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裝劇,《琅琊榜》和《甄嬛傳》幾乎是巔峰之作,製作精良,演技在線,劇情合理……近幾年播出的古裝劇都免不了被拿來比較一番,比來比去比不過。
其實古裝劇的製作是有套路在的。小編盤點了最近幾年比較火爆的古裝劇,總結出以下八點。
一、改編大IP。
誰能想到十幾年前火爆的網文會成為現在影視劇改編的主要來源?一個火爆IP自帶書粉觀眾,成了商家的必爭首選。怎麼改編過審怎麼迎合觀眾,就靠商家各顯神通了。2018年的網劇《鎮魂》在遭遇半道撤資劇情垃圾特效辣眼的情況下依然能成為年度爆款,雖然離不開朱一龍白宇兩位主演的精湛演技,但IP原有的熱度也不可忽視。
二、服道化。
自從《琅琊榜》和《甄嬛傳》打出朝代禮儀和服道化的標籤以後,這兩點操作簡單但效果實惠的套路被完美效仿,而造型師張叔平一度似乎成了古裝劇的萬能油,只要署上張叔平的大名,影視劇的收視率就有了保障。正在熱播的《鶴唳華亭》中的叉手禮,和男角宋朝女角唐朝的服裝備受詬病,說明觀眾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三、音樂。
音樂在一部劇中有多重要?劉歡全權操刀《甄嬛傳》音樂,說起劇名耳邊就響起姚貝娜婉轉深情的歌聲。今年爆款《陳情令》更是請林海擔任音樂製作,肖戰和王一博合唱的《無羈》剛上架就賣出幾百萬元的好成績,近日榮獲酷狗音樂年度金曲獎,「煮一壺生死悲歡祭少年郎」,繞梁不絕。
四、小鮮肉+老戲骨陣容。
小鮮肉被粉絲捧得再高,演技終究差些火候,於是小鮮肉的臉和老戲劇的演技成為完美組合,老戲骨被捧成和小鮮肉同等的高度。《琅琊榜》中,謝玉言闕夏江皇帝甚至高公公搭配胡歌王凱吳磊,熱播的《慶餘年》還請了陳道明張志堅王勁松等一眾大咖作配,收視率穩穩噹噹。可是,小編年輕時的偶像邱心志去給《還珠格格》當皇阿瑪了,去《鶴唳華亭》陸家當爹爹了。羅晉有點尬,演老的太年輕,演年輕的又有點老。
五、畫質。
電視劇有電影的畫質,就算劇再差,一樣能在收視中博一席之地。《媚者無疆》便是,可惜沒成為爆款。
六、臺詞。
年輕演員被詬病最多的,就是臺詞了,幾年前的「數字小姐」成了過不去的噩夢,時不時都被拿出來說上一說,臺詞功底差分分鐘讓觀眾出戲,於是造就了邊江傑大季冠霖等一批優秀配音演員,觀眾看的很多古裝劇都是他們四個談戀愛。可配音聽多了也出戲啊,於是又開始把主演是原聲作為宣傳點。臺詞是一個演員的基本功,認真的演員如非必要是不會配音的,去年大火的朱一龍在《鎮魂》《知否》《我的真朋友》中都是原聲臺詞,為角色形象增色不少。
七、男二比男一好,反派比男一好。
「男一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成了幾乎一部劇的因定模式,男二通常會比男一有熱度。「不怕反派壞就怕反派帥」,一個顏值高的反派也會比男主搶眼。一部劇定下主演通常沒什麼懸念,男二往往會出乎意料成為黑馬。觀眾的口味真是天意莫測。《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的渣男張彬彬,《鎮魂》中邪魅狷狂的斯文敗類夜尊(雖然也是朱一龍扮演的),《鶴唳華亭》中陰險慫萌的蕭定棠,都被觀眾抱來當崽寵,也是沒誰了。
八、燒腦劇情加高能反轉。
小孩子才看腦殘偶像劇,成年人都追求有點深度的劇情了。這一點不止古裝劇,又甜又虐的愛情裡一定要摻雜點身不由己的天災人禍,或者陰謀無常,要有家國天下,要有天道人倫,不然就太小家子氣了。
所以,具備這八點製作套路,就一定能成爆款嗎?
答案是肯定的。
就說夏季爆款《陳情令》,雙男主劇,作者墨香銅臭,大IP,有一批死忠書粉;服道化精良,畫面唯美,服裝精細,妝容自然,道具逼真;音樂前面舉例了,在此不贅;畫質仙氣滿滿;演員配音是因為有廣播劇先入為主,據說雙男主的臺詞功底也是不錯的;老戲骨加持;反派薛洋很討喜;劇情一環套一環,火了,雙男主一舉成為頂流,該劇入圍全球50大電視劇,排名36,成為首部入選該榜的國產劇。
再說正在熱播的《鶴唳華亭》,有點文藝範兒,打的是高能反轉年度巨製的招牌,大IP,作者雪滿梁園;禮儀和服道化雖遭詬病,但仍能看出劇組用心;音樂製作阿鯤,也是大佬級別;畫質典雅頗具古意;原聲臺詞;男二討喜,反派討喜,甚至李柏舟這個反派糟老頭子也很受歡迎;劇情真是高能反轉,不過說實話,小編覺得有點刻意為之了。但是,爆了嗎?爆了。
套路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人物服務,如果一部劇劇情不合理,人物立不住,再多的套路都沒用。
所以,爆款一定是好劇嗎?這就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