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檔節目,差不多延遲了一個月才播出。從《名揚四海》改名為《唱遊天下》,每周五放一把鴿子,把觀眾胃口調得老高。
細一問才知。並不是什麼政策原因,只是節目本身的問題罷了。
醜媳婦終於見到了婆婆,真實樣貌如何?
先交代一下大概吧。《唱遊天下》,是江蘇衛視原創的模式。主要玩法即:幾位固定嘉賓與飛行嘉賓,到海外「遊學」,邀請世界頂級明星幫忙授課,然後明星們組隊pk。其實,就是《我是歌手》的戶外版,最大的區別是——只有排位,沒有淘汰。現在明星們,感覺都輸不起了。
第一集,劇情是這樣的。周筆暢、胡彥斌、華晨宇、阿蘭、方大同,跑到韓國。先是在街頭賣藝,讓路人投票。按照投票數,讓明星選隊員及選歌。阿蘭成為落單者,與外援周覓合作。三組明星經過磨合,在舞臺唱三首經典歌曲,接受觀眾的最終投票……
阿蘭嫌棄自己街頭賣唱的設施。看完這節目,我覺得悶悶的。
首先,節目最大的噱頭,就是海外「遊學」。從起初立意的「求學」改為「遊學」,這裡面不知道做了多少妥協。畢竟,當學生與做朋友,這個平等性是有考究的。演藝圈裡,除了學院派,其他講究「學」的人,少。一樣是咖,叫你一聲老師,真是看在多吃了點鹽的份上。否則,誰也不願意自降輩份。
從第一集來看,節目設置「遊學」的動機有點勉強。很簡單,歌星們體驗的街頭賣唱、製作韓國美食等,並沒有多大新意。隨便換個地方,都能行。更搞笑的是,因為兩國文化的隔閡,導致歌星表現、歌曲安排等,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一個明顯的案例——捧場這些歌星的,大多是中國遊客。如果真正把環境的極致性體現出來,他們將無所適從。所以,這種「遊學」,是帶著功利心浮在水面的操作。
五位歌手,讓氣氛熱不起來。其次,這是音樂節目還是真人秀?粗算一下,旅遊、美食、音樂、pk、室內監控,這些元素都有。但是,這些元素擺在一起,又看不到歌星的化學反應。想虐一下歌星,就安排街頭賣唱。哼哈幾句,得了幾個贊,然後就安排入住一個大酒店。男女混住,24小時被拍,一秒鐘變《花樣姐姐》。再然後,找個錄音棚,大家裝模作樣練習一下,突然餓了,就來了一個《三時三餐》,弄點吃的。最後,開個演唱會,讓觀眾投票,又回歸了音樂節目《中國好聲音》。
阿蘭賣唱矯情,被觀眾罵慘。胡彥斌發現酒店四處有攝像頭,調侃幾句。周筆暢素顏,生活一面曝光。周覓介紹韓國美食,已經成為中國綜藝節目在韓國固定的「醬油哥」了。
最後的演唱會環節,是節目重點。回顧整期節目,可以這樣說:真人秀部分不夠深,連簡單的「撕」都看不到。人與人之間的化學反應不夠到位;音樂部分,不夠純粹。特別是後面的舞臺部分,感受不到現場音樂帶來的震撼。
最後,幾位歌星的選擇,是很大失誤。請注意,我一直是叫歌星,並沒有叫明星。從選人的角度來看,節目組其實過於偏科了,太注重「唱」的能力。如此一來,最終的結果就是:五位歌星,把節目搞得很悶。
阿蘭,混日本娛樂圈的。十分難搞,國內很多記者已經領教。在《唱遊天下》中,其公主病一方面已經展現,但也只是一陣漣漪罷了。周筆暢,話不多,謙讓,不適合真人秀。方大同,觀眾熟悉其還需要一定時間。華晨宇,看不到在《花兒與少年》的影子,可惜。唯一能調劑氣氛的,就是鄭爽男朋友胡彥斌了。不好意思,他真的只能調劑氣氛,畢竟那個悶的氣場太強大了。另外,我也看到了其他飛行嘉賓名單,情況並不樂觀。
做真人秀,如果嘉賓角色分工沒有差異化,那整個節目將變溫吞水。
幸好,在最後一期的預告片裡,我看到了矛盾集中爆發的片段。希望那樣的場景多一些,再多一些。
錄入編輯:程娛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 唱遊天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