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車深圳訊】3月15日,據搜狐汽車網友「幸福與尊嚴」爆料:深圳地區的十家廣汽本田經銷商自2007年12月9日起通過並籤署了《關於規範市場操作行為的公約》(詳情請見圖一,以下簡稱公約),統一管理聯盟內各家4S店的銷售政策,以維護其在深圳地區的價格體系及各店利潤,並成立了廣汽本田在深圳地區事實上的價格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搜狐汽車對此進行了跟蹤報導,並揭露了廣汽本田深圳經銷商價格聯盟所犯下的「七宗罪」。
一宗罪:變相剝奪消費者的選擇權
根據該公約所規定的銷售政策第1條,聯盟內的十家經銷商店對消費者不可私自報價,只能以聯盟規定的統一價格向消費者報價並贈送相關禮品。這一旨在確保聯盟內各經銷商在銷售同一款產品時能夠獲得相同利潤(如果聯盟規定的銷售價格較高,該利潤則可稱之為壟斷高額利潤)的規定,實際上變相剝奪了消費者選擇售價較低的4S店進行購車的權利——因為加入聯盟的10家經銷商店,基本壟斷了深圳地區的廣汽本田銷售渠道及產品,顧客除了在少數沒有加入聯盟的4S店購車,基本沒有其他的選擇。這使得原本就處於議價弱勢的消費者在購車之時不得不接受該聯盟所制定的較高銷售價格。
(圖一)
二宗罪:強迫消費者按包牌價購車
根據公約的規定:聯盟內各店不得以新車淨車價進行報價及銷售,否則視為違規。這一規定除了維護價格聯盟所制定的壟斷高價,而且也從一個側面鼓勵各4S點按照車輛包牌價向顧客報價並賣車。結合該公約第八條的規定:新車上牌費用一律統一為1000元/臺次(無論車型),否則視為違規。因此,深圳地區的消費者在聯盟內任何一家4S店處購買任何一款廣本車型,都不能按照車輛的廠家指導價買車:要麼接受壟斷高價,要麼就只能加價1000元按包牌價購車。而實際上,消費者如果是按照淨車價購車後再去車管所上牌,五次驗車費外加購買一塊車牌也只用花133元。
三宗罪:新老顧客被區分,想要優惠都不成
根據公約銷售政策部分的2-4點:禁止聯盟內各家4S店向消費者提供除規定禮品之外的贈品、售後服務及變相福利,同時也禁止4S店向新客戶提供老客戶所享有的購車優惠。這不僅將新老客戶區分開來,造成事實上的客戶歧視,同時,即便4S店想要給客戶多爭取一點優惠,都是不被公約所允許的。
(圖二)
四宗罪:統一精品高售價,顧客購買又被宰
該公約在精品銷售部分不僅規定了各家可贈送給顧客的精品數量,而且統一規定了精品銷售的品種、價格,並要求各4S店不能以低於八五折的優惠進行銷售。根據圖二表格所顯示的精品信息,搜狐汽車記者試圖在網上查詢天王星GPS的詳細情況,竟然發現網上沒有任何關於這款產品的信息可供查找。因此,深圳地區購買廣本的車主,倘若您買車之後再購買精品,可能又要不明不白地被宰一刀。
(圖三: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公約中所涉及人名用筆塗黑)
五宗罪:禁止4S店贈保險,顧客購買保險無優惠
按照公約關於保險銷售的規定:聯盟不僅禁止各4S店向顧客贈送保險,而且規定了各店不得按低於9折的價格向顧客銷售保險。而據搜狐汽車記者了解,如果車主自己去給愛車投保,那麼一般可以享受到保險公司提供的八五折優惠。
六宗罪:切斷二級網點車源,壟斷深圳銷售渠道
根據公約有關二級網點部分的規定:該聯盟禁止4S店向二級網點銷售新車(因為二級網點的新車售價比4S店低很多),一旦發現市場上有廣本的新車銷售,那麼聯盟內的各4S店都有責任將新車購回。同時,每回購一臺新車,聯盟便會獎勵回購方一萬元現金。這樣,便能保證聯盟的4S店能夠從渠道以及產品層面在深圳地區形成壟斷地位,進一步將消費者置於議價弱勢地位。
(圖四: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公約中所涉及人名用筆塗黑)
七宗罪:剝奪消費者團購權利,削弱顧客集體議價能力
最後,公約還禁止各4S店進行團購促銷,讓消費者試圖通過團購來降低購車成本的願望落空。這實際上削弱了顧客的集體議價能力,更好地維護了價格聯盟內各家4S店的壟斷利潤。
搜狐點評:壟斷銷售要不得,損人最終不利己
綜上所述,通過對銷售政策、精品銷售、保險銷售、二級網點、上牌費用等全產業環節銷售行為的「規範」,籤訂了價格公約的這十家4S店實際上組成了廣汽本田在深圳地區的壟斷銷售利益聯合體。該壟斷組織把控著深圳地區廣汽本田產品的定價及議價權,上可以挾廠家低價進貨,下可以壓迫消費者高價買車,從中賺取高額的壟斷利潤——這裡既有4S店對於利潤的無節制追求,也有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客觀因素,更是相關市場管理部門監察不力的結果。
而且,通過既已形成的壟斷地位,該聯盟內的各家4S店不僅瘋狂攫取新車銷售環節的壟斷高額利潤,更是將貪婪的手延伸至精品、售後、保險等和汽車銷售上接下銜的各個環節。這對於勢單力薄的消費者而言,走進這些4S店,就好比掉進了深深的消費陷井:在這些4S店買車、買精品、維修、做保養之時,你沒有知情權,也沒有議價權,既不能團購,更是會被4S店按照新老客戶被劃分為三六九等而區別對待。所謂的顧客就是上帝,儼然成為一句嘲弄消費者的謊言。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的汽車市場已然脫離了產品稀缺和供求緊張的年代,汽車品牌之間競爭程度的加劇正促使市場環境正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發生轉變。畢竟深圳車市還有許多其他的汽車產品可供消費者選擇:咱買不了高價的廣本,還可以買大眾,買不了大眾,也可以選擇起亞嘛。即便根據記者目前所了解的情況:深圳地區的某些其他汽車品牌也同樣存在著壟斷銷售的行為,但是心中總有一本清白帳的消費者,在弄清楚自己吃虧在什麼地方之時,必然會選擇合適的品牌及4S店購買到自己心儀的車款。
最後,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日趨成熟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越來越多的理性汽車消費者在購車之時會通過比較、了解來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屆時,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將會得到一定改善,而消費者也將通過自身對於產品的選擇來發揮市場經濟的競爭效應,逐漸打破目前畸形發展的車市壟斷。作繭自縛的壟斷者們,估計也將會在競爭性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嘗到損人不利己的苦果。
【3月22日最新跟蹤】鵬峰再爆副廠配件醜聞 總經理矢口否認參加價格聯盟
[搜狐汽車深圳訊] 3月22日,在《我的汽車有話說》欄目組介入下,記者連線到一位了解鵬峰廣本真皮座椅採購內幕的劉先生。據劉先生介紹:深圳鵬峰廣本4S店曾委託龍華一家皮革店向自己店內購車的客戶提供真皮座椅更換服務,整套座椅進行真皮更換的對外報價是2000-3000元,實際成本才幾百元,而且所換面料的真皮部分僅限於座椅正面的一小塊,其餘大部則用品質低劣的人造革來進行替代。
對此,《我的汽車有話說》欄目組記者立即連線鵬峰廣本總經理張俊峰先生,希望他能夠就之前的價格聯盟以及目前的精品問題做出正面回應。令人失望的是:這位張總在電話中的態度非常模糊,不僅失口否認白紙黑字的價格聯盟公約(見圖一、二、三、四),也對網友爆料自己家店通過精品牟取暴利的事實不置可否。
稍後,記者又重新連線了價格聯盟公約的爆料人林先生(原鵬峰集團人力資源部行政人員關係經理),據林先生表示: 當初這個價格聯盟籤訂之時,參與的每家4S店都向聯盟繳納了50萬元的保證金,如果有經銷商違反聯盟所定公約的相關規定,便會被第三方從保證金裡扣除相應的罰金,這導致廣本各家經銷商店的對外報價空前一致,使廣本汽車深圳地區的銷售價格一直無法降下來。雖然08年廣本廠家在深圳地區有很多價格促銷政策,但是正因為有這樣一個價格聯盟的存在,深圳地區的購車者不僅無法享受相關優惠,而且還必須忍受廣本經銷商所開出的"霸王價"——平均每臺車在指導價的基礎上變相加價了1萬多元,這一點消費者可以憑藉購車發票去廠家查詢。
【3月23日最新跟蹤】矛盾的表態趨利的商家 態度模糊不提賠償
[搜狐汽車深圳訊]自3月15日搜狐汽車揭露報導深圳地區廣汽本田經銷商成立價格聯盟坑害消費者以來,引發了整個行業及廣本車友們對此事的高度關注。3月23日,鵬峰集團的李先生連線《我的汽車有話說》欄目組,正面承認鵬峰廣本4S店曾經在2007年底籤署過(請見下文"報導原文"部分)價格公約,加入了廣汽本田深圳地區的價格聯盟,並推翻了3月22日張俊峰總經理否認鵬峰廣本曾經參加過廣本價格聯盟公約的表態。 但是根據李先生的表述,鵬峰集團是一家具備綜合實力的大型汽貿集團,雖然加入了該價格聯盟,但是並沒有將這回事"放在心上",而且當初加入價格聯盟,也只是應廣本區域協力會的有關要求而為之。此外,李先生也未就遭受損失的廣本車主如何進行賠償作出回應。搜狐時評:
矛盾的表態趨利的商家 態度模糊不提賠償
價格聯盟事件沸沸揚揚地鬧騰了許久,期間也引起了深圳地區諸多廣本車友的關注。幾經曲折之後,鵬峰集團的態度也終於從早期的失口否認轉變為後來的正面承認,雖然勇氣可嘉,但遺憾的是:在這份來之不易的承認背後,映射出鵬峰集團在面對鐵證如山的證據之時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是鵬峰集團在承認既有事實的同時又表現出的瞻前顧後的憂慮;其搖擺不定的立場很難讓因為價格聯盟而遭受損失的車主們真切感受到鵬峰廣本4S店在面對自己的"上帝"之時所應該抱有那份的最基本的敬重與歉意。
從鵬峰李先生那含糊不清的表述來看,其表述大意可以歸結為:加入價格聯盟其實是鵬峰集團應廣本協力會的要求而為之,鵬峰集團並沒有將其放在心上。這句話包含的潛臺詞是:1、錯誤不是我方犯下的;2、我們是被別人強迫的受害者;3、我們沒有將這個公約放在心上,所以問題不是很嚴重。幾句軟語便將黑鍋踢到了廣本協力會一邊。
仔細分析,矛盾的話語表現出李先生矛盾的內心,矛盾的內心又折射出了一個矛盾的鵬峰:是承認事件呢,還是不承認呢;是向消費者道歉呢,還是推脫責任呢?於是乎,在舉棋不定之間,在斟酌再三之後,鵬峰廣本終於向公眾"憋"出了一個模凌兩可的答覆:既承認自己加入價格聯盟之行為,又想竭力降低被要求承擔責任的風險;既努力彌補之前的錯誤表態,力圖維護自身在大眾面前的正面形象,又怕隨之招來的批評影響到自身未來的發展。
鵬峰之作為,可悲,可嘆。悲的是:如果鵬峰的表態代表了聯盟內其餘9家4S店的基本態度,僅憑鵬峰廣本4S店這份不願承擔責任的推諉,那麼之前在上述10家4S店進行購車的消費者想要進行維權,基本無望;可嘆的是:作為一家頗具實力且自稱具備企業公民正義感的大集團大企業,就此失去了向公眾證明其道德信念含金量的最後機會。試問:倘若沒有諸如鵬峰廣本等10家4S店的支持,沒有那50萬的保證金與罰款,沒有各個商家對於銷售利潤的追逐之心,僅憑作為各個4S店溝通平臺之用的廣本協力會,能有左右整個深圳地區的銷售渠道及產品價格之力?試問:一個參與並籤署了價格公約,繳納並保管著大筆保4S店保證金的汽貿集團,倘若連自己董事長曾經籤訂過的協議都"不放在心上",那麼消費者還有什麼理由去相信和貴集團所籤訂的購車、維修、保險等種種協議,是不是應該擔心某一天當自己的權益遭受損失之時,鵬峰廣本也會用一句"沒放在心上"搪塞而過?利益,永遠是商家無法徹底正視自己錯誤的癥結所在。
消費者索賠能力有限 只求經銷商不再坑人
其實,對於普通的汽車消費者而言,無論在買車的過程中遭受過什麼損失,受到過怎樣不公正的對待,由於大多數消費者都是缺乏議價能力的弱勢群體,不具備與實力強大的4S店(更別說10餘家4S店的價格聯盟)進行談判及索賠的能力,因此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車友們普遍持有的態度是:過去的就過去了,吃虧了就吃虧了,只求4S店能夠通過媒體曝光正視自己的錯誤,不要再通過各種違背市場道德準則的行為繼續坑害消費者,牟取暴利。一位向搜狐汽車投訴廣本4S店的車友表示:找4S店要求賠償有什麼用,能有結果嗎?重要的是車商能夠著眼於現在並作出改進,消費者所需要的,只是一家能夠按照相關規定做好4S店該做的事兒的經銷商,難道連這個最基本的要求,商家都不能滿足嗎?
【3月24日最新跟蹤】車主被坑1900萬 價格欺詐誰負責
[搜狐汽車深圳訊]據3月22日林先生透露:2007年後在協力會及廣本價格聯盟的幹預下,一臺本田車在深圳地區的銷售價格至少要比廠家指導價高出1萬元。按照廣本深圳地區2008年累計銷售19200餘臺新車的數據來統計,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廣本價格聯盟內的各家4S店憑藉壟斷行為所獲利潤竟高達1920萬元。雖然目前整個事件是水落石出了,但是廣本價格聯盟內10家4S店尚未就購買廣汽本田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賠償一事發表意見,而廣本廠家對此也沒有作出任何說明及表態。因此個人利益受到損害的消費者想要索取賠償,則顯得長路漫漫。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對於壟斷行為侵佔消費者權益如何進行賠償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可供參考;另一方面,從鵬峰廣本之前的表態來看,消費者想要找經銷商維權更是難於上青天。但是,無論整個事件的處理結果如何,消費者通過此事都應該吃一墊長一智,理性購車,確保自己的消費者權益不被侵害。
(責任編輯:田彬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