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各大行業都開始了促銷活動,尤其是服飾類。
優衣庫一直以來都是居民首選,實惠的價格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但今年似乎不太一樣了,走進優衣庫門店,以往79、99元/件的打底衫找起來都困難,199元以下的衣服也就只能在打折專區找找,799元、1299元的衣服更多了,整體的均價直線上抬。
價格實惠的優衣庫成為了回憶?
且近期,優衣庫在韓國的銷量因『慰安婦廣告事件』斷崖式下滑,在韓門店相繼進入關閉狀態。韓國的倒下就意味著其他地方的補增,而中國恰恰是優衣庫選擇補增收益的地點。
自今年疫情以來,全球僅中國最先控制住了疫情,這讓許多商家都對中國投來了重視目光。中國市場確有巨大潛力,市場也是這樣認為的。
優衣庫被譽為『快時尚零售代表』,但悄悄漲價後還能做到以前一樣的成績嗎?
早在今年3月,海底撈就因漲價引發共怒,最後不得已恢復價格並出面致歉。可見漲價一事對於企業來說不僅僅只是價格調動,而是觸犯到了消費者的利益問題。對面外界的質疑和海底撈的前車之鑑,優衣庫在面對漲價問題時淡然回復「沒有漲價,只是有些商品沒有了,同時又增加了新的中高端產品」
這樣的說辭,很明顯,優衣庫整體價格上升,就是消費者理解的『漲價』。減去低價商品,加入高價商品,這樣的減量、調整佔比就是毋庸置疑的漲價。
業內人士認為,自今年以來,全球都受到疫情影響,快時尚品牌都受到疫情衝擊。優衣庫也是如此,銷量下滑,門店關閉數家。好在電商平臺的支撐和中國市場的快速恢復,優衣庫還能喘口氣。
優衣庫曾承認,有今天的成功,中國人佔一半功勞。正式中國消費者的力挺,優衣庫或才會決定暗暗漲價。擴大中國業務範圍,再漲價一波,足以彌補今年疫情的所有遺憾。
優衣庫創始人表示,按照中國的人口,線下門店最多可開到3000多家,這意味著,優衣庫的存在今後或會和沙縣小吃一樣普遍,走到哪兒都是。
但優衣庫似乎忘記了,多年來廣受中國消費者買單的優衣庫正是以實惠、便宜才走進的中國。在疫情後時期,全球還處在疫情籠罩下的市場層面,偷偷漲價的同時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不是容易事。
年輕人群是優衣庫的主力消費人群,這樣的定義就意味了漲價銷量降低的事實。正是因為沒錢買大牌,簡潔時尚的優衣庫才會成為年輕人的首選,一漲價可能就不一樣了。
便宜、百搭的優衣庫,才是中國所追捧的,
高品質和低價格,是社會上消費群體兩極分化的主要關鍵詞。而年輕人群既沒有高品質的經濟能力,又不想在低價格中作出選擇。伴隨著這樣的心理,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找到了其中的平衡點。
在2004年,優衣庫曾表示,靠『便宜』而成為流行的優衣庫是可悲的。這次優衣庫借著疫情偷偷漲價就是想把身價抬高,但買單的消費者必然是會減少,對面這樣的情況,優衣庫是否還會將價格調回目前還無法確實。
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