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努力中的公眾號
萬萬沒想到,世界無奇不有~
我竟然在一部日本電影裡,找到了跟「蘇大強同款」,的爹...
準確來說,是這位爹「作天作地」的性格跟蘇大強別無二致,就是這部:《父親與伊藤先生》
日本,繁華的東京,阿彩和男友伊藤,蝸居在一間小公寓裡。
伊藤比阿彩大20歲,可他們在一起的生活卻十分融洽,宛如一對多年的老夫妻。
有一天,阿彩的「作精」父親突然到訪,打破了二人世界。
讓人沒想到的是,老爺子說:我就暫住在這裡,這是我的生活費,飯要日式的,菜要清淡點...
要求一堆,錢...
錢不錢的,不重要了。
至於父親為什麼會突然到訪,原因還要從阿彩的哥哥那裡說起...
兩年前,阿彩的母親去世了,父親一直跟哥哥嫂嫂生活,可老爺子太挑剔,鬧得雞犬不寧。
這回不請自來,想必又是和兒子兒媳鬧彆扭了唄。
這位父親,固執,驕傲,愛說教...
果不其然,一見面父親就開始對伊藤「問話」:多大了?
你倆年紀差得也太多了吧?
做什麼的?
怎麼這把年紀,還在打零工?
..
這還不算啥,吃飯的時候,不是嫌湯汁太甜,就是醬汁太濃,豬排太油,板凳太醜??
任何小事,都會變成大事。
阿彩也蠻聰明,她從不跟父親正面交涉,有效的避免了很多爭吵。
可看父親這麼挖苦伊藤,她也有些崩潰。
小兩口就琢磨著,啥時候能把父親送走...
你看,這個爸爸,能「作」到什麼程度呢?
兒女都不願意跟他住,兒媳婦見到他,緊張得吐...
直到有一天,阿彩想搞清楚父親每天到底在幹嘛,跟蹤父親,卻無意中發現了他的「秘密」。
一路上,父親會時不時停下來,讀讀路邊的廣告牌,看看不知名的小野花。
去超市瞎逛,中午就隨便買份快餐,坐在路邊吃。
下午去圖書館泡半天,黃昏時分再慢慢走回去。
到了門口,父親卻在小區門口的石板凳上坐了下來。
就這麼一動不動的呆坐著,看著落日餘暉,看著天色漸暗...
一個個窗口亮起燈,他聽到別人家的孩子說「我回來了」,母親喊「快來吃飯」
.
阿彩遠遠地看著父親的背影,她突然感受到了,父親的孤獨。
原來,這個倔強老人的一天,是這樣的無聊。
在年輕人看來短暫的一天,在老人的世界裡,卻是那樣漫長,得用很多很多事情去填充。
阿彩終於理解了父親的古怪、執拗,他只是孤獨,又不知如何表達...
就是這部滿滿溫情的電影,收穫了無數觀眾的眼淚。
有人說,這些眼淚是源於我們的愧疚...
也有人覺得,故事平淡,太過細膩,有些索然無味...
但是,我很看中它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情,和他們對現實與未來的悵然。
說白一點,我喜歡它真實的那一部分。
在我們的東方家庭裡,總有這麼一位古板的父親。
他勤奮工作,憑一己之力擔起家庭重擔。
不輕易流露感情,所有的表達方式,都變成了喋喋不休...
他會像電影裡的父親一樣,訓斥我們:這麼晚了,還不起床?注意你的吃相!喝那麼多飲料,老了你就知道了!
常常沒事找事:柿子需要花錢買?這麼浪費!為什麼不自己種?吃這麼油的豬排,是想要害死我嗎?
電影裡,阿彩無力吐槽:我爸固執又難伺候,真的很煩人!
我們也一樣,對於很多人來說,家人是身邊最近的人,也是最麻煩、最難以理解的人。
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我們與他們的世界越來越遠。
我們放肆奔跑,他們無力追趕...
曾在網上看到一句話:長大之後,我們離開父母,去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大千世界。我們的思想翻新,我們的價值觀變得多元包容。但是,父母只能困在舊時代裡,做個保守的仰望者。
曾經,在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父母花大把的時間陪伴我們,容忍我們的無知幼稚、倔強任性。
現在,時間兜了一個圈,輪到我們去照顧他們,陪他們說說話,聽他們這一生,遇到的人,做過的事,走過的路...
這需要花很多時間,有足夠耐心,正如父母在我們年幼時所做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