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獎已落幕,爭議卻沒完沒了

2021-02-25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第90屆奧斯卡已落下帷幕,今年的頒獎典禮雖未重蹈去年的烏龍覆轍,但距離「成功、圓滿」仍有相當距離。典禮結束後的這幾天裡,各種大大小小的相關負面新聞陸續見諸報端。原本應該為頒獎季來個happy ending的奧斯卡之夜,留下的槽點卻多於亮點。窺一斑而見全豹,或許這也正是今日美國電影工業所面臨的各種危機的縮影。

拿什麼拯救跌到谷底的收視率

2650萬的收視人群,這是自有統計以來,收視率最差的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對比1998年《鐵達尼號》奪魁的那屆奧斯卡直播的5725萬觀眾,不難得出入圍影片流行程度決定了奧斯卡收視率的結論。


回望2008年的奧斯卡,獨立電影《老無所依》奪得最佳影片,觀眾人數卻跌到了當時的歷史最低點。主辦方因此痛定思痛,第二年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將最佳影片的提名數量由五部增加到如今的九部,希望能有更多觀眾喜聞樂見的票房熱門能躋身其列,吸引外界更多的關注。可惜事與願違,畢竟,提名權還是握在同一批評委手中。從五到九,只是讓他們有機會再多選四部符合自己口味的藝術電影、獨立電影進來,像《美女與野獸》、《神奇女俠》這樣票房名列前茅的影片依然無法入他們的法眼。

《水形物語》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如今看來,這一持續了將近十年的「五到九」改制,不僅沒能討好普羅大眾,拉高收視率,反而還衝淡了最佳影片提名的含金量,落下濫竽充數的口實。既然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員才有資格參加的「小圈子」遊戲,與大眾有一段距離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好萊塢為所有人拍片,奧斯卡用來表彰行內人心目中的精英,兩者本就位置對立。怎奈奧斯卡一心想要成為好萊塢的代表、旗幟,才會造成如今這樣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

如果真有心討好自己的「衣食父母」,光靠明星、導演拿著熱狗、糖果去戲院犒勞觀眾的做法,肯定不能解決什麼問題,還不如學學隔壁法國「奧斯卡」愷撒獎由今年開始設立「觀眾愷撒獎」(專門表彰全年度票房最好的法國國產電影)的做法,設立一些由觀眾決定歸屬的獎項。

道德標準混亂落人話柄

雖然哈維·韋恩斯坦早早便被奧斯卡踢出了評委名單,失去了學院的會員資格,但其醜聞帶來的這一場風暴,卻根本不可能就此簡單平息。此前便曾有媒體發問,奧斯卡開除會員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哈維被踢出局固然可喜,但剩下的那些人呢?凱文·史派西與哈維·韋恩斯坦之間,是否存在什麼本質區別?對此,電影學會高層始終不曾正面回應。或許主席先生自己都說不出什麼明確的裁定標準,正如奧斯卡主持人吉米·坎摩爾所介紹的,學院九十年歷史上,除哈維外,只有2004年時演員卡米內·卡裡迪(Carmine Caridi)因為洩露片源的緣故而被開除過會籍。

哈維·韋恩斯坦 資料圖

標準的模糊也延續到了今年的頒獎典禮中。傳出性騷擾醜聞的詹姆斯·弗蘭科避而不出席,去年的最佳男主角得主凱西·艾弗萊克因為前兩年的性侵官司,拒絕擔任頒獎嘉賓。然而,伴隨著科比·布萊恩特的小金人到手,全場掌聲雷動,以及之後與最佳女主角得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以及最佳女配角得主艾莉森·珍妮的熱絡聊天的照片流出,不少人忿忿不平地抨擊起了奧斯卡的雙標。《洛杉磯時報》便以「好萊塢混亂的道德標準」為題,指責奧斯卡讓科比·布萊恩特獲得提名乃至勝出的做法。英國《衛報》也有文章指出:「當現場觀眾為科比獲得奧斯卡而歡呼喝彩的那一刻,杜比劇院內充滿了虛偽的氣味。」

科比與最佳女主角得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科比與最佳女配角得主艾莉森·珍妮

2003年,湖人隊當家明星曾因一樁強姦案被捕,報案者是一名19歲的賓館女服務員。科比聲稱那次性關係是誘惑通姦,對方卻表示那根本就是暴力加害。最終,雙方達成民事和解,科比付出500萬美元,免除了一場官司,但一紙公開發表的致歉信,還是讓其名譽大受影響,甚至還被麥當勞等贊助商取消了廣告合同,跟恩師傑克遜也因此生隙。


或許有人會覺得,案情原本撲朔迷離,而且從法律上來說,科比始終是清白之身,現在他憑藉作品本身的優秀拿獎,何錯之有?問題在於,且不說哈維·韋恩斯坦目前尚未被任何法庭定罪,其他如凱文·史派西、路易·C.K.、詹姆斯·弗蘭科、達斯汀·霍夫曼等人,也都對自己遭受的指控矢口否認,結果不都被奧斯卡忙不迭地摒棄了嗎?所以,這裡面的評判標準究竟為何?


或者再舉一例:伍迪·艾倫因養女迪倫·法羅的性騷擾指控而淪為好萊塢的「過街老鼠」,除亞力克·鮑德溫、黛安·基頓等少數幾人力挺外,大多曾與之合作過的明星都已站出來跟他割席斷交,有的後悔自己演過他的電影,有的捐出了拿過他的片酬,甚至有人後悔自己曾經當過他的粉絲。


然而,截至目前,對伍迪·艾倫的指控仍只是法羅及其養女的一面之詞,並無法庭做過裁決,甚至當年相關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伍迪·艾倫並無過錯。而另一邊,羅曼·波蘭斯基卻是實打實已被法庭裁定了的迷奸未成年人的強姦犯、通緝犯。2003年的奧斯卡典禮上,他獲得最佳導演獎(《鋼琴師》),學院成員全體起立為無法到場的他鼓掌喝彩;2018年的今天,也沒見到有哪位演過波蘭斯基作品的明星站出來與他切割的。杯葛前者,擁抱後者,如此分裂的做法擺在那裡,「我也是」(#MeToo)和「是時候了」(#TimesUp)的聲音叫得再響亮,結果只是暴露出其背後的混亂與荒謬。

處處雷區,眾口難調

《水形物語》獲得最佳影片,有人彈冠相慶,自然也會有人不屑一顧。為《三塊廣告牌》甚至是《逃出絕命鎮》鳴不平的大有人在。但此處所說的「眾口難調」,針對的卻並非是電影的質量或風格,而是美國社會中各種弱勢群體針對好萊塢、奧斯卡的眾口難調。


去年的奧斯卡終於暫時擺脫了「奧斯卡太白人」的標籤,今年又輪到了強調「女性要佔半邊天」的議題上。但另一方面,西班牙裔人群顯然不肯甘居人後。奧斯卡提名公布之後和頒獎典禮前夕,全美西裔媒體人聯盟(National Hispanic Media Coalition)發起了兩次抗議遊行,呼籲能有更多拉美裔的電影人能獲得平等的工作機會與報酬。而亞裔電影人和同志電影人、變性人電影人中,也都爆發出不少類似的抗議聲。各個群體此起彼伏的發聲,也令與會的電影人面臨著未知的挑戰。


今年頒獎典禮上的各種致辭,幾乎百分百贏得了觀眾的贊同,只有頒最佳導演獎的艾瑪·斯通似乎說錯了話,在社交媒體上招來不少網民的抨擊。在介紹候選人名單時,斯通說的那句「今年創造傑作、獲得提名的有四位男性,外加一位格蕾塔·葛韋格」看似是拿女導演稀少來說事,結果卻被網民貼上了「白人女權婊」的標籤。黑人和拉美人群體紛紛指出,艾瑪·斯通眼裡只有男女之分,只覺得女性是弱勢群體,卻忘了「四位男性」中的德爾·託洛(拉美裔墨西哥人)和喬丹·皮爾(美國非裔)也都是在好萊塢缺少話語權的弱勢群體。甚至還有人翻出了她當年出演《阿洛哈》(Aloha)一片的舊帳:在這部由卡梅隆·克勞自編自導的夏威夷風光片中,人設為擁有四分之一華人血統的女主角,卻找了百分百白人姑娘艾瑪·斯通(她身上擁有瑞典、德國、蘇格蘭、英格蘭和愛爾蘭血統)來演,曾惹出「洗白」的罵名,導演和斯通本人都曾為此事表達過歉意。

艾瑪·斯通頒發最佳導演獎。@守望好萊塢 圖

事實上,艾瑪·斯通這句背上罵名的介紹詞,還並非是她自己的原創。一月的金球獎頒獎禮上,娜塔莉·波特曼一句「下面為您介紹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各位男性候選人」被奉為金句,委婉地諷刺了一位女導演都沒被提名的好萊塢現狀。時隔兩月,艾瑪·斯通「鸚鵡學舌」,卻落得東施效顰的結果。也就是說,金球獎上一個女導演都沒,女性最弱勢,所以波特曼可以放心挖苦所有男性,但到了奧斯卡時,女導演、拉美裔導演、黑人導演各佔一個時,女性就不是唯一的弱勢群體了,斯通的話便犯了大忌。然而,在我們這些隔著太平洋看熱鬧的旁觀者眼中,她也著實委屈,畢竟在政治正確的高壓下,處處都是雷區,真是防不勝防啊。

本期編輯 彭煒軒

推薦閱讀


再次實力圈粉!外交部記者會王毅金句頻出,還說了三個好消息

「恐怖槍擊案發生前,我以為這一切和我無關」

今天,這場「跨物種畸戀」終於得到了最高認可

乘客火車上發病,請求停車被拒後死亡!鐵路局給出回應


相關焦點

  • 在爭議聲中落幕第91屆奧斯卡,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瞬間?
    不過,主辦方也深諳有「話題」才有熱度,有熱度才能挽回連年低迷的奧斯卡收視,一起來看看這屆奧斯卡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瞬間。主持人提前下線?去年底,原本被確定成為本屆奧斯卡典禮主持人的戲劇演員凱文·哈特,被網友扒出了對同性戀的負面言論而引起爭議。在考察了一段時間後,主辦方才發現時間並不能改變公眾對這位口無遮攔的演員的差評。
  • 抵制奧斯卡? 李安是這樣說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88屆奧斯卡雖然已經落幕,但爭議仍然不斷。這次典禮,非裔抱怨奧斯卡總是「偏愛白人」,奧斯卡就讓非裔演員、主持人克裡斯·羅克主持奧斯卡典禮,以示「公平」,但就是同樣背負著種族標籤的克裡斯洛克,卻在典禮上開起了種族玩笑,當然,他針對的是亞裔。
  • 領頭抗議奧斯卡典禮歧視亞洲人 怎麼回事?
    第88屆奧斯卡雖然已經落幕,但爭議仍然不斷。
  • 領頭抗議奧斯卡典禮歧視亞洲人 怎麼回事?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第88屆奧斯卡雖然已經落幕,但爭議仍然不斷。
  • 奧斯卡你應該向亞洲人民道歉!!!
    第88屆奧斯卡雖然已經落幕,但爭議仍然不斷。
  • 白玉蘭獎上海落幕 《白鹿原》獲最佳電視劇獎
    伴著壓軸大獎——「最佳電視劇」的塵埃落定,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緩緩落幕。《白鹿原》憑藉高口碑拿下「最佳電視劇獎」,並且同時奪得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共三個獎項,成為當晚的大贏家。作為本屆提名最多的作品,《白鹿原》入圍了今年白玉蘭獎的全部九個獎項。
  • 韓國「奧斯卡」青龍獎
    除了年初神片《寄生蟲》創造了韓國電影在奧斯卡的歷史狂攬4項大獎,本年度也有新鮮生猛的韓影上線。11.11號最新提名有韓國奧斯卡之稱的青龍獎。小編整理一份2020重點不可錯過奪獎熱門電影。最新消息韓國電影評論家協會第40屆影評獎 ,本片獲得最優秀作品獎和男主演獎。被韓國送選第93屆奧斯卡電影獎國際長片。
  • 第91屆奧斯卡獎頒獎禮落幕 折射出美國電影業哪些趨勢
    原標題:本屆奧斯卡獎折射出美國電影業哪些趨勢   第91屆奧斯卡獎頒獎禮日前落下帷幕。對於本屆奧斯卡獲獎影片,影評界各說不一,點讚者有之,認為平淡無奇者亦有之。   少數族裔演職人員與題材獲獎頗豐   與往屆相比,本屆奧斯卡更多關注少數族裔。無論是最佳影片、最佳外語片、最佳動畫短片、最佳紀錄長片,還是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獎、最佳攝影,都與黑人、墨西哥裔、非洲裔、亞裔等美國社會的少數族裔相關。
  • 第38屆多倫多電影節落幕 園子溫新片獲觀眾獎
    第38屆多倫多電影節落幕 園子溫新片獲觀眾獎 時間:2013.09.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奧斯卡電影獎的起源
    1929年5月16日,美國電影藝術科學院在好萊塢首次將學院獎頒發給國內外最有藝術成就的電影。該獎日後被稱為「奧斯卡」獎。
  • 奧斯卡歷史8大爭議,第一名曾讓奧斯卡失去威信
    《阿甘正傳》橫掃奧斯卡關於這屆的爭議,我只能說,真的不能怪評委組。要怪只能怪1994年這一年的優秀電影實在太多太多。但是奧斯卡評委從來不會「讓人失望」。老馬再一次無緣最佳導演獎。最離譜的大贏家《莎翁情史》但以上爭議再大,都尚不至於令全球影迷反對奧斯卡的評價。而歷史上可以做到這一點的應該只有1999年的奧斯卡大贏家選手《莎翁情史》。
  • 第82屆奧斯卡落幕 《拆彈部隊》成最大贏家
    第82屆奧斯卡落幕 《拆彈部隊》成最大贏家   當地時間3月7日晚,萬眾矚目的第82屆奧斯卡獎終於頒出了各個獎項。
  • 科恩兄弟代表作《老無所依》,勇奪奧斯卡大獎,也飽受爭議!
    奧斯卡一直以來都是電影界的最高獎項之一,但科恩兄弟執導的電影《老無所依》可以說是最讓奧斯卡評委最頭疼的一次,而《老無所依》可以說也是奧斯卡最佳影片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部。到2005年底,喬爾和伊桑·科恩兄弟已被接洽,他們同意撰寫劇本並執導這部電影。科恩兄弟以製作真正獨特的電影而聞名,這些電影都蘊含著黑色幽默,其中很多都獲得了多個獎項,比如《冰血暴》,後來又獲得了兩項奧斯卡獎。《老無所依》於2007年上映,成為科恩兄弟迄今為止最賣座的電影。這部電影廣受好評,獲得了3項英國電影學院獎,2項金球獎和4項奧斯卡獎,包括2008年最佳電影。
  • 《浪姐》落幕,寧靜第一C位出道不想成團,張含韻落選惹爭議
    《浪姐》落幕,寧靜第一C位出道不想成團,張含韻落選惹爭議最終剩下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浪姐》落幕,寧靜第一C位出道不想成團,張含韻落選惹爭議第三名被孟佳用2562282票獲得;《浪姐》落幕,寧靜第一C位出道不想成團,張含韻落選惹爭議
  • 《寄生蟲》奪4獎成大贏家!第92屆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出爐!
    如今在第92 屆奧斯卡已經完美落幕,編輯就帶著大家來看看,今年的小金人獎落誰家吧!由於早在第77 屆金球獎於1 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辦時,其實就已經引起了許多網友熱議與關注,畢竟今年的影壇大獎與以往有著極大的不同,除了以英雄角色作為基底的《小丑》一舉獲得了4 項大獎提名以外,從今年的金球獎與奧斯卡獎入圍名單就可看出,影壇早已被線上串流平臺正式進攻,舉凡來勢洶洶的《婚姻故事》、《愛爾蘭人》皆是出自Netflix 平臺,即便好萊塢不少資深電影人對於線上平臺再如何的不友善
  • 看電影合集:豆瓣9分奧斯卡獎美國經典犯罪片《教父1》原聲完整版
    黑手黨之間的仇殺如何落幕?誰是家族的內奸?誰又能夠成為新一代的「教父」?  血雨腥風和溫情脈脈,在這部裡程碑式的黑幫史詩巨片裡真實上演。豆瓣評分9.31、年少時初次觀看,既不懂英語,也不通人情,更不知事理,浮光掠影,走馬觀花,久了便記憶淡薄。
  • 從爭議到落幕,金鷹獎項獲獎者都實至名歸了嗎?
    最佳電視劇獎花落《外交風雲》,最佳導演獎是《大江大河》的導演孔笙、最佳編劇獎則為《外交風雲》編劇馬繼紅。這兩部劇都爆冷但其中演技雙雙在線,跟以往不同的是,最佳男演員獎聯繫上了港澳臺繁榮穩定的大局,最佳女演員獎聯繫上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大局。
  • ...奧斯卡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戰火屠城|李安導演|臥虎藏龍
    2016年,中國國家一級演員,華人功夫巨星成龍獲得了第89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演員。2013年,李安導演憑藉自己的首部3D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除了成龍和李安導演之外,還有幾位華人影視工作者獲得過奧斯卡獎。
  • 諾蘭導演那麼厲害,為什麼就是拿不了奧斯卡獎?
    3月初剛落幕的第90屆奧斯卡上,諾蘭憑戰爭片《敦刻爾克》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輸給《水形物語》的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上,《敦刻爾克》同樣輸給《水形物語》。《敦刻爾克》是諾蘭第二次入圍最佳影片,第一次是2010年的《盜夢空間》。從1998年《追隨》「出道」,今年48歲的諾蘭20年來五次提名奧斯卡,至今一無所獲。
  • 這項奧斯卡獎,一些國家的電影永遠評不上
    長期以來,「最佳外語片」一直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奧斯卡主辦方,以下簡稱「學院」)最具爭議的獎項之一。該獎項的名稱將在2020年頒獎典禮舉辦之前發生變化,從「最佳外語影片」調整為「最佳國際影片」。這個變化等於承認了將所有非英語電影稱之為「外語」的語言偏見,同時也顯得十分隨意,因為它對於送選電影的資質沒有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