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報導,加州北部和南部的山火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82人,失聯人數為700人左右。目前,救援人員還在繼續搜尋失聯人員。
對於這場加州史上最嚴重的火災,很多人感到不解——美國是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的代表,而加州的發達程度在美國也是首屈一指。怎麼年年都有加州山火的新聞,還一年比一年嚴重了呢?
不少人將矛頭對準了當地政府部門,認為他們沒有很好地完成防災救災工作。比如,美國總統川普就11月10日發表的多篇推文中,稱造成大火的原因是加州的「森林管理非常糟糕」。
我國很多人也有類似的論調,在一篇名為《一場山火難倒整個美國!中國留學生:這才是西方真實模樣》的十萬加微信公號文章中,作者就表示,美國的救援機制非常糟糕,山火會「難倒整個美國」,「在意料之內」。
這篇文章還表示,這次美國加州大火之所以如此肆虐,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火災發生時,「萬千民眾集體出逃」,「大難臨頭各自飛」,這是「利己主義思維頑固」的表現。
作者還在文中描述了童年時的記憶——「每一次的大火都最終被沿岸的百姓戰勝」,並且認為,這種勇敢的施救行為,是值得讚頌的正面典型。
加州山火肆虐不可忽略的自然因素背景以上的認識是值得商榷的,對於如何看待自然災難,我們有必要更新一下認識。在這場災難中,加州政府部門的表現固然不能算盡善盡美,但山火肆虐的鍋,未必完全都要政府來背。
首先,山火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控制的。
按照森林火災權威,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威廉士的說法:「山火既不像點燃的篝火,也不像人們生活中使用的火。山火是一堵巨大的火焰組成的牆,大概有100英尺高(註:約30米)。」「在我眼裡,山火就像浩瀚的大海一樣威力無邊,令人望而生畏。」
威廉士教授鄭重表示:「在森林大火的面前,我們能夠做的其實非常有限。當火勢燒得很猛的時候,一般會派出直升機在火場上方投下滅火的水和阻燃劑,但這些做法基本是無濟於事的。你還會看到消防隊員用水龍帶噴水滅火,但是大火的溫度太高了,他們根本無法靠近,水龍帶的水也噴不到著火的地方。」
其次,加州山火還有其特殊的自然背景。它位於美國西部,是一個盆地,與中東部美國土地隔開。由於一系列的地理特點,山脈處極易發生野火。這使得加州的山火併不能直接與其他森林覆蓋的地區相比。比如,川普在指責加州的森林管理時提到了芬蘭的例子,認為加州應當向芬蘭學習。但兩地的自然條件其實大不相同,芬蘭的氣溫相比加州低不少,樹木也都是松樹、樺樹等不易著火的品種。這兩點關鍵的區別,對於山火蔓延的時長和範圍,有著極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去年冬天,加利福尼亞經歷了一次歷史上少見的溼冬,降水量較多,使得森林中的植物大批量瘋長。然而,超高降水量的冬天過去之後,加州迎來了歷史上少見的一次旱夏。6、7、8三個月,加州的降雨量都低於往年的平均值,氣溫也遠遠高於往年。突如其來的乾旱一下子殺死了在冬天自由生長的植物,將其變成了易燃的乾燥植被,只需要一個火星就能形成燎原之勢。
此外,城市的科學規劃速度,遠遠跟不上過快的城市擴張速度,於是有些住宅區沿著城市邊緣進入了林區。這一類新擴張的城市區域,被稱為「野外-城市交互區」。 這類住宅區比較容易受到山火危害。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拉德洛夫教授表示,這類區域是「背靠大森林的中世紀城市」,缺乏現代化的城市管理和自我保護能力。(地球知識局《美國為什麼擋不住大火?》)
令人擔憂的是,這部分住宅區還在繼續擴張。根據維多利亞大學於2018年8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加利福尼亞州面臨野火威脅風險的物業數量已增至近700萬。
總的來說就是——以目前的救災水平,即使有關部門嚴陣以待,全力投入,有些山火也很難被有效控制。而加州特殊的自然條件則進一步加劇了救災難度。
正確認識加州山火,對中國也有現實意義以上就是近年來加州山火肆虐的關鍵因素。對於我們來說,正確認識這些關鍵因素是有著現實意義的。
首先需要認識到,有一些災難是沒有辦法去抗爭的,不應該盲目宣揚對自然的抗爭精神。大災難出現後,「逃跑是利己主義思維頑固的體現,幫著滅火才是勇敢的行為。」——這種想法或許非常危險。
第二點,人類的自然活動,比如城市擴張,人口遷移,可能就是會引發意想不到的風險。「野外-城市交互區」易引發火災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但城市擴張的趨勢一旦出現後是不容易停下來的。
這點對於我國來說也一樣。隨著林業城鎮和城市森林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森林—城鎮交界域不斷擴大,近年來交界域火災明顯處於上升期。2005年3月,深圳大南山森林公園大火過火面積達25公頃,最近時火頭距景區和民航導航站僅數百米,一度危及深圳市城市安全。2009年,黑龍江伊南河火災則一度蔓延至我國最大的林業城市伊春市境內,危及數十個城鎮。而同年的福建沙縣高砂鎮發生森林火災,危及205國道沿線村鎮,並導致鷹廈鐵路一度停運。(劉乃安《森林與城鎮交界域對火災更敏感》)
第三點,關於應對自然災難,人們總說要加強防火措施,樹立防火意識。這點當然沒有問題。但加州愈演愈烈的山火告訴我們,在自然變化的力量面前,人類做的這些工作,可能只是杯水車薪。
這個自然變化就是全球變暖。在美國媒體上,許多探討加州山火的文章都明確提到了這一點。
加州環境保護署在2018年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發現,近幾十年來,平均氣溫上升和晝夜溫差變小等長期氣候變暖趨勢,是引發山火和乾旱的根本原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加州的溫度升高了約3度。升溫加快了植物脫水的效率,使得該州的森林、灌木更加乾燥,易於燃燒。
今年8月另一份報告則對未來遠景做了描繪:按照當前的氣候變化趨勢,到 2100 年,加州發生燃燒面積超過 2.5 萬英畝(約 1 萬公頃)的野火的次數將比現在增加一倍,全州失火土地面積將增加 77%。由於海平面上升,南加州 31%~67% 的沙灘將會消失。除此之外,全州還將面臨更頻繁和漫長的乾旱、更多的洪水,和更多極端熱浪。
不用等到2100年,才過去幾個月,加州的最新火情已讓世人非常驚愕。人類引發的氣候問題,其代價人們才剛剛開始承受。
做好心理準備,儘量想出應對方式,並全力以赴。這對哪國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