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音樂人有補助,內地音樂人還只能「美強慘」?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文 | 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 | 雞丸尼,編輯 | 範志輝

在中國,大部分音樂人都很窮。

在內地獨立音樂人紛紛靠短視頻、線上直播自救的時候,殊不知對岸的很大一部分臺灣音樂人已經實現了"補助自由"。

近日,臺灣文化部門陸續公布了2020年的音樂補助名單,包括林生祥、康士坦的變化球等數十組音樂人將得到金額從數萬到數百萬臺幣不等的補助金。

可以說在臺灣,只要符合申請條件,音樂人可以跟官方拿補助,全職做音樂。

而全職做音樂,應該是很多內地音樂人無法想像的事情,畢竟哪怕已經成名的音樂人,也很少有全職做音樂的。像刺蝟樂隊的吉他手兼主唱趙子健,同時也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做過MV導演,那首著名網絡神曲《QQ愛》的MV就是他導的。

成名的樂隊尚且如此,那些不知名的音樂人只能用愛發電。相比內地音樂人的「美強慘」,臺灣音樂人這兩年北上發展的道路倒是走的順風順水。根據媒體《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整理,僅2018一年,就有80組臺灣獨立音樂人來到大陸演出,最勤的藝人一年演出可以超過40場。

毫無疑問,持續十多年的音樂補助顯然為臺灣獨立音樂的發展提供了生長環境,事實上,被內地樂迷追捧的草東沒有派對、茄子蛋、宇宙人、康斯坦的變化球等樂團在成名之前都曾拿過音樂補助。而對比來看,內地音樂市場確實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補助和計劃

臺灣的音樂補助由來已久。2007年,臺灣文化部每年出錢出力支持獨立音樂發展,不僅出臺了"硬地(臺譯indie)音樂錄製推廣補助案",還特地設立了金音獎,按音樂風格分出了各類獎項。

首批獲得官方補助的樂團包括甜梅號、草莓救星、這位太太、胖虎、猴子飛行員等二十餘組團體,相關補助金額為每組樂團16-25萬臺幣。此後,補助金額逐漸上升。

2015年,草東成功申請到30萬臺幣的樂團錄音補助,用來錄製他們的首張專輯《醜奴兒》,這張專輯可以說是驚豔了整個樂壇,成了不少內地樂迷心中的神作,也加速了臺灣樂團進軍內地的進程。

當然,既然是補助政策,在推行的期間自然也伴隨著一定的爭議,比如評選的條件、評委過於雷同等等,最備受爭議的應該就是2013年籤約福茂唱片的陳妍希發布第一張專輯時竟然也成功獲得了350萬臺幣的補助,一時之間激化了長期以來大公司和獨立音樂人的矛盾。事後,最終促成音樂補助修改申請退款,對大公司申請進行限制。

相比臺灣系統性的補助政策,內地在這方面的補助較少,且還沒有形成體系,相對應的是音樂平臺發布的系列音樂扶持計劃。

從2014年開始,蝦米音樂開啟了"尋光計劃'第一季;後續,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如火如荼,騰訊音樂發布"騰訊音樂人計劃",咪咕音樂、摩登天空、劉歡等各方也紛紛拿出扶持計劃。幾乎每一個計劃都致力於為音樂人"圓夢"、"全平臺推廣"等資源傾斜,致力於推廣獨立音樂人。

不能否認,這些計劃確實發掘了一定數量的新人,提高了獨立音樂人的曝光度,但至少目前來看,並沒有根本上解決獨立音樂人的生存發展問題,我們的獨立音樂人,仍然在餓死邊緣。

根據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張豐豔工作小組發布的《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顯示,兼職音樂人的佔比仍高達80%,全職音樂人僅有12%,絕大多數音樂人仍生存艱難,近半數音樂人的稅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獨立音樂人的日子比想像更加艱難。

反叛與妥協

獨立音樂人為什麼受大家的喜愛,因為他們代表的是一種態度,即使知道不能改變世界,但仍然要擁有反抗世界的欲望。可態度本身就是獨立音樂人需要進行的博弈和妥協,這點上,兩岸音樂人都是如此。

獨立音樂和主流音樂向來涇渭分明,要在商業和獨立、地上和地下、自我和流行之間做二選一,一旦態度開始模糊,獨立音樂人的「人設」也就算是崩塌了。

五月天和蘇打綠就是地上到地下最成功的代表,也是"背叛"地下的典型。五月天從無名高地登上了鳥巢,他們的歌曲變得不憤怒、不叛逆,反倒很多歌可以放到學生教材裡,太勵志、太正能量、也太不"搖滾"了。這期間是他們向主流樂壇靠攏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蘇打綠也是一樣。《小情歌》一出,他們徹底從地下走到了地上,舞臺越來越大,歌迷越來越多,伴隨著他們太商業化的爭議從未消失。內地的很多獨立音樂人也是如此,像刺蝟和新褲子這些樂隊上《樂隊的夏天》之後,這種主動"上岸"的行為是被真正的"搖滾"所鄙視的。

這些是已經成功"商業化"的音樂人們,中間還有大部分想走出地上而無從下手的音樂人。上綜藝節目和線下演出依然是很多人傳統印象中的音樂人上升通道,但前者門檻極高,能夠脫穎而出的人鳳毛麟角,後者變現方式單一,並且在疫情下受到極大衝擊。

很多通過綜藝節目獲得一部分知名度的獨立音樂人們,他們並沒有享受太多的紅利,機會稍縱即逝,即使他們妥協,可能也無法長時間獲得體面的收入。

換句話說,中國獨立音樂行業的基礎建設、人才儲備和市場培育都還是很早期的階段。這樣的階段逼迫大量音樂人花很大的精力,去做大量創作音樂之外的事情,以維持成本和質量的可控。

音樂如果想要賺錢,並不僅僅只考慮音樂的部分,還有視覺、宣發、品牌等運營部分。想要靠你的音樂活下去,要做很大一部分與音樂無關的事情,這其實讓很多專注搞音樂的人感覺受到了"冒犯",可事實就是如此。

喪失的表達欲

抖音上曾經火過這樣一段視頻,一群中年老友酒過三巡後,用閩南語唱著"煙一支一支點,酒一杯一杯乾",十分有生活氣息。這類題材的翻唱,最高點擊率已經超過了187萬,其中的BGM,正是來自臺灣獨立樂團茄子蛋的歌曲《浪子回頭》。

就像天上掉下的餡餅,茄子蛋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就火了,他們在音樂節上用閩南語唱歌地下也能有大合唱的效果。而另一個被主流文化擁抱的傻子與白痴走了一條最主流的道路,主唱蔡維澤拿下了《明日之子2》的冠軍,他說馬頔、萬能青年旅店給了他很多的創作靈感。

草東這兩年一直是一票難求,剛被內地歌迷熟知的時候他們被稱為"搖滾版"宋冬野,而真正的宋冬野這兩年卻越來越佛系了。

他們無疑是幸運的,擁抱主流的行為顯得十分自然,幾乎不用唱正能量的歌,可以表達自我,就順利的拿到內地市場的門票。

而他們的前浪,內地的獨立音樂人越來越"銷聲匿跡"了。誠然有不少尺度的問題,但他們的表達欲正在慢慢喪失,越來越歲月靜好了。

他們不浪了,開始娶妻生子戀家了;他們的目光柔和了很多,不再憤世嫉俗;連他們這撥人裡最年輕的宋冬野,也因為大家都知道的那件事,寫出了"層樓終究誤少年,自由早晚亂餘生"。

什麼都有了,誰還要寫那麼撕心裂肺的歌啊。縱使寫了,也是撒謊。但這也不是壞事兒,越過山丘有越過山丘的表達。怕的就是,大家已經失去了表達的欲望。

年輕人永遠迷茫、永遠掙扎、永遠義無反顧,或許臺灣獨立音樂人身上這種表達欲也是吸引年輕人的理由。

不過臺灣的樂團一旦要走向更大的內地市場,勢必也要做些改變。看起來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做自己的吳青峰,在休團之後,一個人徵戰內地市場,他在採訪的時候就說過,這個過程讓他失去了一些自己獨特的表達。

這種獨特恰巧是獨立音樂的精髓。在獨立音樂的浪潮中,無論擁抱主流還是死守地下,不該失去的是表達欲和共鳴。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拿不到補助的獨立音樂人,他們的春天在哪裡?
    尤其是中國,在華語音樂青黃不接的當下,每一個優秀的獨立音樂人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相應的補助措施更應該關注到處於弱勢一方的他們。圖片截於文化部官網音樂行業中,很多獨立音樂人或樂隊的收入往往局限於livehouse。在疫情期間,很多音樂人可能都不會有收入。
  • 在臺團熱潮背後,了解下臺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
    近日,臺灣的文化部門陸續公布了2020年的音樂補助名單,包括林生祥、康士坦的變化球、鄭宜農、I Mean Us等數十組獨立樂隊/音樂人,以及顏社、Chyna House等音樂廠牌,貴人散步、浮現祭等音樂節均有受惠,將得到金額從數萬到數百萬臺幣不等的補助金,這些補助將幫助音樂人製作發行新作品,或者幫助廠牌提升經紀功能、培養音樂新秀,甚至還可以幫助高校開辦音樂課程
  • 金曲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內地音樂人全軍覆沒,蔡依林造型成亮點
    >對於大部分獲獎的歌手來說,基本上大家都沒有怎麼聽說過,畢竟現在臺灣地區的樂壇影響力早已經不如當年,而且對於本土的歌手來說,除了吳青峰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歌手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力。而此次內地的音樂人也是全軍覆沒
  • 金曲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內地音樂人全軍覆沒,蔡依林造型成亮點!
    對於大部分獲獎的歌手來說,基本上大家都沒有怎麼聽說過,畢竟現在臺灣地區的樂壇影響力早已經不如當年,而且對於本土的歌手來說,除了吳青峰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歌手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力
  • JS談臺灣獨立音樂人現狀 感嘆大陸神曲驚人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內地的許多樂迷聽眾似乎都對他們的新聞知之甚少,離開視線多年後,JS重新以音樂人的身份回歸內地市場並接受了網易娛樂的獨家訪問,在上海的冷空氣裡我們帶著很多年沒有見到的神秘感在衡山路的一家酒店裡見到了久違的兄妹二人,而兩人也首次在內地辦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售票演唱會。
  • 華語樂壇[不滅之火]內地著名流行音樂人陳明順
    還記得《新貴妃醉酒》這首歌中傳唱的那段京劇唱腔「愛恨就在一瞬間....舉杯對月情似天」嗎???也是出自陳明順老師之手。後期編配整首歌曲的和聲更為歌曲大放異彩奪得年度最火紅單曲做了很好的鋪墊。內地著名音樂人陳明順老師與臺灣著名歌手張宇老師(深圳合影)
  • 宋冬野臺北專場上演 TICC迎來在臺最受歡迎內地音樂人
    時值寒冬,人們對宋冬野春天的首次臺灣之行仍記憶猶新——千餘張門票在三天之內售罄,演出當日Legacy被樂迷塞爆,盧廣仲剛結束小巨蛋演唱會就趕到現場站臺……冬野原本就對臺灣有特殊的感情,這次經歷更讓他對寶島多了幾分牽掛,如今二次來臺,將有更多的樂迷在規格更高的演出場地與冬野相約。
  • 月收入超過50萬元,酷狗音樂人如何改寫音樂人命運?
    但好在直播和短視頻興起後,音樂人從線上開始有了轉機,其中酷狗音樂人在疫情期間較快捕捉到了這一趨勢,上線了「星曜|看見計劃」,其中扶持計劃的一大重心,就是通過相關政策,讓音樂人的收入和曝光得到大幅提升,解決音樂人的生存需求,重拾對職業的信心。「要理想,也要理想收入」,音樂人長久依賴於線下演出的生存模式,在這次疫情中正在通過線上模式實現轉機。
  • 臺灣音樂人陳進興:他是真正的天后推手
    匆匆的時光帶走了一個音樂時代,也帶走了一批才華橫溢的音樂人。孟庭葦到第三張專輯《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扯上大自然後才開始走紅;李翊君還上狗血情歌唱完《風中的承諾》才真正成名;許茹雲出道時走的是「另類」路數,直到唱完《淚海》這樣的「口水」作品才被大眾接受。而最成功的例子當數陳進興對於陳明真的打造。當時市場偏愛抒情慢歌,而陳進興另闢了一條中快板歌路,在唱將如雲的臺灣歌壇,陳明真卻憑藉第一張《變心的翅膀》一炮而紅。
  • 臺灣音樂人袁惟仁腦溢血手術成功,前妻冰釋前嫌為愛發聲
    臺灣音樂人袁惟仁腦溢血手術成功,前妻冰釋前嫌為愛發聲早年間臺灣的音樂對大陸地區的影響很大,不少臺灣歌手也依靠著唱片行業的東風進軍了內地,也取了相當厲害的成績,比如S.H.E等。這些歌手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更離不開幕後為他們製作專輯的音樂人,這些推手中就有一個著名的詞曲作家,叫做袁惟仁,提到他的名字不少人不熟悉,但說到其作品,如那英《徵服》、王菲《旋木》,想必沒有幾個人沒聽過。袁惟仁在數年以前創作過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也是不少明星走紅的恩師。但隨著這幾年唱片行業的不景氣,他出產作品的步伐有所放緩,遊走在各大綜藝節目中,日常就生活在臺灣和上海等地。
  • 「海峽回聲」助力打造臺灣青年音樂人「登陸」第一家園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共有約80組臺灣原創音樂人前來大陸巡演,不少樂隊創下了場場售罄、一票難求的成績。活動現場首先公布了2019年兩岸青年原創樂隊人氣評選結果,由來自臺灣的康姆士COM』Z樂隊、Deca joins樂隊、脆弱少女組樂隊、霧虹樂隊、淺堤樂隊分獲五項最佳人氣大獎。
  • 臺灣知名音樂人 發布歌曲《媽祖》
    莆田網訊 日前,臺灣知名音樂人林垂立發布歌曲《媽祖》,以這首歌曲致敬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每一位逆行者。  《媽祖》這首歌唱出了抗擊疫情中醫務人員的堅守和偉大,也唱出了對健康平安的祈願。  林垂立是臺灣著名音樂人,閩南語經典名曲《車站》《春夏秋冬》《感謝你的愛》《想厝的心情》《一步一腳印》等詞曲作者,也是現今閩南語歌壇當紅天王、天后的幕後操手,以精準的敏銳度,成功打造蔡小虎、張秀卿、蔡秋鳳、彭立等知名歌手,更打造張秀卿為金曲歌后,被尊稱平民歌手的魔術師。 (宗禾)
  • 我對「美強慘」人設上頭了
    美強慘」男主都有了臉。但是裘裘覺得葉修還遠不到「美強慘」那個程度。「美」雖然沒有質疑,可他的「強」只是遊戲這個領域,他的「慘」也只是人生事業上的一個小低谷。真正的「美強慘」那可是要有非常戲劇化的設定的。現代劇中的角色很難達到這個標準。畢竟大家都是普通人。如果非要在近期的熒幕角色中找到個合適角色的話,那「美強慘」,難道不應該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嗎!
  • 騰訊音樂人月亮沙龍第八期收官,業界精英探討音樂人推廣之道
    12月17日,騰訊音樂人月亮沙龍第八期在廣州舉行,多位業內重量級嘉賓到場助陣,出席嘉賓包括騰訊音樂人總經理、資深樂評人王磊,原創民謠歌手蔣明,內地著名音樂廠牌草臺回聲CEO戈非,獨立音樂人莫西子詩,沼澤樂隊隊長海亮,資深音樂節目主持人韋永堅。此次沙龍聚焦近年來廣受業內關注及熱議的音樂人自我推廣問題,圍繞主題「原創音樂人如何進行自我推廣」展開精彩探討。
  • 臺灣金牌音樂人 袁惟仁
    袁惟仁臺灣金牌音樂人袁惟仁在流行音樂方面創造了許多不朽的經典。他演唱方面的造詣也不容小覷,1986年起就與臺灣歌手莫凡組建「凡人樂隊」,共同出品6張專輯,吸引了大批歌迷。從始至終抱著「平凡也可以很快樂,只要有一顆喜愛音樂的心就足夠了」的音樂理念而組成的「凡人」組合對組合的意義和信念,20年來都不曾有過變化,而新專輯中也依然堅持了質樸、純粹、清新、人文的音樂理念,延續了袁惟仁一貫的民謠風格。
  • 行業斷層十年,中國如今只有獨立音樂人了
    面對蕭敬騰和網友認為她有點像蘇運瑩的評價,不管出於原創音樂人特有的驕傲還是真實感受,雨錕覺得她們「很不一樣」,但她感謝參加《這!就是原創》讓她收穫了一些「幫助自己成長的質疑」。她會去看網友評價,也會關注節目在播到自己畫面時,熒幕上掃過的彈幕。「沒想到自己承受力還挺高,」雨錕印象中有一條彈幕讓她內心波瀾肆起,「你臉還蠻大的」。跳出節目攝像的寬屏,鏡頭外的她分明是個小臉女孩。
  • 音樂人調侃著作權法:我們將率先邁入共產主義
    文/本報記者 張強  「根據草案這兩條的規定,我們音樂人只能甘當任人擺布的木偶,不再有任何話事權。」楊湘粵對本報記者說。  曾經輝煌:  經典情歌廿載版稅數十萬  楊湘粵是廣東省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吃公家飯,看上去很普通。
  • 天使投資進入音樂創作,臺灣原創音樂扶持有哪些值得學習的?
    雖然獲得不少成果,但受限於體制的公共資源缺乏流動,行業也在政府補助之外尋找更多機會。如今,將創投運用到獨立音樂領域,並進行公開招募,算是臺灣流行音樂產業邁出的新一步。據了解,臺灣數位音樂平臺KKBOX在三年前就成立了創投基金KKFarm,專門投資獨立音樂製作公司。但總歸來看,這種直接對獨立音樂人進行天使投資的模式在整個華語音樂行業中都是比較少見的。
  • 火影忍者中的「美強慘」,綱手只能排第二,她剛出場就被圍攻
    「美強慘」,全稱又美又強又慘,在很多熱血漫中都會有這種角色設定,因為沒有主角光環,即便實力再強,結局也是不幸的。
  • 臺灣音樂人:大陸市場為兩岸音樂融合提供更好舞臺
    來自臺灣的多位音樂人表示,大陸巨大的音樂市場吸引了諸多島內音樂人前來逐夢,這為兩岸音樂融合提供了舞臺。臺灣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建平2011年帶領團隊來到廈門發展。「近年來,臺灣音樂市場萎縮,從業人員的就業環境越來越差。」陳建平說,「反觀大陸,龐大的音樂市場,加之從事音樂人才眾多,機遇巨大,這裡有我們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