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立華
校對/版面:蘇鑠然
在聲樂演唱藝術中,各種不同音域的演唱劃分,並不是按照性別劃分的,而是按照音域和音色來劃分。我們看到的soprano(女高音)、Mezzo-soprano(女中音)、contralto(女低音,相當於高男高音,counter-tenor)、tenor(男高音)、counter-tenor(高男高音/假男高音)、Baritone(男中音)、bass-baritone(低男中音,這個劃分屬於多餘,就屬於男低音)、bass(男低音),這些劃分都不是按照男女性別或年齡大小劃分的,只要演唱者演唱的有效音域和音色符合上述的某一種歸類就可以被稱為相應的叫法,與性別沒關係。只是在一般情況下,soprano(女高音)以女性演唱為多,tenor(男高音)以男性演唱為多,才有了性別劃分的叫法。如:未成年的男孩唱出soprano,稱為boy soprano(中文硬譯:男童女高音),也有成年男子發出soprano的,叫 male soprano(中文硬譯:男性女高音)。這些常識我們了解一下,對於更好欣賞音樂是有幫助的。就好比學欣賞繪畫藝術,要區別色彩和構圖,那就得先能識別色彩、圖形和光。音樂中的色彩、造型(圖案)和光是無限的。但是,我們必須先懂得識別,才能夠區別,那樣才能在欣賞過程中欣賞到更豐富和細膩的音樂。藝術的想像力不是憑空的,是有原發點和基本規律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不算太知名的波蘭傑出女低歌唱家愛娃·波德蕾茜(Ewa Podleś)的演唱。愛娃·波德蕾茜擁有驚人的音域,從B2到B♭5,輕鬆跨越3個8度以上。她被定義為女低音,但是她一樣能很出色地演唱女中音,甚至某些女高音曲目,而且花腔演唱技術精湛和輕鬆。她演唱藝術歌曲和演唱歌劇一樣精彩,令人難忘。她在演唱中,不同音區的轉換流暢自如,沒有音質疤痕,只有音色無斷痕流暢的過渡與鮮明的色彩變化,沒有音質的優劣變化,永遠是以很好的音質輕鬆演唱。
欲了解愛娃·波德蕾茜詳細介紹,請訪問其個人網站
http://www.podles.pl/
1978年在第六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
愛娃·波德蕾茜演唱柴可夫斯基的歌曲《浪漫曲》
《亡兒悼歌》(為女低音和樂隊而作)
作曲:古斯塔夫·馬勒/作詞:弗裡德裡希·呂克特
演唱:波德蕾茜/Jacek KaspszyK指揮華沙愛樂樂團
時間:2016年2月19日波蘭華沙愛樂音樂廳
波德蕾茜獨唱音樂會
地點:波蘭西南部城市弗羅茨瓦夫獨唱音樂會
時間:1998年9月13日
00:00 Oh patria, dolce e ingrata patria
選自歌劇羅西尼的《坦克雷迪》
08:25 Eccomi alfine in Babilonia ...
Ah! quel giorno ognor rammento
選自多尼採蒂的歌曲《塞米拉米德》
19:12 Non temer d'un basso affetto
選自羅西尼的歌劇《Maometto II》
26:59 Mura felici ove il mio ben s'aggira ...
Oh quante lagrime
選自羅西尼的歌劇《湖畔女郎》
36:48 Una voce poco fa
選自羅西尼歌劇《塞維亞的理髮師》
42:45 Amici, in ogni evento mi affido a voi ...
Pensa alla patria, e intrepido
選自羅西尼的歌劇《義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
49:12 Cruda sorte, amor tiranno
選自羅西尼的歌劇《義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
享樂人生
【樂壇奇人】欄目
尋求獨家冠名合作
聯繫方式:samsustrategies@gmail.com
特邀合作藝術家
Yuki Chang(鄭學偉)
香港傑出藝術家形象設計師和藝術人像攝影師
Email電郵:
yukichang_photography@yahoo.com
Flickr 相薄:
www.flickr.com/photos/yukichangphotography/albums
Facebook:
Yuki Chang http://www.facebook.com/yuki.chang.313
蘇立華自主獨立聊音樂公眾訂閱號
享樂人生(qualitylifemusic)即原蘇立華聊音樂
推薦優音樂作品 推薦優秀音樂家 分享精彩演奏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聯繫電子郵件:samsustrategies@gmail.com