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部劇特別火,一部是虐心家庭劇《都挺好》,一部是經典武俠劇《倚天屠龍記》。
兩部劇都看得果醬君直跺腳,前者是為人物遭遇揪心,後者是為慢鏡頭著急。
特別是後者,好好的一個武俠片,硬是拍成了tfboys的《青春修煉手冊》——「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那種大快人心的打鬥場面,那種馳騁江湖的豪氣,蕩然無存,只剩下英雄柔情。
武俠片的基本邏輯是剛柔並濟,沒有剛,柔有何意義?這種審美傾向,真是浪費了好劇本和好演員。
再想想之前經典的幾個《倚天屠龍記》版本,只用聽到經典主題曲都能讓人熱血沸騰。
這才是金庸,這才是武俠啊!
張無忌:馬景濤
周芷若:周海媚
趙敏:葉童
楊逍:孫興
大陸熟知的《倚天屠龍記》電視劇有五個版本,TVB在1986年拍過一版,梁朝偉飾演張無忌。但因為時間過於遙遠,果醬君並沒看過。
還有大陸2009年的鄧超版,因為實在不行,就不再討論。
小時候看的第一個版本是1994年臺灣拍的馬景濤版,主題曲比片子本身更廣為人知,是由周華健演唱的《刀劍如夢》。
我劍 何去何從
愛與恨 情難獨鍾
我刀 劃破長空
是與非 懂也不懂
我醉 一片朦朧
恩和怨 是幻是空
我醒 一場春夢
生與死 一切成空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記得《刀劍如夢》到底是金庸哪部武俠的主題曲了,因為它太過經典,經典到幾乎成了武俠音樂的代名詞。
其實當時的《倚天屠龍記》有兩支片尾曲,《刀劍如夢》是第二支。
這是當時音樂宣傳的一種特殊方式,因為電視劇太稀缺,所以唱片公司要打歌,不僅不收電視臺的音樂製作費,反過來還得給電視臺廣告費。
《刀劍如夢》由詹德茂、周華健填詞,周華健譜曲,周華健演唱。如果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剛柔並濟,一開口就是江湖。
| 這個版本的楊逍非常經典
周華健是一個被低估的音樂創作人,歌唱的好,曲也譜的好。除了《倚天屠龍記》主題曲《刀劍如夢》,《神鵰俠侶》的主題曲《神話情話》和《天龍八部》的主題曲《難念的經》都是他譜的曲。
如果說武俠的詞是黃霑,那麼武俠的曲和唱都應該是周華健。
張無忌:吳啟華
周芷若:佘詩曼
趙敏:黎姿
楊逍:張兆輝
2001年的TVB版和2003年的內地版是《倚天屠龍記》最廣為人知的兩個版本,前者的主題曲叫《風起雲湧》,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能聽到,但是看著熟悉的畫面,依然可以讓人瞬間想起十幾年前武俠帶給自己的感動。
踏千山天高海闊中
靜看風轉動雲起暗湧
屠龍倚天一秒斬清空
世上需經風雪萬重
情義最終兩者不會相容
這個版本的經典之處太多,其中黎姿的演繹最難以超越。
有一句說的是「黎姿之後,再無趙敏」,果醬君非常認同。
張無忌:蘇有朋
周芷若:高圓圓
趙敏:賈靜雯
楊逍:張鐵林
2003年,內地和臺灣合拍的《倚天屠龍記》經典程度,堪比TVB那版。除了張鐵林的楊逍因猥瑣有點減分外,其他三位主演的人物刻畫非常到位。
其中主題曲《心愛》由內地歌手金學峰演唱,他厚實的男嗓很有魅力。
現在再看視頻,一下子就能想起小時候每天趴在電視邊等更新的場景。
醉春風
我醉春風
初次見面 兩人齊齊心動
情網中看不一樣的天空
我張開心胸
無情的人笑我痴
我笑無情的人懵懂
我願意在她手掌之中
當時這首歌我一直以為叫《醉春風》,後來知道了叫《心愛》還猜了好久歌名的意思不得結果。
可能也沒什麼特別的意思,就是心愛之人的心愛之意吧。
現在重新看這三首歌,《刀劍如夢》的一字一句像刻在旋律上一樣,堪稱完美。詞、曲、唱、編曲無可挑剔,華健哥從當年一直唱到現在。
《風起雲湧》的詞曲還可以,但唱的有點牽強。TVB有讓演員唱主題曲的傳統,這首歌吳啟華的演繹確實缺少了那麼一點豪氣,讓作品失去了本該有的武俠意境。不過畢竟他是個演員,不能要求太高。
《心愛》唱的還不錯,是一種草根版的武俠的感覺,但詞曲寫的有點隨便,基本上就是流水線產品,和其他電視劇主題曲沒區別。
但不管怎麼樣,以上三首主題曲已經超越了好壞的評價意義,他們會伴隨《倚天屠龍記》經典劇作一起,成為我們這一代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
麥浚龍 | 曾軼可 | 吳青峰 | 孫耀威 | 朱一龍
徐良 | 周杰倫 | 艾薇兒 | 以團之名 | 楊乃文
火箭少女 | 華晨宇 | 米店 | 曾一鳴 | 劉惜君
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 Editor | 天才小海盜
排版 Typesetter | 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