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了!流浪露宿人員,你們還好嗎

2020-12-28 南報網

2020-12-17 10:57圖文來源:新華日報

這兩天,全省多地最低氣溫降到零攝氏度以下。省民政廳下發通知,開展「傳遞溫暖 送去關愛」專項救助行動,讓露宿人員得到及時救助、安全過冬。

寒冬來了,我省啟動專項救助行動 ——

流浪露宿人員,你們還好嗎

這兩天,全省多地最低氣溫降到零攝氏度以下。省民政廳下發通知,開展「傳遞溫暖 送去關愛」專項救助行動,讓露宿人員得到及時救助、安全過冬。工棚、橋梁、涵洞、車站、城鄉接合部等區域是民政、公安等多部門重點巡查地域,市民如發現流浪乞討人員,請報警或撥打當地社會救助管理站電話。

24小時專人接受求助

「大爺,天太冷了,去救助站洗個熱水澡吧,有熱菜熱飯,還可以幫忙買票回家。」在南京站廣場售票大廳門口,南京市社會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名留宿售票廳的老人,勸說其接受救助。在老人表示拒絕後,救助人員將禦寒棉服留給老人,並留下聯絡卡,叮囑他有事打電話,附近就有救助專用車接送。

南京市救助站負責人杜彬介紹,連日來,他們聯合公安、城管、衛健委等部門,重點對轄區內廣場、公園、車站、橋梁涵洞、工地等區域展開多頻次排查。發現危重病人、疑似精神障礙患者,及時送定點醫院救治;不願進站接受救助的,發放口罩、棉衣、棉被及食品,並留下聯絡卡。

近幾年,我省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數量逐年遞減,過去3年分別救助了5.1萬人次、4.2萬人次和3.6萬人次。根據省民政廳要求,今冬專項救助期間,要建立四級救助網絡,統籌各級各部門力量,實現街面巡查全天候、廣覆蓋,確保流浪乞討人員能夠第一時間被發現、被救助,確保不發生凍餓死傷等極端事件。

全省15家救助站承諾,24小時有專人在崗值班接待,求助熱線24小時暢通,救助專用車輛24小時備勤,確保隨時救助應急響應。

智慧尋親助流浪者回家

去年我省對長期滯留、很難找到家的群眾實施精準甄別,全省共尋親成功4380人次。

上個月,走失12年的小麗(化名)回家了。小麗走失時女兒才6歲,如今已經上大學。小麗尋親成功,離不開先進的「智慧」方法。

2008年4月,南京市救助站接收了一名患有精神障礙的流浪女子。該女子基本不說話,工作人員多方查找其信息,一直沒有線索。2009年8月,根據政策,救助站將其安置在南京點將臺社會福利院。這名女子就是小麗,她在福利院一住就是12年。

儘管安置了,救助站卻始終沒有放棄為小麗找家。2020年10月,尋親人員在信息「再梳理」時發現,按照推算,小麗應該辦理過二代身份證。當年因為技術手段相對單一,無法比對,如今能否再進行一次人臉識別比對?工作人員當即函請安徽省定遠縣公安局馬義民工作室進行人臉識別比對。

沒過多久,馬義民工作室傳來好消息,沭陽縣一女子高度疑似。救助站立即與疑似女子的家人聯繫,所有信息全部吻合。11月18日一大早,救助站護送小組從福利院接上小麗,送她踏上回家的路。小麗丈夫回憶,妻子生孩子後突患精神疾病。2008年他帶著小麗去南京打工,後來小麗在南京走失,多方尋找無果。

南京救助站尋親隊員曾建強介紹,這批「再梳理」很有成效,已為10名安置對象找到家。

隨著智慧尋親服務的深化,全省各地民政部門都在與公安機關合作,綜合運用人口管理信息系統、DNA鑑定、人臉識別等技術,第一時間進行信息比對。通過全國救助尋親網、「頭條尋人」以及社會愛心尋親平臺,各地運用語言學、心理學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幫助滯留人員回歸家庭。

常態化回訪減少重複流浪

雖然身份甄別手段日益先進,但各救助站每年還是會有一批長期滯留人員無法找到親屬。對此,各地探索轉變救助方式,對滯留超過3個月仍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救助對象進行就地安置,戶口登記到公辦福利機構。落戶安置,是將流浪乞討人員納入社保體系,幫助其擺脫生存困境的重要環節。去年,全省安置這類人員490名。

減少重複流浪,還需在源頭治理上下功夫。據悉,各流出地救助管理機構將建立完善流浪乞討返鄉人員信息臺帳,把有關情況及時通報當地鄉鎮、街道。民政部門將符合條件的返鄉對象納入特困、低保等救助範圍,落實「單人保」政策。

此次專項行動還要求,春節前各救助站要對送返人員進行一次大回訪,對未成年人回訪率要達到100%。通過回訪,了解其家庭狀況,確實存在生產、生活及基本醫療保障方面困難的,協調當地鄉鎮、街道及相關部門按照政策予以幫扶,避免其陷入重複流浪的困境。

相關焦點

  • 市民政部門冬至夜巡,為流浪露宿人員送溫暖
    近日,大連疫情突發,又值冬至數九節氣,為使街面無家可歸的流浪乞討人員科學防疫,安全過冬,市民政局、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市內各區救助管理工作負責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以及大連藍天救援隊隊員,在冬至寒夜走上街頭,為街面無家可歸的流浪露宿人員送去口罩、手套等防疫物品及棉衣、棉鞋等禦寒物資
  • 確保流浪乞討人員溫暖過冬 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
    作者童其君系中國知名時事評論員寒潮來了,南寧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怎麼辦?12月15日,記者從南寧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南寧已於本月初啟動了「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通過加強巡查等方式,及時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確保他們溫暖過冬。
  • 寒冬送溫暖 成都把溫暖和愛送給特殊困難群體
    全力保障流浪人員身心安全 1月8日,成都正式進入「三九」天氣。在一年中最冷的時節,街頭流浪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的生活狀況讓人牽掛。這天晚上,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再次展開「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街面督查巡查,確保這些流浪乞討人員安全溫暖過冬。 在青石橋街,工作人員遇見了街頭流浪的老人。
  • 寶雞一名男子露宿街頭,是生活的無奈嗎?
    在繁華的大都市,有人衣著光鮮,住著寬敞舒適的房子,而有的人卻衣著破爛,露宿街頭。露宿長椅行人來來往往,沒有人留意他,他只是靜靜的在那裡躺著。風吹著,落葉,一股寒氣襲來,不知道昨夜是否就在這裡過了一夜。沒有人知道男子的來歷,是來寶雞打工的,還是流浪到了寶雞。還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離家出走了,但是此刻他卻露宿在這冰冷的長椅之上。
  • 定安為流浪人員帶去溫暖
    棉被還暖嗎?」……連日來,為保障寒冷天氣下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有效救助,定安民政部門部署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力保困難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冬。18日晚,定安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前往定城鎮摸排的3處流浪人員暫居點,為他們送去棉衣棉被、牛奶餅乾等物資,並詳細詢問他們目前生活狀況、是否願意前往定安救助站居住等。
  • 幫露宿街頭者找「家」,他們是「多管閒事」嗎?
    「您好,有什麼我們能幫您的嗎?我們這兒有溫暖包您需要嗎?我們是社工……」張瀅灝和同事停下自行車,慢慢走過去試圖搭上話。睡在地上的人頭伸出來了一下又縮回去,就再也沒有搭理他們。長時間的戶外拓展中,張瀅灝在街頭發現過各種各樣的露宿者。他們中有的原本生活優渥,卻因誤入傳銷組織把房子都賠了進去,之後只能在街頭露宿;有的20來歲的小孩因為和家裡鬧矛盾,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成為露宿者;還有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從外地到北京工作,因為不斷變化工作環境,逐漸露宿街頭……發現露宿者僅僅是一項準備工作,如何「破冰」才是決定社工能否為露宿者提供幫助關鍵。
  • 三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李靜:7年幫助數百名流浪人員圓了回家夢
    「謝謝你們,讓我28年後又能再回到家鄉。」2020年11月11日,56歲的王強從三亞市救助管理站出發,準備回河北張家口的家鄉。在兩地救助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王強治好了腿傷,結束了28年在外漂泊的日子。臨出發時,王強握住李靜的手,一聲聲地道著感謝。
  • 這些馬來西亞勞工為何在新加坡露宿街頭?
    SINGAPORE馬籍勞工露宿街頭新加坡為安置他們做了些什麼?3月16日,馬來西亞宣布封國,導致許多馬籍勞工無家可歸。無家可歸的馬籍勞工在裕廊東體育館得到臨時安置馬來西亞政府宣布本周三封國後,很多在新加坡「跨國上班」的馬來西亞勞工滯留在新加坡無家可歸,有的不得不露宿街頭。
  • 每月30%收入幫助露宿者找回「家」,尚丙輝慈善家庭將好事傳遞給更多人 | 慈善家庭
    20年來盡心盡力幫助流動人員,已成為尚丙輝改不掉的習慣。有的人不知道——其實他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企業家或富商巨賈,只是天河一個廢品收購站的經營者。稍顯不同的是,他每月堅持將收入的30%用於幫扶廣州市內有困難的流浪人員。
  • 寒冬裡溫暖的「家」 讓這些「毛孩子」不再流浪
    馬俊是青海省西寧市北郊晉家灣村暖愛流浪動物救助站的志願者,2016年來到這裡照料被救助回來的小動物。近日,西寧市氣溫驟降,最低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在暖愛流浪動物救助站,4畝地、8間房、12名志願者、480隻小貓小狗,在寒冬裡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家」。「剛開始只收留幾隻小狗,沒想到現在數量會這麼多。」馬俊拿著鐵鍁用力鏟著地面的冰,冰碴四處飛濺。
  • 寒冬裡溫暖的「家」 讓這些「毛孩子」不再流浪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寒冬裡溫暖的「家」 讓這些「毛孩子」不再流浪新華社西寧1月11日電(記者王金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掃『宿舍』,檢查有沒有生病的小動物。」伴隨著陣陣犬吠,馬俊戴著帽子手套、拿著鐵鍁,走向犬舍。馬俊是青海省西寧市北郊晉家灣村暖愛流浪動物救助站的志願者,2016年來到這裡照料被救助回來的小動物。
  •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索引號: 003031443 /202011-00017 信息分類: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 小貓小狗覓食艱難 大慶人溫暖寒冬裡流浪的它
    你知道嗎?在大慶街頭,這樣的一幕經常發生。有人特意為流浪動物留下食物,有人把凍僵的流浪動物帶回溫暖的家中。大慶的流浪動物,正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著。冬季遇上流浪動物每到冬季,都會有流浪動物因難於覓食或無處躲避風雪而喪命。但幸運的是,每到這個時期,總會有許多善良的人,關注著這群特殊的流浪者。家住乘風莊的嚴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天她晚上下班時,看到小區附近的荒地裡,有一隻小黑貓。
  • 老人露宿廊坊街頭,只因「掙不來錢兒子不讓回家」,看得人心酸
    微友前去詢問了老人的情況。因為掙不來錢! 老人言談並不十分流利,身上髒兮兮的,嘴邊掛著食物殘渣,褲子也尿溼了。 微友說,我幫你聯繫一下你兒子吧? 老人擺了擺手,說「沒用」。眼淚跟著落了下來。
  • 海口市救助管理站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
    記者從海口市救助管理站獲悉,由於近日氣溫驟降,該站持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12月4日起,市救助管理站派出3個巡查小組,全面開展街面巡查救助工作。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巡查人員勸導其到站接受救助,並對不願進站接受救助的人員發放禦寒物資、食品和「救助引導卡」,便於他們能夠隨時向市救助管理站尋求幫助。「本次專項救助行動旨在幫助生活無著人員解決燃眉之急,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介紹,「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活動將持續至明年3月。
  • 來自火星的水瓶座,你們還好嗎?
    一年當中最後降臨的那個星座-水瓶座,在寒冬臘月裡出生,你們還好嗎?經歷了天寒地凍,我們的水瓶座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星座!註定了與眾不同,註定了你們與我們不一樣,你們是來自火星的神秘寶寶,你們還好嗎?來自火星的水瓶座,真的是個神秘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