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防控疫情重要,而有序復工,對於浙江來說,也迫在眉睫。
在返工復工大潮中,浙江各地出臺了優惠政策,針對返工人員的「待遇」也越來越高,包巴士、包專列,甚至包飛機……記者 程瀟龍
新招員工獎1000元 湖州拿出1個億復工復產獎勵資金
「幾乎每天一個電話或微信,員工們都是在問復工的事。企業著急,工人們更著急。」昨天,湖州織裡一家童裝企業的負責人徐女士說。
往年這個時候,徐女士的公司會是這樣一幅景象:上千平方米的生產車間裡,一塊塊裁剪完的布料,被全自動吊掛系統輸送到下一道工序,工人們坐在縫紉機前,伸手取下縫紉拼接後,繼續傳輸到下一道。
幾道工序後,一件完整新衣就完工了。
她的公司有員工100多人,往年眼下正是黃金生產季節,每天生產春裝1000多件。
今年春節前後,因為防疫,織裡的童裝企業一直處於停工狀態。
公司100多名員工,多是來自安徽、河南、四川、江西和東北等地。
徐女士是東北人,在織裡,像她這樣的外來創業者有不少。
2月16日,湖州市出臺《關於企業復工復產補助獎勵的意見》,設立不少於1億元的企業復工復產補助獎勵資金,專項用於企業(包括工業、服務業、建築業)復工復產,對企業新招員工,給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補助。
對於組團帶員工的,「20人以上市外人員到湖州就業的,給予200元/人的一次性獎勵」。
如果企業統一組織到市外員工包車返回的,包車費用由政府全額補貼。
昨天,記者從織裡鎮政府了解到,節後,織裡第一時間成立企業開復工領導小組,聯動各主管部門強化服務,對本地員工多的企業優先開復工、外來員工多的企業有序推進。
截至昨天,已有75家工業企業開復工,開復工率達95%。
目前,織裡鎮共有人口45萬,其中外來人口35萬,為了穩定企業員工情緒,連日來,織裡防疫指揮部門連發四封信激勵新老員工:
親愛的家人們,首先向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織裡鎮唯一1例確診病例文文痊癒出院啦。
這期間,我們收到了許多來自企業家、各類業主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贈,大到歷經千萬裡送進來的防疫物資,小到連夜趕製的麵包蛋糕,讓我們倍感溫暖、十分感動!
這又一次證明了:只要45萬新老織裡人凝心聚力,攜手共進,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闖不過的關……
從微信上看到這封信的徐女士有些感動,她說,「錢還能賺,只要人健康。」
嘉善包機接回上百四川員工
返崗員工全部免費
這是全國首次「返工包機」。
2月16日下午5:30,在杭州蕭山機場,一大撥新浙江人回來了。
一架飛機飛越1700多公裡,從四川廣元滿載154名返崗員工,乘坐浙江長龍航空的航班抵達杭州蕭山機場。此前,這家航空公司沒有開通杭州至廣元的航班,這也是首次執飛這條線路。
貼有「接您返嘉·嘉善就是您家」標語的巴士,在機場外無縫對接,由嘉興市嘉善縣政府統一調配,員工下飛機後,乘車直接抵達嘉善的企業。
此次包機,返崗員工是免費乘坐。
飛機起飛前的當天下午3點,廣元盤龍機場,浙江億力清潔設備有限公司的員工蔡森正在候機,他難掩激動,「在浙江工作這麼多年,從沒想過這次能免費飛回去上班,真的感謝政府。」
為了解決返工難問題,早在2月14日上午,嘉善縣人社局就聯合4家當地企業人事代表和第三方招聘公司組成了10人招工返工小分隊,出發趕往廣元接人。
「在廣元的員工,這次我們都會負責接回去。」億力公司負責人王昳心給員工們留言。
招工返工小分隊途經陝西時,遭遇了冰雪天氣。大雪和結冰難行的道路讓眾人心裡直打鼓,大巴返程恐怕會通行不順。幾番商量討論,大家定下方案,改大巴為包機返回。包機返崗的所有員工免費乘坐,費用由嘉善縣政府承擔三分之二、員工所在企業承擔三分之一。
工作方案一敲定,嘉善縣招工返工專項組就緊急對接航空公司,招工返工小分隊也連夜開展員工的聯繫和組織。
最終,第一批包機員工安全到達。
政府補貼三分之一費用
鼓勵企業包機接回省外員工
2月16日,台州市為全力保障復工人員返崗出行需求,推出「點對點、一站式」直達包車運輸服務。
台州市將組織民航客機,計劃從重慶、貴陽、成都、昆明、西安包機接當地居民來台州務工。
包機費用市財政補貼三分之一。
條件包括:企業返工一次性10人以上,可以申請;機票價格在900-1300元/人。
寧波企業招工政府最高補助30萬
雙職工可以一人帶薪在家帶孩子
2月16日,寧波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關於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意見》,提出20條意見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其中提到,鼓勵企業多途徑擴大招工規模,每家企業最高可獲得30萬元招工補助。
《意見》提到,鼓勵人力資源機構聯動外地相關機構,「打包」組合包車接送外地員工,對接送中產生的包車費用給予50%的補助。外來員工自行返甬,乘坐二等座以下火車、長途汽車、客輪等交通工具的,按票價予以相應補助。
雙職工家庭中有在寧波就讀小學、幼兒園及託育子女,確實無人照顧的,鼓勵企業安排一名家長帶薪居家看護。夫妻雙方均在已開工非公企業的,給予每個家庭一次性補助500元。
《意見》要求對企業招工實行獎勵,鼓勵企業多途徑擴大招工規模,按每人500元標準補助企業,每家企業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30萬元。人力資源機構向該市企業輸送員工50人及以上並就業超過3個月的,按每人500元標準補助,每家機構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企業接收職業院校(包括技工院校)在校學生頂崗實習3個月以上的,按每人最高1000元獎勵企業。
義烏多批次專列分赴雲南貴州
所有費用政府承擔
從2月16日開始,義烏根據企業用工需求摸排和疫情控制情況,通過專車、專列、專廂等形式,派專人隊伍攜口罩、體溫計、消毒水等,分批次赴雲南、貴州等地,接回千裡之外的員工。
這些千裡迢迢趕赴雲貴的大巴,稱為「義烏號」。所有費用,由政府給予補助。
首批「義烏號」就業專車所對口的重點區域分別為:河南商丘市和周口市、安徽阜陽市和滁州市、江西上饒市和景德鎮市、貴州黔西南州、湖南懷化市、陝西漢中市、雲南昭通市。
另外,2月15日,海寧市副市長濮新達表示,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員工乘坐公共運輸返回,交叉感染的風險會比較大,於是指導企業包車、包機、包專列,接新老員工返崗,政府給予三分之二的補助。
目前,海寧市已開復工企業達到1094家,企業復工率達到51%,復工員工達到6萬多人。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