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壇奇人】她歌唱時如一座教堂在詠唱:聽花腔女低音愛娃·波德蕾茜的傳奇演唱(視頻)

2021-02-08 享樂人生

文:蘇立華

校對/版面:蘇鑠然


在聲樂演唱藝術中,各種不同音域的演唱劃分,並不是按照性別劃分的,而是按照音域和音色來劃分。我們看到的soprano(女高音)、Mezzo-soprano(女中音)、contralto(女低音,相當於高男高音,counter-tenor)、tenor(男高音)、counter-tenor(高男高音/假男高音)、Baritone(男中音)、bass-baritone(低男中音,這個劃分屬於多餘,就屬於男低音)、bass(男低音),這些劃分都不是按照男女性別或年齡大小劃分的,只要演唱者演唱的有效音域和音色符合上述的某一種歸類就可以被稱為相應的叫法,與性別沒關係。只是在一般情況下,soprano(女高音)以女性演唱為多,tenor(男高音)以男性演唱為多,才有了性別劃分的叫法。如:未成年的男孩唱出soprano,稱為boy soprano(中文硬譯:男童女高音),也有成年男子發出soprano的,叫 male soprano(中文硬譯:男性女高音)。這些常識我們了解一下,對於更好欣賞音樂是有幫助的。就好比學欣賞繪畫藝術,要區別色彩和構圖,那就得先能識別色彩、圖形和光。音樂中的色彩、造型(圖案)和光是無限的。但是,我們必須先懂得識別,才能夠區別,那樣才能在欣賞過程中欣賞到更豐富和細膩的音樂。藝術的想像力不是憑空的,是有原發點和基本規律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不算太知名的波蘭傑出女低歌唱家愛娃·波德蕾茜(Ewa Podleś)的演唱。愛娃·波德蕾茜擁有驚人的音域,從B2到B♭5,輕鬆跨越3個8度以上。她被定義為女低音,但是她一樣能很出色地演唱女中音,甚至某些女高音曲目,而且花腔演唱技術精湛和輕鬆。她演唱藝術歌曲和演唱歌劇一樣精彩,令人難忘。她在演唱中,不同音區的轉換流暢自如,沒有音質疤痕,只有音色無斷痕流暢的過渡與鮮明的色彩變化,沒有音質的優劣變化,永遠是以很好的音質輕鬆演唱。


欲了解愛娃·波德蕾茜詳細介紹,請訪問其個人網站

http://www.podles.pl/



1978年在第六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

愛娃·波德蕾茜演唱柴可夫斯基的歌曲《浪漫曲》



《亡兒悼歌》(為女低音和樂隊而作)

作曲:古斯塔夫·馬勒/作詞:弗裡德裡希·呂克特

演唱:波德蕾茜/Jacek KaspszyK指揮華沙愛樂樂團

時間:2016年2月19日波蘭華沙愛樂音樂廳



波德蕾茜獨唱音樂會

地點:波蘭西南部城市弗羅茨瓦夫獨唱音樂會

時間:1998年9月13日


00:00 Oh patria, dolce e ingrata patria 

          選自歌劇羅西尼的《坦克雷迪》


08:25 Eccomi alfine in Babilonia ...

          Ah! quel giorno ognor rammento

          選自多尼採蒂的歌曲《塞米拉米德》


19:12 Non temer d'un basso affetto

          選自羅西尼的歌劇《Maometto II》


26:59 Mura felici ove il mio ben s'aggira ... 

          Oh quante lagrime

          選自羅西尼的歌劇《湖畔女郎》


36:48 Una voce poco fa

          選自羅西尼歌劇《塞維亞的理髮師》


42:45 Amici, in ogni evento mi affido a voi ... 

          Pensa alla patria, e intrepido 

          選自羅西尼的歌劇《義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


49:12 Cruda sorte, amor tiranno

            選自羅西尼的歌劇《義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




享樂人生

【樂壇奇人】欄目

尋求獨家冠名合作

聯繫方式:samsustrategies@gmail.com 



特邀合作藝術家

Yuki Chang(鄭學偉)

香港傑出藝術家形象設計師和藝術人像攝影師

Email電郵:  

yukichang_photography@yahoo.com

Flickr 相薄: 

www.flickr.com/photos/yukichangphotography/albums

Facebook: 

Yuki Chang http://www.facebook.com/yuki.chang.313






蘇立華自主獨立聊音樂公眾訂閱號

享樂人生(qualitylifemusic)原蘇立華聊音樂


推薦優音樂作品   推薦優秀音樂家   分享精彩演奏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聯繫電子郵件samsustrategies@gmail.com 



相關焦點

  • 傳奇花腔女高音格魯貝洛娃正式宣布結束演唱生涯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當地時間9月12日,義大利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劇院Maggio Musicale總監Alexander Pereira在劇院官網發表聲明,傳奇花腔女高音伊迪塔·格魯貝洛娃( Edita Gruberova)將取消在劇院的10月份音樂會並宣布結束職業生涯。
  •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姜曉波:歌唱祖國歌唱愛
    她是一名刺繡女工出身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從事演唱和聲樂教學四十餘年,多年來積極組織、參與文藝志願服務活動,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姜媽媽」。  經常有人問我,如今在聲樂方面的造詣,是不是源於家庭的薰陶。其實不然。我1956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在我7歲時去世。我們住在長春郊區一間十分簡陋的小房子裡,只有10平米左右,卻要容納父親和我們兄妹五個。
  • 鮮為人知的花腔女中音聲音特徵
    、浪漫的演唱風格,紮實穩健的低音,舉重若輕的過渡音,不著痕跡的強弱變化,爐火純青的花腔技巧,使每一個聽過她演唱的人都有著深刻的體會 ,同時也讓我們很好地認識了一個鮮見的聲種——花腔女中音。一個花腔女中音,首先是一位女中音,其次才是花腔女中音。她應該具備一個女中音應具備的共同特性,然後在此基礎上發揚和突出自己的個性。花腔技巧是傳統演唱中較早形成的一種,被認為是最華麗、最輝煌、最具有高難度表現力的一種最受歡迎的演唱技巧。在舊的意識中,花腔技巧似乎只屬於女高音,特別是抒情女高音。當然對於一般的女中音來說,花腔技術的掌握是相當有難度的。
  • 別以為花腔是女高音的專利,我們女中音「花」起來,連自己都害怕!
    快讓我們從她非凡的演唱中領略古典美聲歌唱的巔峰技巧吧~有「二十一世紀次女高音第一人」之稱的塞茜莉亞,低音區紮實穩健,花腔技巧爐火純青,過渡音舉重若輕,漸強漸弱的變化更是不著痕跡。芭託莉總是可以用她芳香馥鬱的美聲,與過人的技巧,毫不費力地徵服每一部歌劇樂曲中,眾多美妙卻又艱難的樂段,尤其她能唱到三個半的八度音程,加上溫暖嗓音、豐富的詮釋及生動的肢體語言,讓這位義大利籍的美麗的次女高音,成為目前非常受到喜愛的歌劇及獨唱會的聲樂家。
  • 草原夜鶯: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李鳳華
    音樂會上,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副教授李鳳華老師,用紮實的功底和她那聰慧的天賦,用義大利語演唱了喬瓦尼・帕伊西埃洛的歌劇《磨坊女》選段《我心裡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燒》、約翰·施特勞斯的歌劇《蝙蝠》中阿德勒的詠嘆調《阿德勒笑之歌——侯爵請聽》、亞歷山大・阿里亞比耶夫作曲的俄國藝術歌曲《夜鶯》,以及胡廷江根據哈薩克族民歌改編的中國歌曲《瑪依拉變奏曲》等聲樂技巧和音樂表演均具高難度的作品。
  • 塞西莉亞·芭託莉:據說全世界只有她一個人可以把花腔玩成信手拈來的小玩意兒
    她擁有高超的技巧和音域,同時她能唱戲劇性很強的角色,這些素質綜合起來使芭託莉成為以她為代表的花腔女中音而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和喜愛。受家庭的影響,她自幼喜愛歌唱,9歲時便可輕鬆地演唱《託斯卡》第三幕開始時的牧童之歌。當她決定從事聲樂專業時,便一面在聖·契切麗亞音樂學院學習視唱與和聲,一面正式跟母親學習聲樂併兼學西班牙舞蹈。
  • 【夜後詠嘆調】」花腔女高音的試金石」
    劇中各個角色的音樂生動優美並富有特色,各異的形象風格巧妙地組合成一個整體,充滿神奇的光彩和聖潔的藝術感染力。這首詠嘆調是夜後不惜以斷絕母女關係相威脅,命令帕米娜公主殺死大祭司薩拉斯妥所唱。原版本歌劇中,夜後一角是劇中最難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此段夜後誓言要復仇的詠嘆調,令許多花腔女高音都對此望而卻步……因此,能否完成high f 成為了鑑定一個優秀的花腔女高音的標準;從而,夜後詠嘆調也成為了「花腔女高音的試金石」。
  • 【連載】耶魯大學開放課程:聆聽音樂(十五)本尼迪克特教團聖歌和西斯廷教堂音樂
    這裡並非鼓吹羅馬教會的價值觀,也無意在聽猶太音樂克萊茲默時鼓吹猶太教的價值觀;同樣在聽宣禮艾贊時也並非宣揚伊斯蘭教;在下次講到巴赫時也不是宣揚路德教派。本課不涉及宗教只討論藝術。 格裡高利聖歌也稱「素歌」,是羅馬天主教中的一種單音的、只有一條旋律線的音樂。
  • 聲樂演唱中的聲部種類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等
    花腔女高音「花腔」一詞源自德文Koloratur,是指旋律精巧靈活的裝飾。花腔女高音的音色圓潤、明亮,運轉靈巧、機敏,以高音的極端區域作輕盈自如的跳躍而見長。如中國作品《軍營飛來一隻百靈》;歌劇代表有莫扎特的《魔笛》中夜後的「復仇」詠嘆調等。
  • 彼得斯:黃金年代花腔女高的至高水平 | 鑑碟
    這一切也使得彼得斯在嘉麗-庫契(Galli-Curci)和莉莉·彭斯(Lily Pons)的時代之後,成為20世紀中期最具代表性的小號花腔女高音之一。彼得斯常常採用的一種較開放的歌唱方式使她的音色明亮、極具辨識度,且中音區較為紮實。
  • 花腔女高音集錦薈萃——用生命在唱花腔的瘋狂女高音
    技巧上,她是舉世無雙的,沒有一位歌唱家能用這樣的速度、準確性和這樣準確的音準來演唱花腔的片斷。」她天賦的一副無比寬闊的嗓子,它從真正的女低音一直到女高音,中間沒有一點空隙。她是多才多藝的,這樣精通,無與倫比。瑪麗琳·霍恩不論在那裡演唱,評論家就為她尋找新的讚美形容詞。
  • 花腔女高音界當之無愧的女神,堪稱完美的花腔炫技
    1930年5月4日生於紐約布朗克斯區一個猶太鞋匠家庭,自小喜歡唱歌,得到著名男高音皮爾斯(J .peerce)的稱讚並師從維廉·赫爾曼(William Herman),一次偶然的機會大都會的經理人胡洛克無意聽見了Peters的聲音,認為她是可造之才便帶她面見總經理魯道夫 賓格(Rudolf.bing)連同指揮馬克斯 魯道夫在劇院不同地方聆聽了peters演唱的魔笛夜後的詠嘆調7次,以確保她的聲音有能力傳到劇院的每個地方
  • 【表演視頻】世界最牛花腔女高音尹瓦-穆拉演唱電影《第五元素》之《女神之舞》
    【表演視頻】世界最牛花腔女高音尹瓦-穆拉演唱電影《第五元素》之《女神之舞》
  • 「花腔」演唱認識與解析 | 星海音樂學院線上公益系列講座
    作為優秀的花腔女高音,陶英教授熱愛聲樂教學,尤其對花腔女高音聲部的訓練見解獨到。2015年,她組建了國內第一個集花腔女高音的教學、研究與藝術實踐於一體的「花腔精靈」團隊,由陶英教授及其優秀學生們組成,已經在國內多個省市舉辦過數場高質量的音樂會。2019年應《歌唱藝術》編輯部之邀,對陶英教授進行了「乘著歌聲翅膀 花腔精靈翱翔」名家專訪。
  • 一種近2000年歷史的歌唱《格裡高利聖詠》
    形成於公元6世紀末,為了規範教堂中的聖歌,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聖詠,選編成兩本包括1600餘首聖詠的詠集,這兩本詠集統一了羅馬教會的聖詠和儀式。但是,格裡高利聖詠實際上並非誕生于格裡高利一世統一時期的羅馬,而是100多年後在法國、瑞士一帶形成的,並融合了高盧地區的禮儀因素形成於公元8、9世紀,後來逐漸影響到西歐其他地區,成為羅馬天主教聖詠禮儀的統一規範和最高權威。
  • 【今日花腔女高音】曹秀美
    1962年11月21日,韓國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Sumi Jo,조수미)在漢城出生。(曹秀美巴黎音樂會For.My.Father) 1983年,當她還在漢城大學的時候,斷然決定放棄原來專業赴羅馬的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攻讀鋼琴和聲樂。在羅馬,曹秀美的老師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貝爾貢齊,1985年,結束學業的曹秀美馬上獲得機會在義大利塞亞斯特歌劇院首次登臺,演唱《弄臣》中的吉爾達。
  • 義大利傳奇歌唱家 「被上帝吻過的嗓音」 在空曠的米蘭大教堂演唱
    據4月12日《太陽報》報導,義大利傳奇美聲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周日在米蘭大教堂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演唱會。觀眾席上空無一人,全球340萬人通過視頻媒體收看了演出。波切利是應米蘭市市長朱塞佩·薩拉(Giuseppe Sala)和大祭司的邀請,在該市地標米蘭大教堂進行獨家表演。
  • 花腔女王的另類超技 | 鑑碟
    就歌唱家的藝術生命而言,她已處於相當高齡的階段,卻呈現出令人驚嘆的超絕技藝。聽過現場後,恐怕很多樂迷都會像我一樣,再把先前收藏的唱片翻出來聽。格魯貝洛娃有一大套自選集,由瑞士品牌Nightingale發行,歌唱家曾表示這套唱片能夠完整問世也有賴於上帝的眷顧,可見其代表性。
  • 林童丨歸於平凡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林童鐘聲音樂 藝術家專訪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林童© Zhongsheng Music鐘聲音樂林童——一個雲南音樂界中閃耀的名字。她是花腔女高音世界的耀目歌者,也是桃李累累的聲樂教授,其非凡的技巧與美妙的歌喉,還獲得了作曲家萬裡的稱讚:「林童用她純正的西洋發聲法很好地詮釋了雲南民族特色的歌曲,使雲南特色歌曲和西洋發聲結合成為了可能。」
  • 【視頻】假聲男高音PK女低音鹿死誰手?
    這種演唱不像閹人歌唱家要借用到生理上的手術,而是靠特別的聲樂訓練,他們之間的音色是有差異的,但從中世紀以來的的歌唱型式中就一直存在著為這種角色寫作的習慣。歷史沿革早在公元367年勞第契阿會議之後,天主教剝奪了人民在宗教集會上歌唱的權利,交由受過訓練的唱詩班負責包辦,再加上「婦女在教堂必須保持緘默」的禁條,故唱詩班的高音部便以男童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