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前,衝著元華、徐少強一眾老演員,以及87版《倩女幽魂》編劇阮繼志的加持,我第一時間觀看了新版《倩女幽魂·人間情》,可惜這部投資了4000萬的新版《倩女幽魂》,雖然蹭了經典的熱度,但是離經典還差得遠。
雖然新版的特效比之87張國榮、王祖賢版,確實有了很大進步,可是一部好電影,即使我身為外行,也知道好故事重於好的特效。
如果一個電影的故事邏輯混亂,那麼再牛的特效也挽回不了它。而一部電影故事邏輯自洽,有理有情,能讓熒幕外的觀眾們感動、反省,即使它的特效略微簡陋,也不會影響它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
其實中國電影現在特效製作跟國際電影並不差多少,中國電影缺的也不是特效,而是故事的完整性、邏輯性,這部新版《倩女幽魂》就差在這。
但令人玩味的是新版和87版竟然是同一個編劇,可惜這兩版本的故事相差的不止是十萬八千裡。
關於演員的表演我不多做評論,我只從故事的兩方面來分析,為什麼新版《倩女幽魂》這麼差勁?
新版最大的硬傷就是聶小倩和寧採臣莫名其妙就愛了,莫名其妙就生死相許了。因為缺少感情鋪墊,所以他們的感情發展顯得特別突兀。
初次相識,聶小倩對寧採臣百般勾引,寧採臣毫不動心。隨後小倩又逢姥姥之命去勾引寧採臣,此時的寧採臣表現得像是見色起意的登徒浪子。而且上一秒聶小倩還在生生悽苦訴說身世,下一秒就開始寬衣解帶勾引寧採臣,這個轉變真的讓人接受無能。隨後他們就迅速相愛了,再然後他們就生死相許了。
因為之前缺少必要的感情鋪墊,所以他們的感情發展看起來一點不自然,因而到了最後,小倩被吸取到轉妖輪準備投胎轉世時,寧採臣的悲痛欲絕顯得一點都不真心,也不足夠打動人。
但是87版《倩女幽魂》卻把故事交代的很完整:在市集上寧採臣第一次看到了聶小倩的畫,卻因為囊中羞澀買不起。後來借宿蘭若寺,被小倩的琴聲引到湖邊的亭子裡,面對小倩的刻意勾引,單純的寧採臣坐懷不亂,見寧採臣不上鉤,小倩直接弄昏他,想要直接下手,卻因為燕赤霞的出現,打亂了她的計劃。
後來在追趕過程中,寧採臣多番保護小倩,並且為了讓小倩逃脫,甘願以身引開燕赤霞,
所以小倩對寧採臣動心,並不是單純因為他坐懷不亂,還因為他對自己的多番保護。
因為這些鋪墊,所以之後他們的感情水到渠成,一點也不顯得突兀。
而且在得知小倩是鬼之後,寧採臣沒有見色起意,覺得只要漂亮就好,反而會顯得害怕失措。得知小倩的悲慘身世後,寧採臣才徹底動了心,才願意豁出性命幫小倩擺脫姥姥的控制。
87版的寧採臣對聶小倩不止是愛,還有憐惜與同情,多種感情的鋪墊,使得他們的悲劇愛情特別動人。
同是96分鐘的電影,87版的《倩女幽魂》把心用在了講故事和演員的打磨上,而新版《倩女幽魂》把心用在了特效上,可惜再好的特效都挽救不了一部劇情坍塌的電影,這就是差距。
劉亦菲版《倩女幽魂》把聶小倩的設定從鬼變成妖,新版《倩女幽魂》同樣沿用了這一設定。
但看完87版《倩女幽魂》,會發現遵從原著,把聶小倩設定為鬼,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在中國的鬼怪世界裡,鬼是不能見光的,只能在夜晚活動,而妖卻沒有太多限制。因為聶小倩「鬼身份」的設定,在87版電影的結尾,愛情的悲劇性更加明顯,更讓人痛徹心扉。
而新版聶小倩「妖怪」這一身份的設定,在結尾處大大減少了悲劇性。
其實真的很奇怪,明明大家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但是自古以來凡是悲劇的愛情,卻最能流傳千古。
所以87版在改編時,結尾特別的設定,大大增加了寧採臣和聶小倩愛情的悲劇性。
87版的《倩女幽魂》寧採臣、燕赤霞、聶小倩三人打敗了黑山老妖,回到人世間時,天已經要亮,而天亮對身為女鬼的聶小倩,就是一道催命符。
為了保護小倩不被陽光照到,導致煙消雲散,寧採臣用身體擋住要倒下的門板,所以聶小倩和寧採臣這對怨侶,分別時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一對本就天人永隔的伴侶,卻連最後的告別都不能好好進行,這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
而與此對比的新版《倩女幽魂》,因為把小倩設定為了妖,所以他們最後分別時,我們覺得理所當然,悲劇性就大大減少,因為雖然他們要分別,但至少見了最後一面。
而87版的寧採臣用肩膀扛著門板,擔心陽光把小倩魂魄照散,直到燕赤霞告訴他:「她已經走了。」寧採臣才怔怔的回過頭(此時配上葉倩文的歌聲),面對著再無小倩的屋子,傷痛奔湧而來,即使身在屏幕外的我們,也能感受寧採臣心裡的悲痛。
大家從來不是反對重拍,經典本就是用來超越的,可惜很多電影只是打著致敬經典的幌子,卻沒有10分的用心,自然無法超越經典,甚至連打動觀眾都很難做到。所以真不是觀影人苛刻,而是拍電影的人太不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