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濫螢屏的真人秀,題材上會不會有窮竭那一天?一位資深的製片人曾告訴筆者,真人秀的題材一定是源源不斷的。僅在英國,每星期就有二十多檔真人秀節目播出,有比拼廚藝的,講述同學聚會的,或是母女關係的,這其中有素人的秀,也有明星的秀,一季最短只有四集,但是故事引人入勝。
這位製作人認為,國人誤會了真人秀,其實真人秀考驗的不是製作單位請來的腕兒有多大,而是講故事的能力有多強。我國影視作品最差的環節就是說故事的能力,即使真人秀,這個短板還是不能擺脫。
在真人秀節目中,歌唱類真人秀節目多如牛毛,但形式卻很單一,大多是PK唱功,只是素人參加還是藝人參與的區別。在這些門類中,有無數山寨的、跟風的,感覺真人秀就是一個門檻很低的節目形式,像電視臺之間賭氣出來的產物,或是沒品土豪用錢砸出來的拼盤。
在這個IP至上的時代,外購的版權其實已經不能讓觀眾的目光多做停留,相反原創的節目始終都會讓人念念不忘。只要是原創,哪怕結果並不那麼完美,都能收穫九分唏噓和一分尊重,只是現在外購版權和請大牌參與是電視臺快速拉到贊助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可現實是國外可引用的優質節目有限,版權近乎售空;國外合作團隊紛紛退出,節目質量日漸平庸。國內真人秀已經變得「過度娛樂化」,對觀眾毫無教育意義。
其實,網絡也好,電視臺也好,在選擇題材的時候,都會腦洞大開。尤其是歌唱類真人秀節目,當草根、明星和原創都被玩到爛後,還有什麼題材既能夠獨挑大梁呢?在眾多歌唱類真人秀中,江蘇衛視四季度一檔名為《唱遊天下》的真人秀節目有這樣的創意品相。
音樂+遊學=綜藝新生態
首先,江蘇衛視在檔節目提出了新鮮的「音樂遊學」概念,讓華晨宇、胡彥斌、方大同等嘉賓前往首爾、波士頓、紐約、波士頓、洛杉磯和倫敦等城市,與當地優秀的音樂人或是偶像藝人進行交流。「遊學」其實是戶外型真人秀和體驗型真人秀的升級版,而立足於音樂,又讓節目與一般的旅遊真人秀區隔開,也是這檔節目的精髓。
雖然我們不指望一次遊學就能縮短華語流行音樂距離日、美、韓的距離,但至少我敬重歌手們可以在兩國藝人的交流中敢於暴露自己的短板。比如在和韓國偶像團體EXO的交流中,中國歌手的肢體表現非常不協調。我相信節目設置不是故意去刁難這些歌手,而是督促我們去完善藝人的能力。
其次,這檔真人秀的「任務」環節與節目主題緊扣。很多真人秀節目的遊戲設置都很盲目,《唱遊天下》首期最好看的莫過於嘉賓的「街頭表演」。這種「街頭任務」雖然在其他類型的真人秀節目中被用到不能翻身,但是作為一檔音樂真人秀來說,這個任務的設置與音樂主題的契合度相當得體。這對歌手來說是種考驗,因為怎樣吸引路人駐足給贊是項技術活,如同一次入學考試,考驗了歌手平時的積累。
我們看到「萌萌噠」的華晨宇有一種對音樂的自信,他本身是一個旋律性非常好的歌手,只要把眼睛閉起來,便有一種「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魔性,有能讓路人成知音的本事。周筆暢在這檔節目中也突破了自己獅子座「怕丟臉」的天性,她的街頭表演在布魯斯、搖滾和爵士中不停轉換,展現了不俗的音樂技巧和豐富的歌曲儲備,而且素顏示人也是勇氣可嘉。
中國+世界=音樂大爆炸
《唱遊天下》不僅僅是華語歌手的展示,也可以讓觀眾認識和了解世界範圍內偉大的歌手。這次遊學的城市有首爾、倫敦、波士頓、洛杉磯、紐約五座音樂之都。
提到波士頓,大家很容易想到波士頓音樂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這些音樂的高等學府。波士頓音樂學院承載為國家甚至世界培養演員、藝術家、音樂家、教育家的重任,伯克利音樂學院則培養出了王力宏、鳥叔和史密斯飛船的主唱史蒂夫•泰勒等優秀的藝人。相比較紐約和洛杉磯,波士頓比較像個Student Town,是通向精彩紐約和星光洛杉磯的必經之路,因此這個城市在世界音樂版圖上非常重要。
韓國是造星之都,想想有多少觀看《唱遊天下》的觀眾是衝著嘉賓EXO或是少女時代去的?在和韓國的音樂交流中,我們看到韓國偶像在唱跳等綜合實力上是優秀的,而我們驚喜的是我國藝人在演唱方面或是即興發揮中依然充滿優勢和實力。節目未能明說的是:中國不是不能培養偶像,只是我們的造星能力是瘸腿的,而瘸腿必然讓我們跑得不快。
上周五剛剛播過的倫敦之旅,在記憶當中應該是音樂類的真人秀當中,第一次走出亞洲衝向世界的。來到英國,觀眾就會想到著名的披頭四樂隊,年輕一點的樂迷會想到在格萊美大放異彩的阿黛爾和薩姆•斯密斯,當然還有齊柏林飛艇、鐵娘子、皇后、繆斯、酷玩、平克•弗洛伊德等許多知名樂隊……這顯然比起韓國這位鄰居有著更深的音樂底蘊。相信隨著節目的漸入佳境,觀眾會充分享受到這檔節目對音樂聖地追根溯源的初衷和深度,節目的信息量和娛樂性可謂並舉。
嘗試+主動=文化更自信
目前,節目已經播出了三集,收視群體大都是各家的粉絲,對於路人觀眾的吸引力還是較弱,但是從前三集來看,這個節目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和可挖掘的收視群體,尤其是嘉賓進入到美、英兩國著名的藝術之都後,一定會勾起更多歐美樂迷的收視興趣。
儘管《唱遊天下》在呈現和收視上都未必是四季度最好的,它卻是四季度裡最值得尊重的節目之一。可以看到,四季度中大部分收視靠前的節目,都是綜二代甚至綜三代,其中對模式、對觀眾的消耗不說,在創新力上卻不得不說,偏於保守與功利化了。相比之下,江蘇衛視在周五、周日兩個時段推出的《唱遊天下》和《女婿上門了》,都是頗具創新的節目,創新的背後肯定會承擔不少收視的壓力,但這份初心卻值得稱道。
而在音樂類節目的小範疇裡,《唱遊天下》在差異化方面也做足了功夫。我們看到,它並沒有把歌手局限在華麗舞臺或是過分依賴精尖音響,而是提倡國際交流與互動。特別要指出的是,當所有真人秀節目都在輸入他國文化的時候,江蘇衛視第一次借用一檔綜藝節目提出了一個文化輸出的概念。首爾、倫敦、波士頓、洛杉磯、紐約這五座音樂之都的遊學,不僅是給更多的中國觀眾提供了一個看世界的角度,也給世界音樂一個了解中國音樂和中國音樂人的機會。
在此之前,曾有過不少歌手登上國際的音樂頒獎禮而引發爭議的新聞。事實上,這其中的誤解和尷尬,深層次的原因是彼此之間缺乏交流和了解。相比之下,江蘇衛視《唱遊天下》這一次大膽的走出去,雖然是一次淺層次的輸出,但是這個舉動卻顯示了一種不懼怕被比較的文化自信,值得被複製和發揚。
而更積極的意義是,這些音樂人能透過節目認識國際音樂人並促成合作,這種文化交流和主動吸收才是最實在的。雖然我們現在還不敢說,像是韓、英、美的的音樂製作人通過這短短的交流機會,能給中國音樂帶來多少改變,但至少有一點收穫的是,當我們走出國門,使用這門世界的語言來向世界發出邀請後,我們會發現,中國文化會和中國政治經濟一樣,在世界舞臺上擁有越來越重要的發聲空間。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