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國內影院、電視臺正在陸續上映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一些新片也相繼開拍。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無窮的精神寶藏。拍《抗美援朝》影視劇,不能拋開當年的歷史背景,不能丟了根和魂。要拍出更多能經得起檢視、跨越時空、有血有肉有魂、像《英雄兒女》電影一樣歷久彌新的精品力作。如果仍延續拍抗日神劇的老路,一個個油頭粉面、不愁吃穿、彈藥充足、裝備精良,塑造的是個人英雄主義,那將是對抗美援朝戰爭的褻瀆。會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在認知上出現混亂,會對沒有經歷過困苦時期和不了解那段歷史的青年人形成誤導,那還不如不拍。
抗美援朝戰爭雖然發生在70年以前,但當年黨中央毛主席高瞻遠矚的非凡膽略和英明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用血肉之軀和鋼鐵般的意志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和聯合國軍隊。無不展示了中國人民以弱勝強、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堅定決心,展示了中華民族保衛和平的無畏氣概,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正義之戰。
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條件下,之所以能取得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志願軍戰士們穿著難以禦寒的單薄服裝,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裡同敵人作戰,腳趾手指凍爛了仍在衝鋒不止,即使是凍僵了仍然保持著戰鬥姿態;為了潛伏,他們被熊熊烈火燒焦了可以不出一聲,紋絲不動;他們幾天幾夜不睡覺、不吃食物連續作戰,仍保持著頑強的戰鬥力;他們在饑寒交迫和敵機狂轟濫炸的惡劣環境下,能晝夜不停的在前進,在衝鋒;他們拿起爆破筒或抱起炸藥包衝向敵群,常常用血肉之軀抵擋住幾倍幾十倍敵人的進攻;他們為了開闢前進的道路,會毫無懼色的用身體撲向敵人冒火的槍眼;他們駕駛著剛剛學會開的飛機,貼身和身經百戰的敵機肉搏,讓一架又一架美帝王牌飛行員喪命,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的奇蹟;他們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用超出人類極限的頑強意志,把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徹底打翻在地,這種令天地動容、令敵人膽寒的英雄壯舉,絕不是靠簡單的個人英雄主義和不怕死所能解釋得了的。其背後是一股強大的民族精神力量做支撐,有大量實質性的人性內涵需要去思考、去挖掘、去傳承。
中國人民志願軍鋼鐵般的意志從哪來?那是因為在他們的身後有他們深深愛著的祖國和人民;有他們無限熱愛、同樣把兒子送到朝鮮戰場上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更有他們深深眷戀的剛剛建立起來的家園和親人。他們決不會讓剛剛從豺狼手中解放出來、建立起來的由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再由豺狼去踐踏;他們決不會讓剛剛從苦難中翻身得解放的親人們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在為信仰而戰,是在為正義而戰!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抗美援朝是一首永唱不衰的英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