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夏天,話題度居高不下、堪稱爆款的綜藝,絕對有《乘風破浪的姐姐》!
9月4日,乘風破浪的夏天結束,《浪姐》完美收官,這些姐姐們也在《浪姐》最後成團的舞臺上,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七位姐姐奪得成團席位,走上最終的舞臺發表成團感言。
以2233799票獲得第五個出道位的張雨綺,更是霸氣發言,驚豔了在場所有人。
也是這番話,讓更多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張雨綺,也讓我們認識到一個獨立女性應該具備的生活觀與教育觀。
張雨綺說:「人生說50%的成,50%的不成,我今天就準備了50%成的發言稿。」然而就是這50%成的發言稿,向我們完美詮釋了一個獨立女性的經驗與感受。
在張雨綺的發言裡,她認為的獨立女性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1.有支配時間的能力;
2.有與暴力和拳頭說no的能力;
3.智慧和美貌是可以並存的;
4.要有特別獨立和敏銳的判斷力;
5.要教會孩子,這個世界除了童話的美好,還有誘騙拐賣。
在發言的最後,張雨綺更是對著孩子喊話:「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要乘風破浪!」也對粉絲說出:「巴黎不遠,隊也不長,你若敢愛,我陪四方。」
簡單的幾句話,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果敢、獨立且有思想的張雨綺。
一、自信果敢,活出精彩
縱觀整個節目,張雨綺在唱跳方面,實力其實並不是十分突出,可是有她的舞臺,總是那麼的耀眼。
如果說是因為她的美貌,合育君倒覺得更多的是因為她的自信與果敢。
在初舞臺拿到代表「無限可能」的X牌時,她激動地對著鏡頭說 「知道這是什麼嘛?這就是一種肯定!」
當《浪姐》導師杜華委婉表示:「一個團的話,你可能站不了C位,可能要偏後一點」。張雨綺更是斬釘截鐵:「我不要」!
從這裡,就可見張雨綺的生活態度,自信且樂觀。
除了在舞臺上表達自信,張雨綺也很善於給別人表現自己的機會。
在《浪姐》三公時,有一個新環節,就是每隊需要派出一名隊友為團隊出站,跳節目開場曲「無價之姐」,並且這個開場的個人分將影響團隊總分。在當時張含韻的粉絲喜愛度比較靠後的情況下,張雨綺還是果斷的選擇了她,把出戰的機會給了張含韻。
張雨綺說:「舞臺要交給需要機會的人,而不是最有能力的人」。
作為隊長的她,想要為團隊爭取更高分,可是,她更想要的,是給每一個隊員展現自己的機會。
沒有實力的自信,只是盲目自信,然而張雨綺深知對於一個藝人來說,能夠站在舞臺上,有實力才是自信的根源!
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實力與人氣相比,或許後者在娛樂圈中,更為被看重。
可是張雨綺並沒有被浮華蒙蔽雙眼,反而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並不斷去努力提升自己。也正是這樣一個實力與顏值並存,擁有正確三觀的張雨綺,才被大家所喜愛。
二、事業起起落落,依然活成獨立女性
張雨綺出道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與周星馳合作的電影《長江7號》。
雖然在這部電影中出鏡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她飾演的袁老師形象依舊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星女郎的高起點,更是被譽為出道即巔峰。
2016年張雨綺與周星馳再度合作的《美人魚》,飾演的女反派更是驚豔了所有觀眾,「我有錢有身材,追我的人從這排到法國」等經典臺詞,至今仍廣為流傳。
2017年上映的《妖貓傳》,其中飾演的「春琴」一角,性感嫵媚,甚至被部分觀眾認為她才應該是楊貴妃。
2019年上映的網劇《龍嶺迷窟》,作為「雪莉楊」的飾演者,也被網友誇讚表現力不錯。
其實縱觀張雨綺的職業生涯,也並不都是一帆風順,她也曾經因為自己的性格原因被網友爭議,甚至影響了自己的商業價值。
在《我和我的經紀人》這檔綜藝中,其中有一期公司為她安排做了一次街頭採訪,很多路人表示並不認識張雨綺。此時的張雨綺,正因為情感問題頻上熱搜,廣受爭議,處在事業停滯期。
明星也會和普通人一樣,遇到工作的瓶頸期,他們甚至會因為一件事而斷送了整個職業生涯。
然而張雨綺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不被綁架的人。在事業的瓶頸期,她不需要被安撫,她有自己的想法和事情要做,她說:「我就生活」。
認真工作、好好生活、有自己的思想感悟、遇到挫折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這就是我行我素,卻又安然自在的張雨綺。
三、告別失敗婚姻,仍舊敢愛敢恨
張雨綺是個幸運的人,但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張雨綺生的自信,活得強大;不幸的是,歷經兩段失敗的婚姻,並且自嘲看男人的眼光不準。
她的第一段婚姻,丈夫是大其20歲的導演王安全。這段婚姻最終以王安全出軌,兩人離異告終。
第二段婚姻,對方是僅僅相識70天的&34;袁巴元,兩人還一同孕育了一對龍鳳胎寶寶。不過這段婚姻也僅僅維持了兩年就宣告結束。
在歷經兩段失敗婚姻,成為一個單身媽媽,其實很多女性在這時會產生恐懼婚姻的心理,並且在未來的感情裡會變得小心翼翼,不再那麼大膽熱烈。
然而張雨綺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力量的人,即使是婚姻失敗,她依然敢於表達,勇敢去愛,甚至喊出「巴黎不遠,隊也不長,你若敢愛,我陪四方」這樣的宣言。
有一句話說得好,真正的勇敢,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張雨綺敢愛敢恨、豁達開朗,無論喜歡與否,都大膽地表達出來。這種勇往直前、坦坦蕩蕩的精神,也正是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所該具備的。
四、言傳身教,教孩子正確認識世界
在張雨綺發表成團感言,向孩子喊話時,許多人才想起來,原來她是有一對可愛的龍鳳胎寶寶的單身媽媽。有一個這樣陽光、自信、內心強大、獨立自主的媽媽,我想她的寶寶們,未來的人格,也絕對是充滿正能量的。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校、社三重教育中,家庭教育也是更具針對性和感染性。所以父母的日常生活方式,處事行為,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張雨綺說她要教會孩子,這個世界除了童話的美好,還有誘騙拐賣。
這是張雨綺的社會閱歷,所以她要把這些教給孩子。要大膽,但也要學會謹慎,在面對挫折之後也依然學會熱愛。
最後,合育君想說,在這個注重個性發展的時代,當代人對子女的培養,應該更加側重性格的完善、內心的強大、思想的獨立,教會孩子勇敢去追求,擺脫傳統刻板的標籤,活出自我,做一個內心充盈有力量的人。
作為父母,無法陪伴孩子的一生,只能送他一件抵擋風雨的「心靈披風」,替代我們不能陪伴的下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