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辰辰
許多的觀眾都看過豆瓣評分高達8.7分的《喜劇之王》,可以說這是星爺所有的作品中中最好的一部。
這部電影的講述一位龍套演員的努力向上的故事,為了生活擔憂、被人嘲笑,不管怎樣男主都是樂觀向上努力奮鬥。可以說這部電影就是星爺的自傳,怎麼說呢,就是與星爺的親身經歷太相似了。
星爺剛接觸影視的時候,是從跑龍套開始做起來的,在劇中星爺又是參演其中,將主人公尹天仇演繹得出神入化,導致好多的觀眾無法與星爺本身區分開來。
再加以編劇也有星爺的參與,所以故事與星爺的本身經歷很相似就不是那麼奇怪了,但還是有一些人並不認可這一說法,理由是星爺曾經說過的:「演員不能代替導演去創作。」
但是這句話是他在這電影上映之後,才說出來的,所以嘛,這句話還是不一定代表星爺曾經也是這麼做的。
就像,周星馳曾經以龍套身份參演的《射鵰英雄傳》中,他飾演的角色一開始導演設計的劇情是被直接打死的,但是周星馳當時就找到導演說,能不能擋一下再死。所以嘛,星爺曾經並不是沒做過演員逾越身份的事情。
其實,周星馳曾經在一個兒童節目中擔任過主持人,所以在《喜劇之王》中,尹天仇這個人設大概也是因為在兒童節目中的經歷,才產生的吧。
這樣來看《喜劇之王》並不完全都是星爺的親身經歷,但是片中的感情卻都是源於星爺的親人感受吧!
總的來說,不光怎樣《喜劇之王》都是與星爺有扯不開的關係,而且星爺這個角色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觀眾之中。
說起喜劇之王當中的角色都是與現實中我們幾乎是遇不到的典型極端的人設,與其他的星爺作品都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男主尹天仇就是一個運氣差到不能再差的人、柳飄飄內心單純卻做了舞女的人設。就算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看不到這樣的人物,但是還是在故事的身後很容易將自己代入的。
這種的看似接近生活,但是這種的貼近生活感,並不是源於劇情與人設上,而是來自片中的細節,就像片中,尹天仇與楊柳柳發生關係後,將皺巴巴的錢捋順放在衣服上以及怕錢少又將手錶留下,將我們帶入劇情當中。
在這部電影中有一幕許多的觀眾看後至今依舊記憶猶新的一幕。
尹天仇手裡拿著三份盒飯被娟姐叫的時候,不管是多麼的激動,還是先將盒飯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再去找娟姐。就是這種在其他的電影中我們無法看到的細節,在這裡都能被導演十分細心地展現出來。甚至如今,在提起《喜劇之王》都會想起這一幕模仿上一句:我養你啊。
說起這部電影的結局許多的觀眾都認為並不是在結尾,而是導演將結局做成了開放式結局,在就在槍戰中尹天仇去世,後面的劇情是展開的死前幻想。
其實導演是有可能想要將這部電影以悲劇結尾,但是又想到是賀歲的影片,就用隱晦的手法將這個想法表達出來。
其實尹天仇這個人設是很想我們內心當中,想要天不怕地不怕的努力奮鬥的青年,一直奮鬥,向著自己的夢想使勁努力。但是在現實的生活當中,我們的努力可能到最後卻連一份盒飯都吃不到。
夢想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還好我們都有夢想給我們努力下去的動力,才沒有被現實所擊敗。
生活就像《喜劇之王》處處充滿意外,不定時的給我們小驚喜、小驚嚇!
——E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