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在寺院供燈和在家供燈有沒有區別?
其實是有區別的。寺院是十方三寶居住地,是三寶的家,是釋迦如來家業。《佛說施燈功德經》中也有如下記載:「舍利弗。若彼眾生於佛塔廟奉施燈明。
以此奉施所作善業。能獲安樂可樂之果彼施燈明作善業時。欣喜相應從信心起。於得三種淨心。」 如上可知燃燈供佛、塔、廟具有作善業、設供養、作舍施。
作福德舍貪、除慳過、施心無惱、施心增長的象徵意義。並且在寺院供燈,越多的人看到,受到啟發,功德越是無量。
但並不是說在家就不要供燈了,不是這樣的,在家也可以供燈,觀想燈的內涵,啟發智慧,也是非常好的,如果能時時觀想,精進修學,於修學真是有莫大助益。
佛教故事
供燈前的發心很重要,有一個佛前供燈的故事聽後令人非常感動。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年老的乞丐婦女,她常常看著國王、王子和人們供養佛陀和他的弟子,她最終希望的莫過於能夠像他們一樣供養佛陀。
所以,她就出外行乞,但一天下來僅要到一個小銅板。她拿著這個銅板,向油商購油。油商告訴她,這麼少的錢,什麼東西也買不到。當油商聽說她要以油來供佛時,對她產生了憐憫心,把她所要的油給她。她拿著這些油到僧院去,點了燈。
她把燈放在佛前,許願說:「除了這盞燈,我沒什麼好供養的。但通過這種供養,希望我將來能獲得智慧之燈。願我能解除一切眾生的黑暗,願我能淨化他們的一切業障,引導他們開悟。」
當天晚上,其他燈的油都燒光了。但是當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前來搜集所有的燈時,那位乞丐婦女的燈仍然一直燃到破曉時分。當目犍連看到那盞燈還點燃著,他想:「這盞燈為什麼白天還點著,實在沒有道理。」於是試著吹熄。但那盞燈仍然繼續燃著。他試著以手指掐掉燭花,但沒有成功。
他又試著以袈裟悶熄,但燈繼續燃著。佛陀一直在看,就說:「目犍連,你要熄滅那盞燈嗎?你是辦不到的。你甚至無法移動它,何況熄滅!即使你把一切大海的水都澆到這盞燈上,它還是不會熄滅。世界上所有河流和湖泊的水都熄滅不了它。
為什麼呢?因為這盞燈是以誠信、清淨心供養得來的,那種動機使得它擁有巨大的功德。」當佛陀說完這句話,那位乞丐婦女走向他,佛陀為她授記將來必定成佛,名曰「燈光佛」。
為眾生解脫在佛前供燈,確實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藏文的《聖彌勒經》中說:供一千盞燈的人,將於未來世值遇彌勒佛,成為彌勒佛的首批弟子,並聞佛初轉法輪。
點燈的現世利益有兩種:
一、由世間的利益可得真智慧,遠離修行上的障礙,去除五毒惡業的牽引,斷除輪迴。
二、世間的福報:身體健康,相貌莊嚴,眼晴明亮,眾人喜愛,不受人欺,心想如願,財富具足。
在《大藏經》中,對供燈的功德介紹得很詳細,有部經叫《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裡面宣講了供燈的十種功德:
一、照世如燈。供燈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間的明燈,轉生為人也是人中之王,就像上師如意寶一樣,慧燈照亮整個世界。
二、肉眼不壞。供燈者肉眼非常明亮,不會變成盲人,也不會成近視眼。
三、得於天眼。供燈者將來會獲得五眼中的天眼。
四、善惡智能。能辨別善法和惡法,懂得一切因果取捨。現在世間上許多人極為盲目,不知善惡取捨,而供燈者的智慧超越其他人。
五、滅除大暗。具有超勝的智慧,能滅除自他相續中的一切愚痴黑暗。
六、得智能明。自己的智慧眾人,不受外界的各種誘惑,有辨別取捨的能力。
七、不在暗處。生生世世不會轉生在邪見或者黑暗的地方,住於光明的殊勝之地。
八、具大福報。轉生為具有大福報的眾生。
九、生天。命終後不會墮入惡趣,而會轉生天界。其他經典中也說,長期供燈的人不會生於惡趣,而是上生天趣,即使投生人間,也生於高貴種族的家庭中,不會生在具邪見者的家裡。
十、速證涅槃。在很快的時間中能證得聖者的果位。
現在沒有佛陀那麼殊勝的對境,但在佛像前供也是可以的。
若能長期供是最好的,如果實在不行,也應該在每月的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二十九、三十,或者諸佛菩薩的聖誕佳節供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