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找到蚊子不會傳播新冠病毒的支持數據

2020-12-27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報導,很多關於新冠病毒健康的謠言正在這個憂心忡忡的世界中傳播。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蚊子可能會以感染者為食,然後將病毒傳播給另一個人。 根據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大家不必為此擔心。

世衛組織已經宣布蚊子叮咬不會傳播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甚至將這一信息列入到關於COVID-19的「流言殺手」頁面,稱「迄今為止沒有信息或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能通過蚊子傳播。」

「儘管世衛組織已經明確表示蚊子不會傳播病毒,但我們的研究首次提供了支持這一理論的確鑿數據,」堪薩斯州立大學的Stephen Higgs說道。

研究人員對三種分布廣泛的常見蚊子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稱:「我們證明,即使在極端條件下,SARS-CoV-2病毒也無法在這些蚊子身上複製,因此即使在蚊子以病毒宿主為食這種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下也無法傳播給人類。」

這項研究則是在堪薩斯州的生物安全研究所進行的,這是一個進行傳染病研究的高度安全的實驗室設施。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蚊子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怎樣取快遞才安全?專家回應
    蚊子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怎樣取快遞才安全?,加之新冠疫情還未完全消失,這就讓很多人產生了擔憂:蚊蠅增多,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疫情防控第134場例行新聞發布會表示,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從目前掌握的流行病學證據來看,全球目前沒有發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報導。新冠病毒還是主要通過直接接觸了感染者、飛沫傳播。
  • 武漢大學科研人員在《自然》發表新冠病毒氣溶膠研究成果!
    4月27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漢兩所醫院的新冠病毒氣溶膠動力學分析)的研究論文。
  • 科學家稱新冠病毒空氣傳播風險被低估,世衛:正在科研審核
    科學家稱新冠病毒空氣傳播風險被低估,世衛:正在科研審核 近日,來自32個國家的239名科學家聯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世衛組織更多地關注新冠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風險。
  • 疫情|青島找到新冠病毒「物傳人」證據鏈;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青島市連續9天沒有持續新發病例,說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效。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新冠疫苗病毒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破4000萬例,累計死亡超110萬例。
  • ...家: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共享上公開透明 有助全球早日攻克病毒
    ,而且相關數據發布公開透明,有助於全球共同努力早日遏制病毒傳播並完全攻克病毒。在劍橋治療免疫學和傳染病學研究所任核心研究人員的拉溫德拉·古普塔教授當地時間27日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有關方面以公開透明的態度積極與全世界分享新冠病毒的研究數據和信息,極大助力了全球科研人員協同作戰,早日攻克病毒。
  • 中美科研人員合作攻克病毒 美政府竟把這個項目砍了
    這些美國專家不僅再次澄清了美國政府所散布的謠言,更透露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情況:美國政府竟將中美科研人員合作攻克這類病毒的一個重要科研項目給砍掉了。而且砍掉這個項目,在美方專家看來,反而還會危害到美國自己的防疫工作……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
  • 新冠緣起自動物的病毒偷襲?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至人類,警惕「人畜...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地球上持續蔓延,而關於新冠病毒的緣起,科學界普遍認為,它最早來自動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蝙蝠很有可能是本次疫情的源頭。病原體從動物「跨越物種界限」傳染給人類,這類疾病被稱為「人畜共患疾病」。
  • ​扎克伯格:FB未向政府提供用戶位置數據以追蹤新冠病毒傳播
    重申疾病預防地圖計劃 他還指出,Facebook的疾病預防地圖計劃已經推出近一年時間了,它使用選擇加入該計劃的人的位置數據,並向世界各地衛生組織提供支持。 Facebook的一位政策負責人表示,研究人員和非營利組織能夠使用這些地圖來追蹤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情況。但扎克伯格稱,該公司尚未討論向任何政府提供位置數據的可能。
  • 【北大領銜科研團隊找到有望成藥的高活性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
    【北大領銜科研團隊找到有望成藥的高活性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北京大學領銜的科研團隊17日在美國《細胞》雜誌在線發表論文介紹,他們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動物實驗證明,這些抗體有望用於新冠治療藥物研發和短期預防。
  • 「南極出現新冠病毒」,企鵝也要做核酸檢測了?
    智利南極科研基地暴發疫情 36人新冠檢測呈陽性。新京報我們視頻。 近日,南極出現新冠病毒引發輿論關注。 據媒體報導,智利位於南極的貝爾納多·奧伊金斯·裡克爾梅基地出現新冠疫情,有36人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36人中26人為陸軍現役人員,10人為負責基地維護的平民。
  • 學術頭條:英國新冠病毒傳播力高出70%,《自然》2020年十大科學事件...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突變體傳播能力提高70%  這種變體在英國和歐洲其他地方造成了混亂。12月19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採取更嚴格的封鎖措施,稱這種名為B.1.1.7的病毒似乎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在倫敦,超過60%的病例是新變種。詹森表示,大量的突變可能使病毒的傳播能力提高了70%。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表示,該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已經失去控制。  首批5000萬人!
  • 多國解封踩「急剎車」 俄研究結果支持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觀點
    (抗擊新冠肺炎)多國解封踩「急剎車」 俄研究結果支持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觀點  中新社北京8月3日電 綜合消息: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全球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62929例,確診病例超1766萬例;累計死亡病例為680894例。
  • 雙語|研究:新冠病毒或藉助大氣汙染物顆粒傳播
    科學家日前在空氣汙染物顆粒上發現了新冠病毒,他們正在研究,這是否能使病毒傳播得更遠,並增加感染人數。另外兩個研究小組指出,空氣汙染顆粒可能有助於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傳播得更遠。塞蒂研究團隊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義大利北部的部分地區是歐洲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實施封鎖措施之前,這些地區的大氣顆粒物汙染水平較高,而那裡的新冠病毒感染率也較高。另一項初步分析研究也支持了這一發現。
  • 美媒: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去年已在歐美傳播 早於首例確診病例
    海外網12月23日電 美媒報導稱,自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首批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以來,該病毒的起源和全球傳播的真實時間表仍然是一個謎。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全球首例病例之前,該病毒已在歐美地區傳播數月有餘。
  • 學術頭條:三文魚感染新冠病毒尚無證據支持,中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三文魚感染新冠病毒尚無證據支持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三文魚的病毒和新冠病毒極有可能不會共用同樣的感染受體,人和水生生物的感染受體應該也是不一樣的中國新冠疫苗 I/II 期臨床試驗結果積極國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6月16日數據揭盲。結果顯示,Ⅰ/Ⅱ期臨床研究受試者共1120人,接種疫苗組受試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
  • 多地爆發「登革熱」,蚊蟲叮咬會傳播新冠病毒嗎?鍾南山做回應
    那麼傳播此病毒的蚊蟲如果咬了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它會成為新的傳播方式嗎?外交部和國家衛健委聯合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5月4日晚,視頻連線一個多小時,為疫情高發地區的留學生答疑解惑。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感染登革熱患者自述,也會一起回顧此次直播內容。
  • 加拿大研究再次證明:氣溫和緯度或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
    《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CMAJ)發表的一項針對多個國家的研究顯示,氣溫和緯度似乎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但學校停課和其它公共衛生措施正在產生積極影響。多倫多大學衛生政策、管理和評估研究所和安大略省多倫多聖麥可醫院的Peter Juni博士說:「我們的研究利用新冠病毒病流行的全球數據提供了重要的新證據,表明這些公共衛生幹預措施減少了流行的增長。」加拿大的這項研究調查了144個地緣政治地區——澳大利亞的州和省、美國和加拿大以及世界各地的多個國家——共計375,600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變異新冠病毒傳播失控
    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20日表示,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已經失控。英衛生大臣:變異病毒傳播已經失控英國衛生大臣 漢考克:新的變異病毒已經失控,我們需要控制住它,在如此糟糕的一年快要結束時,又出現了新的變異病毒,這確實是雪上加霜。
  • 武漢大學在新冠肺炎科研攻關方面取得系列突破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大學在新冠肺炎科研攻關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中新社武漢3月3日電 (記者 馬芙蓉)記者3日從武漢大學獲悉,疫情發生以來,該校科研人員堅持科研攻關與臨床救治、防控實踐緊密結合,取得一系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