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上,遠在魁北克老家的丹尼斯·維倫紐瓦接受了上影節電影學堂的邀請,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電影創作心得。
最近他執導的科幻電影《沙丘》已經進入後期補拍與製作階段,這部根據弗蘭克·赫伯特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受到了全世界觀眾的關注和期待。
《沙丘》海報
在此之前,他還執導過包括《邊境殺手》《降臨》《銀翼殺手2049》在內的多部優秀科幻電影。
《銀翼殺手2049》劇照
在這次長達一個小時的交流中,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和觀眾回憶起了自己與電影《沙丘》的淵源、談起了自己喜愛的電影人,還分享了自己對電影創作、電影美學的真實想法。
真實是想像的糧倉
科幻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天馬行空的虛擬場景,這些場景為電影創造出一個想像中的世界,給觀眾可以迅速沉浸在故事中提供可能。
如今,這些場面可以通過電腦技術輕鬆合成,但對於執導多部科幻電影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來說,在創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依然是那些真實、可觸碰的東西。
《沙丘》劇照
「電影的靈魂是臺詞和演員。」丹尼斯·維倫紐瓦在談到電影與視效的關係時,反覆強調激發演員創造力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大量真實的元素是很重要的,(演員)在虛擬環境中看到真實的效果是很困難的,想像力不會憑空出現。」他認為,只有讓演員感受到自己處於一個真實可感知的環境,才能激發出他們對於角色的理解,才能真正讓演員進入角色當時所處的環境,並與環境發生互動。
《沙丘》劇照
而作為電影的製作者來說,丹尼斯·維倫紐瓦注重更多細節的部分。無論是空間裡的光影,還是房間裡桌椅的擺放,都是需要精心設計的。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
「我會重視演員是不是以某種特定姿勢和角度朝著一扇窗戶走過去,這樣做的前提是你要有一扇窗戶,你需要知道窗外有什麼東西,這就像你為創造力和想像力儲備的糧食。」
《沙丘》劇照
這次拍攝《沙丘》,丹尼斯·維倫紐瓦也同樣遵循了自己這條關於「真實場景」的準則,為電影搭建了很多宏大的場景,讓儘可能多的鏡頭在真實場景中拍攝。
他們是我電影的「領路人」
在談到對自己有影響的電影人時,丹尼斯·維倫紐瓦的神情如同一個剛接觸電影的少年。他第一個提到的是史匹柏,《第三類接觸》是他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他(史匹柏)創造了無數經典的場景,和演員共同完成了許多調度。他的攝影技巧也是無與倫比的,我至今還會去重溫他的電影。」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第三類接觸》劇照
而那個曾經在小鎮上,只能在影院看到幾部美國電影的丹尼斯·維倫紐瓦,又通過史匹柏的電影認識了法國電影大師特呂弗(曾出演電影《第三類接觸》),從而接觸了法國的新浪潮電影。
導演特呂弗
丹尼斯·維倫紐瓦也喜歡庫布裡克的電影,他形容庫布裡克的電影「在理性和感性之間達到了平衡」。
導演庫布裡克
電影《2001太空漫遊》劇照
作為一個熱衷科幻電影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除了受到這些科幻電影大師的影響之外,還在伯格曼的電影中感受到了強烈的美學衝擊。
他對著鏡頭談起伯格曼的電影:「(電影)觸及到了人類的靈魂,可以抵達人類意識的最深處,向觀眾誠實地展現人性。」
導演伯格曼
《野草莓》電影海報
除此之外,丹尼斯·維倫紐瓦還提到了紀錄片導演皮埃爾·佩羅、米歇爾·布洛爾特,以及克里斯多福·諾蘭,他稱自己為諾蘭的「頭號粉絲」,非常敬佩他可以在操作巨大體量項目的同時保持自己的個人風格。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詩意是一部電影最重要的部分
被問到「什麼是一部影片最重要的構成元素」時,丹尼斯·維倫紐瓦毫不猶豫地回答「詩意」。
詩意是電影中非常抽象、很難直接用語言描述的概念,卻又是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到的部分。
《沙丘》劇照
《銀翼殺手2049》中在風沙揚起的黃色沙漠裡聳立的巨大人形雕塑、《降臨》中在充滿霧氣的海洋表面巋然不動的外星飛船、《邊境殺手》裡在隧道裡逆光行走的士兵......
在丹尼斯·維倫紐瓦的無數鏡頭裡,我們可以看見屬於電影的「詩意」。
《銀翼殺手2049》劇照
《降臨》劇照
《邊境殺手》劇照
在丹尼斯·維倫紐瓦的理解裡,觀眾要去看一部電影,「是為了在影像的詩意中找到感動」。
而這些詩意的鏡頭來自製作團隊在拍攝時每一次精心的策劃。這些設計元素組合在一起,才創造出一種「無形的、不可言喻的意義」,而這樣的意義正是電影「詩意的美」。
《沙丘》劇照
訪談的最後丹尼斯·維倫紐瓦通過鏡頭和中國的觀眾傳達了自己的祝福:「希望你們在這一年餘下的時間裡一切順利,希望將來有一天我能夠有幸與大家見面。」
讓我們期待與丹尼斯·維倫紐瓦不久之後的相見,也共同期待與電影《沙丘》的相見!
責編:Timmy
撰文:Gre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