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了這八個製作套路,古裝正劇就一定能成爆款嗎?

2020-08-19 別處的月光

說起古裝劇,《琅琊榜》和《甄嬛傳》幾乎是巔峰之作,製作精良,演技在線,劇情合理……近幾年播出的古裝劇都免不了被拿來比較一番,比來比去比不過。

其實古裝劇的製作是有套路在的。小編盤點了最近幾年比較火爆的古裝劇,總結出以下八點。

一、改編大IP。

誰能想到十幾年前火爆的網文會成為現在影視劇改編的主要來源?一個火爆IP自帶書粉觀眾,成了商家的必爭首選。怎麼改編過審怎麼迎合觀眾,就靠商家各顯神通了。2018年的網劇《鎮魂》在遭遇半道撤資劇情垃圾特效辣眼的情況下依然能成為年度爆款,雖然離不開朱一龍白宇兩位主演的精湛演技,但IP原有的熱度也不可忽視。


二、服道化。

自從《琅琊榜》和《甄嬛傳》打出朝代禮儀和服道化的標籤以後,這兩點操作簡單但效果實惠的套路被完美效仿,而造型師張叔平一度似乎成了古裝劇的萬能油,只要署上張叔平的大名,影視劇的收視率就有了保障。正在熱播的《鶴唳華亭》中的叉手禮,和男角宋朝女角唐朝的服裝備受詬病,說明觀眾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三、音樂。

音樂在一部劇中有多重要?劉歡全權操刀《甄嬛傳》音樂,說起劇名耳邊就響起姚貝娜婉轉深情的歌聲。今年爆款《陳情令》更是請林海擔任音樂製作,肖戰和王一博合唱的《無羈》剛上架就賣出幾百萬元的好成績,近日榮獲酷狗音樂年度金曲獎,「煮一壺生死悲歡祭少年郎」,繞梁不絕。


四、小鮮肉+老戲骨陣容。

小鮮肉被粉絲捧得再高,演技終究差些火候,於是小鮮肉的臉和老戲劇的演技成為完美組合,老戲骨被捧成和小鮮肉同等的高度。《琅琊榜》中,謝玉言闕夏江皇帝甚至高公公搭配胡歌王凱吳磊,熱播的《慶餘年》還請了陳道明張志堅王勁松等一眾大咖作配,收視率穩穩噹噹。可是,小編年輕時的偶像邱心志去給《還珠格格》當皇阿瑪了,去《鶴唳華亭》陸家當爹爹了。羅晉有點尬,演老的太年輕,演年輕的又有點老。


五、畫質。

電視劇有電影的畫質,就算劇再差,一樣能在收視中博一席之地。《媚者無疆》便是,可惜沒成為爆款。



六、臺詞。

年輕演員被詬病最多的,就是臺詞了,幾年前的「數字小姐」成了過不去的噩夢,時不時都被拿出來說上一說,臺詞功底差分分鐘讓觀眾出戲,於是造就了邊江傑大季冠霖等一批優秀配音演員,觀眾看的很多古裝劇都是他們四個談戀愛。可配音聽多了也出戲啊,於是又開始把主演是原聲作為宣傳點。臺詞是一個演員的基本功,認真的演員如非必要是不會配音的,去年大火的朱一龍在《鎮魂》《知否》《我的真朋友》中都是原聲臺詞,為角色形象增色不少。

七、男二比男一好,反派比男一好。

「男一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成了幾乎一部劇的因定模式,男二通常會比男一有熱度。「不怕反派壞就怕反派帥」,一個顏值高的反派也會比男主搶眼。一部劇定下主演通常沒什麼懸念,男二往往會出乎意料成為黑馬。觀眾的口味真是天意莫測。《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的渣男張彬彬,《鎮魂》中邪魅狷狂的斯文敗類夜尊(雖然也是朱一龍扮演的),《鶴唳華亭》中陰險慫萌的蕭定棠,都被觀眾抱來當崽寵,也是沒誰了。

八、燒腦劇情加高能反轉。

小孩子才看腦殘偶像劇,成年人都追求有點深度的劇情了。這一點不止古裝劇,又甜又虐的愛情裡一定要摻雜點身不由己的天災人禍,或者陰謀無常,要有家國天下,要有天道人倫,不然就太小家子氣了。

所以,具備這八點製作套路,就一定能成爆款嗎?

答案是肯定的。

就說夏季爆款《陳情令》,雙男主劇,作者墨香銅臭,大IP,有一批死忠書粉;服道化精良,畫面唯美,服裝精細,妝容自然,道具逼真;音樂前面舉例了,在此不贅;畫質仙氣滿滿;演員配音是因為有廣播劇先入為主,據說雙男主的臺詞功底也是不錯的;老戲骨加持;反派薛洋很討喜;劇情一環套一環,火了,雙男主一舉成為頂流,該劇入圍全球50大電視劇,排名36,成為首部入選該榜的國產劇。


再說正在熱播的《鶴唳華亭》,有點文藝範兒,打的是高能反轉年度巨製的招牌,大IP,作者雪滿梁園;禮儀和服道化雖遭詬病,但仍能看出劇組用心;音樂製作阿鯤,也是大佬級別;畫質典雅頗具古意;原聲臺詞;男二討喜,反派討喜,甚至李柏舟這個反派糟老頭子也很受歡迎;劇情真是高能反轉,不過說實話,小編覺得有點刻意為之了。但是,爆了嗎?爆了。

套路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人物服務,如果一部劇劇情不合理,人物立不住,再多的套路都沒用。

所以,爆款一定是好劇嗎?這就未必了。

相關焦點

  • 14年無爆款,歷史正劇還值得拍嗎?
    歷史正劇似乎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市場。20年間,從口碑熱度爆款熱門到如今的口碑熱度倒掛,歷史正劇漸漸讓行業開始望而卻步。而犀牛君試圖進一步分析,已經14年未出現爆款的歷史正劇,是否存在下一個黃金期?而從電視行業本身來看,歷史正劇正成為高風險投資。需要看到的是,此前以央視為代表的歷史正劇製作單位,並不以商業回報為第一考慮因素,同時存在弘揚傳統文化等多方面考量;在當時古裝劇已經是高投入的代表,1994年《三國演義》製作成本高達1.7億。
  • 14年無爆款,歷史正劇還值得拍嗎?
    回顧今年另一部正午陽光的歷史正劇《清平樂》,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整體收視率在0.5%上下浮動,網絡端觀看留存率也僅為13%。歷史正劇似乎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市場。20年間,從口碑熱度爆款熱門到如今的口碑熱度倒掛,歷史正劇漸漸讓行業開始望而卻步。而犀牛君試圖進一步分析,已經14年未出現爆款的歷史正劇,是否存在下一個黃金期?
  • 《江山紀》:歷史大劇超「兇」回歸,高規格製作催生正劇爆款
    但此次作為太子的何晟銘依舊是大哥,「一四四八」形成了一個趣味的等差數列,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一次是大哥,終生是大哥」吧。 《江山紀》這樣的演員組合模式同樣為國產歷史正劇提供了極具借鑑價值的思路:演技與國民度並重,通過新老演員的搭配,儘可能使人物與角色形神相符,不僅能令人物塑造更鮮活,還能通過演員本身的影響力拓寬在受眾層面的接受度。
  • 上撐不起正劇,下接不上甜寵,偽正劇風才是《燕雲臺》的核心問題
    偽正劇屢屢撲街《演員請就位》中李成儒對影視作品是否應符合真實歷史有過這麼一個觀點:遊戲(戲說)劇無所謂,正劇一定尊重歷史。這也是大眾的對古裝劇的普遍追求,正劇需要符合常識、設定嚴謹、故事有厚度,戲說劇則可以大範圍杜撰,只要故事夠精彩即可。
  • 國產歷史正劇排行榜,不是所有古裝歷史劇都叫正劇
    因為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我國的古裝電視劇特別多,但其實並不是每一部劇都能算作正劇,今天就來帶大家看一下,都有哪些電視劇能夠算作正劇。 漢武大帝一定能夠算是一部正劇了,看著評分就是出奇的高。
  • 古裝正劇那麼多9分劇,咋就沒人看?
    這部劇開播後,引來收視狂潮,最高收視率將近20%,從此之後,所謂「古裝正劇」就有了個響亮的名頭。然而,當人們還翹首以待更好的古裝正劇出現時,時代的滾輪早已呼嘯而過,一點餘地都沒留。這20年來,古裝劇的市場早已被宮鬥、甜寵劇佔了,戲說、架空大行其道。
  • 今年為何沒有爆款古裝電影?
    ,像今年大火的《延禧攻略》《如懿傳》,包括之前的《楚喬傳》《雙世寵妃》《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現象級作品無不都是古裝題材,但反觀電影市場,如今的古裝電影仿佛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 其實,看向近三年的古裝電影,雖然每年上映的數量不是很多,僅有十幾部,但大部分都有著過億的成績,像《捉妖記2》《西遊伏妖篇》《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更是有著幾十億的成績。而且這些古裝電影大部分也都是由一定規格或知名的業內團隊來操盤的,像《竇娥奇冤》《喜樂長安》這類小體量的電影還是少數。
  • 古裝劇不好好講歷史,是時候迎接歷史正劇的回歸了!
    所幸總局早已開始注意到這一現象,先後發布了一些針對古裝劇製作和播出的限令,如劇名不能以「XX傳」命名,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等。
  • 反套路解鎖古裝探案新姿勢,《盛唐幻夜》能否成為下一個古裝爆款?
    眼下,一部以繁華盛唐為背景的反套路古裝探案甜愛劇《盛唐幻夜》剛在騰訊視頻上線就引發關注。該劇由熱劇頻出的華策影視操盤掌控,「臺灣偶像劇教父級」導演周曉鵬攜手知名作家、編劇繆娟及藝術總監梁國冠共同打造,演員方面則匯集了吳倩、鄭業成、張雨劍、董琦、袁文康、劉天佐、印小天等實力派演員。
  • 且看歷史正劇《一代名相陳廷敬》的完美解答
    縱觀當下的古裝劇題材,「清宮熱」打著古裝的幌子,卻難以避免當代言情的套路,歷史劇逐漸從朝堂走向了後宮,時不時的「穿越」更是脫離了歷史範疇。
  • 終於定檔的《八佰》,票房真能賣到15億嗎?
    但終於定檔的《八佰》,票房真能賣到15億嗎?對於近況艱難的華誼而言,這註定依然是一場艱難的戰役。《八佰》,15億?《八佰》當然有資格大爆。但任何影片大爆背後,都有天時地利人和,《八佰》的問題是顯然是:此時上映,天時地利人和還在嗎?
  • 2017年爆款網劇打造進行時,《顫抖吧,阿部》這腦洞我服
    還有人評論稱:「道具服裝相當到位,雖然和原著有些出入但是編劇『很有腦子』,不僅主角演技在線,連配角都很有特色,齊大娘,十三等等,讓人印象深刻……」 看了諸多好評,娛記君也十分好奇這部《顫抖吧,阿部》真有如此魅力,能把眾小夥伴迷得七葷八素嗎?結果一入此坑深似海,娛記君我一口氣連刷10集,如同吃了炫邁,根本停不下來啊。
  • 鞠婧禕新劇開播,古裝顏值還是那麼驚豔,十有八九能成爆款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蘆笙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雖然外界對鞠婧禕的人設和性格多有猜測,她現在的口碑也不是很好,上半年還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被全網黑了很久,但是,這些都架不住她的古裝顏值高,所以作品一直都沒有斷過,而且還都是女主角的作品。之前和宋威龍等人合作的《雲上學堂》已經播完了,雖然沒有成為爆款作品,但同期熱播劇的衝擊還是很大的,觀眾們對這部劇的評價也還不錯。
  • 「大秦帝國」系列劇11年曆程,對歷史正劇重返C位有何啟示?
    歷史正劇向來是國產劇的重要分支。遺憾的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這樣的爆款已經缺席熒幕太久了。是市場不靈了嗎?還是觀眾不愛了?個中緣由,值得深思。大秦帝國系列劇自首播至完結,歷時11年。這在近幾年的國產市場實屬罕見。那麼,這個大IP如何堅守初心?11年發展歷經怎樣的市場和播出環境?《大秦賦》熱度、收視一騎絕塵,口碑卻高開低走,為歷史正劇的創作提供了哪些經驗和教訓?
  • 用4集講完50集故事的《醉玲瓏》,能用"龍捲風速度"突破權謀劇的瑪麗蘇套路嗎?
    鑑於穿越這一題材的敏感,編劇便直接把鳳卿塵的身份設置成了女巫,與元凌共拓江山。此外劇中還有聖巫女無法嫁入皇室的規定,給原著中順利的愛情故事添了點佐料,然後……直接讓書粉懷疑看了本假書。但值得一提的是,《醉玲瓏》的前四集用它的快節奏收服了觀眾,將原著50集的內容全部講完,尤其是感情線,一見鍾情,暗定終身,衝破枷鎖,完成大婚,速度快得就像龍捲風。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
    在《大秦賦》第11集,華陽太后為阻撓嬴政入秦,放出風聲稱嬴政實則為呂不韋之子,嬴政對此謠言不僅沒有懷疑,還跑去質問呂不韋,說要與他浪跡天涯,即使當時嬴政還是個少年,但對於一個13歲即位、22歲親政、39歲就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來說,即使是年少時期的嬴政也必然有過人的聰明才智,不會作出如此衝動的舉動,更不會說出如此激動的話語,這令觀眾們在看到這集時大呼狗血,《大秦賦》的豆瓣評分也在這集之後由8.9分直降至
  • 新《三國》導演再推歷史正劇,馮紹峰、陳寶國主演,爆款預定?
    該劇的導演高希希因此名聲大噪,從此踏上歷史正劇的不歸路,後來又執導了一部《楚漢傳奇》,收視、口碑表現平平,並沒有延續新《三國》的輝煌。現在,高導的另一部古裝歷史正劇《山河月明》即將上線,頗為令人期待。在《山河月明》的劇情簡介裡,建文皇帝朱允炆下詔削藩,將屠刀對準朱氏皇族,害死湘王朱柏,朱棣為了自保不得不反,這套說辭能忽悠歷史迷嗎?
  • 雙頂流+IP的爆款公式回歸,古裝網劇戰事前瞻
    這讓奮戰40天的《錦繡南歌》和古裝青春劇《漂亮書生》終於迎來了「同伴」。眾所周知,近幾年的大IP製作幾乎頂起了視頻平臺網劇的半邊天,網文IP的「開墾」和流量明星盛行兩件事是分不開的。視頻網站的「流量大戰」硝煙仍在繼續,在古裝劇層面上,近一兩年來各家都發力不小,有的貢獻出新晉流量,有的使老流量站穩腳跟,也有看似漂亮的陣容卻遭遇收視折戟。
  • 行業|2018中國電視劇:少點套路,多點真誠 古裝劇回歸正劇時代:提防大女主滿街走,帝王嬪妃多如狗
    題材擴展後,各位大咖們也在思考如何拉進古裝劇與觀眾的距離,創作了《大秦帝國》系列的丁黑表示儘管他們寫的是「帝國夢想」,但側重從情感入手,包括親情、友情等,「是這種古裝正劇拉近跟今天觀眾的交流方式。」華策克頓副總裁房迎認同道:「這就是觀眾跟我們情感的溝通,包括當下人們對社會的認識和他們的體會,會更容易產生共鳴。」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圖)
    在《大秦賦》第11集,華陽太后為阻撓嬴政入秦,放出風聲稱嬴政實則為呂不韋之子,嬴政對此謠言不僅沒有懷疑,還跑去質問呂不韋,說要與他浪跡天涯,即使當時嬴政還是個少年,但對於一個13歲即位、22歲親政、39歲就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來說,即使是年少時期的嬴政也必然有過人的聰明才智,不會作出如此衝動的舉動,更不會說出如此激動的話語,這令觀眾們在看到這集時大呼狗血,《大秦賦》的豆瓣評分也在這集之後由8.9分直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