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阿富汗開伯爾長刀

2021-02-23 名刀雜誌電子版

(高清大圖見文末)

這柄開伯爾長刀(Khyber Sword),製作年代大約在18世紀左右。其刀身材質為烏茲鋼中著名的卡拉呼羅珊(Qara Khorasan),鋼體近於黑色,花紋極其細密、絢麗且對比度殊為強烈,迎光望去可發現珍珠般柔和的光芒。由此推論,這柄長刀極有可能是阿富汗開伯爾山區一帶的貴族武士自波斯制刀名城——呼羅珊訂製而來。

此刀刀身保存狀態極佳,刀背處雕刻的脊線及裝飾性圖案規整清晰。刃部未經整理,除極細微的刃部衝口外,接近最理想狀態。刀柄及刀枕處有嵌金裝飾,柄材為象牙。

刀鞘部分製作亦十分精美,等級較高,在當時是身份的象徵。主體採用木胎,之上覆蓋有來自著名皮革產地摩洛哥的粒面牛皮,而銀質鞘首鏨刻有傳統圖案,尖端處略有破損。

 

此類長刀的使用者,大多為居住在開伯爾山口地區的普什圖族(又稱帕坦族),包括阿夫裡迪、欣瓦裡等山地部落。歷史上普什圖族就是著名的尚武民族。相對封閉的地域條件,使該族各部落成員幾乎僅按自訂的法律與傳統生存。他們不把襲擊看成是犯罪,相反,卻認為襲擊越激烈,男人越勇敢。在西方近代史的記載中,幾乎口徑一致的將普什圖族描述為「靠襲擊、搶劫和綁架為生」。

備考:

1、開伯爾長刀,阿富汗一種極具特色的闊刃兵器。其刀身靠近刀柄處較寬,可起到護手的作用,到刀尖處則逐漸收窄,早期的作品通常帶有輕微的內弧。而刀柄可以部分隱藏於刀鞘之中,這點很像高加索恰西克長刀及波斯卡德短刀的入鞘形式。

儘管開伯爾長刀刀姿尖銳,並擁有「T」字形橫截面,看上去很像是可以輕易穿透盔甲的刺擊兵器,但是,根據19世紀曾與普什圖族人作戰的英國軍人記載,他們更習慣使用此刀進行重劈。另外,大部分開伯爾長刀都是由部族匠人用普通單體鋼材打造,僅有個別身份尊貴的使用者會要求使用波斯烏茲鋼製作刀身,並在柄部應用象牙和純金作為裝飾。

 

2、開伯爾山口,橫貫西南-東北走向的興都庫什山脈,是連接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中亞與印度次大陸的重要隘口,是古絲綢之路商隊路線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亞歷山大大帝及蒙古人發動侵略戰爭的重要通道。


相關數據:

刃長:615.00毫米

全長:739.00毫米

刃材:烏茲鋼

柄材:象牙

最大厚度:12.5毫米

最大寬度:56.00毫米

重量:840.00克(不含鞘)

猜您喜歡:(點擊跳轉)

火焰女王

亞倫·威爾——博伊型格鬥刀

刀 信濃國晶平作

短劍——賭徒與舞女

2016年亞特蘭大刀展之中國篇


相關焦點

  • [蝦神小劇場]開伯爾山口今猶在,不見當年阿育王
    另外印度歷史上,絕大部分王朝(至少統一了印度了兩河(印度河-恆河)流域),都是外來侵略者建立的,比如前5世紀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王朝,又比如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穆斯林徵服北印度之間的歷史時期被稱為拉其普特王朝(或者叫做拉其普特時期)。
  • 開伯爾山口:看一個狹窄通道如何影響奠定印度三千餘年歷史
    當時從唐玄奘從洛陽出發,從新疆繞道烏茲別克斯坦,經由阿富汗並進入開伯爾山口,最後進入廣闊的印度地區,就大陸上而言,這是當時中亞各國進入印度的唯一路線。但正因為這個山口的存在,使得印度得天獨厚的地理屏障被打破,所以自古以來印度主要面臨的威脅就是西北方進入的遊牧民族,正因為這個山口的存在,深深的影響了印度的歷史,可謂是地球對印度犯下的地理之惡。
  • [蝦神小劇場]開伯爾山口:地球對印度的地理之惡
    首先,那時候的唐朝時候的西藏叫做吐蕃,和大唐是死對頭(對,就是松贊幹布那個吐蕃),其次,當時認為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是絕地,就算鳥也飛不過去(當然,實際上青藏高原通行印度還是可以的,喜馬拉雅山脈有很多河谷都能直接通行到印度去,這個問題以後再說),所以自古以來,進入印度次大陸唯一的入口,就是經由今天阿富汗的喀布爾向東南,過開伯爾山口,進入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這個地方就是古代印度的地盤了
  • 3.21印度【凱薩裡】率領21名教徒抗擊超過1萬阿富汗的侵略軍
    他在當時的印度阿富汗邊界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的沙門山脈的三個要塞之一駐守。因違抗上司命令從宗教分子手中拯救了一名阿富汗姑娘,因而被調到作為信息中轉站的薩拉加希要塞。   而阿富汗宗教分子便利用這個藉口,想一舉奪下三個要塞。而首先進攻的就是作為中轉站的薩拉加希要塞。
  • 《養家之人》背後的「神話」衍生,與戰爭無關,談阿富汗文化傳承
    熟悉阿富汗的都知道,那是一個乾旱國家,沒有大象,那麼這個動物是如何進入阿富汗人民的視線呢?大象這個動物,在離阿富汗最近的印度有很多,大象在印度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另外,大象的神話含義在印度也不低,他們有個神靈就是大象的衍生——象神伽尼士。
  • 阿富汗珍寶:流浪遠方,只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野豬紋金碗公元前2200年—前1900年 法羅爾丘地出土這批代表著20世紀阿富汗考古發掘成果的231件(套)文物,自20世紀80年代阿富汗陷入戰亂後,就一直輾轉挪移且一度下落不明展覽的主題沒有過多關注這批文物傳奇的命運,而是著力敘述這批文物所代表的阿富汗自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3世紀的多元文明圖景。
  • 阿富汗:古代世界的東交叉路口
    另一支中亞遊牧民族月氏,緊跟薩卡人的腳步,定居在阿姆河與興都庫什山之間的地區,此處以前被稱為大夏,現在屬於阿富汗王國。公元1世紀,月氏的貴霜部建立帝國,版圖橫跨興都庫什山,從阿姆河南岸延伸至亞穆納河西岸。在過去的19個世紀中,貴霜帝國有多個化身。
  • 和田玉與阿富汗玉的區別?
    不止我國自古對玉石的痴迷,早在18世紀波斯王朝對阿富汗發動了侵略戰爭,目標僅僅是阿富汗特產的珍貴白玉。和田玉的密度在2.9-3.1克/釐米,而阿富汗玉的密度在2.7克/釐米左右。和田玉的莫氏硬度6.0-6.5,而阿富汗玉的硬度在4.0-5.0左右。所以阿富汗玉不是和田玉!
  • 美國人深陷在阿富汗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究竟在打什麼?
    從此,美國在阿富汗堅守了18年,加上今年已經19年了。相信很多00後已經長大成人,他們對待阿富汗戰爭是陌生的。以上就是簡短介紹下阿富汗戰爭的起因。那麼美國堅持了19年的阿富汗戰爭獲得了哪些利益呢。一,檢驗部隊最先進作戰體系。
  • 阿富汗獵犬產自哪裡 原產於阿富汗
    我們知道阿富汗是明星狗,是唯一可以進入雜誌封面的狗狗,也是唯一可以進入酒店的狗狗,所以我們可以見得它的高貴。那麼這樣的一種類型的狗狗,它是產自哪裡呢,它生長的環境、背景是什麼樣的呢。阿富汗獵犬產自哪裡1.阿富汗獵犬(AfghanHound),又稱阿富汗犬、阿富汗,原產於阿富汗,19世紀在阿富汗及其周邊地區,西方國家發現了阿富汗獵犬。19世紀後期,阿富汗獵犬這種獵犬第一次被帶到了英國。歷史上的用途是為了追蹤狩獵,靠眼力追蹤它的獵物並跟隨著騎在馬背上的獵人。
  • ​​​​美圖: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西洋拆信刀
    美圖: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西洋拆信刀
  • 2020年最真實戰爭片《前哨》—看悲哀的附屬阿富汗
    電影《前哨》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戰爭片,電影還原了處在阿富汗偏遠山區之中的基汀前哨站於2009年10月3日撤離前一天遭到幾百名塔利班人員攻擊的戰役過程。戰役在美軍空中支援到來後結束,前哨站中53名士兵中27人受傷,7人犧牲。前哨站四周環山,只有一個狹小的顛簸土路通向外界。
  • 【心路】長刀研的控制與失控
    老版大銥粒的NMF確實不算友好,尤其對於初識長刀研的筆友來說。所以作為入門和體驗來說,我推薦新版的NMF長刀研,理由後面說到新版長刀研時會說。 「大」銥粒其實是長刀研的主要標誌,也是將長刀研與普通鋼筆區分開來的主要特徵。不友好是對於剛剛使用時來說,對於有一定書法功底和通過練習駕馭有度的人來說,老版NMF還是非常可以體現長刀研特長的。(所謂書法功底也不是什麼高深東西,大概簡單說就是可以控制輕重運筆吧。
  • 阿富汗戰爭
    昨天聊了蘇聯解體,可以說,蘇聯解體是二十世紀最為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在此之後,俄羅斯以及其他加盟共和國的社會紛紛陷入動蕩,這對蘇聯人民來說,自然不是什麼好事兒,至少從經濟層面去看,確實如此。而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蘇東劇變恐怕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兒。
  • 美國能否終結長達18年的阿富汗戰爭?最近這7天時間至關重要
    如果談判能夠達成制定未來路線圖的共識,那麼美軍很可能開始從阿富汗撤出。可以說,為期7天的短期停火就是在測試塔利班的誠意。 2月11日,白宮通知阿富汗方面,美國總統已經做出重大決定:有條件同意與塔利班籤署和平協議。而川普在1月31日曾表示,就調解協議這個問題,塔利班第一次採取了主動……在保證阿富汗不會成為攻擊美國的策源地之後,會逐步開始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