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最關鍵的500塊,讓大家對熟悉而陌生的被子,更熟悉一些

2020-12-27 住範兒

↑↑↑點擊上方關注訂閱住範兒裝修獲取更多的裝修相關內容 ↑↑↑

喜歡裝修知識乾貨的可以關注小編,每天都會分享一些裝修家居方面的知識。

前陣子,我媽斥巨資給我買了一重力被,她說能提供「安全感」,有助於我的睡眠。

看著不厚,一蓋上,立刻電光火石回到小時候:沒有任何取暖的華中地區寒冬,零下的夜晚,蓋兩床厚棉被。

唯一的感覺,就是薄毯子咋跟厚被子一樣沉,五花大綁,別說睡更好,根本睡不著。

就這款,還挺貴

查資料了解了一下,「人體在穩定地受到自身體重10%左右的壓力時,內心會有一種相對來說更安全的感覺「,這是重力毯的原理。

但是,這個理論是不是真的有效,因人而異——對我就不行,我就喜歡鬆軟的被子,自由!輕鬆!

但糟蹋了我媽的巨資和愛。

所以作為跟纖維材料相關專業的紙花,決定正經八百聊一聊,讓大家對熟悉而陌生的被子,更熟悉一些。

本文一句廣告都沒有,請放心食用放棄對連結的期待

保暖的核心是空氣

保暖的核心不是材料的重量、厚度,而是材料裡有多少空氣。

賣羽絨的人最愛強調蓬鬆度,確實,常見的被子基本都是這個道理,靠填充物裡的空氣來隔絕冷氣。

比如棉花被,10斤大厚被蓋個三五年,也會變得不如一開始暖,就是不蓬鬆了——拿去重新彈一遍,就能恢復一些。

彈棉花就是增加空氣提高蓬鬆度的過程

只靠某種材料貼身取暖的話,皮草效果最好,別的都白搭。

所以,蓬鬆度是決定被子保暖度最重要的因素。

圍繞著蓬鬆度,可以延伸出保暖程度、柔軟程度、輕重感覺這麼幾個維度,基本就能判斷一個類型的被子適不適合你的喜好。

羽絨被甚至

可以只看蓬鬆度

因為只有好絨,才能做到高蓬鬆度。

當然,這指的是純羽絨,有拿羽毛混在絨裡的,為的就是用便宜貨提高蓬鬆度。

羽毛做枕頭還行,支撐力好一些,做被子不夠軟、暖

同樣克重的絨放進容器裡,能蓬鬆到什麼數字,就相當於絨的質量有多好。

市面上的羽絨被大多是600+的蓬鬆度,指的是1盎司佔600立方英寸;好的能做到750+,這種規格雙人被一般在3-5000元。

蓬鬆度代表1盎司羽絨能佔用大多體積

幾乎只有大朵的白鵝絨,才能蓬鬆到700甚至800+。

而超過800就是頂級絨,高端的戶外羽絨服一般會用這種絨,價格能翻兩三倍。

中厚度+毯子最舒服

我不建議買克重特別大的羽絨被,150cm單人被最好不超過1000g,雙人被不超過1200g。倆原因:羽絨比較飄、容易悶熱。

越是柔軟細膩的絨朵,越容易跑絨,布料就需要搞密實一些,或者加內襯,自然就會損失透氣性,有點悶。

平時說的60支、80支布料,必然跑絨;而支數達到100、120或更多,比較悶熱、聲音也大。

支數(線程密度)

有人會覺得酒店的被子蓋起來熱,大多都是加了內襯的羽絨被。

克重太大,更暖也更悶,能蓋的時間就會縮短,只有最冷的一陣子才舒服。

而另一個特點,羽絨輕,容易覺得不貼身、有點飄,習慣了棉花被的人可能不喜歡這種感受。

這兩點是羽絨本身的特性衍生出使用感的正反面,只能靠廠家儘量揚長避短,和咱們消費者自己取捨了。

華夫格羊毛毯,配羽絨/蠶絲被親測好用

我的建議是,供暖地區、南方地區別買太厚,常規雙人被1200g以內就夠了。

秋季初冬適宜,冷的時候可以加一層毯子在上面,舒適度up。

如果是給老人蓋,可以適當厚一點。

不供暖又挺冷的華中地區,也買厚的吧

絨朵大小,比絨毛產區更重要

特意沒先說什麼產區、品種的鵝,就是希望扭轉一下大家被商家們「教育」出來的慣常思維。

加拿大鵝(不是說那個品牌)、匈牙利鵝有比中國東北大鵝、山東鵝、安徽鵝好嗎?

其實並沒有。

只要鵝子活得時間長、長得健壯,絨毛豐滿,都能產出高品級絨毛,中國鵝子不輸!

另一個被普遍關注的是含絨量,其實國內市場上的品牌貨,基本都是90%、95%。

差別主要在於是大的朵絨(絨朵),還是小條絨絲。

羽絨服鑽絨都見過吧,一小根的就是絨絲,一小團蒲公英一般的就是朵絨,絨絲是從朵絨上掉下來的。

上:朵絨

下:絨絲

絨絲孤孤單單一小根,沒法容納很多空氣,也沒法有效支撐蓬鬆度,所以它就是個給含絨量充數的東西。

這也是鵝絨比鴨絨好的原因之一——鵝絨朵本身就大。

而且鵝比鴨活得時間久,2歲的鵝還是青少年、絨毛好,2歲的鴨子已經步入中年了。

所以真正的大朵高品質白鵝絨非常貴,一公斤成本大概在千元左右,售價怎麼也得2500以上。

羽絨被品牌

羽絨被的傳統來自歐洲,一開始就是布袋子填充羽毛來禦寒,逐漸更講究:絨毛比羽毛好,鵝絨比鴨絨好……

歐美比較習慣這個東西,對一定程度的鑽絨和聲音大有忍耐力,產品也沒有太注重這事兒;日本用鴨絨比較多。

不鑽絨,哪來的枕頭仗風俗

大型的羽絨供應商比如peter kohl、prauden,都給中國供貨,但是不做零售端產品。

hanskruchen,百年大牌,買他家的鴨絨被能比鵝絨便宜一半;

日本西川等,這些品牌國內也能買到。

價格普遍在5000元+。

prauden提供的標準羽絨產品標籤

來源:prauden

現在全世界的羽絨被,中國製造佔到60%以上,做出口的大廠也有很多,所以國內品牌尤其是廠牌性價比是很高的。

比如安徽霞珍羽絨(品牌:金皇冠)、鴻潤羽絨、浙江柳橋羽絨(柳橋羽絨)三星羽絨(格蘭貝恩),傳統老牌雁皇,新興品牌羽親。

羽親對羽絨被面料的直觀解釋

大概比國外品牌便宜1-2千,趕上折扣啥的2000多就能入手。

而且中國羽絨國標,目前不允許用二次回收料,澳大利亞、歐洲、日本都是允許(日本比較提倡)用回收料的,這點能省很多心。

羽絨被在被子裡算貴的,不過能用一二十年不成問題,算是長期投入,要買就買個好的,不虧。

棉花被

不適合潮溼地區

羽絨被是歐洲傳統,棉花被則是中國傳統,農耕民族靠農作物,沒毛病。

大家自然也比較熟悉。紙花老家就是棉花大產區之一,小時候跟外婆一起去過收購站賣過棉花,也見過城市周邊的各種彈棉花網被套作坊。

喜歡棉花被來自模糊的慣性,不喜歡是因為厚冬被太沉了,像五花大綁。

棉花被只買中等厚度

比起羽絨被,它不夠輕,所以彈出的蓬鬆度和纖維本身的厚度共同承擔保暖重任。

這個特性的另一面,就是壓風,蓋在身上有實感、不覺得飄,喜歡這種感受的人是不願用羽絨被的。

事實上,稍微「沉重」的被子,對睡眠比較有好處,這也是重力毯出現的一個原因。

棉花被的另一個特點是植物纖維特性,沒那麼細碎,也不容易過敏(對鵝絨、羊毛過敏的人不少),而且沒有靜電。

對羊毛過敏

反面是吸溼,棉花容易潮,變得更癟、更沉,保暖性越來越差。

所以我一直覺得,只有中等厚度的棉花被值得買,5-8斤,重量和保暖性剛剛好。

再厚就太沉了,倒不如羽絨被+毯子來的舒服。

吸溼和沉重,致使我不推薦東南潮溼地區的夥伴用棉花被,北方供暖地區更合適。

棉花被最最最大的優勢,是價格低,10斤的雙人被也不過三五百。

比動物皮毛便宜、舒適度也不錯,是大部分人消費得起的東西(有本書叫《棉花帝國》,棉花在某個階段世界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堪比近代的糖)。

而且咱們國家有強力控價保價手段,在美國澳大利亞嚴格限制棉花出口中國的這幾年,終端價格也沒有漲到離譜。

棉花被選購

棉花被不看品牌。

如果你住的地方還有那種做棉花被子的作坊,可以親自去選棉花做。

如果要網購,也別太貪便宜。

「手工新疆棉花被」,平均每斤低於10元絕對不要買。

中國對新疆棉花是有補貼的,就按18000元/噸收購價算,一斤的原材料成本都近10元了。

五六十塊的棉被,能是回收棉就算好的,黑心棉小作坊仍有很多。

買到手也不會判斷質量的,京東京造、網易嚴選這些牌子品控還是可信的,價格也不算很虛。

蠶絲被

只買100%長絲

舒適度和顏值兼備,就屬蠶絲被。

比棉花輕、平順不結團,比羽絨有實感,貼合不飄。

保暖就還行,關鍵是絕不悶熱,夏天也能蓋。

再就是蠶絲本身作為動物蛋白,親膚柔和等等,總之中國人天然對蠶絲是比較有好感的。

不過蠶絲被的缺點和優點一樣突出,壽命有限、貴。

好的雙宮桑蠶絲一公斤就要2-300元,一床雙人冬被原材料成本一千多,賣個三四千很正常。

蠶絲成本價都有公示,就是很貴

但成品被子大多用個5年8年,好的也就10年,不是特別耐用。

所以它才是被子中最不大眾消費的那一款,是精緻生活。

柞蠶絲被子性價比更高

桑蠶絲本身比柞蠶絲好,但作被子,柞蠶絲性價比遠高於桑蠶絲。

柞蠶在野山上就有,戶外寫生見過,黃綠色、體格大,吃的是柞樹葉,絲粗,處理後有淡黃色,手感不如桑蠶絲。

桑蠶就是人工養的那種嬌貴蠶,吃了帶水的桑葉就會掛掉,蠶絲沒有毛細孔、光滑細膩,質感好。

幾乎所有的蠶絲被商家都說桑蠶絲才好,其實只說對了一半。

桑蠶絲做紡織品,真絲綢緞繡品,細膩有光澤,確實好。

但作被子芯,桑蠶絲短絲容易板結,用不了幾年就一坨一坨了——買桑蠶絲,只買「100%桑蠶絲長絲」。

而柞蠶絲蓬鬆度高、毛細孔透氣吸溼,這點是蠶絲不具備的;纖維長、韌性更好,普遍能多用幾年。

價格能比桑蠶絲低個30%左右,划算啊!

看標籤摳字眼

買蠶絲被要注意的是含量,按國標,50%蠶絲含量以上就可以叫蠶絲被了,「100%」是必須要有的字眼。

還有短絲、中長絲、長絲,起碼買中長絲+長絲或純長絲的,不標明就相當於劣質,直接下一個。

還要看看內套開口,如果沒有開口、看不見纖維,沒準兒混了羊毛、用短絲填充,善用7天無理由吧。

蠶絲被品牌

蠶絲被不完全是品牌導向,南北方都有不少地方品牌甚至小作坊。

遼寧(最好的柞蠶絲產區)有個美麟,專做柞蠶絲產品的老派品牌,沒有正規線上渠道,定位比較土豪,產品雖好,卻不太是大部分人的目標。

家紡頭部羅萊有柞蠶絲被子,中長絲的雙人被在1500左右,同樣克重的桑蠶絲起碼2500+。

專門做桑蠶絲的,可以看看慈雲,參與行標制定的頭部品牌。

纖維被

性價比最高

化纖被、羽絲絨被、纖維被,指的都是化學纖維被子。

用聚酯纖維/聚丙烯腈纖維填充的被子,石油提取物,它可以說是為了克服傳統棉花被子的厚重而生的。

各項性能比較平衡、價格低廉的性價比款。

便宜好用,但是壽命短

化纖本身沒啥毛病,好的化纖有天然纖維做不到的性能。

比如優衣庫口碑款HEATTECH,就是一種滌綸纖維,中空管狀,保暖性極好,價格又非常便宜,不香嗎!

比如NASA款Outlast纖維被子,聚酯纖維,航空級高級。

化纖被子,不用擔心過敏,不怕潮不怎麼生蟲,沒有碎屑碎絨,同樣克重比棉花蓬鬆柔軟很多,保暖性也不錯。

體驗感上的缺點就兩個:質感不好,有靜電。

真正的bug是衰減快,壽命短

容易被擠壓、不容易恢復,這個特性目前沒的解決,用上一兩年就開始板結——蓬鬆感的大敵。

棉花、蠶絲用久了也會板結,但是曬一曬、拍一拍或者重新彈棉花能恢復一些,但聚酯纖維板結了就沒救了,扔。

為了讓聚酯纖維更彈、板結慢一點,會把它做的更細;為了更透氣蓬鬆,會在纖維上打孔。

於是就有了超細纖維,七孔、九孔纖維等,孔數越多越高級。

問題是,幾個孔、是不是3D中空,肉眼看不出來得靠顯微鏡,這就是商家可鑽的空子,這種時候就只能說買正規產品了。

近幾年更流行的大豆纖維、玉米纖維,一般是在聚酯纖維的基礎上混入一些這類纖維,提升柔軟度和質感,也一定程度上延緩板結衰減的速度。

住範兒團購的繪睡玉米纖維被手感也是極好,超級蓬鬆柔軟,能用幾年還有待驗證。

羊毛被雷區比較多

羊毛被不算普遍,但毛衣、呢子大家都很熟悉了,羊毛本身的特性就是密實,保暖吸溼都好,也不容易有細菌塵蟎。

羊毛被芯

不過羊毛被並不很推薦,因為雷區太多:

● 不夠軟,會為了防跑毛給布料加塗層,硬、悶

●毛絮碎屑多,對鼻炎咽炎易過敏體質挺不友好的

● 不好打理,洗不能洗、曬不能曬,必須專業打理

●偏貴,當然羊毛本身價值比較高,但比起棉花、化纖它還是貴了些。

喜歡羊毛被的人也是有的,只是說它不那麼廣泛適合大眾消費。

羊毛最出名的就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做面料、手工紡織品、填充物都更好,國毛成本要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根據羊毛被的官方標準,含量100%才算純羊毛被,這點倒是沒什麼坑。

如果喜歡羊毛被,不妨考慮羊毛+化纖,蓬鬆度柔軟性會更好,價格也能從千元打到二三百。

羊毛被品牌

純羊毛被的話,澳大利亞的Minijumbuk,又是一個「愛馬仕」,他家在羊毛清潔處理、彈性處理(跟彈棉花類似,加進去空氣)都有專利。

價格大概在3-4000,比較奢。

同樣是澳大利亞的Logan&Mason價格更親民一些,雙人羊毛被1000+。

國內品牌就划算的多,純羊毛普遍在500—1000元,羊毛+部分纖維的通常不到500元。

富安娜、恆源祥是買羊毛被比較穩妥的大牌,恆源祥雖然是賣貼牌大戶,羊毛製品仍然很好。

被子最好不洗

被子清潔在以前似乎不成問題,天氣好了就曬被子,日常換洗床單被套就行。

現在明顯大家更在意細菌塵蟎的問題了,能曬被子的空間卻更少了。

——別洗,太麻煩了,只有化纖不怕洗。

別的靠換洗床單是對的,不放心可以弄個紫外線燈定期照一照(紫外線被遮擋就沒有效果了,其實只能表面消毒)

真的髒了、潮溼發黴了就扔掉換新。

羽絨被不能幹洗

乾洗劑裡的四氯乙烯會破壞羽絨的蛋白質,強鹼會破壞油脂,重則羽絨變碎、輕則不保暖。

要麼特地買可水洗的,要麼送去專門羽絨清潔服務的地方,要麼手動水洗……洗完也沒地方曬,我說能不洗就還是不洗吧。

還有!收起羽絨被的時候,儘量別用真空袋壓太狠,保持蓬鬆對羽絨比較好,必須要用就留個四分之一空氣,手下留情吧~

蠶絲被不能浸泡,不能用84

蠶絲被本身就不怎麼起靜電、吸灰,也不是很容易潮溼。

如果真有汙漬就送乾洗,別泡熱水更別用84消毒,蠶絲在84裡會融化。

棉花被別太使勁拍打

棉花被一般都靠曬,拍拍打打,其實不能拍太狠,纖維斷了碎了會影響蓬鬆度。

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柞蠶絲被子,春秋清爽不悶熱,冬天配個毛毯扎紮實實,約莫五年一換也算買得起。

最後想說一句,任何被子都不能治病,什麼治風溼、治失眠、治皮膚病、促進血液循環……最多最多就是乾淨不致敏,夠暖夠舒服。

幾十年前日本第一傳銷組織,就是靠羽絨被搞起來的。

都看到這兒了,就點個讚和關注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如果您家裝碰到難題,記得私信小編哦,針對您家問題幫您1V1解決,如果恰好在我們服務城市(北京、上海、成都、蘇州)住範兒很高興為您服務或者您有裝修需求都可以私信小編。

看完別忘了收藏+關注哦,如果你們有發現更好的建議,記得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百度家居大師團#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住範兒

▼文末長按點讚,送3連哦,一鍵三連,祝我c位出道!

相關焦點

  • Kappo割烹: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日本料理.
    Instagram博主拍攝早午餐時露出的英文報紙一角,fine dining菜單背面像詩句一樣的法語版報菜名,這篇文章開頭的導語——這些讓人陌生的事物,潛意識裡獲得了我們莫名的尊重。同樣的情況在日式料理裡更為常見。走進一家日本料理店,店名和菜單上總是一串彎彎扭扭的「小蚯蚓」,間或夾雜著三四個漢字。
  • 棒球,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運動
    在一天海量的體育新聞中,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密爾沃基釀酒人籤下了三名中國00後小將的消息,可能只是一條快訊而已。作
  • 胡蝶飛|最熟悉的陌生城市——首爾
    胡蝶飛|最熟悉的陌生城市——首爾文/胡蝶版權所屬,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否則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 時間淡忘了所有的悲傷,最熟悉的人和事變得越來越陌生
    每一段感情,都要經歷期盼與失望陌生與熟悉自由與束縛;猶豫與堅定;甜蜜與心碎……哭泣和傷痛並不重要,只要我們曾經微笑,事後有過思念。那麼你還是對這個人有感情的,然後我們可以再去回憶或者繼續尋找……沒有一種愛是不需要反覆驗證就可以成功的,所以我們不必失望。
  • 改變,使我們從「最熟悉的陌生人」成為「最熟悉的人」
    我們熟悉的面孔所剩無幾,明明是一樣的公寓,一樣的酒吧,卻沒有了那一群我們「最熟悉的人」。許多網友大呼,這不是我們想像的愛情公寓!以前是「最好的朋友就在身邊,最愛的人就在對面。」而現在是「最好的朋友遠在國外,最愛的人在阿拉善沙漠。」 但是,這不就是生活嗎?十年過去了,我們從追劇少年變成了追劇青年,更何況是劇裡的她們。
  • 他們拍攝了你最熟悉的題材,卻帶來了陌生的畫面
    世界萬物最大的吸引力,來源於它的「未知」。能夠知道多少未知的事情,通常會成為我們考量信息源的重要依據。這就是為什麼《鳥瞰中國》值得你嘗試觀看,除了大量的航拍,它展現了一些你以為你很熟悉、事實上一無所知的故事,而不是展現了多少讓你自豪的主體意識。他們拍攝了一個熟悉的題材,卻為你帶來了陌生的畫面。
  • 華晨宇和歌迷之間愛的成長史: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親密
    華晨宇和歌迷之間愛的成長史: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親密。文章有點長,但記錄了一段珍貴的歷史,值得一點點看下去。大家用了這麼長時間來彼此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應該說是越來越融洽。經過這段時間,我在一個群體裡更有安全感,也就更願意表達了。」七年的時間,他們之間的關係被愛拉得越來越近。從最初有些陌生的感謝到如今親如一家的互懟,這漫長的歲月裡記錄了無數他們之間相處的小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段時光。
  • 仙桃四中708班 王楚晗《熟悉和陌生》
    熟悉和陌生仙桃四中708班 王楚晗有個朋友曾與我打過賭,比試誰能在五分鐘之內復原一個六面魔方
  • 小據推書:從老外的眼裡看中國,既熟悉又陌生……
    不知你們有沒有去領略非洲精彩的人文地貌,如果沒有,就趕緊去看吧,而今天小據推的書,是我們很熟悉的中國,但卻來自於外國人的視角,在這本書當中,你既能看到熟悉的重慶涪陵,又能看到陌生的涪陵。說到這裡,你一定猜到了吧。沒錯,就是何偉的《江城》。
  • 跟著 Ceci 吃買逛 | 來到首爾,體驗一切熟悉又陌生!
    說到韓國,即使從沒去過,大家也會覺得那是一個十分熟悉的地方可是,只有真正去了韓國,才發現這裡的一切熟悉又陌生。最近四五年,首爾成為我每年必到目的地之一。熟悉,是這個城市我來過好幾遍;陌生,是我每次都能體驗到不同的食物。
  • 【仲利行記·企劃】陌生的都市,熟悉的人文
    前 言對於大陸人來說,臺灣一直是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之前的熟悉來源於書籍雜誌及臺劇;來到仲利之後
  • 中式餐廳效果圖,熟悉又陌生的餘味沉香
    不知道為何看到一些跟「中式」字眼有關的東西總會感覺身上熱熱的,今天帶大家看看中式餐廳效果圖案例。中式餐廳效果圖案例給人感覺或古風靜謐、或文雅馨香,說不出的熟悉又陌生,那是印在骨子裡的情懷沉淪。
  • 從陌生到熟悉,這樣開口就成功了一半!
    在日常社交生活中,很多人從陌生到熟悉是從閒聊開始的。在聚會中,結交新的朋友;搬到新的住處,和鄰居互相熟悉;第一次拜訪客戶,達成交易……在和陌生人閒聊時,如果能自然地打開話匣子,並且讓話題持續,對方往往會願意與你保持聯繫。今天小i整理了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好好聊天」!
  • 《入侵者》宋智孝——雖然很熟悉但是很陌生
    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電視人,雖然總是表現出誠實的一面,但是從期間經歷的作品和人物的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角色來看,都無法抹去與它的器皿相比,顯得更少的印象。時隔25年回到家人身邊,成為懸疑的柳真時而令人毛骨悚然,時而令陌生的人感到緊張。 宋智孝經常帶著一直被忽視的陰涼臉龐,穩定而高密度的演技突出,將《入侵者》的體裁搭建得牢固。最近一周有5天在拍攝電視劇,2天在拍攝《Running Man》的宋智孝,在傍晚開始的《Cine21》封面拍攝中沒有絲毫倦怠,誠實地負責現場。
  • 愛情是將兩個人由陌生變熟悉,有熟悉變陌生的過程
    愛情是將兩個人由陌生變熟悉,有熟悉變陌生的過程1:不要因為不好意思,就讓那些跟你生活沒多大關係的人,影響著你的心情,該讓他們滾的時候,就讓他們滾。2:任何一個想提升人生質量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具備積極的態度。
  • 風水師透露,夫妻臥室一定不能鋪這幾種被子!
    其實很多人只知道被子是用來蓋的,殊不知其實被子也是非常講究風水的,隨著被子的種類增多,顏色增多,要是你選擇的不好,與家裡的風格,床的款式不搭的話,就會嚴重的影響到風水,而且很多被子是不建議大家改的,下面風水師透露,夫妻臥室一定不能鋪這幾種被子!還是跟隨風水大師一起學習了解一下吧。
  • 熟悉又陌生——中平卓馬
    這些作品雖然沒有對某個主題的明確描繪,但畫面卻充斥著寂靜卻不確定的氛圍,而在此造成不確定性的主要關鍵,便是「攝影」。此處出現了一種新的凝視方式與觀看習慣的解構,觀眾得以從作品中感受到易於日常的觸覺感,不同於平日熟知的世界,象是佛洛依德(SigmundFreud)所說的「不可思議」(Unheimliche),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經驗感受。
  • 12條溫馨祝福語:人,最熟悉的莫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過自己
    1、人的一生,最熟悉的莫過自己 ,最陌生的也莫過自己。最親近的是自己,最疏遠的也是自己。生命短暫,誰也耗不起。打算好了,就別拖延。開始了,就別駐足。經過了,就別回首。結束了,就別愧悔。人生不過是走過、看過、經過,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堅持著,努力著,終有碩果纍纍!
  • 美國女演員西德尼·斯威尼,熟悉又陌生的你
    美國女演員西德尼·斯威尼 ,熟悉又陌生的你西德尼·斯威尼(Sydney Sweeney)1997年9月12日出生於華盛頓州斯波坎的美國女演員。主要作品有電影《蜘蛛3D》、《病房》、《毀滅殭屍》等。她又出演了Netflix系列劇,最著名的角色是《金庫》中的海莉·卡倫(2017)和《網飛》系列中的伊瑪琳·阿達裡奧(Emaline Addario,一切都糟透了!)(2018年)。她在Hulu系列劇《女僕的故事》和HBO迷你劇《 Sharp Objects》中反覆擔任角色。在2019年,她開始主演HBO青少年電視劇《幸福感》。
  • 北方常見野花丨身邊陌生而又熟悉的它
    花很小,卻十分精緻,五瓣的小花,白色或白中帶粉,我的最愛。小時候某棵樹的樹底下有一片,我就對小夥伴們說,以後這就是我的花園了,誰都不許破壞!民間用全草治扁桃腺炎、咽喉炎、口腔炎和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