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來聊一聊《摩天大樓》。
作為一部最近熱度還算可以的網劇,我花了大約三天左右的時間刷完。事實上一開始在得到相關推送的時候我並沒有去看。一是當時我正在看《穿越火線》,總體而言觀感還不錯,就沒有棄;二來是因為本劇的名字、海報以及角色的名字都讓我想到了一部19年的TVB電視劇——《金宵大廈》。不得不說,鍾美寶、謝保羅還有林大森這些名字,我聽著就一股港味兒。然而《金宵大廈》我只看了兩集,可能還是因為這種鬧鬼的劇集不太適合我吧,所以我對《摩天大樓》也產生了這種刻板印象,所以我都沒有把這部劇劃到我對觀影列表之中。
但是在某天晚上,我發現導演之一居然是陳正道,於是就很開心的去看了。這一看就再也沒停過……
我對於陳正道的喜愛是始自《催眠大師》。在圖解電影APP還很火的時候,我在看了圖解以後立刻去看了一遍電影,然後安利給了幾個朋友。如果沒記錯的話,《催眠大師》我看過不下五遍,實在是非常精彩,而且我也很佩服陳導的想像力。雖然有著瑕疵,但是我當時確實感慨於國內還有願意好好的、認認真真地拍懸疑片的導演。
再後來,是看了他的《重返20歲》。不得不說我就是通過這一部電影喜歡上了楊子姍,並且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這部電影成為了我的解壓專屬電影列表中的一員。具體看的次數我也記不清了,應該不會比《催眠大師》少。雖然後來陳導拍攝《記憶大師》時發揮不佳,但是我還是有著收穫的,那就是認識了許瑋甯。如果讓我來列一個女演員顏值排行榜,許瑋甯絕對能排進前十。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似乎在拍攝完《記憶大師》以後,我就沒怎麼再看到陳導的消息了;再加上我後來又取關了幾個影視劇推送的公眾號,如若不是我在b站上又補了相應的空缺,可能確實會和《摩天大樓》擦肩而過。
談到《摩天大樓》本身,不得不說我真是被開場的視聽語言給驚到了。由於生理不適的關係,我很少會戴耳機看劇。但是僅僅是一個開頭,就讓我乖乖頂著耳朵不適,聽著高水準的BGM看完了這部網劇。上一部有著如此驚豔配樂的網劇是《隱秘的角落》,但是如若論和鏡頭結合在一起的感官衝擊力,《隱秘的角落》絕對不是《摩天大樓》的對手。並且每次結尾時響起的《You and I》,更是能把人的情緒推到一個頂點。不過由於我確實對古典樂不了解,因此穿插在劇中的音樂我只能說好聽、恰如其分,但是背後可能存在的典故我是一概不知。
進一步來說,《摩天大樓》的煽情水準,在我看來絕對算得上是一流。在整體的情緒把控上,《摩天大樓》給我的觀感更像是韓劇,會集中在幾個點上把情緒爆發出來,給觀眾帶來很強的衝擊。這些點包括李茉莉的哭泣、美寶對顏永原出刀等等等等,給人一種絕佳的代入感。不過劇情方面就有些不得不說的問題了。較為理性的去看待,《摩天大樓》有些地方邏輯不通,有些地方反轉生硬。陳導似乎又犯了在《記憶大師》上的毛病,過於重視反轉,而不是故事本身的合理性。本身這樣一個《東方快車謀殺案》式的故事,就對於敘述內容的合理性有著很高的要求。陳導可能是為了單元劇的質量而有所犧牲,我能理解,但是也是頗感遺憾。
整部劇看下來,由於故事結構的關係,我最開始的感受就是陳正道對男性有意見(笑)。本身在《記憶大師》中就是因為男性家暴女性孩子而產出了一連串的劇情,當我看到顏永原也是這樣的人的時候,我還和朋友調侃說陳導是不是有什麼心理陰影,上來就塑造了一群全員惡人的男配角。然而不得不說美寶童年經歷的這段故事寫的太好了,再加上焦剛領銜的超神演技,越看到後面我就越想砸了電腦。不得不說這麼一個喪心病狂的變態父親真的是太令人憤慨了,更令人憤慨的是我聽過、讀過類似的故事,就更加憤怒。有關於社會治理的問題我在這裡不多做贅述,只是想說焦剛給我的感覺實在是太強了,我絲毫想不到那個在《時空來電》裡的窩囊隊長演變態能那麼入木三分。後來一查,《萬箭穿心》、《立春》等電影都有出演,我就釋然了。今後在我的觀影名單裡,又多了新的對象。
最後,說起這部劇的評分。豆瓣評分8.1,給我的感覺是能配得上的。然而某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大體的觀點是現在的國產影視劇比過去更好拿高分,尤其是帶上鹿晗、AB這些流量明星的情況下,《摩天大樓》、《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都能拿到7.5分以上,似乎在粉絲的簇擁下沒有什麼是辦不到的,豆瓣評分似乎也不能成為一個較好的評價標準了。這種觀點可以說徹底觸怒了我,不過我也不想做太多辯駁。有幾件例子我比較想拿出來說。第一個就是《上海堡壘》的低分,我覺得確實可以歸咎於這部電影確實太爛所以引發了全民打低分的狂潮。但是這也恰恰說明了,當一部影視劇的受眾足夠大,想要保持一個高評分僅僅靠粉絲是沒轍的。餵屎給觀眾吃這一套,放在現在越來越難行得通了。且不說每年都有不少大火劇集評分不高,而評分能衝到7的往往都是小眾的純愛網劇,單從另一個層面講,17年9.0分的《白夜追兇》和今年8.9分的《隱秘的角落》簡直就是鮮明的對比。如果我沒記錯,17年確實是網劇大爆的一年,讓觀眾見識到了所謂網劇並不像網大一樣,也是能產出令人驚豔的好作品的。但是放到現在來看,《白夜追兇》除了潘粵明老師的神仙演技、鮮明有特點的角色、總體上來看還不錯的主線,單從單元劇的角度上來說,質量真的是一言難盡的。而《隱秘的角落》全程高能不說,劇情的節奏、整體的邏輯以及對原著的改編,在我看來真的是無可挑剔。尤其是在一重又一重的限制面前,還能給出這樣一個夢幻的結局,真的是讓人難以想像的。豆瓣評分的主體本就是一個個普通而又樸素的人們,除了考慮到因為情緒所帶來的評分波動,承認我國的影視劇越來越好了,真的就那麼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