙水處理廠建成投用,炳草崗生活垃圾填埋場正式封場,加快推進生活汙水處理設施PPP項目,做好貨車治理,處置數位化城管(即: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動通信技術手段來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案件10萬餘件。

 

【民生工程】2019年,東區投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用於民生改善。實施就業促進、社會保障等十大民生工程,辦好54項民生實事。落實企業穩崗補貼264萬元,城鎮新增就業627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以內。炳二區龍箐幼兒園開園入學。新增社區便民服務點6家,完成菜市場升級改造15個。治欠保支,追討欠付農民工工資600餘萬元。各類社會保險累計參保近10萬人次、基金徵繳2.1億元。發放各類救助補貼資金11萬餘人次、2291.8萬元。兌現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補償資金43億餘元。924戶居民入住保障性住房。城鄉低保、困難殘疾人福利標準提高10%以上。

 

【安全工作】2019年,東區制定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政府安全監管責任、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實現清單式管理。與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構建城市安全「一張圖、一張表、一張網」。排查治理隱患1.3萬餘個,整改率達99.3%。組建綜合應急救援分隊,創新開展市場化應急物資儲備,應急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和受傷人數分別下降67%、60%、86%。全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

 

【環境保護整治】2019年,東區完成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現場檢查及反饋問題整改185個,完成率達89.8%;59件環保信訪件辦結回復率達100%。開展建築工地揚塵治理、高汙染燃料清理等七大專項行動,空氣品質達標率95%以上。轄區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倮果水質自動監測站獲評全國首批「最美水站」。核查整改「國家清廢」行動問題點位4處。完成違建別墅、「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拆除建構築物近1.3萬平方米。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新造林面積1.03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42.6%。

 

【社會養老】2019年,東區逐步建立「1+3+N」〔1,即:1個康養大數據平臺;3,即: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服務體系,中老年、青少年、嬰幼兒三類服務人群,養身、養心、養老三項服務內容;N,即:全盤帶動N個產業發展 〕產業體系,推進德銘·菩提苑等一批「康養地產」,完成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一期、旅遊民俗古村落等23項康養重點任務。啟動實施環球醫療與攀鋼總醫院重組,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轄區大醫院、基層醫療機構與社會醫養機構服務籤約率達100%,打造健康主題公園2個,建成居民健身場所131個。發布康養旅遊地圖,接待遊客960萬餘人次、增長9%;實現康養旅遊總收入149億元,增長20%。初步成型全域全齡全時智慧康養城區(即:做大做強具有鮮明特色的陽光康養品牌,提高東區在產業標準、行業規範等方面的話語權,傾力打造「青年人養智、中年人養心、老年人養身」的「陽光康養特色產業示範區」)。做好「兩個確保」,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確保養老金發放率達100%。年內為17498名參保人員,按時發放養老金共計4.94億元,未發生無故拖欠養老金現象。做好退休人員信息管理,及時完善更新退休人員信息庫,實現動態管理。全年為6萬餘人進行養老金資格認證。

 

【衛生健康】2019年,東區盛泰康復醫院建成投用,打造全市首家5A級數位化預防接種門診,新增醫保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醫療機構7個,5家基層醫療機構通過省級「優質服務基層行」評審,率先實現全市農村衛生室醫保網絡全覆蓋。

 

【文化教育】2019年,東區投入近1億元,實施市十五中、陽光外國語等19所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高考本科上線突破700人、一本上線突破百人大關,獲評全市「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突出貢獻縣(區)」「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突出貢獻單位」。啟動建設西部網絡文學文創基地,圖書館、檔案館全面落成,打造「城市原點」文化廣場、蘭尖故事微博物館,新建、改造升級街道(鎮)綜合文化站3個、社區(村)基層綜合文化中心10個。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工作站12個、工作室56個,實戰運行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

 

【市場監管】2019年,區市場監管局摸清底數(東區餐飲服務單位2119戶,其中: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1106戶、備案1013戶,備案率95%),建檔案(食品生產經營主體4127戶、農業經營主體33戶),開展安全知識培訓,將食品安全法納入東區「七五」普法規劃,監管部門聯合各街道(鎮)開展「3·15」「食品安全宣傳周」等特色宣傳活動,召開食品安全知識宣講座談會、業務知識培訓會等40餘場次,通過開設食品安全知識科普欄,利用LED(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宣傳欄張貼宣傳資料,主要街道懸掛食品安全宣傳標語、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開展普法宣傳教育,560戶食品生產經營戶購買責任險;轄區114所學校食堂均參險,參險率100%。日常監管採取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許可和備案、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經營場所環境衛生、設施設備維護、食品留樣、餐飲具消毒、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記錄、四害消殺、餐廚廢棄物處理、食品添加劑「五專」管理等措施推進「明廚亮灶」工程,轄區1810戶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達東區餐飲服務單位的85%,完善「量化分級」管理機制,量化評級率100%,記錄經營者失信行為,重點監管失信者開展重點風險防控,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開展校園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行動,清查中小學校內食品超市和副食店售賣高脂、高鹽、高糖等問題食品情況,監管學校桶裝水,清查食品經營戶136戶次,立案查處4起,扣押其他涉嫌違法違規問題「五毛食品」數量20000餘袋計1000餘千克,貨值金額2萬元。提前2年實現省、市兩級提出的滅「C」行動目標。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級B級以上達99%,明廚亮灶率達100%。

完成食品監督抽檢2082批次(含食用農產品717批次),核查處置159個不合格批次。瘦肉精快檢6600批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針對學校及周邊、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商超,開展農藥殘留、罌粟殼、亞硝酸鹽等項目快檢1156批次,全部合格。全力以赴保障人大、政協等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及2019年高考、中考等考試的食品安全,對養老院進行食品安全宣傳和檢查,在野生菌旺季開展專項檢查預防中毒事件等工作,保障對象4萬餘人。嚴控非洲豬瘟。督促落實肉類生產企業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工作,建立檢測臺帳,隨機抽查凍庫,嚴查餐飲進貨索證索票和臺帳制度落實情況,嚴防私宰肉、病害肉流入餐飲加工環節。在攀枝花市率先推行農貿市場散裝熟食溯源和現場製售熟食必須採用冷藏櫃儲存售賣模式,年內對轄區所有市場制銷熟食攤點建立溯源機制,採取「四個統一」(即:統一溯源公示牌,統一臺帳格式,統一標識標籤,統一監管檔案)方式。制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管理標準》,規範人員、生產加工場所、設施設備、加工過程控制、包裝、運輸與貯存、臺帳記錄等6個方面36項內容,採取以問題為導向的方式監管食品小作坊。

食品安全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三級網格」監管責任圖等工作機制,建成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網格」,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網絡。聯合民政、教育、農業等部門對學校、託幼機構、養老機構等開展以食品添加劑、非洲豬瘟、小食品、保健食品等熱點問題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治理。與區檢察院聯合開展「網絡訂餐」整治活動卓有成效,清理轄區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者478戶(佔攀枝花市「網絡訂餐」經營戶80%以上),查處涉嫌違法經營戶42戶。405戶網絡供餐單位入網「美團外賣」平臺,73戶入網「餓了麼」平臺,入網餐飲單位許可證公示率達93%,在全省網絡訂餐合規率檢查中,攀枝花市排名第二。與綜合執法局共同探索建立《東區早餐車規範管理實施辦法》,規範流動餐車試點管理,登記食品攤販74戶。

 

【鄉鎮概況】2019年,東區改變當前東區街道規模小、密度大、實力弱,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狀,解決產業布局分散、資源難以聚集優化、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等問題,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啟動街道(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將轄區的鄉鎮(街道)由現在的10個減少到6個。11月25日,行政區劃調整相關要件經合法程序上報省政府審批。12月3日,市政府下發《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東區調整部分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覆》。12月12日,省政府下發《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攀枝花市調整東區等4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撤銷東區南山街道、長壽路街道、棗子坪街道、向陽村街道、密地街道5個街道,重組大渡口街道、炳草崗街道、弄弄坪街道和瓜子坪街道4個街道,新設立1個東華街道,將銀江鎮華山村四組、弄弄溝村四組所轄區域劃歸相鄰街道管轄。調整後東區區劃格局由9街1鎮變為5街1鎮。12月31日前,轄區新設重組街道(鎮)全部實現掛牌運行。

(許  陽)

相關焦點

  • 縣(區)概況(西區)
    西    區【建置人口】西區位於攀枝花市西部,東與東區為鄰,南、北與仁和區接壤,西和雲南省華坪縣交界,面積122.87平方千米(不含江南的陶家渡、大寶鼎、摩梭河3個街道建成區面積)。轄1個鎮(10個村,5個社區)、6個街道(27個社區)。
  • 鄭州兒童醫院(東區醫院)建築消防維保項目中標結果公示
    河南大明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受鄭州兒童醫院的委託,就鄭州兒童醫院(東區醫院)建築消防維保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按規定的程序進行了開標、評標、定標,現將中標結果公布如下:一、項目概況與招標範圍1.1項目名稱:鄭州兒童醫院(東區醫院)建築消防維保項目1.2項目概況:
  • 北海銀灘分為銀灘西區、中區和東區,是這樣劃分的!
    銀灘是北海市最重要的城市名片,地處北海鐵路線以南的銀海區,但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這至美的生態海岸線,北海銀灘以不同的功能、形態被劃分為不同片區,即由西往東為銀灘西區、銀灘中區和銀灘東區。那麼每個片區的功能定位是什麼,起始和終點是如何劃分的,這對於買房人士而言至關重要。
  • 中衛市概況
    中衛市概況交界,2004年撤縣設市。轄「兩縣一區」(中寧縣、海原縣、沙坡頭區)和一個開發區(海興開發區)、共有40個鄉鎮465個行政村35個社區,總面積1.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15萬人。全市有漢、回、滿、蒙古等24個民族,其中回族人口佔34.9%。先後榮獲「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城市」「亞洲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城市」「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杜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等榮譽。
  • 山鋼東區|經開區封面之作,內部認籌限量排號中!
    [導讀]【山鋼東區】,建面約106—142㎡三室、166㎡四室,準現房發售 內部認籌限量排號中!美學營銷中心即將綻放,敬請期待!  肩負著重塑日照品質人居的重任,山鋼東區,為我們帶來了答案。  華納聯袂山鋼,50萬㎡美學大盤氣度  華納地產,深耕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開發山鋼北區、南區、奎文苑,以打造山鋼圈層人士專屬社區為標準,匠心鑄就約50萬㎡園林運動美學大盤。「華納+山鋼」,日照品質人居保證。
  • 江西湖口縣符合撤縣設區條件,礦產資源豐富,有望「撤縣設區」
    江西省有這樣一個縣,已經實現了撤縣設區,這個縣屬於九江市,處在江西省的北部,它就是柴桑縣,現在該叫它柴桑區了。早在2018年的時候柴桑區的生產總值就達到了142.25億元,可以說對比其它的區級城市完全不弱。
  • 「撤縣設區」你怎麼看?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通過上圖可以看到,從2006年開始,全國就掀起了撤縣設區的浪潮,於2016年達到頂峰,案例高達27宗,其中有八宗為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並區案例。截止目前,2020年全國已有成都、煙臺等7個城市完成擴容,而大部分擴容實質上就是通過「撤縣設區」實現的。在許多城市都已經吹響2020撤縣設區的號角的情況下,作為最靠近湖南省會城市長沙的縣城——長沙縣,它的區縣規劃自然是長沙人民難以割捨的話題。
  • 繼鹽都區之後,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耕地面積96.1萬畝
    在2018年時響水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345億元,被譽為「中國淺水藕之鄉」,非常有可能「撤縣設區」。響水雖然只有幾百年的歷史,但由於其獨特的入海優勢、頻繁的商貿文化交流,造就了一批歷史名人。響水縣河床陡峭深邃,潮漲潮落,支流匯合,水落石出。在幾英裡之內,它被稱為「響水」。
  • |內江|內江市委|威遠縣|市中區|資中縣
    >(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先進集體(7個)內江市市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內江市東興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隆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資中縣陳家鎮人民政府威遠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內江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內江市市政設施建設管護中心(四)飲用水源保護先進集體(5個)內江市市中區史家鎮人民政府
  • 資料:大臺中市由臺中縣市合併而成 分八區
    大臺中由臺中縣市合併而成,以下為臺中市、臺中縣概況簡介:  臺中市:  臺中市是臺灣第三大城市,面積163平方公裡,人口107萬,是臺灣省中部的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歷史上曾是臺灣政治權力中心,清朝時為臺灣首府,日本侵佔臺灣後在此設州廳。
  • 陝西繼鄂邑區之後,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成為西安新市區
    西安是陝西的省會,是國內比較頂尖的城市,2019年,下轄11區2縣,總的佔地面積達10752平方千米,城鎮化率達74.61%,在國內各個城市中也屬於比較頂尖的水平。西安歷史悠久,先後有十多個朝代在這裡建都,因此也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在國內有著較高的知名度,每一年都有非常多的人前來西安遊玩。
  • 繼歷下區之後,濟南一縣有望「撤縣設區」,旅遊資源豐富
    繼歷下區之後,濟南市又一縣城有望「撤縣設區」,它就是商河縣,可以說是濟南市的「北大門」,在2019年,GDP達到了162.98億元,這裡屬於華北衝積平原,並且這裡形成了很多坡地和窪地,素有72窪之稱,是非常獨特的地貌。並且這裡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儲量達到了5000萬噸,年產有40萬噸,為這裡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未來有望「撤縣設區」。
  • 繼柴桑區之後,九江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風化石儲量1200萬噸
    九江縣原本就是九江市的母縣,所以設為市區也比較符合現實情況。柴桑區地域面積為873.33平方公裡,2018年這裡總人口為33.56萬,2019年GDP為170億元,經濟發展還是不錯的。這裡有四條鐵路穿過,為區域發展帶來了很多生機和機遇。九江下轄有3個區和7個縣,還代管3個縣級市,其中一個縣未來就有望「撤縣設區」,成為九江第4個轄區。
  • 撤縣設區 大勢所趨還是各取所需
    除長春外,其餘三個均涉及「撤縣設區」。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加入到撤縣的隊伍中。  民政部數據顯示,2009年底,全國共有855個市轄區、367個縣級市、1464個縣。截至今年6月,市轄區數量增至965個,縣級市增至386個,縣減少至1324個。
  • 14個縣(市、區)全部成立社會救助基金會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趙俊傑、韓靜)為更好地保障特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唐山加快縣(市、區)社會救助基金會成立工作。截至5月15日,唐山所轄14個縣(市、區)均已登記成立了社會救助基金會,實現縣(市、區)社會救助基金會全覆蓋。
  • 陝西有望「撤縣設區」的縣,一旦成功,延安或將再增一員「猛將」
    在2016年,安塞縣升級成為如今的安塞區,2019年,子長縣升級成為如今的子長市。延安的區域在隨著城市化的建設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整,周邊的很多縣市也都將「撤縣設市」、「撤縣設區」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積極完成各項工作,爭取早日達到升級所需要的的各項指標。甘泉縣就是陝西有望「撤縣設區」的縣,一旦成功,延安或將再增一員「猛將」。
  • 五蓮縣第一中學男生公寓樓前綠化、東區球場基礎工程中標公告
    一、採購人: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 地址:五蓮縣城關育才路18號(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五蓮縣城關育才路18號(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 聯繫方式:0633-2956379(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0633-2956379(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 採購代理機構:山東魯投招標有限公司五蓮分公司 地址: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縣(區)富強路66
  • 繼陳倉區之後,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人口只有9.21萬人
    寶雞下轄三區九縣,發展在全省居前列。陳倉區面積有2057平方千米,這裡出土過石鼓,其上的文字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陳倉區常住人口只有60.25萬,但其經濟發展不落於人後,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214.40億元。釣魚臺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江山爭奇鬥豔。區內峰巒疊嶂,溪流飛舞,白山如屏,草叢如毯,密林紅葉。
  • 攀枝花市東區:黨旗在戰「疫」前線高高飄揚
    退役軍人宣誓戰前動員攀枝花市東區人武部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對組織民兵參加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科學安排部署,組織帶領東區民兵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若有戰,召必回」的神聖誓言;1月29日,各單位在攀民兵全部向所在單位武裝部報到,區人武部收到退役軍人報名電話59人,積極要求參加防疫戰鬥;區人武部主動向區委、區政府請戰,表示疫情就是命令,全區民兵時刻準備著,堅決完成區委、區政府賦予的病毒防控阻擊任務;2月1日,東區民兵正式進入瓜子坪高速收費站、金海世紀城、印象巴黎、金福小區點位等執行樓棟封控,協助公安機關盤查來攀人員車輛登記、小區人員出入管控執勤等任務
  • 繼渾南區之後,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21個民族在其中生活
    瀋陽下轄十區一市兩縣。在這兩個縣的發展中,法庫縣相對於可能「撤縣設區」,成為瀋陽的下一個市轄區,成功「升級」。法庫縣的面積有2320平方千米,與瀋陽市中心僅有90公裡。在2018年法庫縣的地區生產總值是200億元,這裡耕地較多,有198萬畝。法庫縣人口有53萬,21個民族在其中生活,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5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