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衛視播放了都市言情片——40集電視連續劇《愛我就別想太多》。
劇中億萬身家的李洪海,一心想找尋「不為錢」而來的婚姻。他意外邂逅聰明漂亮的年輕設計師夏可可,隱瞞身份與夏可可交往並結婚。
婚後,李洪海才發覺夏可可早已知曉自己的身家(系誤解),繼而憤怒地提出離婚。但是,為了公司上市,兩人還要維持三個月的夫妻身份……
連續劇的結局是:夏可可離開後,李洪海經過深思熟慮,最終做了個決定,把所有資產捐贈給中華慈善基金,然後去經營一個小小的包子鋪。
「老李包子鋪」掛牌開業,夏可可來到包子鋪跟李洪海重逢。他們初次因包子鋪結緣,亦在包子鋪重新開始……
該劇以輕喜劇的筆調展開故事情節,結局出乎一般預料。於是乎,就有不少的觀眾認為,其結局過於離奇,與現實相差太遠。
是的,在現實生活中,將萬貫家財「裸捐」的人確實微乎其微。然而,從普遍性和特殊性對立統一規律而言,李洪海的「奇葩」行為也不是絕對沒有可能。
看完《愛我就別想太多》,我想起多年前《重慶晚報》報導的一個故事。
據報導,20世紀八九十年代,餘積廉的身份是香港唯益電影公司總經理、獨立製片人,知名動作片導演。
餘積廉的代表作有《決戰天門》、《少林達摩》等。轟動一時的臺灣電影《歡顏》,也是由他擔任總攝影師。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從1998年起,餘積廉這個名字突然從香港演藝圈銷聲匿跡。原來,他攜妻子隱居在重慶一個小鎮,以賣麵條為生。對此,他說「平凡才是幸福」。
據餘積廉介紹,1990年他就開始厭惡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壓力很大,交片時間延誤,會付出巨額賠償;更嚴重的是會有信譽破產的可能,再融資就難了;有時為了生意,一晚上要輾轉四五家夜總會, 累!身體上的累是次要的,關鍵是心累。後來,累演變成厭惡,只想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