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2020年很快就要結束了,但它結束得似乎還不夠快。這是艱難而悲慘的一年,全球有超過170萬人因新冠肺炎死亡,大多數國家經濟陷入衰退。
但是站在2020年年末,隨著疫苗大規模接種的陸續鋪開,人們終於看到了隧道盡頭的光芒。與新年一同到來的,還有川普政府的結束。從1月20日開始,美國將正式迎來拜登時期。
大規模刺激政策
拜登政府首先將要面對的便是疫情帶來的挑戰。美國國會趕在2020年聖誕節前通過了9000億美元抗疫紓困法案,不料遭到了川普的否決。參眾兩院計劃在下周舉行投票,推翻總統的否決。考慮兩院皆以壓倒性的優勢通過上述法案,預計再投票時兩院將獲得所需的三分之二票數,在新年到來前順利通過該法案
雖然拜登屢次承諾上任後將推出更大規模的刺激措施,但這一諾言能否兌現,關鍵還在於1月5日的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如果民主黨人未能拿下這兩個席位,參議院仍將掌控在共和黨人手中,那麼拜登上臺時,將面臨一個分裂的國會。
在這種情況下,上述900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法案很可能就是最後一個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法案了。到2021年新冠疫苗被廣泛接種後,美國國會基本不可能再推出新的廣泛刺激法案了。
而如果民主黨在1月贏得喬治亞州的兩個參議院席位,達到參議院的50個席位,那麼國會極有可能還會出臺數千億美元的紓困法案,並包括對各州的援助。
增不增稅?
與刺激政策一樣,取決於參議院選舉最終結果的,還有稅改。競選期間,拜登表示將撤銷川普執政時期推行的針對富人和公司的減稅政策:將公司稅將由當前的21%提高至28%;將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上人群的個稅從37%增至39.6%,40萬美元以下的中低階層暫不加稅。
拜登還提議改革資本利得稅。收入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將按照39.6%的稅率、而不是23.8%的優惠稅率來徵稅。
如果民主黨在1月拿下參議院過半的席位,拜登可能會強勢推進上述部分增稅方案;但若共和黨仍把握參議院的控制權,拜登實施稅改的能力將受到限制。
撤銷鋼鋁關稅
財政刺激政策將為美國的經濟復甦提供基礎,但美國並非孤島,其全面、堅實的復甦離不開國際貿易的舞臺。
上任後,拜登政府可以通過撤銷川普政府時期的單邊貿易行動,以及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供急需的「氧氣」,從而產生迅速且積極的影響。
川普政府此前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雖然免除了澳大利亞、墨西哥和韓國等國,但歐盟和日本等傳統貿易夥伴國卻被列入了關稅清單。
該關稅在一定程度上給美國鋼鐵公司帶來了收益,但也使得美國製造商不得不面對報復性關稅或更高的鋼鋁進口成本。
眼下,由于波音和空客補貼爭端升級,歐盟威脅要對美國4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報復性進口關稅。同時,歐盟正在醞釀的「數字服務稅」可能對美國科技巨頭帶來的衝擊,也使得跨大西洋關係變得日趨緊張。
在這一背景下,取消鋼鋁關稅,將有利於緩解美國與其夥伴國,尤其是歐盟之間的關係,推動包括醫療物資和疫苗在內的商品的國際流通,將對經濟復甦和抗疫產生正面效果。
不過,為了避免遭到國內鋼鐵企業、工會和議員的反對,新政府有可能從實施貿易監督開始,類似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設立的監督機制,以防鋼鋁進口激增。
為WTO「輸氧」
此外,同意WTO新幹事提名人奧孔喬-伊瓦拉以及該組織上訴機構新法官的任命,將立即幫助拜登政府贏得國際善意。
在世貿組織總幹事遴選的最後一輪磋商中,前奈及利亞財政部長、前世界銀行高管奧孔喬-伊瓦拉(Ngozi Okonjo-Iweala)獲得了絕大多數成員的支持,但遭到了川普政府的堅決反對。
為了彰顯自己支持多邊化和多邊機構的立場,拜登可能會遵循大多數人的選擇。
此外,拜登還可能採取行動,恢復WTO貿易爭端仲裁者的角色。由於川普政府一直拒絕提名新法官,WTO的上訴機構自2019年12月起就因缺少足夠的法官而陷入「癱瘓」。
幫助重啟上訴機構的運作,將有助於拜登恢復其它國家對美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信任,也有利於拜登政府在WTO亟需的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重返巴黎協定
在2020年12月12日《巴黎氣候協定》籤署五周年之際,拜登表示,在他就任總統的第一天,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他還將在上任100天內召集主要經濟體國家領導人,舉行氣候峰會。
拜登還計劃恢復川普政府廢除的一系列歐巴馬時期的環境法規,並承諾推出2萬億美元的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促使美國從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國,在 2050 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
拜登還任命前國務卿約翰·克裡為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總統氣候變化特使,同時進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此舉也體現出了拜登對氣候問題的重視。
不過,就像克裡說的,要重新加入協定很簡單,要重建美國的信用卻很難,「我們必須認真且確實的面對氣候變化,重建美國價值。」
而且,拜登在氣候問題方面的提案很可能在國會遇阻。當然,他也可以選擇繞過立法,使用行政令的方式來促成政策落地,不過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會大打折扣。
伊核協議
儘管伊朗希望美國能夠重回伊核協議,而且拜登方面也表態積極,但要想實現絕非易事。
拜登曾在勝選後表示,如果伊朗能重新嚴格遵守伊核協議,他將尋求就任後讓美國重返伊核協議,但他堅持要求伊朗同意新的要求:即通過新一輪談判達成協議以限制伊核力量,並對飛彈計劃加以限制。
這一提議已經遭到了伊朗拒絕。伊朗外交部稱,伊核協議具有裡程碑意義,伊朗絕不會就伊核協議已經達成共識的部分進行任何新的談判。
此外,美國和伊朗之間缺乏互信,都要求對方先行動,伊朗要求美國在解除制裁後才能重返談判桌,而拜登則堅持伊朗遵守伊核協議後美國才會重返協議並取消制裁。雙方僵持無疑會增加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難度。
因此,對於伊核協議未來之路而言,2021年或許將僅僅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