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大海成全了夏天一半的快樂。
一年四季中,夏天是屬於年輕人的季節,再高溫的天氣都阻擋不了他們釋放青春荷爾蒙。陽光、大海、沙灘、燒烤、衝浪……只憑想像腦海裡已經有一副令人嚮往的畫面了,如果再加上年輕美好(合法露出)的肉體,遠離都市生活的閒暇假期,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神仙暑假」吧,而這檔愛奇藝自製綜藝《夏日衝浪店》的播出,就滿足了年輕人對完美夏日的幻想。
衝浪文化席捲而來
近幾年隨著說唱、街舞、潮牌時尚等主題的節目的流行,年輕人文化逐漸滲透到大眾生活中,而一直深耕「年輕文化」,並堅持創新表達的愛奇藝,這次又將鏡頭對準了一批「浪人」,把衝浪文化帶到觀眾面前。
在《夏日衝浪店》播出之前,外界一直對「衝浪」存在著誤解,認為它是一個門檻很高風險很大的運動。其實不然,衝浪也分為休閒和專業兩個等級,對於大眾而言,只要有興趣,人人都可浪。
有數據顯示:2019年非官方統計衝浪總人口數不少於4000萬人,但中國大陸衝浪活躍人數僅為5000-8000人,專業浪人更是只有 600人左右;再與百度搜索比較,衝浪話題近半年的搜索指數僅為700+,遠不及足球、籃球等大眾活動;《夏日衝浪店》播出前,微博衝浪超話僅有4100位粉絲,不足足球、籃球運動話題的五分之一;而知乎中關於衝浪的話題,關注者也不到1萬人。
節目組在前期調研階段,便了解到每年6月20日是世界衝浪日;在明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中(原今年),衝浪首次被納入奧運項目。愛奇藝敏銳的感知到這項運動即將會被大眾關注,選擇這樣一個冷門運動為題材,也是基於一種超前的市場判斷。
如今節目已圓滿收官,最終在豆瓣收穫了8.1分的超高評價,隨著節目播出,觀眾逐漸了解了「衝浪文化」的魅力所在,越來越多人通過節目被這項運動吸引,並產生興趣。
正值暑期,加上國內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國內幾個衝浪聖地在今年夏天迎來了一個旅遊高峰,不少年輕人都前去打卡,親自體驗了一把衝浪的快樂。
自在如風的浪人精神
《夏日衝浪店》和其他街舞、說唱類節目不同,許多人從沒有親自接觸過這項活動。如何讓更多人對它產生興趣並了解它呢?節目沒有採用體育競技的形式去展現衝浪運動的魅力,而是以開店經營的形式將它打造成一部慢生活的真人秀。
生活慢綜藝的興起,讓人們越來越關注於當下生活節奏,他們希望停下來,慢下來,為自己忙碌的生活留一些喘息空間。比起衝浪文化,節目中所展現的「浪人」生活,更能引起觀眾們的注意,這檔夏日限定的清涼綜藝,讓觀眾們在家也能雲享受到海邊的「浪慢」。
《夏日衝浪店》的四位常駐嘉賓黃軒、韓東君、喬欣、黃明昊四位明星將在21天內,一邊學習衝浪一邊經營一間衝浪店。雖說是經營一家店鋪,但是節目並沒有給員工安排硬性的KPI,以至於全員都抱著一種「佛系」的心態來開店。
如果非要說一個節目對嘉賓的硬性要求的話,那就是快樂至上。怎麼開心怎麼來。四位嘉賓也是身體力行地將這種快樂的浪人精神貫徹到底,在這種慵懶隨性的氛圍裡,碰撞出不少綜藝感。
黃軒作為衝浪店經理,衝浪技能在線,管理模式非常佛系,還不時展現出2G離線老幹部反差萌的瞬間;
擅長摩託等各種項目,直線條的韓東君,是氣氛擔當,一開始就立下「衝浪很簡單」的flag,結果是四個人最後才學會的;
喬欣作為唯一的女嘉賓,是全員中的可愛擔當,在經營小店的過程中展現出非凡的商業頭腦,大家還送了她一個「小算盤」稱號;
8G少年黃明昊是年紀最小的嘉賓,也是玩得最嗨的一個,四人組裡最快學會衝浪的他為節目注入元氣滿滿的能量。
幾期看下來便能對這四位常駐嘉賓的性格有所了解,都是性格開朗大方的人,他們之間的互動也讓人感到自然舒服。
節目組沒有劇本,也沒有給嘉賓設挑戰性任務,一切全憑嘉賓們的「主觀能動性」,所有拍攝日程,全憑他們自己制定。
原本節目是每天十點開始錄製,但因為韓東君每次都會提前一兩個小時起床下海衝浪,攝製組也不得不跟著去拍攝。於是就有了他一個人累垮了整個節目組這樣的神奇畫風。
與其說是它一檔綜藝節目,不如說它是真實生動的生活體驗,整個節目在一種鬆弛自在的氣氛中進行,嘉賓來到這裡,立刻會被這種「佛系」快樂的氣氛感染,放下來自都市的壓力,盡情在大海裡釋放自我。
酷蓋王一博來到節目也徹底放飛自我,臉上無時無刻都掛著笑容,每次下海都興奮到野人叫,遇到喜歡的摩託艇更是玩到停不下來,臨走時還戀戀不捨地說「我挺想回來的」。
不止是他,每個來過這裡的嘉賓都迅速地愛上了這裡,四位嘉賓在收官之季也說有機會還會回來。
這大概就是所謂「浪人精神」。《夏日衝浪店》的衝浪教練田樂是一位資深浪人,在他身上,觀眾可以最直觀地感受到衝浪文化代表的生活方式——生活簡單隨性,一切全憑喜好。
來這裡玩衝浪的年輕人,沒有那麼多物慾,每天穿著大短褲、花襯衫,自由自在地衝浪,遠離網絡和都市的喧囂,全身心投入到每一朵浪花中,這樣的生活對浪人來說就是最大的快樂。
從都市而來的嘉賓們也被這種生活態度所感染,逐漸改變了衝浪店的經營理念,韓東君一開始很在意營業額,到後面畫風也變成了開心最重要。
相比在大都市中普遍存在的壓力和焦慮,這種遠離都市的新興生活方式如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喜愛。鳳凰網地球青年圖鑑、《時尚芭莎》、《COSMO》、《GQ》雜誌還為此出過專題報導,許多媒體活動也開始將目光聚焦在浪人群體身上。
大型種草現場 引領年輕潮流
要體現一個節目的熱度,還要參考它的種草能力。
節目中嘉賓們穿的花襯衫已被無數人種草,成為這個夏日最in潮裝;錄製地點海南萬寧,也成為新的網紅度假勝地。除此之外,節目中出現各種年輕人玩的遊戲、道具也備受歡迎,嘉賓們衝浪 的防曬泥、衝浪服等一系列衝浪套裝,一度登上淘寶、小紅書的熱搜榜;甚至連節目裡的BGM,都有不少人在線求歌單,《夏日衝浪店》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為年輕群體定製的潮流節目,從內到外展現出強大的種草能力。
作為深諳年輕人文化的平臺,愛奇藝亦解鎖了許多全新營銷玩法——「夏日慢享季」,花式浪一夏。
節目官方聯合百詞斬推出詞海打卡,讓學生黨們一起在「詞海」快樂衝浪,「娛」教於樂;
3D衝浪大屏出其不意出現在上海街頭,吸引眾多觀眾前去打卡圍觀,讓在都市生活的人們也能隔空感受到夏日海風和洶湧波浪;
官方聯合長隆水上樂園一起發起尋寶打卡挑戰,解鎖衝浪新玩法,線上線下一起「浪個夠」!
這個夏天,衝浪文化正慢慢走入年輕人的生活。馬蜂窩、去哪兒、三亞之眼摩天輪、潮汐app等展現出來的大海與自由默默影響著年輕人,鼓勵他們走向大海,親自體驗浪人生活。
節目通過種種新奇有趣的營銷方式,在吃喝住行的諸多日常場景中狂刷存在感,打造出一個成熟「旅遊產品」的概念,從旅遊攻略到生活方式,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與他們建立連接。
《夏日衝浪店》全員不舍告別,海洋公益在路上
如今節目圓滿收官,對在這片沙灘中體驗了另類「浪人生活」的嘉賓們而言,這一月來的體驗讓他們收穫頗豐,收官之日每個人都發表了一篇小作文表達不舍。
衝浪店經理黃軒,認真感謝著衝浪店的所有夥伴,還想約著下次和小夥伴們重聚萬寧繼續衝浪;熱情的韓東君在這期間愛上了衝浪這項運動,也感受到浪人生活的浪漫和隨性;「小算盤」喬欣感慨過去二十一天的生活美好得像童話,在那裡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浪人朋友;年紀最小但是很懂事的賈弟弟為大家帶來了超多歡樂,在這段陽光沙灘的浪人生活,收穫了很多能量,支持他繼續追夢前行;
衝浪店店長資深浪人田樂,從錄製到播出,陪伴節目三個月的時間,親眼見證了衝浪文化一點點進入大眾視野,看著衝浪運動被更多人關注,浪人所代表的「有激情,有態度」的生活方式被越來越多人認可,他由衷感到欣慰和快樂;教練西哥發自肺腑地感謝《夏日衝浪店》宣傳、影響了國內衝浪和衝浪文化;大熊更是為其他人愛上衝浪而開心,同時自己也找回了做衝浪教練的初心。
字裡行間除了流露出對節目的喜愛和留戀,更多的是引發對當下生活方式的思考。其中田樂一直在節目中強調的海洋環保也受到當地遊客和觀眾們的積極響應。
眾所周知,海洋汙染問題一直很嚴重,但是卻一直未能成為備受關注的公眾議題。但在《夏日衝浪店》中,海洋汙染問題反覆提起,這也是浪人一直關注的事情。於是在第一期節目中,節目組就呈現了四位初見嘉賓在海灘撿拾垃圾的畫面。
衝浪店全員參加了「淨灘行動」,一邊撿垃圾一邊鼓勵遊客們也來一起撿拾垃圾,節目裡他們還發揮出各自的才藝,舉辦垃圾兌換禮品的小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活動中去,將海洋公益的意識融入到節目中。
不僅如此衝浪店最終的營業收入也將全部捐贈給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助力發展海洋公益事業。
從節目內到節目外,《夏日衝浪店》一直身體力行地去推動海洋公益事業的發展,對於在海邊生活的浪人來說,這也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夏日衝浪店》已圓滿收官,無論是質量還是口碑,它都不僅是一檔引領年輕潮流的節目,更藉助年輕文化的內核傳達出更普世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從結果來看,愛奇藝這次依然沒有失手,在堅守內容品質的同時又完成了一次對節目新形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