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表演能力基本學習的方法
表演是我們藝術課堂的一項內容,在上課的時候經常讓同學們表演情境,可是有時很多同學都會撓撓腦門,不知如何表演,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表演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學習的方法。
你們應該知道,表演和畫家、作家、音樂家他們是不同的,比如畫家,作為創作的主體,他是個創作者,他的創作工具是畫筆、畫板,他們的原料是顏料,他們的作品是一幅畫。那麼作為演員,作為創作的主體,他是創作者,那麼他們創作的工具呢,是他們自己,他們的聲音、他們的語言、他們的形體、他們的內部素質,他們的作品呢,也是他們自己,就是作為演員創造的形象,還是他們自己,因此演員,他有一個特性,三位一體,他既是創作者,又是工具,又是作品。
那我們知道,做為鋼琴家,他們得去先去練琴,要練自己的指法,要練習曲子.那麼要表演好呢,我們練什麼呢,練我們自己,練我們的嘴,要練聲音,要練語言,練我們的手,練我們的腿,練我們的腳,練我們的整個形體,要使人們的聲音、語言、形體,達到完全的自如,完全的能夠自我控制,能夠隨心所欲,要有可塑性,這個是作為演員的外部條件。那麼作為演員的內部素質,要練我們的形象思維,要發展想像力,要注意力集中,要鬆弛,要有感受力,那麼做為內部素質當中的,我覺得,最要緊的是感受力和想像力,因為舞臺上都是假的,那就要靠演員的想像,沒有想像力就不可能做一個好演員,那麼感受力呢,也是一樣. 生活是一本最好的表演教科書,生活,是你們的老師。那麼另外一個老師是誰呢?就是你們自己,你們自己的生活經歷、你們的知識、你們的體驗、你們的自然稟賦、你們創作的有機天性,我可以跟你們說,表演----是死教教不會的,而是要實踐,要自己去悟。
每一個成功的大演員,他都有自己的創作個性,有自己獨特的創作方法,但這裡面有規律,這個規律,就在我們練習中去感覺,說實話,其實老師最大的任務,就是啟發你們、誘導你們、甚至是刺激你們,想盡一切辦法能夠解放你們,讓你們不知不覺的,甚至是下意識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創作裡面去,那麼做為學生在參加學習的時候我覺得你們首先一個,不要很理性,不要問這問哪,等弄懂了再做,而是按照老師的指令,大膽地去做,你們還要有一點童心,有一點孩子氣,有一點天真,不要怕出醜,怕難為情,那就不行,演員就是不要怕醜,做錯了不要緊,因為你們是學生,你們還不會表演,你們是在學習,你們要清除掉你們思想的很多障礙,徹底解放。
第一個障礙,你們要從世俗的觀念中解放出來,世俗的觀念是什麼,就是說,封建觀念,生活當中人有很多假面,不能赤誠的把自己的心扉打開,那麼做為演員呢,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把自己的心扉打開,就是要越純潔越好,越真誠越好、越熱情越好.第二個,你們必須從自我意識中解放出來,自我意識是什麼,就是認為演員應該去看自己,自我欣賞,欣賞自己漂亮,欣賞自己的能力,這種自我意識,很糟糕,另外一個因素是自己條件差一些啊,老是有自我意識,哎呀,我做不好啊,老是裁判自己啊,都不需要要全身心的投入。
另外,就需要你們從那些一知半解的理論中解放出來,可能你們也聽過一些課,和聽別人講過,但是因為你們一知半解,那麼你常在做的時候,問這問那,想這想那,不敢去做,那就完了,所以你們要在實踐中去找,要在實踐中感悟,實踐、實踐、再實踐。我最後忠告大家,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千萬不能傍觀,看人家做自己不做,不要退卻,不要承認自己的無知、無能,去掉自己的虛榮心,真正的投入進去。
比如我們做無聲的練習,就要老老實實的去做,比如我們做即興交流小品,有的時候會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做,就像一條小船駛向大海,面對大海無所依靠,不要靠別人就要靠自己,你在練習的過程當中,你就要和你的對手去爭鬥,我可以告訴你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往往極危機的時刻,最不知所措的時刻,高度集中,勇敢的去做,就會迸發出,你想像不到的聲音出來,會發出光彩,即使是小小的真實,即使是微微的心動了一下,這樣都可以增強你的信心,這個信念,就會帶動你繼續創造。
細膩與準確的表演
電影具有征服時間和空間的無限威力。它可以在影片放映的兩個小時內展現人物的一生,也可以是一天、兩天……;它可以跟隨人物走向任何地方,也可以乘火車,坐飛機,上高山,鑽山洞;可以使遼闊的大地充滿整個畫面,人物竟變成渺小的一點點,也可以推近到人物的一隻眼睛,連睫毛的閃動都清晰可見;也可以推到一隻手、一個菸頭,等等。能如此近距離地進行拍攝和映現,這確實是電影藝術獨一無二的功能。於是電影表演的分寸感便不同於其他門類的表演藝術。但如果說縮小表演分寸是電影表演的風格特徵,這隻說到了問題的一面。事實上,電影的多樣化早為電影表演提供了廣闊的表現範圍,只用一種表演風格是無法滿足電影藝術的總體需求的。
有人認為,在電影中的表演,尤其是在情感表現上不可太足、太滿,如銀幕上完成效果要十分,那麼演員只需做到七分八分就足矣,剩下的留給其他表現因素。這裡自然不排除其他因素對表演的輔助作用,例如音響效果、音樂、鏡頭銜接的技巧等等。這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創作方式。電影表演的原則要求以一種真實而自然的狀態對生活加以藝術處理,而藝術的處理是對藝術準確性、生動性以及豐富性的選擇。對表演過程中分寸感的把握,是在總體藝術構思之中的,不能籠統地斷言電影表演的「滿」與「不滿」。
拿戲劇表演來比較,演員在表演時與觀眾的距離是一成不變的,而電影表演則要受到不同景別的影響。攝影機時而推近,時而拉遠,有時距離被拉得遠遠超過了舞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這就是說,電影表演有時要細膩,細膩到了表現人物嘴角的微微抽動,眉頭的輕輕一皺;有時又要粗獷,如大幅度地、過分地伸長了胳膊在大喊大叫,瘋狂了似的奔跑等等高節奏、誇張的形體動態。攝影機是使電影表演具有獨特性質的最明顯的元素。電影演員為適應電影不同景別的變化,要具有靈活而富有的形體,同時也要具有細緻入微的面部表情及表現力,因為鏡頭是對準了人物的心靈深處的。正如美國瑪麗•奧勃萊恩在《電影表演》一書中寫道:
個性寓於形體之中。演員身體肌肉組織在他思想、情緒或動作的脈絡中的無窮變化為個性創造了一個形體之家。這兩者的聯繫是如此緊密而不可分割。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用兩條腿或邁出大步,或漫步閒逛,或踮腳尖行走,我們做這些動作時都有獨特的方式。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兩隻眼睛對光線做出反應,每雙眼睛對於光線反應的程度和強度都有所不同。
……眼睛的反應素質是一種天賦。眼睛的表現力產生於控制眼睛的肌肉內部的收縮和鬆弛。……隨著內部運動或意圖的變化和發展,這些初始的運動將涉及眼睛的更多的部位:眼瞼,眉毛,控制鼻子、下巴的肌肉,以及身體的這些較小部位的運動,這些部位通常是處於靜止狀態的。
我們的一切肌體運動都是一種生存意向的結果。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表現力,個性由於這些形體的展示而具有了特徵。
電影可以把人的所有動作 ( 包括精神的或情緒的活動 ) ,透過細微的肌肉顫動、變化而毫無遺漏地展現出來。電影為演員刻畫鮮明的人物性格及其複雜的內心世界提供了這種可能性,同時也要求演員能夠細膩地、準確地表演。
表演綜合素質修養:演員的三種「力量」
演員的魅力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人格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因而它為人的全部心理活動表現染上了一層濃厚的色彩。它與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脾氣」、「性格」、「性情」等含義相近。氣質在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生活實踐,在後天條件影響下形成的,並受到人的世界觀和性格等的控制。它的特點一般是通過人們處理問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顯示出來的,並表現出個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
它意味著修養往往流露於眉宇之間、言談笑語之間和行為動作之間。著名的學者型表演藝術家于是之一向非常重視演員的綜合文化修養。他說:「現在看,表演是主課,可長遠看,修養是主課。這是一輩子的事。表演方法比之修養(生活知識、歷史知識、藝術素養),修養是第一位的。」由此看來作為一個優秀的演員,一個表演藝術家除了他先天的形象聲音條件優秀以外,還應有很好的文化藝術修養、豐富的生活經歷、良好的生活素養、過硬的創作技巧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等。這一切均構成一個演員的氣質與風度,其魅力就不言而喻了。
豐富活躍的想像力
「想像」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像力就是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這裡我們需要明確什麼是知覺材料。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比感覺複雜、完整。從心理學上講知覺是反映客觀事物的整體形象和表面聯繫的心理過程。由此可見,想像不是胡思亂想和空想,而是生活經驗的聯想。想像力不是單一的成份,它是以多種因素複合而成的智力結構。想像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在創造性想像中,你運用你的想像力去創造你希望去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著,你繼續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思想或畫面上,給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後它成為客觀的現實。想像力的偉大是我們人類,能比其他物種優秀的根本原因。因為有想像力,我們才能創造發明,發現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沒有想像力我們人類將不會有任何發展與進步。愛因斯坦之所能發現相對論,就是因為他能經常保持童真的想像力。牛頓能從蘋果落地而想像到萬有引力這一個科學的重大發現都是因為有了想像力。而想像力構成特徵是:
敏銳的觀察力、堅強的記憶力和豐富的聯想力是想像力構成的基礎。
分析力、綜合力、判斷力、推測力和注意力是想像構成新形象的創作環節。
想像力的產生、開發和構成的推動力來源於個人的需求、欲望和目的。
想像力構成的強弱主要是依靠後天有意識的培養和訓練。
穩定的注意力
《現代漢語詞典》上解釋「注意」是:「指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而「意志」是表示:「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並由語言和行動表現出來。」由此可見「注意」是人類生理的正常反應。從嬰兒對奶瓶的注意、師生相互的注意、司機對路標指示燈的注意、交警對行駛車輛及路況的注意、男人對女人男人對男人的注意、女人對男人女人對女人的注意、女人對服裝化妝品的注意、男人對菸酒電器的注意、售貨員對顧客的注意、便衣警察對小偷的注意無不證明著,注意是人類行為的必然反應。
通過上述的例證我們不難發現,凡有目的的注意均是受意志所支配的。既然是意志在支配著人的注意,因此就形成了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一個人憑著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欲望等心理活動,指向而且集中於某一對象的能力。而注意力的集中、穩定、超常卻是因人而異、因任務而異、因欲望強弱而異的。
如何理解影視表演的非連續性
影視表演的非連續性是影視演員創作的特點之一。蒙太奇的分切手法、鏡頭的分割拍攝,使影視演員的創作是斷斷續續在攝影機前一個一個鏡頭進行的。最長的鏡頭有幾分鐘,最短的只有一剎那。所需拍攝的場景既不連貫,又無順序,甚至根據場景分類顛倒拍攝。這種拍攝的非連續性卻要求屏幕放映時藝術的連續性.因此,要求演員能斷斷續續不間斷地生活在同一形象中,以保持人物形象的統一性,思想、情緒發展的、連貫性和鏡頭銜接的連續性。演員一般在開拍前就充分做好案頭工作,將整個角色醞釀成熟,包括對劇本及人物的理解,對人物基調、性格及其發展的掌握,對規定情境的挖掘和人物關係的把握,對各場戲,甚至單個鏡頭的設想,對節奏的處理力度的配置等,並通過排演及做各種小品,探索和掌握形象,補充和豐富鏡頭和場景間的空白部分以使形象豐滿統一。
總之要有人物創作的總譜,並預想到在屏幕上的效果。為了適應拍攝的非連續性特點,影視演員必須有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很強的信念感和即興表演的本領,以便拍攝時能迅速進入規定情境,深入形象;並在鏡頭的間隔拍攝中,能很快地從形象的一種情緒轉到另一種情緒,做到從分鏡頭劇本中抽出任何一段戲或一個鏡頭進行拍攝,都能演好並掌握住分寸和連續性。
內容來自拍電影網
漫禾角色動畫工作室 專注於高端電影、CG宣傳片的角色動畫服務外包
歡迎留言諮詢
長按下方二維碼加入「資深動畫師聯盟」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