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莎:關係療愈,每一段關係都是從與自己的關係開始的

2021-02-19 勞俊銘

今天我會大致講一講在關係當中的愛,以及如何在我們的生命當中讓愛持續不斷增長和朝向各個層面擴張。我們之所以會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這個主題其實是存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它會延伸到你的原生家庭,延伸到你自己,你的自愛,以及你的伴侶關係當中。它是那個終極的主題,因為當那些沒有親密關係的人,他們出現這樣的狀況,他們會來找治療師進行治療。而當他們在關係當中,他們還是會來治療,來療愈他們的關係。

 

無論有沒有關係,我們這一生,都需要就愛的功課做操練、操持。並且今年我們面對著疫情的狀況,我們很多人被迫留在家裡與家人在一起,或者是沒有伴侶關係的話我們就是獨處的。所以關於這個部分就會有很多的議題浮現出來,在這個時刻,我們開始去清理我們所有關係中堵塞的內容。因為這個話題的內容很寬廣,所有我們將它分做不同的部分。

 

當然,每一段關係都是從與自己的關係開始的。

第一個主題是:自愛。自愛包含什麼內容呢?如何去愛自己?以及它意味著什麼呢?

第二個主題是:如何與我們的原生家庭創建一段平衡的關係?原生家庭是我們出生的家庭,原生家庭是我們的業力所在,是我們一出生就降臨在的地方,我們無從選擇。就因為我們無從選擇,我們不得不接納並且與原生家庭中所發生的保持和平共處。在第二個主題當中,我們要做的是療愈我們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第三個主題的重點是:親密關係。它意味著我們創建的家庭,對於我們創建的這個家庭,我們是有選擇權的。當然我們心中會懷著這樣的想法,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做到的事情,我希望在親密關係裡與我的伴侶可以做到。但是很不幸的是,通常在原生家庭中所發生的事情,在我們的親密關係裡只會重複。因為這就是我們所學習到的關於愛是什麼。也是因為在能量上我們從原生家庭當中承載了一些固有的東西,我們將它稱做是「盲目的愛」。這種盲目的愛,將我們與原生家庭捆綁起來。而這樣的話,我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給到能量給我們現在的關係。

 

比如說家族系統排列的海靈格,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他認為,愛本身是不足的。它是一個基礎,它很重要。但是愛本身,僅僅只有愛是不足夠的。可能你沒有這種體會,你愛一個人,但是卻沒辦法與他相處。為了能維持一段長久的關係,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是必要的。在課程中我們會學習這些因素。

 

換句話說,關係與愛其實是兩碼事。對愛來說,是沒有條件的。但是對關係來說,卻有很重要的條件。這些就是我們在三個主題當中,會重點去看的。

 

我使用的一些工具是基於內在孩童工作,以及本質工作,這是其中一部分。因為如果我們要學會如何愛自己,我們要學會去找到內在的本質,我們是誰,與她連接上。我還會使用的其他方法包括家庭系統排列,家族系統排列這個工具,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我們需要在團體中進行,當然有可以用線上的方式進行操作。

 

我們還會聊到我們早期的需要以及依戀的類型。我們會聊到關係當中的秩序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比如說有特定的原則是可以的嗎?關係當中的愛與自由這兩者,會跳著怎樣的雙人舞?我會給大家一些教學,會以錄音或視頻的方式發給大家,在課程期間我們也會有一些線上的視頻會議。在這些線上會議當中,我也會準備一些現場的練習,當然大家有機會去問自己的問題。還有和我們分享在練習過程當中你遇到的困難。

 

這個團體適用於任何一個團體的個人,包括父母,單身人士,當然還包括伴侶,當兩個人都在課程中時,效果會是最佳的。也包括做夫妻關係治療的治療師,或者是有關係問題的案主。

 

其實關係是我們在生活當中最能學習成長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出生的時候,我們與媽媽是一體的。在生命初始的時候,他們並未感覺到與她分離,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一切是沒有問題的,在子宮裡面我們享受到的是最完美的環境。而在我們出生之後,這是我們第一次感受到分離。而分離之後,我們第一個建立連接的就是媽媽。我們這一生都在竭盡全力相要回歸到那種合一的感覺,感受到與媽媽是一體的那種感覺,因為那是我們的黃金年代,那是我們的天堂。所以我們的第一段關係就是與媽媽建立的。

 

但是很不幸的是,無論在我們與媽媽的關係裡出現了什麼狀況,日後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中都會被重複。所以我們在課程當中的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去看到與媽媽的關係,看到如何建立與媽媽的關係,因為媽媽代表著愛。還包括用何種方式去照顧我們自己的需要。在關係當中,我們不會讓對方成為我們的父母,我們也不會成為對方的父母。

 

課程當中,我們會看到三個元素。第一個當然是心靈之愛。它正好是那個陷入愛河的階段。在陷入愛河的階段裡,我們重新創造了那種我們一生都在追求渴望的合一。這樣的陷入愛河的時間長度一般是3-6個月,就是我們所說的伴侶的蜜月期。然後激情開始消退,在激情消退之後,我們需要學習如何用最好的方式讓這段關係平和的持續下去。因為隨著關係的進展,我們會從最初的與對方的那種融合、合一,逐漸感受到與對方的差異與分離。而我們每一個人原生家庭都有著不同的傳統,包括家庭當中的制約,對男性的制約,對女性的制約。

 

你的家庭當中的道德模範應該是怎樣的?有著怎樣的道德標準?而對方的家庭當中又是怎樣的?實際上,當我們懷揣著各自不同的標準,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如何去看見一段關係,沒有人教過我們。

 

這就是我的教學當中的內容。這需要我們後天去學習的,它不是自然而然、天生的。實際上,生命當中很多重要的東西我們無處學習,因為沒有人教會我們。也是極其的不幸,我們會在網絡當中去學習,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在錯誤當中摸索。同樣也包括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東西,我們如何放下過往的東西,將他們解除。

 

每一個單獨的個體,他們各自的命運。我們對於在尋求愛的人面前設定的那些共有的目標是什麼?對於我們的伴侶,我們所設定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無法從親密關係當中去尋求東西來滿足我們童年的需要。我們看著我們的伴侶,在心中對他說:是的,他會以我所是的愛我和接納我。但是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完完全全的接納自己和愛自己,外面沒有任何人能夠給到我們這種愛和接納。

 

實際上,我們需要學習自愛。是的,可能要面對痛,也是可以通過練習做到的。它也可以成為你新生活的方式,我真的希望,當我們能夠做到,讓生活發生改變,讓我們的整個生命發生變化。因為你自身的體驗當中,你應該知道,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出於恐懼在行動,害怕被拒絕,害怕不被接納。很多時候我們出於害怕而做出妥協,或者是我們默許他人不公的對待我們、虐待我們,因為在我們的內在我們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或者是我們會讓自己屈就於一段不太理想的關係,因為我們沒有感受到我們配得更好的。以及有時候在生活當中我們會有我不夠好這樣的感受。

 

尤其是作為女性,當我們的女性身份收到了評判,受到了創傷。所以剛剛我提到這些是我們在課程當中會學習到的內容,並且會配有相應的療愈練習,有些練習我會給大家做示範。

 

在我聊天的過程當中,我感受到,其實連接到自己內在的那份愛也同樣重要。

 如果你對於莎老師的關係療愈課程感興趣,歡迎掃碼購買



詳情請諮詢:勞俊銘 13342917816(微信)

往期精彩推薦

                                         

相關焦點

  • 【關係療愈】療愈即聯結
    溝通的難題、控制的問題、沒有解決的情緒、用度的爭執、跟親戚不清楚的界限、不實際的期望和限制、性別角色、價值觀衝擊、對子女教育意見的不同——所有這些都在敦促一個人成長。如果沒有關係背景,任何一種療愈都將失去立錐之地。惟有在關係中,我們通過關係的另一方,看見傷口,療愈被有的放矢地呈現。
  • 愛的療愈,療愈關係也療愈自己
    修藍博士在他的著作《零極限》中有一句很核心的話:「對自己面對的一切承擔百分之百的責任」。博士認為,我們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自己內在的投影,所以當我們把自己投影源裡的障礙去掉的時候,我們眼裡看到的障礙,就不存在了......。
  • 通過關係療愈生命,打破重複的模式,方得自由
    在親密關係裡發生了衝突,有些人不能有效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滿,總希望對方能猜到自己的心思,失望時就口出怨言,攻擊性強,傷人傷己。總而言之,是否能良好地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和心理需求,是一個很重要的命題。一個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有問題,基本都表現為這個人不能舒展地去表達愛恨,產生了淤堵。因為淤堵,情感無法流動出來,所以能量就亂闖。
  • 如何療愈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誰讓我們感覺這麼有壓力,感覺都無法呼吸?物慾和這一切背後,就像是無盡的黑洞,把我們帶向無盡的深淵,我們每天都想要更多,不停的在抓取……然而,時間就像流沙,總會煙消雲散,我們應該給自己一些時間了,讓自己靜下來,有時間問問自己?這一生到底來地球做什麼的?難道就是來這樣受苦的嗎?難道就是來為錢奔忙的嗎?我們每日都這樣身心憔悴,痛苦不堪,到底是為何?
  • 靈性 | 改善家庭關係的真相:接納自己
    如果跟父母之間有任何不滿,往後的人生就會一直帶著這份不滿;如果跟父母的關係良好,就會把相同的讚賞與感謝帶入往後的每一段關係裡,因為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際關係都是孩提時代與父母關係的複製。比方說,你憎恨父親權威、武斷的本質,長大成人後,你會漸漸吸引那些權威的、掌控的,或是會將恐懼加諸你身上的人。
  • 蘇志燮結婚了:找到你完美的關係,都是從星盤上這3步開始的
    當人們忙著用土星肩負起工作的責任,用水星忙著溝通、交流、刷微博,用火星忙著快速開始、快速完結……人們唯獨忘記了一件事,讓自己快樂。可這才是最重要的是,這是每一段關係開始的地方。這是每一個「在一起」背後那可能連自己都沒有發現的期待:只要和他在一起,我就會快樂。這是金星在說話。
  • 親子關係與心靈療愈初階培訓(蘇州)公告
    其實,這可能並不是孩子本來的樣子其實,你才是孩子生命的導演其實,劇情很容易就能翻轉只在於導演的一念之間歡迎你帶著家人,走入親子關係與心靈療愈的課堂我們將協助每一個家庭走出困境看見孩子充滿陽光、美好的未來
  • 武志紅:成年人最舒服的療愈,是去進入深度關係
    當有這份基本感知時,一個孩子就可以專注地投入到原初的關係,而後也被這種感覺帶到了其他各種關係中。 因此可以說,原初的母嬰關係,猶如命運的雛形。 當然,「你」其實涵蓋著整個世界。 如果在和媽媽的關係中,這份感覺沒有充分活出來,孩子還是有可能在其他的關係中,尋找到能接納自己的「你」,從而展開新的生命力。
  • Re0:莎緹拉為何能進夢之城?這與怠惰魔女有很大關係
    淺談下《Re0》最新一集裡的莎緹拉,看過這一集的小夥伴相信都對一件事好奇,那便是莎緹拉為何能進入夢之城?在第二次茶會上她明明進不了,所以才在墓地外徘徊,那麼這次是什麼緣故讓她進來呢?
  • 童年被情感忽視的你,可以在深度關係中療愈
    她很難相信他人,是因為小時候和父母關係不親密。在她看來,父母都不可信,別人更不可靠,而她不相信父母,是因為父母從小忽視她,以及她的情感。那麼,對於小時候被情感忽視的成人,他們該怎樣擺脫困境呢?今天的文章,我就結合這個女生的經歷來說說。
  • 郭懷慈:親密關係的奧秘
    當然,我們首先要重新定義一下親密關係:但凡是人,就幾乎不可能沒有親密關係的煩惱,它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只要兩個人親密到一定程度,向對方敞開到一定程度:室友、同學、同事、朋友、家人等,都算是親密關係的一種。
  • RE0:嫉妒魔女莎緹拉借艾米莉亞身體回歸,她們到底什麼關係?
    這些小白上一期一集分析過了,這期就不再贅述,這一期我來談談更吸引我的一點,9話最後嫉妒魔女莎緹拉的登場。從第一季開始我們就知道,486每次想說出自己擁有死亡回歸能力的時候,嫉妒魔女就會伸出自己的不可視之手,輕輕的撫摸(捏住)486的小心臟,讓486不能說出自己能死亡回歸這件事,原因如何我們現在仍然不得而知。
  • 金星入天蠍:建立深刻的關係,是接納自己的黑暗
    是的,每一次的決裂都仿佛在回溯靈魂從宇宙分裂出來時的出生之痛。對於源頭合一的記憶,讓我們誤以為這世界有個絕對的天堂在那裡等待著,直到某一個絕深的痛苦給我們當頭一棒……我們終於清醒了,開始意識到那個所謂「天堂」不在別處,於是我們開始向內探索,於是我們踏上回家之旅。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除了生死大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 《Re0》愛蜜莉雅和莎緹拉,前方劇透,逐步分析她們背後的關係
    目前正在熱播的《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裡面的女主角愛蜜莉雅,是一位有著銀色長髮和紺紫瞳的半精靈少女,其容貌十分美麗,和曾經險些毀滅大陸的嫉妒魔女莎緹拉長得一模一樣,莎緹拉也是賦予男主角萊月昴「死亡回歸」的人,許多人都好奇她的真實身份。
  • 避免成為關係濫好人!從聆聽自己開始
    今天想來問問大家,你有多久沒有擁抱自己?我們很多時候都把時間,花在家人、情人、朋友身上,與對方交流,陪伴、傾聽他們的想法。然而,在為對方著想的時候,你是否也曾考慮過自己呢?我們習慣不經意或刻意地忽略,自己內心裡那微小的聲音。為了在這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我們選擇戴上名為「人際關係」的面具。為了保持好關係,而百般討好別人的人。
  • 《親子關係的重建》:優秀的親子關係是,別讓孩子活得太累
    所有孩子的問題,歸結到底都是父母的問題。這句話你同意嗎?有個電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父親是警察,常罵兒子是廢物。孩子長大後,變成專門與警察做對的犯罪分子。父親親手將兒子抓捕,仍然罵他說:「你這個廢物,真給我丟臉。」結果,兒子在父親面前自殺了。兒子走上犯罪道路,父親有推著不掉的責任。
  • 成年後最好的療愈方式,就是愛對一個人| 什麼樣的關係能把人「治好...
    原創 KY KnowYourselfKY作者 / 隋真編輯 / KY主創們前段時間,一位粉絲給KY後臺留言,與我們分享她被親密關係療愈的體驗:「我以前老是作,我也不想的
  • 男女之間的曖昧關係都是從這些行為開始
    很多人都覺得曖昧關係是很正常的,有些人覺得曖昧關係是另外一方,對愛情的不忠誠,實際上在很多時候,曖昧關係是無形的,就像愛情一樣,不知不覺到來,我們沒有任何一點思想準備。男女之間的曖昧關係都是從這些行為開始。
  • 伴侶關係工作坊·課程訊息(山西朔州)
    在婚姻或伴侶關係中,我們都需要實實在在地看清楚一些東西。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的是「情人」,滿懷著對愛情美好的嚮往,就興衝衝地衝入了圍城裡面,結果發現自己身陷感情的囹圄之中無法抽身而退;也有很多人一開始看到的是通過父母或其他的關係那裡反射出來的「慎入」,惶惶然不敢涉足任何情感關係的領地,成了剩男剩女,乃至於最美好的年華裡也無法領會到親密關係中真正的美好。
  • 真正的愛情是彼此滋養,當不能成為自己,就在兩性關係中不斷攫取
    當我們呱呱墜地的時候,就處在這個世界的關係當中,比如跟母親的關係,因為被關愛,被照料,被重視,由此產生對這種關係的信任,因為信任而催生出自信,所以弗洛伊德曾說過:被母親深愛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有一種得勝感,這也是我們價值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