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坍塌與涅槃,愛的真諦是什麼?評《觀音山》

2021-01-11 今天哈哈笑了嗎

一直到肥皂的那句臺詞,筆者才明白電影名字的含義,那句詞是:」麥可·傑克遜都死了,還買什麼單啊?」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山叫觀音山,廟叫觀音廟。觀音廟只剩下了廢墟,佛陀的金身在一片瓦礫之中埋著,金童玉女都成了「殘疾人」,這個場面不能叫荒涼,簡直跟恐怖片的開場有的一拼了。電影中常用某個人的房間來從側面的描述某個人,比如單身漢的房間都是採光不好,一堆舊家具,髒衣服亂堆,襪子都長毛了,代表這個人邋遢且落魄;女神的房間乾淨明亮,各種物件擺放的井井有條,代表女神順風順水井井有條;要是誰的房間裡擺了一個詭異的洋娃娃,這個房間的主人準是變態殺人犯沒跑了,洋娃娃代表了房間主人既幼稚又病態。

在這部電影裡,荒涼的觀音山和詭異的觀音廟就是主角內心的一個暗喻。觀音廟是宗教產物,唯心主義,代指信仰,或者是信念什麼的;裡面的佛像啊金童玉女啊都是「心誠則靈」,代表的一個人的內心。這樣一解釋就明白了,觀音廟成了廢墟,佛像殘缺不全,幾個主角也就沒了信念,內心被摧殘,整日像一具行屍走肉。

到了電影的後半段,有人捐錢修整觀音廟,菩薩也被重塑了金身,相對應的幾個主角的信仰也回來了,內心也得到了安慰,活著有了希望,人也自然有了精氣神兒。於是始終為早逝的兒子傷心的常月琴懂得了人死不能復生,自己還得過日子;南風和丁波也不再畏畏縮縮不敢在一起,勇敢的向對方走去。

這是導演想表達的吧,信仰。不得不說李玉導演是一個十分有野心的人,一個表面看起來雲裡霧裡的青春故事,最終的主題居然十分龐大。很多人現在的年輕人都沒有了信仰,仔細想想沒有信仰的不只是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個漂浮不定的浪子。不是物質上流量,而是心靈上的空蕩,靈魂上的虛無。

《觀音山》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此,李玉導演把信仰這個有些人十分忌憚的問題提了出來,不但提了出來,還把信仰和生活、生死之類的話題結合在一起探討,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信仰這個問題不是一部幾個小時的電影一本幾十萬字的書所能講明白的,事實上筆者也不是太清楚信仰到底如何表述。導演很清楚這一點,他只是把信仰概念化的表現了一小部分,特別是在電影的末尾,只是靠一些虛無縹緲的臺詞給觀眾一種「信仰」的感覺,如「孤獨不是永遠的,在一起才是永遠」,留白很多,讓觀眾自己思考。

如果不討論上面這些哲學性的、唯心主義的話題,僅僅把關注點放在故事上,也能發現很多。這樣看的話,電影表現了城市青年的迷茫時期,三個主人公本身的問題也分別反映了一些社會現象,他們在故事結尾完成了自己的救贖。

南風的最大問題是她一直以來都沒有一段長久穩定的戀愛關係,丁波對她也是亦真亦假。丁波的問題在於父親與自己的工作有矛盾,並且父親的失敗經歷一直讓他有所顧忌,他渴望自己成為一個面對愛情有擔當有能力的男人。常月琴和肥皂的煩惱也是各不相同。這些人孤獨而憂鬱,由於相互的理解他們走到一起。

《觀音山》中除了這四個演員之外,還有一個人要提一下,他是曾劍,李玉的老搭檔。他擔任了《春風沉醉的晚上》的攝像加剪輯,還剪輯了《夏宮》和《蘋果》,這次他又擔任了攝像和剪輯。

很多人都把《觀音山》和《春風沉醉的晚上》對比,這也是情理之中的,因為這兩部電影的攝影、配樂、剪輯三項工作出自同一個團隊,成片風格相似也是避免不了的。比如這兩部電影的攝影都是手持進行的,帶來感覺相近的晃動鏡頭,此外還有相同的大段抒情畫面。

手持的壞處是不穩定,好處是有真實感,不能說孰優孰劣,只能說各有千秋。在《觀音山》中,手持的真實感正好跟電影躁動的氛圍契合。曾劍有一個習慣是喜歡虛化環境,這樣觀眾的視覺重心就自熱而然的落到了人物身上,這其實是跟賈樟柯等第六代導演背道而馳的手法,後者都喜歡將人物與環境融為一體,用大場面來表現人物,他們的片子中大全景、遠景多得是。

李玉導演的電影風格就是關注個體,這一點正好和曾劍的攝影手法不謀而合。一直以來李玉都是一個在電影中表達個人情緒的導演,即使在《夏宮》這部很具有爭議性的電影中,李玉關注的依舊是個人情緒和人。因此李玉導演的這種風格在《觀音山》上表現出來的時候,電影很明顯的傳達了強烈的情緒性,全片中因此也使用了大量的抒情性鏡頭。

李玉成在情緒,敗也在情緒。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情緒猶如被吹起來的氣球,吹得越大越讓人揪心,在經過將爆未爆的環節再爆炸最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觀音山》在這一點上減了分。在蔡明亮的電影《愛情萬歲》中,楊貴媚有一個對著鏡頭哭了幾分鐘的長鏡頭,楊貴媚什麼也不幹就在那一直哭卻不令人生厭,反而是打動了很多人,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鏡頭,因為觀眾已經認同了楊貴媚的情感。

而《觀音山》中的張艾嘉半路插進來,沒有足夠的鋪墊就開始痛苦,只是讓人感到尷尬,這類的強硬表現情緒化的橋段還有好幾處,無疑是電影的小小缺憾。即使這樣,這部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Peyman Yazdanian操刀的配樂響起,一切都歸於虛無。

相關焦點

  • 電影《觀音山》演繹「殘酷青春」的信仰
    可以說《觀音山》是李玉的個人最佳作品,和她之前的三部電影(《今年夏天》《紅顏》《蘋果》)相比,由於攝影、剪輯、音樂等製作環節的全面提升和幫助,其成功地在導演個人表達和市場商業需求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
  • 1062電影在歌唱--《觀音山》
    《觀音山》是一部走心的電影,而且走得很沉重,這種沉重跟《唐山大地震》那樣的淚彈不一樣,它始終不給你宣洩情感的機會,沉重得令人絕望。
  • 《觀音山》:到處散落的青春疼痛
    淺評2011年國產劇情片《觀音山》《觀音山》是由李玉編劇執導,範冰冰、陳柏霖、肥龍、張艾嘉主演的劇情片。親耳能聽,親口能唱,每一句歌詞好像都寫的是自己,每一個鼓點節奏都能打在心上,即便偶像愛豆們遙不知所在,但耳朵裡的聲音和旋律卻那麼親近,那麼真實可感。現在的00後有TFBOYS,90後有周杰倫,而80後有他們的許巍和麥可·傑克遜。
  • 《觀音山》:範冰冰最好的作品?
    《觀音山》或許是範冰冰最好的電影作品。《觀音山》展現了「誰的青春不迷茫」。電影描述了一群邊緣人物,和他們的青春。一個是遠離家庭紛爭,在酒吧駐唱,性格狠烈的女孩南風;一個是因母親去世對父親懷恨在心的丁波;一個是受人欺負,體形肥大的肥皂。三個年輕人,二男一女,就構成了他們迷茫的青春。
  • 範爺的《觀音山》
    電影的情節主要是分為兩部分:①登頂觀音山之前:為愛迷茫的酒吧女歌手南風,為前途迷茫的男孩丁波,為自己迷茫的胖子肥皂,失去了兒子與丈夫的中年女人常月琴,四個人因為命運聚到了一起,然後發生了一些關於「尋愛」的故事情節:丁波酒後舌吻另一個女孩,南風傷心離去;肥皂被人欺負,南風仗義復仇;南風面對父親酗酒只能採取自虐的方式解決;常月琴日益思念兒子決定自殺。
  • 《觀音山》:「脫胎換骨」的範冰冰
    文|啼豆影片《觀音山》中由範冰冰飾演的南風這個角色令人刮目相看。《觀音山》劇照《觀音山》的導演李玉是拍紀錄片出身,所以她後來轉型拍劇情片,影片整體是現實主義的,包括她和範冰冰第一次合作的《蘋果》。《觀音山》劇照現在讓我們看一看範冰冰飾演的角色南風。
  • 《觀音山》:範冰冰顏值才是電影看點,酒吧女歌手的迷茫浮生
    《觀音山》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四個遭受到不同生活打擊的普通人聚集在一起後發生的故事。這部影片從四個不同角度反映了信仰與生命的主題,用最普通、卻最細膩的情感打動人心,用平凡的故事表現了信仰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貴性。
  • 電影《觀音山》再獲大獎 文藝片或迎來復興
    反映了當代青年對現實和夢想、信仰和追求的《觀音山》,與以愛情為主的《最愛》《不再讓你孤單》相比,內容或許艱澀,但在票房和口碑上卻是遙遙領先。若要追溯其原因,似乎從搜索網站的搜索新聞顯示中便可略窺一二。《最愛》最終票房約5800萬,《不再讓你孤單》約1700萬。票房神話依舊屬於《觀音山》,「春意盎然」沒有能夠繼續下去,倒反而讓人覺得《觀音山》的輝煌是不是文藝片繁榮局面的「曇花一現」?《最愛》被稱譽為章子怡近年最佳狀態的瀝血力作。而《不再讓你孤單》則被稱之為舒淇十幾年的演技大爆炸,甚至有圈內人放話「她不得獎沒天理」。
  • 佛教的真諦
    黑板上寫的題目是「佛教的真諦」,真諦就是真理的意思,也就是根本大法的意思。有時候我們說三法印是佛教的真諦,十二因緣是佛教的真諦,空是佛教的真諦,四聖諦也是佛教的真諦。那麼佛教的真諦究竟是什麼呢?其實三法印、十二緣起、性空、四聖諦等,都是佛教的根本真理,都是佛教的真諦。  佛陀成道以後,第一次在波羅奈斯的鹿野苑講說佛法,而其講法的內容就是「四聖諦」,此即佛教史上有名的初轉*輪。
  • 讓我給你雙倍的愛,手牽手約定東莞觀音山
    那麼,這個春節,我們一起約定東莞觀音山。樟木頭觀音山景區作為知名的姻緣福地,內有不少姻緣許願的景點,手牽手打卡觀音山上的各種姻緣景點,走起! 2020年是特殊的年份,寓意著愛你愛你,新春佳節即將到來,快帶上你的那個她到觀音山,許下自己的新春願望
  • 《天道》 信仰是什麼?
    《天道》人類信仰本質是什麼?是宗教還是科學?人類信仰的本質是真理真相,但是每一個領域和立場,並不是所有真理真相都符合條件,道家講無為,講不爭,講道法自然,說的是以柔克剛,無為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而是可為可不為,無為無不為,爭也是一樣,講究抓主要矛盾,一擊即潰,所以你看丁元英殺人誅心。信仰不是固定不變的,信仰的不一定是神,是客觀規律、科學、巫術、玄學、佔卜術、堪輿術、或者是道。
  • 「觀音山上觀山水」對句「普渡道中普道德」解析
    其實我投稿的的對句中還有兩個對句,現在拿出來讓大家評一評,認可的,給我點個讚,嘲笑的也笑納,有高手點評指教,更歡迎!我的態度是中不中獎無所謂,重在參與!仄通仄平仄仄平觀音山徵聯的四點要求:1 符合聯律通則,以平水韻入句。
  • 尋覓良緣,相約觀音山情侶打卡聖地——觀音山鵲橋
    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莫過於和最愛的人去看最美的風景,兩個人手牽著手走過陌生的街頭,嘗試全新的事物。新年馬上到了,朋友圈一波又一波的「狗糧」即將襲來,這對於單身汪來說肯定是一個暴擊,目前,觀音山最新姻緣景點——鵲橋正式上線啦。
  • 今日春分,我在觀音山與您分享「春天和愛」的故事
    有愛的地方,有愛的人,心裡永遠是春天。春天,是一種溫度和煦微風,吹動山間的微光。今日春分,晝夜均分,鶯飛草長。春季已經過去過半,天晴地綠天藍水暖。每一個元素都在提醒我們。春天,已經在我們身邊。春風徐來,春潮迭起,東莞觀音山景區內百花爭相開放,空氣裡氤氳的花香,一步一景,引人入勝,流連忘返。觀音山的花兒盛開,蝶舞翩飛,享受暖春好時光。春天最美的就是花,和花最配的就是綠,春暖萬物蘇,觀音山的樹木也在和煦的春風中冒出新芽,滿園的新綠在陽光的照耀下美得不遜花色,滿目青翠,林中盛開的花朵,好似一幅風景畫。
  • 廣東東莞觀音山景區,因為一幅對聯徹底讓觀音山火了
    觀音山景區位於東莞樟木頭鎮的東南部,是一座國家4A級景區,因為觀音山景點為佛教文化與旅遊景點於一體的景區,所以每天都是吸引很多人的到來,特別是在節假日的時候,觀音山景區也是人滿為患的。對於這一座東莞有著民營第一家的4A級景區,相信在東莞的朋友並不陌生。
  • 《簡樸生活真諦》:簡樸的操練,心靈與誠實的敬拜
    ——《哥林多後書》6:10內容簡介: 現代人面臨更多的誘惑——更多的錢、更多的享受、更優越的生活,這些都在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令我們離聖經所呼籲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遠。
  • 觀音山下尋禪跡 禮佛古寺聞法音
    惠州,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之稱,這裡群山連綿,美景遍布,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為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嶺南第一山」--羅浮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崑山等均位於此,傑出的人文景觀千年寶剎禮佛古寺就坐落在觀音山上。 觀音山山色如黛,林木茂密,蟲鳴鳥啼,霞落蒼穹,曾有僧衲無數俠客不斷的輝煌,「花雨點蒼苔,雲霞落古木,雲鎖僧寮靜,溪纏梵剎幽。」
  • 評·話劇·《星圖》 | 信仰危機下的「飛蛾困境」
    在話劇《星圖》中,主角陳嫣無疑就是後一種,而引領她的那顆星星就是她的偶像阿磊,又或者說是阿磊歌中所唱的那種自由,這就是陳嫣謂之為信仰的東西。如今,追星文化大行其道,其實大多數粉絲都持有相同的心理,那就是偶像對他們來說不再只是一個明星,而代表著一種信仰,這種信仰多半是存在於理想狀態中的純粹理念,偶像就是能代表信仰的實體。
  • 觀音山上觀山水
    觀音山上觀山水,望月臺前望臺灣作者:學海岸上的縴夫hyh就在今年的年初,我就聽說了東莞觀音山徵聯一事,倒不是被七十萬賞金吸引住了,而是被這幅對聯的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由於難度較大,而多年沒有下聯一事吸引住了。
  • 小乘法義:什麼是苦滅?什麼是涅槃?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愛滅苦滅聖諦。  舍梨子(舍利弗)解釋苦滅聖諦是對內六處的眼處、耳、鼻、舌、身、意處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再次是對外色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