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諜戰劇更精彩,黨史上的「紅色特工」如何挽救危局?

2020-09-05 文匯網

「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這是1958年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主人公李俠爭分奪秒發完情報,面對敵人的槍口,向戰友的深情告別。主人公李俠的原型人物就是曾經戰鬥在上海隱蔽戰線上的英雄和對敵鬥爭的勇士——李白。

作為一直備受歡迎、經久不衰的熱門題材,近年來湧現了不少優秀的諜戰劇,如《潛伏》《風聲》《局中人》《風箏》《偽裝者》《黎明之前》《於無聲處》等等。「緊湊的劇情,環環相扣的情節常常讓觀眾欲罷不能,其實很多人物都有原型,甚至在歷史上我國情報人員工作的驚險程度比起電視劇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由於情報工作的特殊性,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至今鮮為人知。」不同於傳統的黨課,日前,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姚菲從諜戰劇切入,以「那些年你追過的諜戰劇原型」的視角讓「四史」教育更接地氣,更具立體感。影視劇中,潛伏者驚心動魄的鬥爭史折射出國共革命鬥爭的波瀾壯闊,也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成功。國家、生命、信仰、愛情、犧牲、理想、命運……諜戰劇裡有著所有讓我們熱血沸騰的東西。

姚菲講述「那些年你追過的諜戰劇原型」

《江南鋤奸》楊登雲原型楊登瀛:雙面特工,曾讓周恩來化險為夷

1927年對共產黨來說是血雨腥風的一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中共中央兩次被迫遷移。第一次是從上海遷往武漢,第二次則是從武漢遷回上海。兩次遷移,都是因為猝不及防地遭到國民黨的突然襲擊。在這種錯綜複雜、暗流湧動的大歷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保衛處於秘密狀態下的首腦機關,成為中共中央一切工作重中之重。於是,由周恩來首倡,在原中央軍委特務工作處的基礎上,籌建了「中央特科」這個政治保衛機構。電視連續劇《江南鋤奸》正是以此為背景,表現了那個年代中共特科在黨中央領導下與敵人鬥智鬥勇清除內奸的傳奇故事。劇中楊登雲的原型名叫鮑君甫,曾化名楊登瀛。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更是少有人知……

姚菲的話題就此展開,1928年8月,蔣介石籤署了一份手令,」特派楊登瀛在滬協助辦理重要案件並處理之,」楊登瀛成為國民黨黨務調查科(中統前身)上海特派員,在上海的特務組織最高負責人。1975年12月20日,周恩來在彌留之際召見總理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告訴了他一些鮮為人知的名字,其中就有楊登瀛,囑咐說,「對這些在我們黨最危難時期幫助過我們的人,千萬不要忘記了……」2009年5月7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刊出了文章《「中共情報四傑」鮑君甫:臥底上海灘屢建奇功》。

這個蔣介石重用、周恩來臨終掛念,默默無聞近80年後榮列「中共情報四傑」的楊登瀛是什麼人?姚菲將之經歷層層揭密,楊登瀛(本名鮑君甫),1924年加入國民黨,成了國民黨實力派陳立夫、張道藩的親信;他與英、法租界警務處(俗稱巡捕房)頭目們關係密切;他作為日本通,又成為英、法租界當局與日本打交道要借重的人物。1928年2月蔣介石建立了首個特務機關「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任命陳立夫、張道藩為正、副主任,並最終選擇楊登瀛擔任黨務調查科駐上海的特派員。但蔣介石、陳立夫對楊登瀛的審核疏漏了幾點:楊登瀛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時讀過馬克思的著作,骨子裡不排斥共產主義;楊登瀛暗中與中共方面一些人物結交,如五卅運動時結識了顧順章、陳養山等上海工運領袖和中共黨員。陳立夫、張道藩拉攏楊登瀛為黨務調查科工作時,國民黨政府要緝捕的中共特科成員陳養山正躲藏在楊登瀛家裡。

青年和中年時期的楊登瀛

陳養山將楊登瀛的情況報告特科後,周恩來拍板決定:發展楊登瀛為中共中央特科工作。陳賡受周恩來委派,出面做楊登瀛的工作。經過商談,楊登瀛同意為中共工作,蔣介石、陳立夫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精心在上海建立的第一個特務機構,就被中共方面掌握了。

「楊登瀛曾讓周恩來化險為夷。」1931年4月,中共黨員黃第洪從莫斯科培訓回國,奉共產國際指示到中共中央特科工作。黃第洪黃埔一期畢業,與陳賡同學,又與周恩來有師生之誼,到上海後要求面見周恩來,地點定在先施公司對面的郵局。就在周恩來要出門赴約時,楊登瀛派特科情報員連德生送來一封急信——這竟是黃第洪寫給蔣介石的一封效忠信的抄件。黃第洪在信中表示要效忠於校長蔣介石,講他已與周恩來聯繫,可設計抓捕。周恩來隨即派人通知黃第洪改期見面,同時派出特科人員全面監控黃第洪的活動。然後由楊登瀛安排,派特科人員拿楊登瀛的名片去召黃第洪。黃第洪沒有起疑心,興衝衝跟著去見楊特派員,半路就被兩名特科紅隊隊員無聲無息地幹掉了。

營救中共團中央總書記任弼時、中共政治局七名委員之一的關向應、取回中共機密文件等,楊登瀛的「兩面特工」對保護中共中央、營救被捕人員起到了巨大作用。1975年底,周恩來在彌留之際才說出了楊登瀛的真實身份。

《暗算》錢之江原型錢壯飛:在顧順章叛變後送出情報,轉移上海首腦機關

「佛在我心中」,妻子看著丈夫遺書中這句神秘的話,突然醒悟過來,用剪刀剪開了丈夫的肚子——丈夫生前吞下了一直戴在手上的佛珠,佛珠上刻著「特使行動取消,毒蛇」。就這樣,一份絕密情報被送了出來,中共多位領導人轉危為安。這是電視劇《暗算》的結局,也是主角錢之江的落幕。相信熟悉黨史的人能從中讀出錢壯飛的影子,而他的故事,要比《暗算》中的情節更加傳奇。

錢壯飛是中共「龍潭三傑」之一(另兩人為李克農和胡底,三人均為中共早期隱蔽戰線上的情報人員)。中共中央特科重要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叛變後,隻身找到聶榮臻送出情報,讓周恩來、瞿秋白、鄧小平、陳雲、陳賡等得以及時轉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劉統在長文《顧順章叛變之後》中就詳細記載了錢壯飛如何挽救上海中央機關的故事。

中共早期隱蔽戰線上的情報人員,被稱為「龍潭三傑的錢壯飛、李克農、胡底

姚菲回顧了其中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1931年的4月,中共中央特科的負責人顧順章執行完護送中央領導人任務後,留在了武漢,由於資金短缺等原因,顧順章用了自己的化名「化廣奇」在漢口的一家遊藝廳表演起了魔術,就在他登臺表演的時候,臺下的一名中共叛徒認出了他,隨後顧順章被時任漢口警察局長兼國民黨黨務調查科駐武漢特派員蔡孟堅逮捕。被逮捕的顧順章沒有遭到刑訊逼供、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便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但顧順章狂妄的提出要面見蔣介石,聲稱自己與周恩來是中共上海地下黨負責人,要直接面見蔣委員長,如果向下面人告訴情況容易走漏了消息,所以只向蔣介石一人匯報。蔡孟堅不敢怠慢,他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首先報告給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徐恩曾,而後便親自荷槍實彈的押解著顧順章乘船從武漢前往南京。

南京方面,一個平常的周末,徐恩曾一如既往的前去上海與當時知名的交際花「Miss王」相聚幽會,而錢壯飛則留在南京值班。忽然間,收到了漢口來的加急電報需要徐恩曾親啟,身為職業特工人員的錢壯飛對這封加急電報引起了注意,但為了不使自己暴露,並沒有去打開,而此後很快同樣來自漢口蔡孟堅的第二封電報又來了,錢壯飛不得不對這種特殊狀況做出應對,而接下來機要員一共送來六份絕密電報,全部來自武漢,全都標明「徐恩曾親譯」。錢壯飛果斷打開密報,破譯到一半時,已大驚失色。電文內容是:顧順章在武漢被捕,並已投降,如能迅速轉到南京,三日內可將中共機關全部肅清。顧順章供稱中統內部核心裡有共黨分子埋伏以及提出面見蔣介石的情況。

錢壯飛焦急萬分,立即吩咐交通員以十萬火急的速度去上海,將情報送到李克農手中。接到情報後的李克農通過多種途徑通知了上海的地下黨組織。黨中央採取了斷然措施,廢除了顧順章知道的全部暗號和接頭方法,中央機關全部轉移。

4月27日夜,身在天津的胡底也收到了李克農發來的電報。電文:胡底,克潮病篤。這是三人約定的暗號,克即李克農,潮即錢潮,是錢壯飛的化名,病篤即病重,意為情況危急。胡底明白,接信迅速離開天津。1931年4月28日清晨,一場大搜捕開始了,大批軍警和特務衝進了上海中共幾十處秘密機關,但結果卻大失所望。這個驚險瞬間最終成為歷史,當時倖免於難的中共要人的名字:周恩來、瞿秋白、王明、博古、鄧穎超、鄧小平、陳雲、陳賡、聶榮臻……至此,黨中央從上海轉移到江西蘇區。

錢壯飛舊居屬原新興順裡4號(今嘉善路117弄),是一幢磚木結構石庫門二層樓房

《潛伏》餘則成原型吳石:「密使一號」,傳遞一份份極有價值的絕密情報

看過《潛伏》的觀眾都知道餘則成這個人物,他作為一個優秀的間諜,潛伏在國民黨內部收集各種情報,然後絞盡腦汁的傳達到大陸。《潛伏》小說原著作者龍一被問及「餘則成」的原型究竟是誰時,曾這樣回答過:「餘則成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是一個「通過研究大量的地下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提煉出來的一個典型人物」。電視劇的編導姜偉也說過:「編劇可以在技術上運用多變的角度進行二度創作。」因此在無數隱蔽戰線工作者的身上,或許都能或多或少地發現「餘則成」的影子。而其最貼切的原型當屬中共打入國民黨內部的最高級別情報官吳石將軍。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被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直到近年,隨著相關檔案的解密,「潛伏」的英雄們才逐漸浮出水面。

根據史料圖文,姚菲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這個儉德坊裡的「密使一號」——吳石的故事。吳石在學生時期就曾轟動中日兩國軍界,是當時國民黨軍界難得一見的軍事奇才。1939年,吳石調任第四戰區參謀長,成為國民黨軍隊高層領導。1944年湘桂戰役,國民黨當局消極抗戰導致戰敗。桂黔公路,上有敵機轟炸,後有日寇追兵,難民流離失所,吳石極度絕望,喟嘆「國民黨不亡是無天理!」1945年抗戰勝利,吳石隨軍隊接收上海,他親見國民黨官員貪汙腐敗中飽私囊,物價飛漲人民苦不堪言。與影視劇中的餘則成一樣,在看透國民黨政府本質後,吳石對共產黨漸生好感,那段時間,他頻繁接觸吳仲禧(吳仲禧抗戰前夕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潛伏於國民黨軍中從事諜報工作,官至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軍法執行監)。1947年4月,吳石成為我黨打入敵人內部的1號人物。

愚園路1293弄2號儉德坊,是同盟會元老、國民黨立法委員何遂的府邸,同時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高層秘密聚會的一個地點,由張執一和何遞之子何康與國民黨陸軍中將吳石聯繫。在那段關鍵時期裡,吳石不顧生死,頻繁傳遞情報。他經常坐晚上9點的火車從南京趕往上海,親手傳遞情報後,在次日凌晨三四點鐘返回南京,兩地往返七八個小時的路程,隨時都可能被特務盯上,可吳石不知跑了多少回。

愚園路1293弄2號儉德坊

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百萬雄師強渡長江。在渡江戰役打響之前,我軍曾收到一份絕密情報——蔣介石的長江布防圖。這份情報內容非常翔實,圖上標明的部隊番號細緻到團,每個團的防禦部署都非常清晰……而冒死提供這份機密文件的,正是吳石。8月14日,已在福州任職的吳石,突然接到蔣介石的急電命令,任命他為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並馬上赴臺灣任職!在此之前,國民黨國防部有幾百箱絕密檔案要從福州轉往臺灣。吳石冒著極大的風險,把這批絕密檔案扣了下來。赴臺前,華東局給他的代號是「密使一號」。赴臺後,他擔任「國防部參謀次長」中將軍銜。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吳石與女共產黨員朱楓在臺灣秘密會晤7次,吳石將拍攝有《臺灣戰區戰略防禦圖》等絕密資料的微縮膠捲交給朱楓。這些極為重要的絕密情報中,包括敵人相關防區駐軍番號和人員概數以及飛機、大炮、坦克數量等。當吳石與朱楓謹慎地傳遞著一份份極有價值的情報時,一場變故就像一場噩夢一樣突然而至。臺灣地下黨組織最高領導人蔡孝乾被捕後叛變投敵,供出了朱楓,更供出了千餘名地下工作者的名單資料。1950年3月1日晚,吳石在家中被捕,6月10日被執行槍決。

吳石將軍(左)、《潛伏》中的餘則成(右)

諜戰劇為何多把地點放在上海?國內外各勢力盤踞交鋒,衍生無數情報力量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諜戰劇和很多發生在民國的電視劇都喜歡把地點放在上海?姚菲分析,那個年代的上海是名副其實的遠東第一情報之都,當年的上海,國內外各類勢力盤踞交鋒,政治社會情形非常複雜,名義上,租界歸工部局管轄,華界歸中國政府管轄,但事實上上海的城市權力一直為各種不同的勢力所瓜分掌控。上上層是租界以法租界公董局、公共租界工部局為代表的歐美政府及其駐軍勢力,以及華界以上海市政府、淞滬警備司令部為代表的國民黨軍政勢力,中層則是以上海總商會為代表的江浙華人財團勢力,下層則是以青幫為代表的的本土幫會勢力。這些人控制了整個上海的政治與經濟命脈。在這些權力的縫隙中,還有不少其他次要軍政勢力,比如日本海軍陸戰隊駐軍、各國使館為代表的外交勢力。另外還有數不清的地下勢力,比如國民黨內的反對派。國內地方軍閥、帶有秘密暗殺性質的斧頭幫、中國的共產黨、蘇聯的國共產國際、韓國的流亡政府等,這些勢力紛繁複雜且充滿合作與爭鬥,這些勢力在國際舞臺的縱橫捭闔,最終投射到上海這個國際城市之中,在上海這片土地上繼續碰撞爭鬥,糾纏不休。如二戰爆發,日軍未對英美宣戰時,在上海蘇州河南為英美控制的租界就是安全的,但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在滬的英美平民都被日本關進了上海鄉下的集中營。因此,上海是國際政治氣候的晴雨表,也是整個世界舞颱風雲的小鏡像。

「由此,在這些不同政治勢力的背後,就衍生了無數的情報力量,中共的上海特科、國民黨的復興社、蘇聯的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日本的巖井公館和特高課、後期汪偽政府的七十六號等,都是非常著名的組織。」姚菲一一例舉。這些組織協同著領導他們的政治勢力一起,投身到激烈的爭鬥中去,並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力量。

當年在舊上海待過的日本間諜都非常懷念和迷戀這座城市,甚至將其視為一個時代、一個世界、一種生存生活方式的象徵,例如巖井公館機關創辦人巖井英一的回憶錄就叫《上海的回想》,而公開身份為同盟通訊社記者的松本重治的回憶錄則更加直接,叫《上海時代》,1950年東寶公司拍攝的以李香蘭為主演,反映上海淪陷時期重慶與南京政府情報鬥爭的電影,就叫《上海的女人》。

舊上海的華界分為老縣城、南市、閘北三地,被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所切割

回溯中國諜戰影視的源頭,《永不消逝的電波》給我們留下最大的經驗是「真」——最驚心動魄的,永遠都在情報一線的事跡裡。一個個為了革命光榮犧牲的英雄事跡生動詮釋了何為信仰、堅持和無畏。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可以說是整個浦東甚至上海的地理標誌,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成果最直接的展示,陸家嘴的輝煌建設離不開執著的奮鬥者與拼搏者,中國夢的實現也離不開堅定的精神支柱。時代在變,唯信仰不變。

黑暗裡,你堅定的守望心中的太陽;

長夜裡,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

虎穴中,你忍辱負重,周旋待機;

搏殺中,你悄然而起,斃敵無形。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垂不朽,你們,在烈火中永生。

——無名英雄紀念碑名

相關焦點

  • 比諜戰劇更精彩,黨史上的「紅色特工」如何挽救危局?
    主人公李俠的原型人物就是曾經戰鬥在上海隱蔽戰線上的英雄和對敵鬥爭的勇士——李白。 作為一直備受歡迎、經久不衰的熱門題材,近年來湧現了不少優秀的諜戰劇,如《潛伏》《風聲》《局中人》《風箏》《偽裝者》《黎明之前》《於無聲處》等等。「緊湊的劇情,環環相扣的情節常常讓觀眾欲罷不能,其實很多人物都有原型,甚至在歷史上我國情報人員工作的驚險程度比起電視劇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 滬上三大紅色場館館長齊聚雲端,給年輕人講黨史
    滬上三大紅色場館館長日前齊聚雲端,為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黨員講授黨史專題。他如數家珍地全面介紹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和《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毛澤東在上海茂名路舊居、中央軍委機關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以及老漁陽裡6號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所在地等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鼓勵青年學生堅持實踐與研究相結合,在「四史」學習中利用好在這些寶貴的資源。
  • 《特工科恩》:史上最牛間諜,真實版《潛伏》遠比諜戰劇更精彩
    對於真正的諜戰劇迷來說,國產劇幾乎都看得差不多了,很難再出現能夠比肩《潛伏》和《懸崖》的經典之作了。如果把眼界放寬一些,在世界範圍內,還是有很多值得看的好劇的,如前蘇聯的《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和美國的《美國諜夢》,都是不可不看的神作。其它如《國土安全》、《傑克·萊恩》、《軍情五處》、《夜班經理》、《女鼓手》之類的佳作也為數不少。
  • 最經典的十部諜戰劇推薦,若有整理不全,歡迎各位大補充
    最後,作為藝術品《北平無戰事》抵達了另一個高度,罕有的揭開國民黨內識之士在1948年對於挽救危局的努力和拼搏,引出了對時勢和江山的反思。四、《紅色》 豆瓣評分:9.2紅色電視劇《紅色》屬於細節控的福利該劇開啟了不一樣的抗戰模式,成為了國產電視劇鮮有觸及的破案謎團,同時電視劇《紅色》又開創了抗戰劇的新類型,一度更把國產推理懸疑劇做到一個新高度。
  • 最經典的十部諜戰劇推薦,若有整理不全,歡迎各位大補充
    最後,作為藝術品《北平無戰事》抵達了另一個高度,罕有的揭開國民黨內識之士在1948年對於挽救危局的努力和拼搏,引出了對時勢和江山的反思。二、《潛伏》 豆瓣評分9.3該片雖不是鴻篇巨製,故事情節卻發人深思,而從演員陣容方面上來說,王志文和劉佩琦兩位老戲骨年輕時的演技,今天看來依然值得稱道。還有李丁、何冰、李冰冰等眾多老中青三代演員的親情演繹,成為該劇的另一大亮點。四、《紅色》 豆瓣評分:9.2
  • 一部冷門而又精彩的高分諜戰劇《紅色》
    《紅色》這部電視劇,比較冷門,一部推理形式的諜戰劇劇中人物不多,人物關係也不複雜,卻各有各自的道理,幾天看下來,都給我帶來一些感觸,與大家分享一下主角徐天,摘菜做飯過日子金哥,雖然他是個卑鄙小人,但除了他要對自己親兄弟下手的時候,並不讓人覺得討厭,因為人都是自私的,黑吃黑也是社會法則,他不甘心做一個小人物,渴望出人頭地,甘願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賭命
  • 最經典的十部諜戰劇推薦,每一部都是佳作,若有不全,歡迎各位大佬補充
    最後,作為藝術品《北平無戰事》抵達了另一個高度,罕有的揭開國民黨內識之士在1948年對於挽救危局的努力和拼搏,引出了對時勢和江山的反思。該片雖不是鴻篇巨製,故事情節卻發人深思,而從演員陣容方面上來說,王志文和劉佩琦兩位老戲骨年輕時的演技,今天看來依然值得稱道。還有李丁、何冰、李冰冰等眾多老中青三代演員的親情演繹,成為該劇的另一大亮點。
  • 又一重磅諜戰劇將襲,杜淳父子齊上陣,演繹紅色特工的革命故事
    又一重磅諜戰劇將襲,杜淳父子齊上陣 ,演繹紅色特工的革命故事說到諜戰劇,近年來最經典的,應該就是靳東、胡歌、劉敏濤、王凱主演的《偽裝者》了,這部劇通過明家姐弟的角度,講述了抗日期間,上海攤上,國、共、日三方勢力之間的較量與搏鬥
  • 又一部重磅諜戰劇將襲,杜淳父子齊上陣,演繹紅色特工的革命故事
    又一部重磅諜戰劇將襲,杜淳父子齊上陣 ,演繹紅色特工的革命故事說到諜戰劇,近年來最經典的,應該就是靳東、胡歌、劉敏濤、王凱主演的《偽裝者》了,這部劇通過明家姐弟的角度,講述了抗日期間,上海攤上,國、共、日三方勢力之間的較量與搏鬥。
  • 最經典的十部諜戰劇推薦,若有整理不全,歡迎各位補充
    最後,作為藝術品《北平無戰事》抵達了另一個高度,罕有的揭開國民黨內識之士在1948年對於挽救危局的努力和拼搏,引出了對時勢和江山的反思。二、《潛伏》 豆瓣評分9.3該片雖不是鴻篇巨製,故事情節卻發人深思,而從演員陣容方面上來說,王志文和劉佩琦兩位老戲骨年輕時的演技,今天看來依然值得稱道。還有李丁、何冰、李冰冰等眾多老中青三代演員的親情演繹,成為該劇的另一大亮點。四、《紅色》 豆瓣評分:9.2
  • 鐵血玫瑰,10部女特工諜戰劇,值得推薦嗎?
    文|冷絲 欄目|諜戰劇市場 大家都喜歡欣賞諜戰劇,對很多女性人物有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些諜戰女特工。 其實,苗圃主演的諜戰劇《孤戰》,也是以女特工為主角的優秀諜戰作品。
  • 盤點「十大」精彩諜戰劇
    該劇於2009年4月1日在黑龍江、東方、北京、重慶衛視上星播出。三,《紅色》。《紅色》由楊磊執導,徐兵、孫強編劇,張魯一、陶虹、周一圍、李天柱等主演。《紅色》電視劇劇情:1937年冬天,淞滬之戰落幕,上海淪陷。為了幫助幾個我黨遊擊隊員炸毀日軍的軍火船,運出被扣押的醫藥物資,會計師徐天被裹入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廝殺。
  • 「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走進廣西桂林黨史故事化,紅色...
    舞臺上正在表演《漫長的守護》,朗誦者將軍民彼此間的情誼和守護娓娓道來,現場觀眾無不默然垂淚。  近日,「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走進廣西桂林,一個個紅色故事講述著不滅的紅色記憶,一個個紅色基因傳承著不滅的紅色精神。
  • 彰顯鮮紅底色,傳承紅色基因——株洲在中共黨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彰顯鮮紅底色,傳承紅色基因——株洲在中共黨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來源:中共株洲市委黨史研究室  發布時間:2020-06-30 10:19:40  作者:譚立洲、汪冬梅   株洲古稱建寧,歷史悠久,遠古時期,株洲地區就有先民生息繁衍,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安寢在炎陵縣鹿原陂。
  • 諜戰劇《勝算》熱播 柳雲龍「結巴」特工上線
    柳雲龍監製並主演的諜戰劇《勝算》,正在北京衛視熱播。《勝算》改編自塵封多年、首次面世的蘇聯軍事檔案。不同於以往的諜戰作品,《勝算》放眼世界,突出表現我黨情報工作人員在置身複雜環境的情況下,憑藉過硬的鬥爭本領、忠勇頑強的大無畏精神、敢於犧牲直面困境的堅定信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的重大貢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柳雲龍表示,自己專攻諜戰劇這麼多年,這一次想有些不一樣。
  • 離開了「極限男人幫」的《極挑》,賈乃亮的加盟能否挽救危局?
    導讀:離開了「極限男人幫」、「神算子」的《極限挑戰6》,賈乃亮的加盟能否挽救危局?娛樂圈是個大染缸,而作為公眾人物的眾多明星更是時刻要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深深地牽動著狗仔的心,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面臨被無限放大的可能。
  • 成毅首部諜戰劇來襲,《迷局破之深潛》化身熱血特工,女主吸睛
    ,成毅劇中化身聰明機變、堅定信仰的熱血特工,首次挑戰民國諜戰劇頗受期待。>,該劇是一部最青春熱血的全新諜戰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在長沙會戰之前,愛國青年雲弘深(成毅飾)與聞夜鳴(穎兒飾)在善惡交織的疑雲迷霧下,局中設局、步步為營,在國恨面前放下家仇,將自己設為死棋,挖出潛伏在國軍內部的日本特工「黑執事」,扭轉長沙戰局的一段致敬無名英雄的諜戰傳奇故事。
  • 【黨史故事】依舊鮮豔的紅色領帶
    依舊鮮豔的紅色領帶 在江西南昌,有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謠:「八一大天亮,老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機關槍,其格格其格格響啊,它是為哪樁?原來是共產黨武裝起義,原來是紅帶兵解決了國民黨,啊嘻哈!嘻哈!嘻哈!我快活笑嘻哈!」這首《八一起義》歌謠,生動地描繪了南昌起義過程與民眾歡慶起義勝利的場景。
  • 最好的諜戰劇,每部都很精彩,你看過幾部?
    最近這兩年諜戰劇可謂是充斥了每個電視頻道,打開電視就會發現每個電視臺都會播放和戰爭有關係的電視劇,以前諜戰劇都是大老爺們看的,隨著越來越多有顏值有演技的演員加入到這樣劇情的的影視劇中,女性朋友們也開始喜歡看諜戰劇。
  • 諜戰劇《瞄準》,是否「瞄準」了觀眾的心?
    戳視頻,觀看《瞄準》精彩預告 送分?必須創新 「上一次看到像《瞄準》這麼精彩的諜戰劇,還要算3年前的《風箏》了。」 不少觀眾看了《瞄準》後在網上留言感慨,也足見觀眾對優秀諜戰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