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前赤壁賦》第一段英文翻譯

2020-12-24 穎菡lotus英語
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英文翻譯】

It was on the sixteenth of the seven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n the autumn of the year of Renxu, that my friends and I went boating along the foot of the Red Cliff. A light breeze was blowing gently without ruffling the calm water. Wine cup in hand, I toasted my companions and recited the first verse of"The Moon Rises"from The Book of Songs. Presently the moon rose above the eastern mountain, where it hung between the Dipper and the Cowherd, whilst the river, in a white mist, merged with the moonlit sky. I let the boat drift freely as it continued its motion across the vast expanse of the river. How mightly this was! I felt like one windblown over infinite waves, not knowing where to land. And how light-hearted I was! I was beyond wordly cares, and, like a fairy, was taking flight to the sky.

【語言點】

1.breeze: n. 微風;輕而易舉的事;煤屑;焦炭渣;小風波

2. blow: v. (風)吹;吹奏;喘氣;吹氣;擤(鼻子);熔化,燒斷;炸開

3.ruffle: v. (用手指)將頭髮弄亂;(鳥發怒或炫耀)豎起羽毛;(使)起伏不平;給……打褶襉

4.companion: n. 同伴;朋友;指南;手冊vt. 陪伴

5.recite: vt. 背誦;敘述;列舉

6.presently: adv. (美)目前;不久

7. dipper: [網絡] 北鬥;鬥戽

8.cowherd: [網絡] 放牧牛羊的小孩

9.mist: n. 薄霧;視線模糊不清;模糊不清之物

10.merge: vt. 合併;使合併;吞沒

11.moonlit: adj. 月光照耀的

12.expanse: n. 寬闊;廣闊的區域;蒼天;膨脹擴張

13.infinite: adj. 無限的,無窮的;無數的;極大的

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晨讀:蘇軾《赤壁賦》第一段
    (蘇軾《赤壁賦》,必修上)(7)<動>通「囑」。委託,囑託,交付。(8)<副>恰好。(9)shǔ<名>同一類的事物,類。①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2019Ⅰ)(10)shǔ<名>親戚,家族。
  • 後赤壁賦·蘇軾
    作品賞析前後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後赤壁賦重在遊、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風清之夜,與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無酒」、「有酒無餚」之憾,後有「攜酒與魚」而遊之樂。行文在平緩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 赤壁賦 赤壁賦-蘇軾(宋)
    《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          ,           。」2.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           」兩句概況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3.蘇軾《赤壁賦》「       ,         」用比擬手法借簫聲寫愁情。
  • 蘇軾行楷書法作品「前赤壁賦」
    蘇軾《前赤壁賦》 卷 紙本 行楷書 23.9×25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 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蘇軾行楷書 《前赤壁賦》局部試作剖析:王羲之的《蘭亭序》既有詩情畫意,又滲透玄理,《前赤壁賦》的內容與之相近。
  • 《後赤壁賦》蘇軾
    後赤壁賦作者:蘇軾 朗誦:鮑國安 張家聲解讀:閆效平
  • 赤壁賦-蘇軾(宋)
    《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          ,           。」2.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           」兩句概況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後順流東下時的軍容之盛。3.蘇軾《赤壁賦》「       ,         」用比擬手法借簫聲寫愁情。
  • 吟誦|視頻:蘇軾《前赤壁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赤壁賦宋代:蘇軾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賞析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一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
  • 前赤壁賦·蘇軾原文及翻譯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文言文翻譯: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著與明月有關的文章,歌頌窈窕這一章。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徘徊在鬥宿與牛宿之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任憑小船兒在茫無邊際的江上飄蕩,越過蒼茫萬頃的江面。
  • 【語文必修上冊】16 赤壁賦/蘇軾
    《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湖北有兩個赤壁,一個是原蒲圻市,現赤壁市。一個是黃岡市也有個赤壁。他沒有去過赤壁,跑錯了地方,跑到黃岡的赤壁去了。在那裡他感覺不到有當年赤壁之站的風貌,寫下赤壁賦。後來他才發現他去的地方不對又寫了赤壁賦就叫後赤壁賦 後人就把赤壁稱武赤壁,把黃岡赤壁稱文赤壁。《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
  • 答網友問蘇軾《赤壁賦》
  • 有料│朗誦蘇軾《前赤壁賦》,為什麼不能豪放灑脫?
    高峰朗誦  元豐五年,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為區別,稱第一篇為《赤壁賦》或《前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  全篇以主客問答的形式,以風與月為主景,山與水為輔,緊扣風與月展開描寫與議論,闡發了變與不變的哲理。  最終,以「物各有主」得到解脫,表現了作者樂觀曠達的胸襟。
  • 前赤壁賦
    蘇軾《前赤壁賦》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前赤壁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情感,矢志不移的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 蘇軾:千古名篇《前赤壁賦》選讀
    ——2019年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的講話《前赤壁賦》選讀宋 · 蘇軾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 【美聲詩詞】蘇軾《赤壁賦》
    《赤壁賦》[北宋]蘇軾
  • 赤壁賦 蘇軾 | 每日藝罐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寫於其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元豐五年,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 一天一篇文言文:蘇軾《赤壁賦》
    (1)(2019全國卷Ⅱ)蘇軾在《赤壁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婉轉悠長、延綿不盡的樂聲之美。(1)(2018·全國卷Ⅱ)蘇軾《赤壁賦》中描寫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 《赤壁賦》賞析 ,像蘇軾那樣生活
    最近,和成校學員一起學習了蘇軾的《赤壁賦》,意猶未盡,再試以文論之。《赤壁賦》原文如下: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dǒu )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國學智慧】《前赤壁賦》賞析
    作者:蘇軾前赤壁賦
  • 蘇軾《赤壁賦》全文及賞析[吟詩品文]
    赤壁賦蘇軾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蘇軾《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民國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