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陽下鄉記》從此有了「村鬥戲」

2021-02-19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經理室

由吳秀波、王雅捷主演的《馬向陽下鄉記》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該劇作為一部農村劇成本將近6000萬元,值嗎?答案是肯定的。「雅痞村官馬向陽」已經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一個立得住的人物。

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評價,這是「真傢伙」。編劇谷凱深入山東農村兩個月,採訪村官40餘名。「第一書記」這個名號一聽就帶有主旋律意味,但因為摸了農村的底,入了農民的魂,通了農業的經,所以劇中不見直眉瞪眼的口號和說教,放眼望去,一地生活。

這裡的「生活」二字,包括農村的生活氣息:大蔥蘸醬、槐樹傳說、全村皆親戚、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蠅頭小利便能撬動地球,這些都屬於典型的農村氣象,更重要的是,劇中寫活了農村的「政治生活」。有網友評價以前電視上有「宮鬥戲」,而《馬向陽下鄉記》以後又有了「村鬥戲」。

衝突寫地道了,就不再有贗品感。人物寫地道了,就不再有貧血感。鄉村政治角逐寫地道了,就不再有兒戲感。可以說,這部劇遠接《暴風驟雨》、《三裡灣》的寫實傳統,近帶趙本山早年小品喜劇的生活幽默,不圖解政策,不教條致富,是近年來罕見的農村現實主義佳作。

日前「廣電獨家」專訪《馬向陽下鄉記》製片人靖雷,揭秘這部劇是怎樣煉成的。

山東影視傳媒集團製片人靖雷

廣電獨家:你們是怎麼策劃出《馬向陽下鄉記》的?

靖雷:山東有一個由省委組織部發起的「第一書記下鄉」黨建活動。這個活動搞得轟轟烈烈,為了配合活動的開展,省委宣傳部找到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想以「第一書記下鄉」這件事做一部電視劇,這便是《馬向陽下鄉記》的由來。

像這種題材的電視劇目前已經有不少了,包括《永遠的忠誠》、《民生書記》等。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另闢蹊徑,找一種新的方向,是更有意思的事。我們的想法是,樹立一個具有都市雅痞氣質的村官,顛覆常態思維,展現接地氣、鮮活的新農村。

按照慣性思維,一提主旋律,人物都是高大全,沒有缺陷。實際上,主旋律應該是體現在主流價值觀。好萊塢主流大片都是主旋律,是弘揚美國價值觀的。不是非要做成過去我們想像的那個樣子。所以我們儘可能地把「馬向陽」拍得好玩兒。

廣電獨家:央視一套是怎樣向這部劇拋出橄欖枝的?

靖雷:我們山東影視傳媒集團(也叫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一直和央視有比較多的業務往來。在2000年初和央視合作過《大染坊》,幾年前的《闖關東》也都是山東影視傳媒集團的作品。

《馬向陽下鄉記》在創作之初就感覺比較適合央視的平臺。在劇本大綱階段就和央視負責人員作了溝通,後面每一步他們都給予了很多業務上的指導,最後呈現的是在央視一套播出的效果。


廣電獨家:你們花了多長時間打磨劇本?

靖雷:我們請到了著名編劇谷凱,他過去寫過潘長江的《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系列,還有《能人馮天貴》,這些都是當年在央視播出的熱劇。從2012年6月份開始,我和谷凱一起在山東各地開始做採訪,一直到了9月中旬,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總共走訪了幾十個村子,至少有五六十位第一書記作了採訪,從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期間,拿出來一個兩三萬字的故事大綱,覺得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東西。

幾乎所有的第一書記都是市裡黨政機關部門派下去的,他們都是城市人,儘管我們採訪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村裡工作一段時間了,看起來一個個灰頭土臉的,因為正是夏天,大家都很辛苦。

白天我們陪他們工作一段時間,到晚上大家一塊吃工作餐,往往那個時候,他們一定會講究的,洗把臉,換回過去他們在單位上班穿的衣服,就完全是城裡人。

這種人物反差挺好玩的,我們覺得可以刻意增加城鄉之間的人物,從外部狀態一直到內部性格的反差。

《馬向陽下鄉記》的劇情就是這樣交代的,馬向陽是被臨時派去農村的,他毫無在農村工作和生活的經驗,八輩都沒在農村呆過,就是這麼一個人物,所以他下去以後反差很大,他對農村的不適應特別強烈,才可能形成一種戲劇效果。

廣電獨家:選吳秀波當主演,是不是也想製造反差?

靖雷:是這樣的。那時已經做了30集的劇本,當時就和編劇、導演商量,如果這個戲想達到最佳效果,就一定得讓馬向陽和這個村直到15集時,還要顯得格格不入。這部劇有一段時間宣傳語叫「都市雅痞鄉村奇遇記」。中國男演員裡有多少能當得起「都市雅痞」這個範兒?大家想來想去,就一個人——吳秀波!2013年2月份,我們就開始和吳秀波這邊接觸,包括磨合劇本,慢慢進入到工作狀態。

廣電獨家:聽說吳秀波剛開始看不下去這個劇本?

靖雷:對,是這樣。吳老師說起來也是從小在北京長大的,他對農村沒有了解,甚至劇本裡寫的那些農村的戲劇衝突,比如農村人會為了土地問題起衝突,他也不理解。他是體驗派演員,他要有感受,才能去理解、演繹人物。

最終導演張永新在崑崙飯店和吳老師聊了四個多小時,聊到導演眼淚汪汪的,吳老師也是眼淚汪汪的,才覺得這個人物他可以接受了。這樣,通過一個多月的接觸,最終吳秀波決定上這個戲。


廣電獨家:吳秀波的表演是否達到了你的期望?

靖雷:超出了我的期望。吳老師的表演是中國演員裡比較少見的一種,他對角色的出演是收放自如的,基本上是含著演出來的,沒有把力量全使到那裡。他所有的表演都是建立在對人物強大的信任感上,他得理解這個人物,才能自己演出來。所以他對馬向陽這個人物的詮釋就是娓娓道來的狀態,不溫不火,但是也有爆發的點,使人看起來很舒服。

廣電獨家:作為製片人,你怎麼控制成本呢?

靖雷:近幾年確實演員片酬越來越高,一部戲的製作成本幾乎都押到了演員身上。我們儘可能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包括演員,都力求「只用對的,不用貴的」,都是用最合適的、最能完成的演員。但是對畫面質量,包括服化、美術,絕對沒有湊合,儘可能精益求精。

比如美術,光劇中的一棵大槐樹就花了將近30萬元。一次次地去作試驗,把這棵樹的呈現效果做到最好。我也是美術出身,這個樹的美術設計就是我學生時代的同學。當時我們要求,這棵樹不光上鏡以後看著不假,而且必須現場看起來都得逼真,這樣演出的時候大家才有真實感、投入感。最終,我們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呈現出劇中大槐樹的樣子。

劇中幾乎每個場景,美術師都作過調整。牆面的顏色,整個院子裡的綠植都是調整過的,有想法,但處理得又比較清新自然,我們追求這種效果,包括服裝、化妝都是經過考慮的。這次我們的所有硬體器材,都是嚴格按照電影拍攝的要求來配備的,包括攝影機、鏡頭組,燈光設備,一水的電影配置。剩餘其他的無非就是風險控制,就是儘可能用合適的,不去做無謂的投入。

文章來源:廣電獨家

原標題《〈馬向陽下鄉記〉如何從「農村劇」邁向「田園劇」》

相關焦點

  • 《馬向陽下鄉記》的追夢人群像解讀
    2014年熱播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在當代農村題材電視劇中脫穎而出,給人真實、感人、唯美的體驗,將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圍繞著三農問題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剖析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困境,尋找到發展之途,塑造了一批有理想、有工作熱情、熱愛生活的國家建設者形象,他們勇敢追逐夢想,帶動鄉村致富
  • 《馬向陽下鄉記》登陸衛視 萌書記陪你過羊年
    《馬向陽下鄉記》將於2月15日登陸黑龍江衛視晚黃金檔。萌萌的馬書記將和大槐樹村的鄉親們一起陪觀眾朋友們度過這個喜氣洋洋的春節。  央視收視刷新紀錄 展現當代『中國夢』  《馬向陽下鄉記》由「國民大叔」吳秀波、氣質美女王雅捷這對帥叔美女領銜,更有李洪濤、來喜、梁愛琪、姜寒等實力派演員加盟,劇情跌宕起伏、環環相扣,畫面精美、製作精良,主題曲《追夢人》更是詞曲優美、朗朗上口。
  • 《馬向陽下鄉記》光榮豪傑吉祥貴寶,哥八個名字霸氣
    馬向陽下鄉記》是郭永新執導,吳秀波,李洪濤等領攜主演的描寫山東農村文化,馬向陽下鄉當第一書記的奇遇記。絲毫沒有農村氣息的公務員馬向陽要下鄉當第一書記!市商務局派馬向陽下鄉去當第一書記,剛開始馬向陽還是猶猶豫豫的不願意去,畢竟從小在城市長大,突然要下鄉還是不很習慣,在說了也是因為馬向陽的母親去了美國,留下老舅在家無人照料,但是馬向陽考慮了再三還是決定聽從領導安排,決定去當第一書記。
  • KV2 Audio護航《馬向陽下鄉記》走進國家大劇院
    《馬向陽下鄉記》講述了農科院助理研究員馬向陽下鄉擔任「第一書記」並扶貧濟困的感人故事。該劇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團長黃定山擔任總導演,青島著名戲劇導演、劇作家代路和著名編劇廉海平擔任編劇。《馬向陽下鄉記》自誕生之日起,觀眾好評不斷,被專家譽為「現實主義題材民族歌劇的典範」。
  • 《馬向陽下鄉記》獲文華大獎,青島歌舞劇院更有自信
    日前,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上,山東選送的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獲得文華大獎,這也是繼舞劇《紅高粱》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獲文華大獎後,青島出品的文藝精品第二次獲此殊榮。6月4日,該劇製作人、青島市歌舞劇院院長張樂群接受了記者採訪,解讀了這部劇的創作幕後。
  • 李琦出席飛天獎 獻唱《馬向陽下鄉機》主題曲
    李琦作為電視劇 《馬向陽下鄉記》主題曲的演唱者,當天也到場出席,現場演唱了主題曲《追夢者》。
  • 《馬向陽下鄉記》上線國家級的「雲端」藝術盛宴 三百餘萬網友在線觀看直播
    其中,由武漢大學、湖北荊州九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排演的現實題材歌劇《有愛才有家》將作為特邀劇目參演,以藝術形式表達武漢文藝工作者對社會各界給予巨大支持和幫助的誠摯謝意。此次展演新華社全媒體傳播資源重點推廣,新華社「快看生活」號全程直播。「鄉親們,馬向陽回來了!」
  • 黎明之前,馬向陽匆匆下鄉
    《黎明之前》是國產最好的諜戰劇,最後一幕國民黨第八情報局局長譚忠恕逃亡臺灣,吳秀波開著東風悅達起亞下鄉。下鄉之後的吳秀波化身馬向陽,履歷上寫著商務局市場科科長。到了大槐樹村之後,第一書記馬向陽就念起了致富經。
  • 《馬向陽》首曝超長版片花 吳秀波演村官引熱議
    由張永新導演執導,吳秀波、王雅捷主演的鄉村人物劇《馬向陽下鄉
  • 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 《馬向陽》精彩亮相
    其中,既有反映改革開放給社會和民眾帶來深刻變化的民族歌劇《命運》、交響音樂會《浦東交響》等,也有反映精準扶貧的民族歌劇 《馬向陽下鄉記》、花鼓戲《桃花煙雨》等,還有反映重要建設工程、項目成就的舞劇《天路》、話劇《追夢雲天》等。 不負眾望《馬向陽》贏得喝彩 「我聽說《馬向陽下鄉記》來北京演出過多次,這一次專程來看。
  • 《馬向陽》央視開播 梁愛琪:吳秀波教我真經
    向馬書記告狀    搜狐娛樂訊 將於9月17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的40集城鄉田園喜劇《馬向陽下鄉記》集結了吳秀波、梁愛琪、王雅捷等眾多實力演員,大家將於觀眾一起談論和講述關於「村兒裡的事兒」。  據介紹,《馬向陽下鄉記》講述「不靠譜」小公務員馬向陽成長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書記」的故事,被稱為「馬大能耐」的吳秀波將在劇中下到大槐樹村的第一線,架燈修路、整理村容村貌、開發山區旅遊業,而他最大的阻礙就是梁愛琪在劇中飾演的李雲芳,號稱大槐樹村「不世出」的極品潑婦李雲芳,梁愛琪的表現十分搶眼,梁愛琪介紹,因為劇中李雲芳的老公齊旺財是大槐樹村的前任書記,所以自己一直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即使後來齊旺才被趕走
  • 唐澤壽明下鄉記
    >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撰文:收銀員小秋《拿破崙之村》日本TBS電視臺在今年夏季檔的周日劇場推出了一部名為《拿破崙之村》的電視劇。要說起來,《拿破崙之村》其實就是日本版的《馬向陽下鄉記》。兩部劇的主角同樣都是帥大叔,他們要做的也同樣是建設一個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穩定的四化新農村。
  • 《你好,李煥英》主演曾來咱淄川這個村拍過戲
    2014年,參演人物傳記劇《馬向陽下鄉記》 ;同年參加江蘇衛視喜劇綜藝節目《一起來笑吧》。2015年登上央視春晚,搭檔馮鞏出演小品《小棉襖》 。2016年,成為北京大碗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位籤約女藝人。隨後參加浙江衛視原創喜劇競演節目《喜劇總動員》,並率領大碗團隊取得第二賽段的冠軍 。2017年參加《歡樂喜劇人第三季》總決賽 ,7月參加浙江衛視實景明星即興喜劇節目《開心劇樂部》 。
  • 【鮮·劇】《拿破崙之村》:農村建設只靠帥大叔和偉人語錄可不行
    《拿破崙之村》其實就是日本版的《馬向陽下鄉記》。
  • 鬧村鄉觀《灰闌記》
    鬧村鄉觀《灰闌記》周莉莉 溫州越劇團一老友關公3號中午來信息,言老家鬧村鄉東北村有「送戲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