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委員龐德聲稱,2020年東京奧運會已經決定延期,可能推遲到2021年舉辦。而在現代奧運的124年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屆賽事被迫推遲舉辦的先例,但確實發生過三次賽事被取消的大事件。
1916年奧運會郵票
第一次,是1916年的第6屆奧運會。當時,有6座城市申辦這屆奧運會,分別是柏林、布達佩斯、亞歷山大、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和克利夫蘭。據說,「奧運之父」顧拜旦希望柏林能夠申辦成功,因為這可能有助於消弭籠罩在歐洲上空的戰爭陰雲,而了解顧拜旦良苦用心的布達佩斯主動棄權,柏林最終成為這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
為了舉辦這次奧運會,德國人從1912年開始修建能夠容納64000名觀眾的德意志體育場。然而1914年8月4日,德國入侵比利時,英國對德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顧拜旦的美好願望終究還是破滅了。
為了遵守奧運會熱愛和平的宗旨和奧林匹克精神,國際奧委會決定取消1916年柏林奧運會。不過按照古代奧運會的傳統,即便是因故沒能舉辦的奧運會,也被算在史冊之內,所以這屆被取消的賽事還是「第6屆」。而為了躲避戰火,國際奧委會總部還在1915年4月從巴黎遷到瑞士洛桑。直到20年後的1936年,柏林才迎來了奧運會。
1940年奧運會的海報
第二次,是1940年的第12屆奧運會。有多達14座城市申辦這屆奧運會,東京在「決賽」中力壓芬蘭的赫爾辛基,獲得最終的主辦權。雖然當時的整個世界局勢已經動蕩不安,但國際奧委會依然在為這屆賽事做著準備,日本方面為了舉辦奧運會,拿出2010萬美元的總預算。
然而1937年7月,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1938年3月,國際奧委員會召開開羅會議,中國奧委會強烈抗議日本違法奧林匹克精神,日本代表卻無恥狡辯,並保證奧運會如期舉辦。而在隨後的執委會秘密會議上,國際奧委會決定將赫爾辛基作為東京的候選。
1938年7月,日本正式宣布無法舉辦奧運會。國際奧委會則正式將主辦城市改為赫爾辛基,比賽時間定於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但是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芬蘭只能在1940年1月1日宣布放棄主辦權,這屆賽事也因此徹底取消。直到1964年,東京才第一次舉辦奧運會,而赫爾辛基則是1952年舉辦。
1944年奧運會海報
第三次,是1944年的第13屆奧運會。二戰爆發前夕,國際奧委會已經做出決定,從羅馬、赫爾辛基、布達佩斯、蒙特婁等6個申辦城市中,選出了英國首都倫敦作為主辦城市,而1944年,還是國際奧委會成立50周年,原本是雙喜臨門。可惜由於二戰的原因,這屆奧運會還是被迫取消,不過戰爭結束之後,倫敦還是舉辦了1948年的第14屆奧運會。
1912年奧運會海報
此外,奧運會還經歷過主辦城市的更改。1908年奧運會,國際奧委會經過秘密投票,原本決定由羅馬來舉辦,但由於地震和火山爆發造成的經濟危機,羅馬主動放棄主辦權,倫敦臨危受命,才令這屆奧運如期舉行。1912年奧運會原本定於柏林舉辦,但1909年5月,德國因為奧委會主席突然去世而放棄主辦,於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接過了主辦權。
這三次奧運會被取消,無一例外的都是因為戰爭的緣故。現在,愛好和平的人們不需要再面對戰爭的威脅,但新冠病毒帶來的安全威脅同樣巨大,所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很可能成為歷史上第一屆被推遲的現代奧運會。所幸,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已經表示,取消東京奧運會不在議程上,即便推遲,舉辦奧運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