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系列劇11年曆程,對歷史正劇重返C位有何啟示?

2021-02-10 Vlinkage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正劇向來是國產劇的重要分支。遺憾的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這樣的爆款已經缺席熒幕太久了。是市場不靈了嗎?還是觀眾不愛了?個中緣由,值得深思。大秦帝國系列劇自首播至完結,歷時11年。這在近幾年的國產市場實屬罕見。那麼,這個大IP如何堅守初心?11年發展歷經怎樣的市場和播出環境?《大秦賦》熱度、收視一騎絕塵,口碑卻高開低走,為歷史正劇的創作提供了哪些經驗和教訓?

收視熱度高,口碑卻遭遇過山車?

從2009年的《大秦帝國之裂變》拉開帷幕,到2013年的《大秦帝國之縱橫》、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再到2020年的《大秦賦》,大秦帝國系列劇通過恢弘壯麗的氣勢、波瀾壯闊的基調,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而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建立秦朝,以及最後走向滅亡的過程。

就豆瓣口碑來看,大秦帝國系列劇吸引了大批歷史愛好者以及「秦粉」駐足。《大秦帝國之裂變》9.3分;《大秦帝國之縱橫》9.3分,《大秦帝國之崛起》8.5分;《大秦賦》5.9分,打分人數107557人。值得一提的是,《大秦賦》開播前被寄予厚望,被不少人預定為「口碑爆款」,但從開播的8.9分一路跌到現在的5.9分,令人意外。總體看:「裂變」、「縱橫」勢均力敵;「崛起」稍微次之;《大秦賦》目前墊底。

但豆瓣評分只能佐證劇集口碑,而收視率和熱度則代表著度量衡的另一端。其中,收視率取決於劇集的亮點。亮點越多,吸引力越強;熱度則取決於話題量和討論度,以及能否引發觀眾情感共鳴。從這兩個維度看,《大秦賦》無疑是佼佼者。這部劇收視率在同檔期劇集中排名前二。從網絡播放指數來看,《大秦賦》熱度遙遙領先於其他劇集。

綜合豆瓣評分、參評人數、收視和熱度來看,《大秦賦》在小圈層內引發了不少爭議和不滿,失去了部分垂直受眾。但相比前三部,它的「破圈」滲透力度更強,擁有了更寬廣的受眾群,也贏得了更多年輕觀眾的喜愛。可以說,《大秦賦》的優勢和短板同樣明顯。這部劇是西安大秦帝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與原作者孫皓暉終止合作關係,自己組建團隊打磨的原創劇本。雖與前三部不是「同根生」,但內容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首先,劇集延續了前三部的正劇風格和史詩格調,描繪了秦始皇嬴政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基本做到了尊重史實,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其次,服化道走心,精益求精的士兵著裝、髮髻和武器,被譽為「在逃兵馬俑」。第四,宏大的戰爭場面,一掃穿越劇、架空劇五毛特效的「塑料感」。最後,演員演技出彩,張魯一、段奕宏等主配角演員在V榜的排名十分靠前,憑藉嬴政、呂不韋人氣大漲。

開播後口碑下滑主要是因為:一,張魯一的「跨年齡」表演部分觀眾並不買帳,40歲的張魯一出演13歲的少年嬴政缺少「說服力」,但後期他憑藉演技逆風翻盤。二,部分熱衷男人戲、權謀戲的觀眾被宮廷鬥爭和女兒情長勸退。三,一些細節存在情節拉胯,臺詞不考究,例如,嬴政對著呂不韋的那句「浪跡天涯」曾引發全網群嘲。

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與角色短暫的不適配、部分細節拉後腿對於《大秦賦》來說,是瑕不掩瑜的。這部劇增加女性角色和情感戲篇幅,或許是出於市場方面的考量:其一,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從瑪麗蘇劇到大女主戲再到耽美戲,無不是牢牢抓住了女性觀眾的心,趙姬和華陽夫人的精彩博弈、嬴政愛上楚女羋華類似橋段,可能是《大秦賦》試圖討好女性觀眾的一種嘗試?其二,流量為王的時代,沒有CP線的嚴肅正劇很難贏得話題和口碑。

市場變幻莫測下,大秦帝國IP的變與不變

從體量上看,《大秦帝國之裂變》公映版28集,完整版51集;《大秦帝國之縱橫》央視版43集, DVD版51集;《大秦帝國之崛起》央視版34集,網絡版40集;《大秦賦》卻長達78集。劇集播前半段一直在講述嬴政收回王權,快到最後了才開始搞事業,這樣的敘事編排,對於資深「秦粉」、深度劇迷渴望看到秦王掃六合、秦始皇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等情節有一定「脫節」,劇情和受眾期待不符合,引發了討論。

從出品公司來看,大秦帝國系列劇11年的成長史,也映射出傳統衛視的沒落和視頻網站的崛起,是視頻網站從研發到製作,涉足整個內容產業鏈的寫照。「裂變」由陝西國風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首播打響品牌之後,「縱橫」集結了多家公司參與創作,不乏央視與地方電視臺。「崛起」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這家公司是大秦帝國系列劇的最強後盾。如今播出的《大秦賦》,騰訊亦成為其出品方。視頻網站入局影視創作,增強了影視創作的商業屬性,疏通了產業鏈條的諸多環節,但也轉移了話語權重心。

與此同時,播出平臺從一劇四星到全網開花,大秦帝國系列劇的排播也折射了市場環境的變化。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錯失央視,在陝西、東南、河南、河北衛視同步首播。2015年之前,國內一直沿用「4+x」模式,即4家左右的衛視頻道聯合若干地面頻道,打造成買劇聯盟,共同分擔購劇成本,同時首輪播放。這樣的購劇模式,為電視臺節省了成本。《大秦帝國之縱橫》於2013年在央一播出後,「裂變」在第二年登上了央視。從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到2020年的《大秦賦》,其播出模式無非是央視+視頻網站,值得一提的是,《大秦賦》還在中國臺灣地區的Litv上線了。

不止播出平臺「與時俱進」,大秦帝國系列劇的內容團隊同樣「穩中有變」。只有第一部「裂變」由原著作者孫皓暉擔綱編劇,第二、三部由張建偉擔任,他也曾操刀過《走向共和》《朱元璋與沈萬三》《錦衣衛》《努爾哈赤》《天下普洱》等劇。第四部《大秦賦》是原創劇本,並非孫皓暉的《大秦帝國》的延續,所以在編劇一欄集結了5位選手。導演方面,第一部由黃健中、延藝,其中延藝也參與到了《大秦賦》的創作,而「縱橫」和「崛起」均由丁黑導演執導。他的代表作有《玉觀音》《那年花開月正圓》《親愛的自己》等等。

立足當下,歷史正劇如何奮力前行?

歷史正劇曾有過輝煌的發展高峰,誕生了《武則天》《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成吉思汗》《天下糧倉》《走向共和》《貞觀之治》等經典。曾經的央視,幾乎每年都要推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歷史正劇。那麼,歷史正劇是何時開始遇冷的呢?大概是2007年前後,這時期的《大明王朝1566》《貞觀長歌》《臥薪嘗膽》《大秦帝國之裂變》等收視率遭遇滑鐵盧,標誌著歷史正劇的沒落。

隨後,電視劇市場被仙俠劇、宮鬥劇、玄幻劇、偶像劇輪番收割,嚴肅的歷史正劇逐漸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具「網感」和娛樂性的戲說歷史、架空歷史、穿著偶像劇外衣的宮廷劇:或是架空歷史,突出權謀;或是模糊人物,戲說歷史;或是歷史外衣,言情內核。在三種類型並駕齊驅的垂直下發展軌跡之下,如何突破傳統視角、以差異化內容突破傳統歷史正劇壁壘,贏得各年齡段受眾,成為困擾不少創作者的難題。《大秦賦》融入宮廷鬥爭、兒女情長等元素,能看出製片方在商業化上的創新嘗試,但最終效果卻吐槽與褒獎齊飛,認可與否定並存,雖然拓寬了受眾,卻陷入了口碑流失的窘境。

從政策層面來看,在史上最嚴古裝令出臺後,讓歷史正劇雪上加霜。古裝正劇從籌備、立項到審查、播出,每一環都面臨著嚴峻考驗,《大宋宮詞》《長安天下》《江山紀》《曹操》等多部古裝正劇都在「待播庫」。在不斷遭遇「延播」窘境,檔期變幻莫測的態勢下,危機重重的歷史正劇能播出,即勝利。

歷史正劇命途多舛,不止表現在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同時面臨市場和政策雙重風險。更體現在資本和受眾層面。首先來看前者,資本傾向於投資回報率高的領域,比如前兩年扎堆的「大IP+小鮮肉」,而歷史正劇內容體量大、製作規模大、劇本要求高,這就要求製片方投入更多成本。為了拓寬市場,《大秦賦》採用現代文為主的臺詞設計。這樣的做法,有人認為古香古色的風韻,但也有人覺得,更貼合市場本身以及受眾需求——向商業化做出妥協,是冒險之舉。倘若不嘗試,很可能像前三部那樣曲高和寡、陽春白雪。最終,高開高走的收視率與熱度也佐證了歷史正劇商業化的可行性。

從受眾層面來看,歷史正劇的受眾是否正在流失?這似乎是個偽命題,但不得不承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觀眾群體的愈發年輕化、圈層化。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短平快」的「爽劇」無疑更容易擊中觀眾嗨點。而需要沉下心來認真追劇的歷史正劇有一定受眾壁壘。講好歷史故事,藉助不斷發酵的話題打破圈層壁壘,《大秦賦》劇情向話題、演員向話題、角色向話題、製作向話題……花式登上微博熱搜,「收割」流量。這也說明,跳出劇集本身,瞄準多維角度,成為行走的「文化符號」,是多維破圈的關鍵所在。

最後,從大秦帝國系列劇11年的發展徵程,我們不難發現,歷史正劇雖然在數量上銳減,但在質量上卻日益進步,無論是過硬的製作班底還是演員精湛的演技,以及對歷史的精準還原等方面都做到了日臻完善。正是不斷提質增效的精品,讓觀眾在大浪淘沙中,審美能力大幅提升,對歷史正劇的品質、藝術性和思想性越來越挑剔。當歷史正劇與觀眾審美彎道相遇,包括歷史正劇在內以品質為賣點的小眾劇,都將迎來更多的市場機遇。

相關焦點

  • 段奕宏領銜《大秦帝國之天下》將播,2020年首部歷史正劇
    對於大多數成年男性朋友來說,相比那些卿卿我我甜的發齁的言情劇和那些舞刀弄劍的武俠劇,再沒有來一部精彩的歷史正劇更讓人過癮的了,作家二月河大家一定聽說過吧,他的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恐怕是歷史正劇裡永遠也無法超越的經典。不過這些年隨著小鮮肉的崛起,再也沒有人願意拍這種出力不討好,同時又特別挑戰演技電視劇了。
  • 「網紅」《大秦帝國之崛起》在B站引起「轟動」,看歷史正劇如何拿下年輕觀眾?
    《大秦帝國之崛起》作為《大秦帝國》系列三部曲的第三部,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範睢輔佐下,弱六國、納九鼎,拉開多年後秦始皇統一天下大幕的故事。寧靜飾演的宣太后羋八子即是孫儷飾演的羋月的歷史原型,但是和劇情半架空的《羋月傳》相比,《大秦帝國之崛起》更加注重歷史的真實性,是一部歷史正劇。
  • 首播觀察:《大秦賦》開分8.9,「大秦帝國」系列劇以「品質」樹行業標杆
    然而,縱觀近兩年的電視劇市場,歷史正劇的嚴重缺失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大秦賦》的播出恰彌補了市場空白。 《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劇的第四部,延續了這一系列劇高品質、高規格、高口碑的特色,自開播以來便好評不斷。豆瓣開分8.9,網友們近2000條的五星評論,對服裝道具、演員演技、宏大場面均予以了全方位的肯定。
  • 《大秦帝國4》將殺青,段奕宏張魯一入戲太深,嫪毐一角備受關注
    近年來,當下影視劇市場基於歷史改變的古裝偶像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充斥著整個影視劇市場,但真正能被稱為歷史正劇的卻寥寥無幾。曾幾何時《康熙王朝》與《雍正王朝》等劇曾掀起萬人空巷的追看熱潮,除此之外歷史系列劇《大秦帝國》可以說是近幾年難得的口碑歷史正劇了。
  • 高口碑低熱度,《大秦賦》也難逃歷史正劇的魔咒嗎?
    時隔三年多,歷史迷久等的年度大戲終於回歸。12月1月,《大秦帝國》系列終章《大秦賦》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從「裂變」到「縱橫」到「崛起」再到「天下」,《大秦帝國》系列已經走了11年。超長的製作、良心的劇本、緊貼歷史的還原,讓這個系列在國產劇中成為一個特殊的存在,有媒體甚至評價該系列承載的東西是以往電視劇都沒有承載過的。
  • 《大秦賦》開播,大秦系列正劇15年匠心品質收官
    12月1日,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並在騰訊視頻同步全網開播《大秦賦》從嬴政幼年成長開篇,演繹始皇帝志向、性格的形成,並最終完成一統大業的艱難歷程。這段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中,有如諫逐客書、修鄭國渠、著《呂氏春秋》、荊軻刺秦王等許多歷史事件,也有一字千金、竊符救趙、圖窮匕見等成語典故,更有《詩經》《楚辭》《韓非子》《荀子》《莊子》《孫子兵法》等傳世經典,這些傳統文化的瑰寶都將在劇中精彩呈現。
  • 《大秦賦》開播後獲好評 細節神還原 歷史正劇能扛鼎市場嗎?
    從2009年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開播算起,電視劇「大秦系列」先後走過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走到2020年的《大秦賦》,已經過去了十一年。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紀錄,但也算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是否還保有吸引力?備受業內外關注。
  • 歷史正劇還能扛鼎市場嗎?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北京日報訊 從2009年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開播算起,電視劇「大秦系列」先後走過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走到2020年的《大秦賦》,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 《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成為口碑與質量齊飛的網紅,歷史正劇真的迎來了春天?
    緣何《大秦帝國》雖然三部前後跨越了8年之久,但劇迷們依舊熱情不減?難道歷史正劇已迎來了春天?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大秦帝國之崛起》的宣傳也費盡心思,不同於以往的歷史正劇首選央視、湖南衛視等大平臺,《大秦帝國之崛起》卻在B站上映1080p版本,供年輕觀眾彈幕觀看。
  • 大秦賦高開低走,歷史正劇變宮鬥劇?
    作為《大秦帝國》的最後一部,《大秦賦》在經過改名後終於開播。港真,在開播之初我對這部劇是非常期待的。畢竟有前作的珠玉在前:《大秦帝國之裂變》9.3分《大秦帝國之縱橫》9.3分《大秦帝國之崛起》8.5分國產系列劇能獲得這麼高的分數實屬少見了,所以作為《大秦帝國》的第四部
  • 《大秦帝國之縱橫》11月2日登陸東南衛視 陝西衛視
    最近在電視熒幕上掀起了一股大秦風,繼大秦帝國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在中央八套黃金時段播出後,大秦帝國第二部,51集大型歷史劇《大秦帝國之縱橫》將於11月2日登陸東南衛視、陝西衛視。對於這部去年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的古裝正劇,金鷹獎的評委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史詩般再現了以連橫破六國合縱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彰顯了該劇「正劇、正史、正能量」的創作主旨。
  • 大秦賦:值得被吹爆的歷史正劇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大秦賦》是一部不能錯過的電視劇。豆瓣8.1的評分,就說明這部劇真的不差。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的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作為2020年不能錯過的劇之一,今天就跟大家說說為何這部劇這麼火爆?
  • 豆瓣8.9高評分,《大秦帝國3》、《大明王朝1566》讓歷史正劇重回「黃金時代」?
    媒體報導多用「良心歷史劇」、「最好看的歷史正劇」、「盪氣迴腸的史詩級別」等詞彙前來讚美。國人信賴已久的豆瓣網,接近6000人打出平均分8.9,五星好評的可見度像是「關不住」的水龍頭。 巧合的是,《大秦帝國3》播出之際,另一部10年前的歷史大劇的《大明王朝1566》(修復版)將在重慶衛視播出,優酷網會員可觀看高清版本。
  • 歷史正劇巔峰之作,電視劇《大秦帝國》第一部未刪減版(51集)免費在線播放
    《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是最成功的一部,也是豆瓣評分最高的歷史正劇,為此,強烈推薦!
  • 《大秦帝國之縱橫》11月2日登陸東南衛視 陝西衛視
  • 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開播 史詩終章戲骨雲集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20:30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騰訊視頻同步全網首播,每日更新3集。大秦系列電視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十五年始終如一匠心製作,如今終章大幕即將拉開。
  • 《大秦帝國之崛起》熱播 製片人揭秘幕後故事
    《大秦帝國》系列劇從2005年開始拍攝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到現在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已經12年時間了,這一系列作品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日前,記者獨家專訪了《大秦帝國》的總製片人焦陽,揭秘這部系列劇的坎坷幕後。  赳赳老秦:  一開始就確定正劇風格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幹,死不休戰!」《大秦帝國》的故事開篇於百舸爭流、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 《大秦賦》:歷史正劇如何破壁年輕市場?
    市場對歷史正劇的呼喚始終存在,只是在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熱播、《大明王朝1566》復播等帶動歷史正劇回暖之後,近三年時間裡並沒有一部劇能繼續扛起這面大旗,回暖之路再度擱淺。《大秦賦》的熱播會帶來全新的希望嗎?歷史正劇是曾經佔據過舞臺中心位置的。
  • 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日開播 史詩終章戲骨雲集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20:30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騰訊視頻同步全網首播,每日更新3集。大秦系列電視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十五年始終如一匠心製作,如今終章大幕即將拉開。
  • 《大秦賦》回歸即王炸,出彩的歷史正劇就應該這樣!
    近日,《大秦帝國》系列劇收官之作《大秦賦》在CCTV-8播出。 該系列橫跨11年,是公認的國產歷史劇「神作」。從商鞅變法,到由弱變強,與六國爭霸,進而統一六國,老秦人從「共赴國難」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條一統天下之路,走了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