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薩根曾是旅行者號影像小組的一員,旅行者號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來自於他的想法。在一代人以前,阿波羅登月飛行的最後一位太空人,照下了一張地球的全景照片,這是一個沒有邊界的行星。它成了一種新意識的象徵,卡爾實現了這個過程的下一步。他說服了美國宇航局把旅行者一號的鏡頭,在飛過海王星時轉回地球,讓它最後看一眼家園——他所說的那個泛著蒼白藍光的小點。
它就在那裡,那是我們的家園,那是我們的一切。在那裡,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生活過的每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了自己的一生。聚集在這裡的,是我們的歡樂與痛苦,是成千上萬的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經濟學說。所有的獵人與強盜、英雄與懦夫、文明的締造者與毀滅者、國王和農夫、年輕的戀人、母親與父親、滿懷希望的孩子、發明家和探險家、德高望重的教師、貪腐的政客、超級明星、最高領袖、人類歷史上的每一位聖人和罪人,都生活在這裡——一粒懸浮在一束陽光中的微塵。
在浩瀚的宇宙劇場裡,地球只是一個小小的舞臺。想想過去的血流成河,那為帝王將相而流的血,只為讓他們在榮耀和勝利中成為轉瞬即逝的偉人,佔有那一個小點中的一小部分。想想那無盡的殘酷,棲息在這個點上的某個角落的民眾,每天把殘酷施加到與他們沒什麼區別的另一個角落的民眾身上,他們為何常常爭執,他們為何渴望殺死對方,他們的仇恨為何如此強烈。
我們故作姿態,我們妄自尊大,妄想著人類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這一切,都因這泛著蒼白藍光的小點而動搖。我們的星球,不過是一粒孤獨的微塵,籠罩在偉大的宇宙黑暗之中。我們默默無聞,沉浸在無盡的浩瀚之中,沒有一絲跡象表明,除了我們自己,還有誰能拯救我們自己。
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有生命的世界,生命再無其他去處,至少在不久的將來亦是如此,沒有外星球可供人類遷移,只可遠觀,不可定居。不管你喜歡與否,現在,只有地球供我們立足。
據說,研習天文可以讓人謙卑、塑造人心、磨練個性,也許再沒有更好的辦法,能比這遙遠的畫面,更好的顯示人類的自負與愚蠢。對我而言,它強調了我們的責任,要對人友善,並要珍惜和愛護這泛著藍光的小點——這是我們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園。
我們怎麼知道,在這一粒塵埃上居住的渺小生物,是如何突破千難萬險把宇宙飛船送入銀河的星星之間?而僅僅在幾百年前,我們尚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時為何時、對宇宙的其他部分也一無所知。我們身居囚籠,活在自己的小宇宙裡,困在堅殼之中,我們是如何逃出囚籠?是因為世世代代探索者的不懈努力,他們發自內心遵從這五條簡單規則:
一、 質疑權威,不輕信人言。
二、 獨立思考,自我質疑。不因自己想要相信,而相信任何事情,相信不代表能成為現實。
三、 以實驗檢驗想法,依靠觀察與實驗。如果自己喜歡的想法沒有通過檢驗,那它就是錯的。
四、 樂觀一點,遵循證據,無論它指向哪裡。如果沒有證據,不妄下結論。
五、 也許最重要的規則就是:請記住,你也會犯錯。即使是最優秀的科學家,也曾經在某些事情上犯錯。牛頓、愛因斯坦,還有歷史上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們都犯過錯,這很正常,我們只是凡人。
科學讓我們不再欺騙自己、欺騙他人。科學家們有過罪嗎?當然有!我們曾濫用科學,就像手邊的工具一樣隨意使用。因此,我們不能把科學放在少數掌權者手中,當科學更多的屬於全人類時,它就越不會被濫用。科學的價值,能阻止狂熱和無知,畢竟,宇宙的大部分是黑暗的,只有點點的星光點綴著。了解了地球的年齡、恆星的距離、生命的演變,這會讓世界變得不一樣嗎?這取決於你願意生活在多大的宇宙中。有些人喜歡小宇宙,沒關係,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更喜歡大宇宙,當我把這一切放在我的心裡、我的腦海裡,我會感到心情振奮,當這種感覺湧起,我希望看到它是真實的,而不僅僅是我腦海中的想像,因為這就是真相。而我們想像,與自然中令人驚嘆的真實相比,顯得多麼的微不足道!
我想要知道,在那黑暗的地方有什麼,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發生了什麼;我想要知道,在宇宙的視界之外是什麼,生命又是如何起源的;我想要知道,宇宙中有沒有個地方,物質和能量在那裡正被賦予——生命與意識。我想要了解我們的祖先——他們所有人。我想要成為一個美好而強大的連結,聯繫世世代代的人類,我想要保護我的孩子們,以及未來的子子孫孫。
我們,代表著宇宙在這個世界的眼睛與耳朵,代表著宇宙在這個世界的想法與情感,我們開始了解人類的起源、思考繁星的故事、物質的演化,回溯意識起源之前那條漫長的道路。我們與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生物,攜帶著宇宙進化的遺產,跨越了數十億年。如果我們將這些知識銘記於心,如果我們了解並熱愛大自然的本質,我們的子孫後代一定會銘記我們,因為我們是生命之鏈中美好而強大的一環,我們的子孫後代也會繼續這神聖的探索,薪火相傳,不斷開拓,發現在這宇宙之中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