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 will join us
——John Lennon《Imagine》
如果可以遠離戰爭,他們中間沒有一個人願意當英雄。
超震撼的電影海報與劇照,它們屬於那一類不需要語言旁白解釋就足夠感動人的內涵豐富的圖,上面海報上是一名行走在樹林中的戰士,看不出他是形影單只孤獨著還是走在行列中,可以確定的是林中霧氣與硝煙瀰漫,太陽透過樹與樹之間的間隙發散奪目光芒,他是一名戰士無疑,眼神堅定,衣裳髒舊。
就這光線,給一百分。
《無名戰士》片長180分鐘,對時間比較敏感的觀影者可能會體驗不佳,個人覺得一般來說一部電影一百一十分鐘到一百三十分鐘看起來最舒服,時間長了多會有緊張感,注意力明顯會有些分散,時間短了又不過癮,恐怖片除外。
好在《無名戰士》的畫面超美,美得讓人想罵髒話,俗人誇讚的最高境界就是罵髒話,太美了與臥槽真美相比顯然後者更美。戰爭的死寂場面,鄉村的寧靜生活,行軍的疲憊波折,從賞心悅目的美景美人到不忍直視的衰敗死亡,影片冷峻克制地展示各式各樣的場景,家庭、婚姻、孩子、旅途、朋友、夕陽、戰友、陌生人、年輕人、羅曼蒂克、敵人、勝利、危險、歌唱、槍炮、死亡、救援、雨水等等,幾位無名戰士的戰爭經歷得到無比詳細闡釋。
無名戰士,無名的原因在於他們是普通人,是士兵,是受令者,他們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深愛的人,當國家之間的戰爭號角吹響,為國更為家為親人的無名之輩踏上戰場,成為衝在最前線的戰士,戰爭一旦開始,對戰場上的士兵來說雙方對與錯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唯一剩下的只有生存或死亡,槍炮為伴。
很顯然,這部電影融入了諸多思考,有了小說與前作之後,依然繼續翻拍,對戰爭的反思,結合蘇芬戰爭的歷史,對芬蘭而言,其中的情緒與情感可想而知。
戰爭是非人道的,在這群無名戰士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原有的生活節奏被打破而陷入生與死的危機,真真切切沒有人願意去打仗,可又無可奈何不得不踏入戰場,被絞肉機絞得頭昏腦漲甚至身首異處血肉橫飛,戰爭結束後,最好的結局是不幸中的萬倖存活下來的戰士得以返回家中,身心疲憊地擁抱親人,享受本該一直屬於自己的家庭幸福,繼續無名之輩的生活,殘酷真實。
反思本身就是苦痛的,而且必須是毫無妥協與保留的,該罵就要罵,該憤怒必須憤怒,浪漫的反思是一個笑話。
不論進行怎樣的討論,國家戰爭的非人道性始終應該是最高的原則,否則反思戰爭就沒有任何意義,畢竟戰爭帶來的傷痛是不可估量的。
(說不好,現實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人作為最高價值,可人是分組分隊的,不同立場不同價值,有的人還是自私貪婪的,各種各樣尷尬的賅人聽聞的壞事會發生,想得越多只會越看到世界的陰暗,因為你我都有對完美世界的渴求,當我們以想像的方式看待現實的世界的時候,難以改變的現實困境將會一再出現在眼前。從這個角度來說,有價值的做法是努力保持心中的正義,花費精力投奔到現實的世界中去,不要停止做,更不能停止想,真實的理想主義者從來不會脫離現實。)
電影講述一隊芬蘭士兵的故事,在他們眼中,自己只是無名小卒小老百姓,沒有遠大的目標,只想在戰爭中活下去而已,殺戮與被殺,長官的激勵與鼓動,同行之人的影響,所處環境的要求,場上形勢變幻莫測,苦中求樂,奔走不停在山林與城市,顯然戰場沒有家庭溫暖。
戰爭開始與結束對普通人而言顯得極具戲劇性,上面的人說開始就開始,說結束就結束,敵友的轉換讓人措手不及。
看透一切的老兵明白戰爭的殘酷,討厭戰爭,消極對待長官的命令,戰爭機器的可怕之處在於身處其中則身不由己,危急時刻來臨時老兵的實力與意志起重要作用。
新兵經受戰火的磨練,生與死一線之隔,子彈無情不長眼,是龍也要盤著,中彈前是有美好前途無限青春與活力的孩子,中彈後是一具冰冷的令周圍人無言的屍體,戰爭使人成熟是一個悲劇。
戰聲作響,哭聲即至。
遠距離看這場戰爭,國家的驕傲人的尊嚴強國弱國勝利失敗,一言難盡。
三國說得好,是非成敗轉頭空,可人的悲劇仍一幕幕上演,感嘆也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