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備受矚目的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日順利閉幕,這是疫情後舉辦的第一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給各國影人注入強大的信心,這場視聽盛宴,也連接著一條通往全球的光影之旅、文化之旅。
本屆電影節金爵獎官方入選影片中,共有12部中外影片入圍劇情片名單,包括外語片9部、國產片2部、合拍片1部。其中,我省廈門貓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第一出品的國產片《風平浪靜》和福建恆業影業公司第一出品的合拍片《又見奈良》入圍並廣受好評。受疫情影響,本屆電影節金爵獎、亞洲新人獎不評獎,電影能得到提名,已經是最高榮譽。
業內人士指出,《風平浪靜》《又見奈良》兩部影片的成功入圍有助於吸引國內外影視企業聚焦福建電影、關注福建電影,對推動我省電影高質量發展超越具有積極意義。
《風平浪靜》:影片的出爐是天時地利人和
由李霄峰執導,黃渤監製,章宇、宋佳、王硯輝等知名演員出演的國產片《風平浪靜》,由貓眼、福建平潭突燃影業等出品,廈門無限自在影視等公司聯合出品。影片以上世紀90年代海濱小城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宋浩因一起兇殺案導致人生軌跡巨變的故事,是一部兼具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的精品力作。
該片去年4月開機、6月殺青,全程在福建拍攝,以平潭、泉州為主要取景地。「我特別感謝福建這個地方。」李霄峰說。
作為青年導演,李霄峰曾憑電影《少女哪吒》《灰燼重生》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際影展,《風平浪靜》是他執導的第三部長片。「因為這部電影本身要有海,北方的海和南方的海視覺關係不太一樣。我去福建看景時,給我的感受就是這個地方太美了,讓人感覺特別舒服。」李霄峰說。
「來到泉州、平潭時,我發現本地民眾的生活特別舒適,感覺這些地方有一種天然的福氣。」李霄峰說,30多年後再次來到福建,這裡頗具特色的城市氣象讓他震撼。
「創作者找到一個合適的拍攝地,實際上也是給電影帶來動力。」李霄峰說,在福建能深切感受到當地對電影業的重視,「我們要在平潭用一塊土地來造景,當地政府很快幫助協調各方面關係,這場戲也拍得非常順利」。
李霄峰說,去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廈門舉辦,金雞獎又落戶廈門,這充分說明福建對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視。他希望更多的電影能夠在福建拍攝,期待福建電影扶持政策能夠更多落實到製作上。
影片投資人、北京無限自在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瑋傑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優秀的創作團隊,和霄峰導演、黃渤等也保持合作關係。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廈門無限自在是《風平浪靜》第一聯合出品方,「影片在福建平潭拍攝,作為福建影人,家鄉人的助力,讓我更加自豪」。在他看來,《風平浪靜》不僅有好的故事,還有強大的主創團隊,是一部兼顧作者表達和類型化的現實題材作品。
朱瑋傑認為,《風平浪靜》成為兩部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劇情片名單的中國影片之一,獲得專業評審和大眾影迷的肯定,這也是對優秀內容的充分肯定,影片將罪案、懸疑等元素雜糅在一起,探討時代浪潮下,個人在利益與良知中的兩難困境,有著「強大的情感穿透力」。「我們將全力配合團隊,後續如有需要,我們將會不遺餘力。」
「廈門自然景觀、東西文化交融的建築風格以及積極高效的地方政策,賦予了廈門發展影視文化產業的優勢。越來越多的影視項目落戶福建、金雞節落戶廈門,都是福建影視快速發展的體現。」朱瑋傑表示,無限自在也希望能蓄勢開發更多優秀的項目,助力福建影視產業的發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又見奈良》:是一段故事,更是一種情懷
由河瀨直美、賈樟柯聯合監製,青年導演鵬飛執導的中日合拍電影《又見奈良》主要講述年過七旬的中國養母陳奶奶隻身一人赴日尋找她戰後收養的日本遺孤時,受到遺孤二代小澤與退休警察一雄出手相助的故事。
談到創作初衷,第一出品福建恆業影業公司總裁陳輝說:「我們首先被這個『中國母親前往日本尋找戰後遺孤』的故事所觸動。鵬飛尋找並走訪了許多真實遺孤,最終完成了這個表現反戰與人性光輝的故事。」
「他的作品所體現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新生代創作者中非常難能可貴的,所以我們願意去支持青年導演的表達。」陳輝說,他們堅信《又見奈良》承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平與發展是當下社會的主題,這部影片能在當下為中日兩國的交流和友誼提供更多生動的素材。「作為福建影企,作為中國的影企,有這個責任和義務,通過影像讓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更頻繁和密切,增加兩國人民的了解和互信。」
這部電影誕生的背後,還有著一段故事,更是一段情懷。
「我一直覺得中國是一個很包容的國家,無論是我們的電影題材類型或所表現的主體,都應該體現包容性,《又見奈良》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陳輝說。
影片的背後有很多難忘的事情,比如在奈良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一場難度極大的場景拍攝,比如很多的素人演員都是真實的二代遺孤……
《又見奈良》是在福建省電影局完成的備案與送審,也是該局首部備案的中日合拍片,陳輝對此表示十分感謝。福建是著名僑鄉,在日本也有數量龐大的福建同胞。可以說,福建是國內和日本經濟文化交流最密切的省份之一。陳輝表示:「我們希望福建省內致力於中日民間文化交流的機構和團體能一同加入我們,通過這部電影和這段歷史為載體,增進中日兩國特別是福建和奈良地區海外僑胞的深入了解,在反思中展望未來。」
陳輝介紹,恆業影業每年拍三四部劇情片,約每兩年拍一部文藝片,《又見奈良》則是投入份額最大的一部影片。
「我們可以看到,兼具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二十二》《岡仁波齊》等文藝片都收穫了億級的票房,敲開了商業價值的大門。」陳輝分析,一方面說明觀眾審美程度在日漸提升,其次也提醒從業者,觀眾不是不愛看文藝片,而是品相俱佳的文藝片仍在少數。「後者需要更多業內專業團隊、文化投資基金和發行放映政策的扶持,我們期待文藝片可以早日發展壯大,給觀眾帶去更優質的精神食糧。」
來源: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